大名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大名縣
大名府城
大名府城
坐標:36°17′07″N 115°08′31″E / 36.28532°N 115.142°E / 36.28532; 115.142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隸屬行政區河北省邯鄲市
下級行政區
20
政府
 • 縣委書記邊飛
 • 縣長房延生
面積
 • 總計1,053.39 平方公里(406.72 平方英里)
人口(2020)
 • 總計72.94萬人
時區北京時間UTC+8
郵政編碼056900
電話區號310
網站大名縣人民政府

大名縣河北省邯鄲市下轄的一個。本為魏州,後改名時取《史記》:「萬,盈數也。魏,大名也。」故稱大名。頻繁登場於《水滸傳》中,當時叫大名府,是盧俊義的故鄉。縣人民政府駐大名鎮大名府路28號

唐建中三年(782年)改魏州為大名府,1970年後,大名縣歸屬邯鄲市。境內現有宋、明兩代古城,存有五禮記碑、天主大教堂、興化寺、馬陵道等180餘處歷史古蹟,京杭大運河永濟渠流經大名。

歷史沿革[編輯]

漢晉南北朝[編輯]

置元城縣,屬冀州魏郡司州陽平郡,為郡治;東魏館陶分置貴鄉縣,亦在今縣境內,兩縣均屬司州魏尹北齊兩縣均屬司州清都尹

隋唐五代[編輯]

隋代武陽郡元城貴鄉均屬之,貴鄉為郡治;唐改武陽郡為魏州,為天下六雄之一,貴鄉、元城並為魏州附郭[1],期間兩縣時常互相廢入或重置,安史之亂後為割據的魏博節度使駐地,節度使田悅私自升魏州為大名府,未被唐廷承認;後唐改元城為興唐、貴鄉為廣晉、魏州為興唐府;後漢改興唐為元城、廣晉為大名、興唐府為大名府。

宋元明清[編輯]

北宋將大名府建為北京,熙寧六年(1073年)至紹聖三年(1096年),大名曾短暫省入元城;仍為大名府,屬大名府路大名路;宋金元時期大名府或大名路皆附郭元城、大名二縣;大名府,府城自大街鄉移治今縣城,附郭元城縣,大名縣移治今舊治鄉;初因之,後大名縣移治府城內。

現代[編輯]

民國初年廢除大名府,元城大名二縣合併為大名縣,屬直隸省大名道,大名縣為道尹駐地;國民政府時期屬河北省;1949年以來先後屬邯鄲專區邯鄲地區邯鄲市。2019年大名縣做為邯鄲市最後一個貧困縣終於退出貧困縣序列。

人口[編輯]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大名縣常住人口為726396人。

行政區劃[編輯]

大名縣下轄10個、9個、1個民族鄉[2]

大名鎮、​楊橋鎮、​萬堤鎮、​龍王廟鎮、​束館鎮、​金灘鎮、​沙圪塔鎮、​大街鎮、​鋪上鎮、​孫甘店鎮、​北峰鎮、​黃金堤鎮、​王村鄉、​舊治鄉、​西未莊鄉、​西付集鄉、​埝頭鄉、​張鐵集鄉、​紅廟鄉營鎮回族鄉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編輯]

大名名吃[編輯]

「二五八」是大名傳統名吃的簡稱,「二」即「二毛燒雞」,五」即「五百居香腸」,「八」即「郭八火燒」。

二毛燒雞[編輯]

創業於清嘉慶十四年(公元1809年)。因第一代創業人王德興渾號「二毛」,故俗稱「二毛燒雞」。第二代經營人王國珍,因嫌「二毛」名聲不雅,便取自己名中「珍」字為首,正式立號為「珍積成燒雞店」,延襲至今,但是人們很少叫這個名字,仍然按照習慣叫「二毛燒雞」。「二毛燒雞」精選活雞為原料,採取祖傳工藝,百年老湯,配以砂仁白芷等十幾味名貴藥料,用「文武」之火煮製而成,其特點是:透熟離骨、肉嫩且爛、咸香清純、回味鮮美,居邯鄲「八大地方風味名吃」之首。

五百居香腸[編輯]

創業於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原籍山東濟南府的王湘雲來大名謀生,先給官家當廚師,後在大名城內道前街開設店鋪,製作南腸熟肉製品,因大名府距濟南府約五百里,故取店名為「五百居」。該腸以鮮豬腸為皮,內充精豬肉,配以石落子等名貴中藥材,經風乾、蒸煮等多道工序加工而成。成品色澤純正、條杆勻稱、香味醇厚、肥瘦適宜、甜鹹兼備、軟滑利口、食而不膩、越嚼越香、回味悠長,且炎夏不腐不蛀。

郭八火燒[編輯]

創業於清光緒十三年(公元1887年)。創業人郭致忠,原籍大名大韓道村,曾到順天府(北京)學藝,後回到大名在城內開業經營火燒。因他從順天府學藝而來,取「天」字為首,並希望買賣興隆,又取「興」字,故立店鋪字號為「天興火燒鋪」。郭致忠小名叫「郭八」,故人們慣稱「郭八火燒」。以後,郭致忠的三個兒子郭瑞,字永祥、郭廉,字華品、郭俊,字美齋繼承父業,繼續經營火燒鋪。1947年,兄弟三人各取自己字中一個字,將店鋪字號改為「祥華齋火燒鋪」。雖經改名,但「郭八火燒」的美稱仍在群眾中廣為傳頌。「郭八火燒」佐料齊全,製作精細,其特點:層多且薄,每個均有25-30層,外表金黃油趙亮,吃起來皮酥里筋,焦香可口,味香誘人。

羊肉鹵饊[編輯]

羊肉鹵饊(本地回族念sá),是大名縣回族傳統早餐食品。它是將熬稠的油濃「麥仁」澆上羊肉鹵,泡入饅頭或火燒,吃時濃香,肉味極佳。每年秋季開賣,入夏停。

蕎面餄餎[編輯]

蕎面餄餎是大名縣回族傳統風味小吃,歷史悠久,古時也稱「河漏」。它是用蕎麥麵通過專用的木製餄餎床擠壓而成的一種細長圓條形麵食,隨吃隨壓,直接由軋面床壓入開水鍋內,熟後撈入碗中澆上羊肉鹵食之,風味獨特,久負盛名。而且蕎麥含有澱粉、蛋白質、氨基酸、鐵、磷、維生素等物質,營養豐富,具有降低血脂,改變膽固醇中腦酸的類型和促進酶的催化作用。

芝麻焦燒餅[編輯]

芝麻焦燒餅為大名縣風味食品之一,已有百年之久。芝麻焦燒餅為圓餅形,兩面沾有芝麻,有鹹、甜之分,現今為了滿足不同口味消費者的需求,開發、研製了豆沙、棗泥等系列加餡產品。其特點是:入口香脆,落口回香,焦而不硬,香而不膩,為老少皆宜和饋贈親友物美價廉之食品。芝麻焦燒餅的製做原為吊爐烘烤,現多為烤爐烘製,原料為麵粉、芝麻、植物油、花椒和鹽。

參考文獻[編輯]

  1. ^ 《舊唐書 地理志》
  2. ^ 2023年大名县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2023-06-30 (中文(中國大陸)).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