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沽口炮台之戰 (1900年)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大沽口炮台之戰
義和團運動的一部分

聯軍沖向炮台
日期1900年6月16日-17日
地點38°58′37.4″N 117°42′19.3″E / 38.977056°N 117.705361°E / 38.977056; 117.705361
結果 聯軍戰略勝利
八國聯軍之役的開端
參戰方
 沙俄
 聯合王國
 大日本帝國
 德國
 奧匈帝國
 意大利
 清朝
指揮官與領導者
俄羅斯帝國 雅科夫·希爾德布蘭特
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 克里斯托弗·克拉多克
德意志帝國 胡戈·馮·波爾
清朝 提督羅榮光[1]
兵力
900人
10艘船[2][3]
大約2,000士兵和水手
4艘驅逐艦
傷亡與損失
172人傷亡 不詳

大沽口炮台之戰是1900年6月義和團運動期間,中國清朝軍隊與八國聯軍之間在大沽口或大沽口炮台的一場短暫交戰。歐洲日本海軍在與清軍的部隊進行了短暫但血腥的戰鬥後佔領了大沽炮台。此戰的戰損促使清政府站在義和團一邊,同時中國軍隊受命抵抗中國領土內的所有外國軍隊。聯軍一直控制着大沽口直到1901年9月義和團運動結束。

背景[編輯]

1900年,義和團運動中的拳民威脅外來勢力。拳民是中國本地的農民運動義和團成員,旨在終結外國對中國的影響。[4]至6月初,經清廷許可,有450名來自八國的士兵和海軍陸戰隊分批陸續抵達北京保護外交使館區。6月9日,使館區與天津的聯絡中斷,雖然此時使館區實際並未遭到攻擊,但6月10日,八國決定出兵,於11日集結了2,000人的西摩爾遠征軍,未經清廷許可,試圖從天津乘火車前往北京支援使館區,因鐵路部分路段被毀,出天津不遠即下車步行。在天津還有2,400聯軍士兵,多是俄軍。中國的清政府正在猶豫是支持拳民抗擊外國入侵還是鎮壓這一威脅朝廷的團體。[5]

同期黃海海岸外數英里有大量西方和日本的戰艦。6月15日,中國軍隊在海河佈置了水雷以防八國聯軍派戰艦發起進攻。[6]為避免海上與天津的補給和通訊線受到威脅,各戰艦的統帥在16日會見,認為控制海河河口的大沽口炮台是在華北維持據點的關鍵。俄羅斯帝國海軍的希爾德布蘭特海軍中將通過巴赫梅捷夫上尉送信給大沽口提督羅榮光,後者隨後發電報告知正在天津的直隸總督裕祿,稱聯軍建議「經過同意或武力暫時佔領」大沽口、命令中國軍隊在17日凌晨2點前交出大沽口。在場的聯軍各國只有美國海軍少將路易斯·肯普弗反對,稱他無權承擔對中國的敵意。[7]肯普弗說進攻是「戰爭行為」,因此拒絕參與。[2]但肯普弗同意一艘老舊的美國炮艦「莫諾卡西」停駐在炮台附近作為附近市民的避難所。[8]

這是外國水手的大膽要求。包括非戰鬥的「莫諾卡西」,只有十艘船可以從200碼寬的河口的岸上通過,進入海河,以佔領或襲擊四座炮台。只有900人能被集合參與這次行動。相反的是炮台內和沿河停靠的數艘現代炮艦上的中國士兵和水手有大約2,000人。中國人也開始在河口附近埋下地雷,在炮台安裝魚雷管[2]16日晚,外國戰艦開始入河建立可發起對大沽口炮台的佔領或襲擊的據點。[3]

戰役[編輯]

對於闖入中國內河的軍艦,中國軍隊不等最後期限到來就於17日凌晨0:45用每門火炮從炮台同時向聯軍戰艦開火。[6]俄國炮艦「朝鮮人號」在這場開放齊射中被重創。「莫諾卡西」雖然遠離戰鬥又有軍官保護船上的37名婦女兒童故處於「一個絕對安全的位置」,船頭也遭受了一個中國的炮彈,沒有傷到人。船長很快將其移到更安全的地方。來自炮台的中國方瞄準敵艦的射擊是精準的,還擊中了英國皇家海軍「鱈魚號」、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戰艦「白鼬號」「獅子號」,驅趕了「基立亞克號」。[9]俄軍打開了「基立亞克」的探照燈,將自己暴露於中國的火力下。「基立亞克號」和另一艘戰艦被嚴重損傷。18名俄軍死亡,65人受傷。[10]

聯軍對大沽口的進攻影響了慈禧太后支持拳民的決定。

對聯軍進攻最嚴重的威脅是停泊在大沽口沿岸的「海龍」「海犀」「海青」「海華」四艘現代德國造蒸汽魚雷艇。但難以理解的是,在中方開火後,它們可能因為正在維修,仍然停泊。兩艘英國魚雷艇「鱈魚號」「名譽號」(分別由上尉科林·麥肯濟和羅傑·凱耶斯英語Roger Keyes, 1st Baron Keyes指揮)各拖着一艘載10人全副武裝登陸部隊的捕鯨船,和俄國「基立亞克/Guiliak」號拖帶一艘裝滿士兵的小船沖向這些中國艦船,遭遇強烈抵抗,基立亞克/Guiliak號彈藥艙中彈爆炸放棄任務,「鱈魚號」亦中一枚六英寸炮彈但彈頭沒有爆炸。最終「鱈魚號」「名譽號」和拖帶的划艇得以靠上和佔領了這四艘魚雷艇。[11]戰鬥中「海華」艦管帶饒鳴衢陣亡。這四艘魚雷艇後被英、德、俄、法各分一艘,並在當時同被命名為「大沽」號。

雙方的大砲對決僵持直至接近拂曉時聯軍將所有船員投入對西北炮台的地面進攻。200名俄、奧軍隊帶路,380名英、意軍隊跟隨,300名日軍在後。聯軍有一些運氣,地面進攻開始時,炮台的火藥庫爆炸了,在隨後的混亂中日軍得以攻佔炮台。[12]英、意軍隨後帶隊攻打北炮台,很快攻佔。[13]

河南側仍有兩座炮台。聯軍用自己所有的和佔領的中國炮台的槍炮瞄準這兩座炮台。他們一次性爆破了另一座火藥庫,很快中國士兵丟棄了炮台。聯軍地面軍隊隨後渡河,幾乎未受抵抗就佔領了炮台。大沽口炮台的戰鬥結束於早上6:30。總計900名士兵和水手的聯軍遭受了172人傷亡。[14]中方傷亡不詳,但炮台被描述為淹沒在「血河」里。[15]然而,羅伯特·B. 埃傑頓說,中方傷亡「可能不重」。[10]

影響[編輯]

聯軍海軍對大沽口的進攻有着深遠的影響。此戰最初送到北京的戰報是裕祿在天津所發,強調正面戰績,沒有告訴慈禧太后聯軍已攻佔了炮台。[16]

此戰將清政府明確推到了拳民一方,中國軍隊被命令抵抗中國領土上的外國軍隊。次日,6月18日,西摩爾上將和他的2000人被中國軍隊在京津鐵路沿線攻擊,在廊坊一帶遭受400餘人傷亡後,西摩爾決定放棄到達北京的目標,撤退到天津。19日,北京將最後通牒送給了使館區的外交官們,通知他們在24小時內離京。外國人們擔心自身安全拒絕離開後,20日,使館區包圍戰開始。在義和團運動剩下的時間裏,大沽口炮台一直在外國人控制下。[17]

聯軍軍官表揚了中國軍隊在防禦大沽口炮台時表現出來的勇氣和技能。[18]

註釋[編輯]

  1. ^ Victor Purcell. The Boxer Uprising: A Background Stud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 June 2010: 250– [2021-09-01]. ISBN 978-0-521-148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1). 
  2. ^ 2.0 2.1 2.2 Robert B. Edgerton. Warriors of the rising sun: a history of the Japanese military需要免費註冊. W. W. Norton & Company. 1997: 73 [2010-11-28]. ISBN 0-393-04085-2. kempff louis american. 
  3. ^ 3.0 3.1 Scharf and Harrington, p. 95; Fleming,p. 80-81
  4. ^ Thompson, Larry Clinton. William Scott Ament and the Boxer Rebellion: Heroism, Hubris, and the Ideal Missionary. Jefferson, NC: McFarland, 2009, p.68
  5. ^ Tan, Chester C. The Boxer Catastrophe. New York: Columbia U Press, 1955, p. 72
  6. ^ 6.0 6.1 United States. Adjutant-General's Office. Military Information Division. Publication, Issue 33 Document (United States. War Dept.). G.P.O. 1901: 533 [February 19,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15). 
  7. ^ Fleming, Peter. The Siege of Peking. New York: Dorset Press, 1959, pp. 79–81
  8. ^ Sharf, Frederic A. and Harrington, Peter. China 1900: The Eyewitnesses Speak. London: Greenhill Books, 2000, p.91
  9. ^ Landor, A. Henry Savage. China and the Allies. New York: Scribner’s Sons, 1901, pp 118–119, 131
  10. ^ 10.0 10.1 Robert B. Edgerton. Warriors of the rising sun: a history of the Japanese military需要免費註冊. W. W. Norton & Company. 1997: 74 [2010-11-28]. ISBN 0-393-04085-2. russian commander gunboat searchlight. 
  11. ^ The Most Eminent Order of the Indian Empire to Rear-Admiral Coli | eMedals. [2012-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25). 
  12. ^ Sharf, 95–96
  13. ^ Landor, 126
  14. ^ Fleming, p. 83
  15. ^ Sharf and Harrington, 92
  16. ^ Fleming, 83–84
  17. ^ Thompson, p. 73-74
  18. ^ Landor, p. 130

參考文獻[編輯]

  • Harrington, Peter. Peking 1900: The Boxer Rebellion. Oxford: Osprey. 2001. ISBN 1-84176-181-8. 
  • Leonhard, Robert R. The China Relief Expedition Joint Coalition Warfare in China Summer 1900 (PDF).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Applied Physics Laboratory. [8 August 201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6-12-06). 
  • Thompson, Larry Clinton (2009), William Scott Ament and the Boxer Rebellion: Heroism, Hubris, and the Ideal Missionary, Jefferson, NC: McFarland Publishing Company. ISBN 978-0-7864-4008-5
  • Xiang, Lanxin. The Origins of the Boxer War: A Multinational Study. Psychology Press. 2003. ISBN 0-7007-15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