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庚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孔庚
1946年,制憲國民大會主席台代表孔庚
個人資料
出生(1873-06-01)1873年6月1日(同治十三年五月七日)
逝世(1950-04-05)1950年4月5日(民國卅九年四月五日)
墓地武昌喻家山東面一個小山丘上
配偶徐瑞譚

孔庚(1873年6月1日—1950年4月5日)又名昭煥,字文軒,號雯掀湖北省浠水縣朱店王祠人。中華民國軍事將領、政治人物[1]

生平[編輯]

孔庚是清朝秀才。1898年,因帶頭打學官及劣紳的兒子,被武昌府逮捕入獄,後獲釋。1903年,同吳祿貞等人秘密組織革命機關。後來,孔庚留學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六期騎兵科。1905年,參加中國同盟會鐵血丈夫團。1907年畢業歸國,任廣西新軍督練公所參事官兼經理科、教育科科長,創辦陸軍小學堂,後來在軍咨府任職。他還參加留學生考試,獲兵科舉人[1]

1911年武昌起義期間,孔庚來往於北京孝感,為革命派傳遞消息。他還參加了光復山西的活動。1914年,孔庚任中央陸軍第九師師長,兼任晉西鎮守使,授陸軍中將。1916年,任同武將軍署參謀長(閻錫山為同武將軍)。袁世凱稱帝時,孔庚獲封三等男。孔庚通電反對袁世凱後,被閻錫山免職。1922年,孔庚任孫中山大元帥大本營參議。陳炯明發動六一六事變後,孔庚任討逆軍中央直屬鄂軍軍長。曹錕賄選後,孔庚任討賊鄂軍總司令[1]

1927年3月,孔庚當選國民政府委員。蔣介石發動四一二事變後,孔庚同汪精衛鄧演達宋慶齡董必武等四十人聯合通電宣佈反對蔣介石。1927年5月,任湖北省政府常務委員,曾經一度主持湖北政務。同年12月,因「傾共」嫌疑而被逮捕,後經譚延闓馮玉祥等作保而獲釋。

1928年初,孔庚赴上海。1930年,參加了北平反蔣擴大會議。1932年2月獲聘為國難會議會員,同年4月參加了洛陽會議,回武漢後以湖北省政府奉安孫中山靈柩委員的名義赴南京,旋即遭到軟禁。此後,經居正蔣作賓等人營救,孔庚恢復自由。回到武漢後,孔庚和南夔等人創辦張楚中學,孔庚任董事長[2]

1933年2月,孔庚任湖北省政府委員,任職期間提議將蘄水縣更名為浠水縣,還參加了鄂豫皖剿匪總司令部視察團。後來,孔庚被免職,此後離開政界,投身教育事業[1]

1937年10月,抗日戰爭爆發後,孔庚與鄧初民孟憲章等人創辦《民族戰線》周刊,並創立了湖北戰時鄉村工作促進會抗日戰爭結束後,1946年,孔庚在重慶創辦《民主日報》,後來任立法委員。1947年遷居武昌。1949年1月,湖北各界發起和平運動,在湖北省參議會召開會議,孔庚參加會議,發言主張保存蔣介石的法統,隨即被轟下講台[1]

1949年,國民黨在國共內戰中屢屢失利,解放軍即將進入武漢,此時有人勸孔庚南逃,對此他回應:「自幼愛國愛鄉,不願做他鄉之鬼」。之後,共產黨政府屢派員訪問,孔庚於門首大書:『殺我者請進,訪我者擋駕』,最終其住宅遭沒收。

1950年4月5日,孔庚絕食而死,享年七十七歲[3]。卜葬於武昌喻家山東面一個小山丘上[1]

1950年6月8日,中華民國政府發佈總統令褒揚孔庚:「立法委員孔庚器識弘毅,志矢忠貞……絕粒捐軀,追懷剛正……此令[4]」,他的立法委員名額由陶希聖遞補[5]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孔庚,第四野战军,2009-4-3. [2012-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2. ^ 「追憶先祖孔庚」,孔慶東(孔庚的嗣孫、武漢市蔬菜研究所原所長)。《武漢文史資料文庫 第7輯 歷史人物》,武漢出版社,1999年08月第1版,第186-194頁
  3. ^ 黃梅喻血輪《綺情樓雜記》:「孔庚榜門拒匪」條:「三十八年武漢淪陷,孔以貧故,未能遠適,獨持正氣,不與匪伍。匪屢派員訪問,孔惡之,因於門首大書:『殺我者請進,訪我者擋駕。』決然獨坐,與匪絕緣,匪以其頑固,沒收其住宅,孔不屈,絕食而死!時卅九年四月五日也,享年七十有七。」
  4. ^ 總統府公報第253號第七版
  5. ^ 湖北省第二區立法委員當選人孔庚身陷匪窟,絕粒捐軀,註銷名籍,其缺額依法應以該區第一名候補人陶希聖遞補備案,臺統(一)字第266號(39.9.29),總統府公報第26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