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白
外觀
孫思白(1913年—2002年),原名孫興詩,化名孫放,筆名勞蓀、葉是一等,男,山東歷城人,中國歷史學家,山東大學教授。[1]
生平
[編輯]1934年夏考入北京大學歷史系。翌年在「一二.九」運動中參加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抗戰爆發平津淪陷後,回山東參加抗戰,曾任范築先將軍的秘書。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0年南下,輾轉到昆明西南聯大復學。在西南聯大時投入大後方的民主運動。復學畢業後,與諸友共赴重慶紅岩八路軍辦事處領取指示。此後即以教育、研究、出版為社會職業而從事中共地下工作。抗戰勝利後,1945年在青島謀得教職,1946年轉入戰後復校的山東大學任中國歷史講師。1949年後參加山東大學的接管工作,至1950年任歷史系副教授,1956年後任歷史系副主任。
1956年由高教部調派到北京與李新等共同主編《新民主主義時期革命通史》(四卷本)。1973年春復調入近代史研究所任研究員兼民國史研究室主任,與《中華民國史》主編李新協作完成了《中華民國史資料叢稿》三套。
「文革」後曾任中國現代史學會副會長,同時在山東大學等校任兼職教授。
參考資料
[編輯]- ^ 周家珍編著. 20世纪中华人物名字号辞典.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00. ISBN 9787503628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