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陶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定陶區
定陶區在菏澤市的位置
定陶區在菏澤市的位置
坐標:35°08′33″N 115°35′28″E / 35.1425°N 115.5911°E / 35.1425; 115.5911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隸屬行政區山東省菏澤市
下級行政區
11
面積
 • 總計845.28 平方公里(326.36 平方英里)
人口(2020年)
 • 總計54萬人
時區北京時間UTC+8
郵政編碼274100
電話區號530
車輛號牌魯R
網站定陶縣政府網

定陶區中國山東省菏澤市的一個市轄區,位於萬福河上游。定陶區原為定陶縣,2016年2月,撤縣設區。區人民政府駐天中街道陶朱公大街939號。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始置定陶縣。據《史記》載:春秋末期,范蠡助越滅吳後,輾轉至陶,「以陶為天下之中」,遂在此定居經商,「十九年間,三致千金」,被後人尊為商祖,死後葬於陶,定陶之名由此而始。

歷史[編輯]

早在原始社會末期,定陶區境內生活着一支古老的部落鬷夷氏,是東夷人中擅長制陶的一個部落。鬷夷氏到了虞舜時期不僅有發達的手工業,而且還有發達的畜牧業。經濟的發展使鬷夷氏部落與夏部落一同跨進了文明的門檻。到了夏朝,它的名稱已經演化成三鬷國。夏朝三鬷國的都城在今定陶西南一帶。在湯伐桀的戰爭中,三鬷充當了夏桀王的鼎力支持者。《尚書》云:「湯與桀戰於鳴條。敗走,保三鬷。湯從之,遂伐三鬷,俘厥寶玉。」商湯王攻下三鬷後,不僅將財產寶玉搶掠一空,而且對其國人或殺死,或俘虜作奴隸,或驅逐出境,又將與夏朝具有夙怨的曹氏(帝顓頊後裔陸終第五子曹安之子孫)遷來居住,並建立了曹國。曹姓國人在這裏經營開拓、繁衍生息五百餘年,直到商朝末年也未再遷徙。周朝建立後,周武王把這塊富庶的地方封給了自己的六弟曹叔振鐸,仍稱曹國,而把原曹姓族人東遷邾地,另行分封,建立了邾國。曹叔振鐸在曹國傳位二十六代,前後共558年,直至後來被宋國所滅。

春秋時期末,范蠡助越滅吳後,輾轉至陶,「以陶為天下之中」,遂在此定居經商,「十九年間,三致千金」,被後人尊為商祖,死後葬於陶,定陶之名由此而始。

戰國時期,定陶已成為宋國的工商業城市,是齊秦之間的交通樞紐,因而爭宋也就是爭定陶。齊滅宋前,秦國的范睢,齊國的孟嘗君都因爭奪定陶為封邑,因此展開了合縱連橫的鬥爭。齊一滅宋,佔有定陶,形勢因此發生一大變化,各國由憎秦而憎齊,發動五國攻齊的戰爭,齊從此衰弱。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始置定陶縣,屬濟陰郡隋朝開皇六年[1](586年),析置濟陰縣

漢王五年(前202年)十月,定陶氾水之陽的堌堆上,劉邦在重臣的簇擁下,黃袍加身,郊天祭地,正式登基做了皇帝,國號為漢,建都洛陽,後遷長安。該堌堆也因劉邦在此即位而被稱為官堌堆。

人口[編輯]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定陶區常住人口為540016人。

行政區劃[編輯]

定陶區下轄2個街道辦事處、10個[2]

天中街道、​濱河街道、​陳集鎮、​冉固鎮、​張灣鎮、​黃店鎮、​孟海鎮、​馬集鎮、​仿山鎮、​半堤鎮、​杜堂鎮南王店鎮

名人[編輯]

Category: 定陶人

參考文獻[編輯]

  1. ^ 太平寰宇記·卷十三》河南道十三......曹州......濟陰縣......
  2. ^ 2023年定陶区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2023-06-30 (中文(中國大陸)).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