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陶戰役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定陶戰役
第二次國共內戰的一部分
日期1946年9月3日 - 1946年9月7日
地點
山東省定陶以西至河南省考城蘭封(今蘭考)以東間一帶。
結果 殲滅國軍1個整編師師部、4個旅共1.7萬餘人,其中俘1.2萬餘人,繳獲坦克6輛及大批軍用物資。解放軍傷亡3,500餘人。
參戰方
鄭州綏靖公署徐州綏靖公署 晉冀魯豫野戰軍
指揮官與領導者

劉峙 鄭州綏靖公署主任

薛岳 徐州綏靖公署主任
劉伯承 晉冀魯豫野戰軍司令員
鄧小平 政治委員
兵力
300,000人 100,000人
傷亡與損失
12,000人被俘 3,500人

定陶戰役第二次國共內戰期間戰略防禦階段初期,晉冀魯豫野戰軍山東西南部定陶地區進攻守衛此地國民革命軍的一次重大戰役。

國軍軍事進攻計劃和部署[編輯]

1946年8月,晉冀魯豫野戰軍進行出擊隴海路戰役,迫使國軍統帥部從追堵中原軍區突圍部隊的兵力中抽調3個整編師,從淮海及津浦路東地區抽調1個軍另2個整編師,連同原在鄭州新鄉開封商丘等地區的國軍,共14個整編師(32個旅),約計30萬人,大舉進攻冀魯豫解放區。國軍分此兩路以鉗擊之勢,企圖將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圍殲於魯西南地區,控制魯西南,爾後會同王仲廉部向北進攻,打通平漢路。其具體作戰部署是:

晉冀魯豫野戰軍的戰役計劃和部署[編輯]

中共中央軍委8月22日電示各野戰軍:「每戰必須以優勢兵力加於敵人,殲其一部,再打另一部,再打第三部,各個擊破。」8月29日又電示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在一星期內休整完畢,俟第3師兩個旅至適當位置時,集中全力殲滅其一個旅,爾後相機再殲其一個旅。」

此時,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正集結休整。根據指示,晉冀魯豫野戰軍指揮部分析敵情為:當面國軍雖有30萬人,但用於一線兵力只有15個旅約10萬人。兩路鉗擊之敵又兵分6路,是分散之敵。且分屬徐州、鄭州兩個綏靖公署,指揮不統一,並有嫡野之隙,宜為解放軍利用。徐州綏靖公署所轄部,系中央軍嫡系部隊,裝備精良,戰鬥力較強;鄭州綏靖公署所轄部雖人數眾多,然派系複雜,整3師、整47師是主攻方向中的主力,而除整編第3師屬嫡系,其餘如整編第47、第41師原系川軍,整編第55、第68師原系西北軍,各圖保存實力,估計當攻擊整編第3師時增援不會積極。冀魯豫戰場解放軍主力雖然只有4個縱隊5方餘人。但只要集中兵力在運動中尋殲其主攻方向主力一部,就能瓦解國軍的攻勢。確定首先殲滅整編第3師於定陶西南地區,而後視情況再殲整編第47師大部或一部;另以地方武裝分別鉗制其餘各路國軍及新鄉、安陽方向之敵。主力3個縱隊集結於定陶西南,而以小部隊採取運動防禦,引誘整3師至預設戰場;為使我軍兵力達到四倍於整編第3師的優勢,決定從豫北急調第2縱隊到東明東南地區集結待機。其具體兵力部署如下:

  • 以第6縱隊和從豫北調來的第2縱隊(欠第4旅)共5個旅為右集團,
  • 以第3縱隊(欠第9旅)、第7縱隊(欠第21旅)共4個旅為左集團,
  • 以第6縱隊第16旅兩個團在杜樓、白茅地集區,以運動阻擊、消耗、遲滯整編國軍第3師的進攻,掩護主力休整和完成戰役準備,並按計劃將該師誘至預定戰場;
  • 以第3縱隊第9旅1個團,結合冀魯豫軍區第5軍分區1個團,阻擊整編國軍第47師,擴大其與整編第3師的間隔;
  • 以冀南軍區獨立第4旅牽制整編國軍第41師,
  • 以第3縱隊第9旅兩個團和冀魯豫第5軍分區1個團在曹縣以南阻擊國軍整編第68、55師;
  • 以冀魯豫軍區獨立旅和第3軍分區武裝阻擊牽制國軍第5軍、整編第11、88師。
  • 以第7縱隊第21旅深入隴海路以南,結合冀魯豫第6軍分區部隊游擊敵人後方,作戰役配合。

預定於9月3日或4日向國軍整編第3師發起攻擊。

戰役經過[編輯]

8月28日,各路國軍開始行動。該戰役自1946年9月3日起,歷時5日,時間較短,故未能分成明顯的個別戰鬥。

戰役打響[編輯]

9月2日以前,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已集結休整4天,完成了各項作戰準備。期間,國軍整編第3師所屬第3、20旅和整編第47師,在以第3縱隊第9旅1個團,結合冀魯豫軍區第5軍分區1個團組成的阻擊部隊的抗擊下誘至定陶以西之秦砦、桃源地區(今桃園)。其後,整編第3師進佔秦砦、桃園地區。整編第47師進佔黃水口、呂砦地區。此時,鄭州綏靖公署主任劉峙又下令改變整編第3師與整編第47師會攻定陶之計劃,令整編第3師攻菏澤,整編47師攻定陶,致使兩師間距離從約7.5公里擴大至12.5公里。其它兩路(整編第55、68師和整編第41師)被抑留於曹縣以南、東明西南地區,距離整編第3師40餘公里。同時,徐州出擊之國軍被牽制於單縣以東地區,距整編第3師百餘公里。

據此,晉冀魯豫野戰軍指揮部即決定乘徐州、鄭州兩路敵軍鉗形攻勢尚未合攏,整編第3師已經疲憊,且與整編第47師間隔加大之機,於3日晨放手誘整編第3師冒進,並將戰場由韓集西移大楊湖地區。待整編第3師進入預定戰場後,右集團主力向南,一部由東向西攻擊;左集團先楔入整編第3、第47師之間,然後主力由南向北攻擊整編第3師,一部向南阻擊整編第47師。

正式交戰[編輯]

3日下午,整編第3師第3旅被誘至大黃集,師部進至天爺廟,第20旅進至大楊湖;整編第47師進至三丘店、常路集以南,被阻於桃源、長樂集以南。

23時30分,晉冀魯豫野戰軍左右兩集團突然對整編第3師發起攻擊,首先把攻擊重點指向較弱的第20旅,同時以一部兵力佯攻和牽制天爺廟及周集、大黃集的師部和第3旅。4日,整編第3師在飛機、坦克配合下頑強抵抗,晉冀魯豫野戰軍僅殲其3個營。整編第3師師長趙錫田發覺已陷入重圍,緊急求援。劉峙於4日急令整編第47師向左集團第3縱隊左側背猛攻,令整編第41、第55、第68師分從西北、正南、東南方向由東明、曹縣向整編第3師增援。但在各阻援部隊堅決阻擊下,未能靠攏整編第3師。

4日當夜,第6縱隊加強對敵第20旅的攻擊,以第16、第18旅分別經張集、范砦和張大莊、馬莊以鉗形攻勢,合擊大楊湖,第17旅位於楊磨頭待機。4日23時30分,戰鬥開始,被圍的國軍頑強抵抗並急呼求援。由於國軍火力較強、協同密切,而進攻部隊未能集中兵力保持持續突擊力,激戰至5日挽曉,未能突破其基本陣地。

5日國軍援軍分由東明、曹縣地區向整3師增援。5日,晉冀魯豫野戰軍司令員劉伯承親臨前線,再次強調戰術上也應使用集中兵力、火力之原則,並決定以第6縱隊全力迅速殲滅大揚湖國軍第20旅一個團;同時以第2縱隊1個旅包圍周集大黃集和小楊湖之整編第3師第3旅,另1個旅與迂迴第3旅左翼側後,斷其退路。以第3、第7縱隊主力攻殲車王申倪寨地區第20旅一部,爾後殲滅天爺廟之整編第3師師部。5日23時30分,晉冀魯豫野戰軍左、右集團各縱隊向整編第3師發起全線猛攻,進攻部隊相繼從大楊湖村西南、東北、東南突破,均遭依託房屋、地堡之國軍火力攔阻未克。6日5時,第6縱隊投入預備隊,全力向守軍再次發起猛攻。6日8時,大楊湖的整編第20旅59團被殲。同時,第3、7縱隊在周廟,小楊湖之整編第3師第3、20旅各一部,並逼近國軍整編第3師師部陣地。其第20旅被全殲,其第3旅遭受重創。6日中午,整編第3師師部與第3旅殘部向南突圍,企圖與整編第47師靠攏,晉冀魯豫野戰軍乘敵脫離工事陷於混亂的有利時機,全線出擊,於秦砦附近地區將其全殲,俘趙錫田。

戰役尾聲[編輯]

整編第3師被殲滅後,國軍整編第47、第41、第55、第68師等部即向考城、蘭封方向撤退。晉冀魯豫野戰軍抓住有利戰機,迅速轉移兵力,於7日對整編第47師從側後展開猛烈卷擊,經1天激戰,全殲其2個旅。同時,追擊整編第41、第55、第68師,8日上午又殲其約1個團,乘勝收復東明。鄭州方向國軍倉皇撤退至考城、蘭封之間轉入防禦。徐州出犯的國軍仍被阻於城武地區。至此,定陶戰役結束。

戰役結果[編輯]

此役,晉冀魯豫野戰軍俘虜國軍整編第3師師長趙錫田,殲滅國軍1個整編師師部、4個旅共1.72萬餘人,其中俘1.22萬餘人,繳獲坦克6輛及大批軍用物資。解放軍傷亡3500餘人。

戰役總結[編輯]

這次戰役後,徐州、鄭州之國軍鉗擊魯西南之進攻計劃被晉冀魯豫野戰軍挫敗,國軍南線作戰被打亂,扭轉戰局,並成為集中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典範。《解放日報》9月12日社論:這一勝利,連同中原突圍的勝利與蘇中大捷,「對於整個解放區的南方戰線,起了扭轉局面的重要作用。」

定陶大捷導致鄭州綏署主任劉峙撤職,由陸軍總司令顧祝同兼任該署主任。

劉伯承總結戰役經驗:「一,誘敵人解放區打為有利,但必須組織有力而適當的運動防禦,消耗敵人彈藥,損傷其人馬,造成我主力決戰的有利條件;二,對戰鬥力不強,特別是兩個系統的敵人,我們可以插入其縱隊中間鉗擊一部(對善於突擊的而又積極的敵人又當別論);三,在戰役上,集中優勢兵力打敵基幹軍隊,打敵嫡係為有利;在戰術上,以兵力重點打擊敵人弱點而各個消滅之,容易收效。」「弱點亦不少,如組織上頭大腳小,連隊極不充實;三日、四日協同作戰太差,戰術上集中兵力打一點的運用仍嫌不夠;因對空襲無法,尤其是在敵人火力太強的條件之下,而我彈藥奇缺,故不能白天作戰等等。」

1946年9月13日15時軍委、毛澤東致電張宗遜羅瑞卿並告聶榮瑧、賀龍、陳毅、宋時輪《關於劉鄧軍作戰經驗的通報》稱:「此次劉鄧軍五萬人打敵第三師兩個旅九千人,從3號黃昏打起至6號上午始解決一個旅,引起敵人全線恐慌,另一個旅於6號下午突圍時,被我於半天時間解決該旅。7號上午敵第四十七師二個旅增援趕到,我又以一天時間解決該兩個旅。此外尚解決四十一師及七十四旅各一部。這一經驗告訴我們:第一,必須集中優於敵人五倍或四倍至少三倍的兵力,首先殲滅一至兩個團,振起我軍士氣,引起敵人恐慌,得手後再殲敵第二部、第三部,各個擊破之,切不可貪多務得,分散兵力。」

參考[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