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耀湘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廖耀湘
任期
1926年-1948年
個人資料
性別男性
出生1906年5月16日
 大清湖南省長寶道寶慶府邵陽縣
籍貫湖南邵陽
逝世1968年12月2日(1968歲—12—02)(62歲)
 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
政黨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效命 中華民國
軍種 中華民國陸軍
軍銜 中將
參與戰爭崑崙關戰役緬北反攻作戰遼瀋戰役(被俘)

廖耀湘(1906年5月16日—1968年12月2日),建楚湖南省邵陽縣(今新邵縣)北鄉釀溪鎮人,中華民國陸軍中將陸軍官校6期、法國聖西爾軍校畢業。

早年[編輯]

廖耀湘1918年考入邵陽縣立高等小學,1920年畢業。次年,考入長沙岳雲中學。1925年,廖耀湘決心投筆從戎,但因缺少盤纏,無法南下投考黃埔軍校,轉而考入湖南陸軍第3師第3旅教導隊,畢業後擔任班長。1926年,廖耀湘離開湘軍,考入黃埔軍校第六期騎兵科,1928年畢業後,又考入留學軍官預備班。1930年5月赴法國公費留學,先入「法國陸軍第一預備學校高等科」學習,之後轉入索米爾的「法國陸軍騎兵學校輕型機械化部隊指揮班」進修,1931年至1936年,在「聖西爾陸軍軍官學校騎兵科」學習。1936年以第一名畢業於法國聖西爾軍校機械化騎兵專業。同年回國,任國民革命軍中央軍校教導總隊軍士營連長,騎兵隊少校連長。1937年,升任教導總隊第2旅中校參謀主任。

抗日戰爭期間[編輯]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廖耀湘參加了南京保衛戰,戰敗之際化裝突圍。國民政府撤退至武漢後,廖耀湘升任軍官訓練總隊上校大隊長,並上書蔣介石,提出建軍改進方案,得到蔣介石賞識。

1938年3月,廖耀湘因屬全軍唯一一個具備留學外國機械化專業學歷的軍官,被提升為裝甲兵團擴充成為的摩托化部隊第200師少將參謀長。當年9月,200師在湖南湘鄉擴充為國民革命軍新十一軍,旋改為第五軍(軍長杜聿明),廖任該軍所轄新22師副師長兼軍干訓班主任,因師長邱清泉未到職,廖耀湘代理師長之職。

1939年9月,第5軍自廣西全州駐地出發參加桂南會戰。廖耀湘配合邱清泉指揮新22師,參加了對崑崙關的爭奪戰。之後,隨第5軍進入雲南滇西駐防,廖耀湘升任新22師師長。

1942年2月,應盟軍要求,中國政府組成遠征軍,進入緬甸作戰,新22師作為第5軍的一部分一參戰。3月,新22師馳援固守同古的第200師,接應其從日軍的包圍中突圍。4月底,因日軍攻佔臘戍,切斷滇緬公路,中國遠征軍決定撤回國內。廖耀湘隨遠征軍第1路軍副司令長官兼第5軍軍長杜聿明率領所部在緬甸印道集中,準備經密支那歸國時,因卡薩失守,被迫向西北退至曼西。之後,杜聿明決心放棄重裝備,取道俗稱野人山的敏金山脈地區回國。途中因遭遇雨季,山洪暴發,新22師主力因迷失方向,最終撤往印度列多。新22師入緬的9,000人中,戰鬥陣亡2,000人,撤退中損失4,000人,僅約3,000人抵達印度[1]

在雷多,補充、重建的新22師、新38師在盟軍印緬戰區副司令史迪威將軍的安排下,受到系統的美式訓練和整編,並全部換裝美械和美式裝備,一躍成為中國軍隊中裝備最好的部隊之一,戰鬥力也得到了質的飛躍。之後,廖耀湘率新22師在緬北戰場屢建功勳,先後殲滅日軍12,000餘人,其中包括日軍精銳之一的第18師團。1944年,新22師擴編為新六軍,成為國軍五大主力之一。1944年底,豫湘桂會戰廣西、湘西戰局危殆,新六軍回國駐貴州、湘西。

1945年初,在重慶的陸軍大學邀請廖耀湘去做報告傳授緬北作戰指揮得失與經驗。廖耀湘講此次緬北作戰,能夠打勝仗,首先是補給充分,「經我們平均計算,摧毀敵人一中隊,需要炮彈一千三百發左右。所以我們得到一個最大的教訓,就是打仗並不希望炮多,最重要的是炮彈多」。其次是醫藥衛生完備,「這次新廿二師受傷的竟有5,000多人,但是為什麼還能夠繼續攻擊呢,就是因為這些受傷的士兵,能夠很快地醫好,回來繼續作戰」。第三則是糧秣充足,「他們的營養,完全是照科學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脂肪和肉類」,對指揮經驗不過寥寥幾句帶過。場下期盼聆聽戰術演說的陸大學員瞠目結舌,軍令部部長徐永昌更是氣憤「不知蔣先生何以要此種人在此等場合報告此等事」。[2]

國共內戰期間[編輯]

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後,新六軍被調往東北戰場。廖率領新六軍於1946年1月抵達東北,到5月,他已經攻下長春等地,但是之後被林彪等人的游擊戰法拖住手腳,未能北渡松花江。1947年8月,新六軍與新三軍組成第九兵團,廖出任兵團中將司令,到了1948年,東北戰局發生逆轉,第九兵團逐步被壓縮回瀋陽一帶。

1948年8月下旬,遼瀋戰役開始,中國人民解放軍包圍錦州,希望切斷東北戰場國軍部隊的退路。廖奉命前去解錦州之圍未果,被解放軍反包圍於黑山大虎山一帶。但是期間廖耀湘一直在支援錦州,撤回瀋陽,營口突圍中猶豫,失去了最寶貴的開戰初的五天。但錦州戰役後,廖耀湘兵團以「滾輪戰術」撤退獲得了喘息機會並殲滅共軍一千餘人。廖耀湘由於兵團部及多個軍部遭到打擊,在一片混亂中10月26日,廖耀湘部被全殲,本人被俘;僅劉玉章部自營口搭艦撤退至葫蘆島

結局[編輯]

廖被俘之後,被長期關押於北京功德林戰犯管理所,1961年12月25日出獄。之後,他擔任全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專員。

文化大革命」中遭到紅衛兵羞辱,1968年12月2日廖在批鬥大會上不堪受辱,情緒激動下心臟病發當場猝死。

1980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和全國政協組織追悼,將廖耀湘的骨灰盒安放在八寶山革命公墓

參考文獻[編輯]

  1. ^ 杜聿明《中國遠征軍入緬對日作戰述略》,載《遠征印緬抗戰——原國民黨將領抗日親歷記》,P34
  2. ^ 《徐永昌日記》總結廖耀湘此次演說重點:駐印軍所以軍紀好、戰力強等等,皆是物資多、準備足,運輸強之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