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昭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張昭
輔吳將軍、長史、婁侯
前任:
繼任:長史張紘
輔吳將軍
國家孫吳
時代東漢末年三國
主君孫策孫權
子布
封爵婁侯
籍貫彭城(今江蘇徐州)人
其他名號張公
出生永壽二年(156年)
逝世嘉禾五年(236年)
諡號文侯

張昭(156年—236年),子布徐州彭城(今江蘇省徐州市)人,東漢末年孫吳的重臣、政治家、文學家、書法家;享年八十一歲,死後諡曰文侯。孫策創業時,任命其為長史、撫軍中郎將,將文武之事都委任於張昭。孫策臨終前,將其弟孫權託付給張昭,張昭率群臣忠心竭盡全力幫助孫權,並安撫百姓、討伐山賊,與中護軍周瑜共同掌管軍政,穩定內憂外患的局勢。孫權每次出征,常留張昭鎮守後方,領幕府事。赤壁之戰時,張昭鑑於曹操勢大,主張迎曹,從而威望下滑被排擠出軍政決策中心,且終身不得丞相之位,受孫策吳夫人託孤之任,擁有「入宮拜孫權,出宮拜張昭」的地位。張昭容貌嚴正,敢於直言勸諫,一生以忠於孫氏基業為任。三國演義將同為出身徐州,同時出仕孫策的廣陵張紘,稱為江東二張。孫權稱張昭為張公、稱張紘為東部

生平[編輯]

年少成名[編輯]

張昭年輕時就以博學出名,深受當地士子敬重,擅長隸書,尤其對鑽研《漢書》別有心得[1]。隨白侯子安學習《左氏春秋》,與瑯琊人趙昱、東海人王朗一起聞名也互為友好。張昭成年後曾被舉薦為孝廉,但他推辭沒有接受,徐州出身的名士陳琳對他頗為仰慕。徐州刺史陶謙慕名察舉他為茂才,被張昭拒絕。陶謙認為張昭輕視他,因此將張昭監禁起來。後來受到趙昱求情才被釋放。後來陶謙病逝後,張昭還是為陶謙寫了悼文。

忠謇方直[編輯]

後來張昭因戰亂隨其他難民逃到江東,因孫策親自登門禮賢下士而決定出仕,官拜長史和撫軍中郎將,孫策軍幾乎所有內政事務都由張昭經手處理,為孫策經營江東做出莫大貢獻。 因而他深受北方士大夫的敬重,在他們的書信中多有稱讚張昭的言辭。張昭的一位名士好友更在書信中直言孫氏在江東的創業和統治都是張昭一人的功勞,然而這份讚譽太過火,好像絲毫不把孫策放在眼裏一樣,張昭感到擔憂害怕,自古以來功高震主並無好下場,傳出去惹惱孫策而感到十分為難,孫策知情後瀟灑地說:「當年管仲相齊,齊人尊其為仲父,齊桓公也因管仲之才取得霸業;如今子布賢良,由我起用他,單就這點難道不算我的功勞嗎[2]?」語畢哈哈大笑,孫策豪邁的胸襟氣度,化解了張昭的功高震主尷尬處境,也讓張昭在此事之後心甘情願死心蹋地為孫策賣命。

託孤寄命[編輯]

建安五年(200年),孫策遇刺身亡時,孫策三弟孫翊和孫策一樣驍悍果烈,張昭也和大臣們建議孫策令孫翊繼承兵權,然而孫策屬意二弟孫權,並將孫權託咐給張昭說:「如果仲謀不行,那麼請閣下在選擇另立其他弟弟吧。如果我軍最終無法在亂世立足,亦可從容的向西投靠到時最強大的勢力,不必有所顧慮。」孫策去世後,江東形勢非常嚴苛內憂外患。為維持孫氏的統治,張昭立即向朝廷上表,又給各屬縣發公文,對江東的內外將校則令他們各守其職。當時孫權非常悲傷,張昭勸孫權説:「作為繼承人,重要的是能繼承父兄的基業,使孫氏基業昌盛興隆,以建立偉大的功業。如今天下動盪不安,盜賊佔山蜂起,孝廉(孫權)你怎麼能臥床哀傷,像常人那樣去釋放個人的感情呢?」他親自扶孫權上馬,列兵而出,然後眾人才服從了孫權[3]

在孫權最初掌管江東時,因根基未穩,導致一些不服的人勾結在一起,謀圖造反。而張昭輔佐孫權安撫百姓,地方的長吏及羈旅之人,也得到重用而安定下來。孫權每次出征,都留張昭鎮守後方,總領府署的事務。後來黃巾軍餘黨起兵,張昭率軍將其討平。孫權徵合肥時,命張昭另外率部攻討匡琦。又命張昭督統諸將,攻破豫章「賊」帥周鳳等人於南城。自此以後,張昭鮮少領兵,常在孫權左右任謀臣。孫權因為張昭是舊臣,對他格外厚待,依然任其為長史。張昭在孫權面前敢於説出自己的意見,往往指責孫權做得不對的地方,對於孫權有良性的作用[4]

建安七年(202年),吳夫人去世。臨終前,她召見張昭等人,囑託後事。由此可見張昭的地位。

口無遮攔[編輯]

張昭對同僚及君主嚴厲,對外敵卻是相當軟弱,時常反對舉兵出戰,也因此失策不少。諸葛恪甘寧魯肅等人都曾被張昭批評或輕視。 建安十二年(207年),由於周瑜呂蒙的推薦,孫權對甘寧十分器重,對待他如原來那些老臣一般。甘寧心情愉快,立即向孫權獻計:「如今漢室運數日益衰微,曹操更為驕橫專斷,最終要成為篡漢的國賊。荊州這個地方,山勢屏障利便,江河流暢通行,這是我們東吳西面的屏障啊!我是在劉表手下幹過的。據我觀察,劉表這個人,自己既沒有深謀遠慮,兩個兒子劉琦劉琮又不和,根本守不住荊楚。將軍應該先下手為強,不可落在曹操之後。圖謀劉表的計劃,第一步先從黃祖下手。黃祖如今年老,昏聵無能,軍資糧食都很缺乏,身邊的人在愚弄欺瞞他,而他一味地貪圖錢財,在下屬官吏兵士們頭上剋扣索取。這些人都心懷怨恨,而戰船及各種作戰器具,破損而不加修整,荒誤農耕,軍隊缺乏訓練有素的隊伍。將軍現在前往進取,必定將他打敗。一旦擊敗黃祖的隊伍,即可擊鼓西進,前據楚關,軍勢即增大擴廣,這樣可逐漸謀取巴蜀之地了。」甘寧的這個意見與魯肅此前提出的榻上策,竟然不謀而合。孫權很讚賞這個意見,更加堅定了用兵的決心。當時張昭在座,對甘寧的意見不以為然。他説:「江東自身危急,如果軍隊真的西征,恐怕必然導致國內大亂。」甘寧不客氣地反駁:「國家將蕭何那樣的重任交給閣下,而您卻留守擔心出亂子,用什麼來追慕古人呢?」孫權見二人爭執,就舉杯向甘寧勸酒,並説:「興霸,今年即出征西進,如同這杯酒,我決定把它拜託給你了。你儘管勉力提出作戰方略,使我們一定能打敗黃祖,如此就是你立了大功,何必計較長史張昭的話呢[5]?」

張昭位高權重且個性高傲,常不顧孫權面子直接當面指責他,有一次孫權設酒席,要群臣大醉方歸,張昭聞訊非常憤怒馬上離席。孫權攔住他說:「大家同歡共樂,公為何發怒?」張昭立即答道:「昔日紂王酒池肉林宴飲狂歡,他也認為這是好事而不是壞事。」

孫權深感慚愧,但歡愉的宴會也被他攪和到眾人敗興而歸,不少人認為張昭此舉太小題大作自以為是。由於太常不分場面直斥孫權也讓孫權對他心有芥蒂,自以為是的個性也讓其他重臣對他無好感。

勸主迎曹[編輯]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大軍壓境,赤壁之戰爆發前夕,當時曹操寫信給孫權。孫權把書信給臣下們看,眾人無不驚惶失色。張昭等人説:「曹操是豺狼虎豹,挾持天子以征討四方,動輒以朝廷的名義來發佈命令。今天我們如果進行抗拒,就更顯得名不正而言不順。況且將軍可以抵抗曹操的,是依靠長江天塹。現在,曹操佔有荊州的土地,劉表所訓練的水軍,包括數以千計的蒙衝戰船,皆由曹操接管,曹操全部船隻沿長江而下,再加上步兵,水陸並進。這樣,長江天險已由曹操與我們共有,而雙方勢力的眾寡又不能相提並論。因此,依我們的愚見,最好是迎接曹操,投降朝廷[6]。」但在主戰派的周瑜程普魯肅等人的勸説下,孫權與劉備聯合,反倒擊退了曹操大軍。數次懦弱的失算也導致張昭的政治地位大幅滑落,更失去了孫權的信任,外加自己口無遮攔又過份高傲的個性,影響後來仕途。[7]

同年十二月,孫權親自率軍包圍合肥,派張昭率軍攻打九江郡所屬的當塗縣,但未能攻克[8]

剛直苦諫[編輯]

建安十四年(209年),劉備表奏孫權為車騎將軍徐州牧,張昭任軍師。孫權每次打獵,經常騎馬射虎,老虎常常往前撲到馬鞍上。張昭因此改變臉色上前説道:「您用什麼抵擋它?為人君者,應該能駕馭英雄,驅使羣賢,豈能馳逐於原野,驍勇於猛獸?如果一旦有個閃失,不怕被天下恥笑嗎?」孫權向張昭道歉道:「年少慮事不遠,此事有愧於您。」但是仍然不能控制自己,於是製造射虎車,車中不設蓋,有一人駕駛,自己在裏面射獸。當時有脫羣的野獸撲向他的車,但孫權每次都親手搏鬥以此為樂。張昭儘管苦諫,孫權卻常笑而不答。

眾望攸歸[編輯]

建安十七年(212年),司空軍謀祭酒阮瑀在《為曹公作書與孫權》中寫道:「若能內取子布,外擊劉備,以效赤心,用復前好,則江表之任,長以相付,高位重爵,坦然可觀。」當時周瑜已去世,而劉備已入蜀,曹操臨濡須。此時作為曹操喉舌的阮瑀卻在拉攏孫權的信中要求除掉張昭,可見其威望之高。

黃初二年八月丁巳(221年9月23日),曹魏派遣太常邢貞持節前往冊拜孫權為大將軍,封吳王,加九錫[9][10]。冬季十一月,邢貞抵達東吳,孫權前往都亭等侯邢貞,邢貞進門不下車,臉上有傲慢的神色。張昭指責邢貞:「沒有不恭敬的禮節,也沒有不被實行的法令。而你膽敢妄自尊大,難道是認為江南人寡勢弱,連用來執法行刑的刀子也沒有?」邢貞急忙下車,向東吳群臣表示感謝[11][12]。東吳中郎將徐盛憤怒不平,環視同僚並言語不屑而落淚,因此邢貞聽了就說:「江東有這樣的將相,不會甘心久居人下[13][14]。」

不得君心[編輯]

孫權在武昌時在釣台飲酒大醉,讓人用水灑向羣臣説:「今日酣飲,只有醉後落入水中,才能停止。」張昭正色不言,外出坐於車中。孫權遣人請回張昭,對他説:「大家一起高興,您又何必發怒?」張昭回答:「以前紂王糟丘酒池一夜宴飲,當時也以為只是高興而已,不認為有什麼不對。」孫權默然而感到慚愧,於是罷酒[15]。 孫權被曹丕封為吳王後設立丞相職,很多人提名張昭來擔任,但孫權推託說:「眼下事情太多,且丞相職重責繁,不好勞煩他老人家。」孫權任命平庸的孫邵擔任丞相。孫邵去世後,又有人提出讓張昭擔任丞相,孫權這才道出真實原因:「你們以為孤很喜歡子布嗎?況且當丞相需要有能調和群臣意見的圓融個性,張昭這個人性情又太剛烈強硬,他的意見要是沒被採納就會埋怨鬧脾氣,過去也常與其他同僚有紛爭,當丞相對他來說並不是好事。」遂任命顧雍為丞相[16]

盡誠匡弼[編輯]

黃龍元年(229年),孫權稱帝后,張昭稱老退位,更拜輔吳將軍,地位僅次於三公,改封婁侯,食邑萬戶,退居為《論語》、《左傳》寫註解[17]。 張昭每次朝見,都辭氣壯厲,義形於色,曾經因為直言逆旨,而不晉見。後來蜀漢的使者鄧芝或為費禕抵達,稱讚蜀漢的德業,孫吳群臣中竟沒有一人能讓他屈服,孫權嘆息道:「如果張公在座的話,他不屈服也會意撓,怎麼還能自誇呢!」隔日,派使者勞問,想要請見張昭[18]。 張昭到達後,避席道歉,孫權跪着阻止。張昭坐定後,仰頭説道:「當初太后(指吳夫人)、桓王(指孫策)不把老臣交給陛下,而是把陛下交託給老臣,所以臣思盡臣節想要報答厚恩,但臣見識思慮淺短,違逆陛下聖明的意旨,自己認為死後必將屍骸永遠丟棄在溝壑中,不料又蒙召見,得以報效陛下於朝廷。然而臣這顆愚闇的心用來服侍國家,志在忠貞不移,死而後已。假如説要臣改變思想,以求得世間的尊榮和陛下的歡心,這一點為臣是絕對做不到的!」孫權為此向他道歉。

退居不朝[編輯]

嘉禾元年(232年),曹魏遼東太守公孫淵在遼東反魏,向孫吳稱臣以為外應。張昭勸諫道:「公孫淵背叛魏國而懼怕其征討,所以才遠來求援,這不是他的本意。如果公孫淵改變意圖,想要向曹魏表白拒吳贏魏的姿態,那兩位使者就回不來,這難道不會讓天下取笑嗎?」孫權與其反覆爭辯,張昭勸諫之意越來越激烈。孫權忍無可忍了,拔刀憤怒地説:「吳國的士人入宮就拜朕,出宮則拜您,朕對您的敬重,已經到了極點了,但您無數次在公開場合當着眾人面中羞辱朕,朕害怕自己失手傷害您。」張昭以真誠的眼神注視孫權許久,方才説道:「臣雖然知道自己的話不會被聽從,但每次想要竭盡愚忠的原因,是因為當年桓王太后臨終的時候,呼喚老臣在床塌前,遺詔顧命的話如今還在耳旁啊!」説完後涕泣橫流。孫權也擲刀於地,與張昭相擁而泣。

但孫權還是一意孤行遣使前往遼東,張昭憤恨自己的忠言不被孫權採納,於是退居不朝,孫權在盛怒之下,命令用土封住張昭的家門,來表示他永遠不必出門了。張昭也用土從門內將門堵住,以表示他也永遠不打算出門了。結果公孫淵出賣孫吳,殺了孫權派到遼東去的使者太常張彌、執金吾許晏、將軍賀達。這時孫權才追悔莫及沒有聽取張昭的忠言,數次派人請張昭上朝無果,但又不願低頭向張昭道歉示弱,於是下令用火燒張昭的家門,以此逼他出門。但這方法也沒嚇倒張昭,因此孫權只好又下令將火又撲熄。最後孫權在張昭家門前久站不去,張昭才在兒子張承張休的攙扶下,出門與孫權和解[19]

張昭享壽81歲,喪事從簡,入棺材都沒有更換衣服。孫權戴孝前去弔唁,賜諡號文侯。張昭長子張承已經封侯,次子張休世襲張昭爵位。

家族[編輯]

藝術形象[編輯]

三國演義[編輯]

《三國演義》中,張昭與顧雍經常一唱一和的建議。周瑜孫策成就霸業的時候,提及張昭和張紘二人,兩人合稱二張,並推舉孫策找二人加入麾下。於是孫策帶着聘禮,到二人家中聘請,二人允許。遂即拜張昭為長史併兼任撫軍中郎將,張紘為參謀正議校尉,並一起商議進攻劉繇的事宜。

孫策打敗劉繇手下張英,被問當地人漢武光廟的位置,當地人導出在嶺上。孫策説在夜晚夢到光武帝召他相見,但張昭認為不可,嶺南上是劉繇的營寨,有伏兵怎麽辦?但孫策認為有神人保佑何懼,便帶領韓當黃蓋蔣欽周泰等人出發。及後孫策和太史慈不分勝負而收兵回營,張昭認為:「周瑜襲擊曲阿,敵軍無心戀戰,今晚上可以劫營。」孫策聽從。

周泰跟從孫權征討山賊身中十二槍重傷,董襲提議請虞翻到此醫治。孫策知道虞翻的名聲,並誓要讓這賢士收歸麾下,並派張昭和董襲請他到來治療。

孫策脫離袁術後,袁術被呂布攻打陷入危難,向孫策借兵。孫策以他為僭為帝位,叛漢的反賊為理由拒絕。袁術看到回信後大怒,要先討伐孫策。袁術的兵馬來到,忽然曹操來到,拜孫策為會稽太守,命孫策起兵攻打袁術,孫策商議後決定起兵。張昭認為:「袁術雖然剛敗,但兵馬同糧草還是那麽多,不能輕敵。提議修書一封給曹操,讓他南征,我軍為後應,兩軍互相應援,袁術必敗。萬一我們有什麼不測,也可望曹操救援。」孫策聽從。

孫策欲斬于吉,張昭等人勸諫不可,並聯名上書乞求。孫策臨死的時候向弟孫權的遺言:「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死後,張昭對孫權説:「現在不是將軍哭的時候,要一面治理喪事,另一面執理國家軍事。」孫權停下眼淚,張昭讓孫靜處理喪事,令孫權出堂,眾文武的人為他稱賀。張紘從曹操處回來,推薦了顧雍。

曹操破袁紹後,令吳太夫人帶兒子入朝,吳太夫人召張昭和周瑜商議。張昭説:「曹操想讓夫人和兒子入朝,必然是牽制其他諸侯的方法。如果不去,恐怕會被興兵伐江東,這樣大勢就會很危險。」周瑜認為六郡是將士用生命換回來,我們兵精糧足,不能和曹操聯合;不如靜觀其變,才是防禦的策略。國太聽後覺得合理,所以向使者回報不帶子入朝。後來吳太夫人病危,召周瑜和張昭,並對孫權説要當張昭和周瑜師傅對待,不能怠慢。吳太夫人死後,孫權欲伐黃祖,但張昭認為喪事未完,不宜出兵。但是,周瑜認為是報仇雪恨的時機到了,孫權猶豫不定。忽然呂蒙稟報甘寧來降,甘寧並説出黃祖的劣勢後,孫權決定出兵。

甘寧攻陷江夏孫權打算分兵江夏,但張昭認為孤城是沒可能守,提議暫時回江東。料定劉表必來報仇,我再以逸待勞,這樣劉表必敗。只要劉表兵敗就可以乘勢攻拿荊襄。孫權聽從張昭的說話。

曹操興兵打算伐孫權,張昭認為不可抵抗而勸孫權投降,眾謀士附議。孫權低頭沒有說話。張昭再次勸降,孫權再次沒有沉默。隨後諸葛亮來到江東結盟,與張昭等人辯論,用劉邦曾敗於項羽,但得韓信後,而幫劉邦取得初次勝利的往事,令張昭啞口無言。張昭知道孫權打算聯盟發兵,再次勸降。

合肥之戰,孫權兵敗,太史慈傷病;張昭請求孫權收兵,孫權答應,並派張昭向太史慈瞭解狀況,太史慈大叫後死亡。

張昭聞劉備逃跑回家,讓孫權不要放走,這樣會成為大患。周瑜打算興兵討伐劉備,張昭阻止,認為這樣會讓曹操高興,因為曹操最害怕就是孫劉聯合。

孫權聽聞曹操南下,張昭提案派魯肅修書一封,再和劉備聯合。孫尚香回江東,張昭提議孫權寫信説夫人病危,讓妹妹把劉備的兒子帶回來看看。

劉備在葭萌關,孫權想奪取荊州,張昭有一計:我們如果出兵,曹操就會來襲。不如寫信給劉璋,説劉備與我們已經結盟一起取西川,讓劉璋有疑心而進攻劉備;另一封寫給張魯,教他進攻荊州,這樣令劉備進退不能。到時候我們再起兵攻取,一切都可以解決。但後來,劉備吞併西川,召張昭和顧雍商討,顧雍認為借荊州不還,就要動兵。而張昭認為不能動兵,又提出一計:把諸葛瑾老小捉來監禁,讓諸葛瑾去問諸葛亮拿回荊州。

跟隨孫權出征逍遙津。後關羽被孫權所斬,張昭聽聞會見主公,知道劉關張三人結拜兄弟,今天殺了關羽,劉備必然來報仇,這樣江東會大禍臨頭。孫權大驚,張昭有一計,把關羽首級轉送給曹操,讓仇恨引到曹操處。劉備打算攻取江東,諸葛瑾讓自己去做使者再次聯盟,孫權答應。張昭見孫權,對他説:「諸葛瑾知道蜀國兵數龐大,所以假借聯盟而入蜀,不會再回來。」孫權相信諸葛瑾不會這樣做,有人回報諸葛瑾回來,張昭羞愧離開。

後曹操派邢貞來封孫權為王,其高傲的性格,令張昭不滿。劉備起兵伐吳,孫桓在夷陵受困求救。張昭奏孫權,指揮官讓韓當為正周泰為副,潘璋為先鋒,凌統為後,甘寧作為救援,起兵十萬拒敵。孫權聽從。但軍勢依然大敗,孫權打算起用陸遜,張昭見陸遜為書生,不是劉備對手,勸其不要用。

張昭和顧雍向孫權啟奏,改年號為元,孫權答應。後孫權讓張昭輔助自己的兒子,並命其為三公之上。群臣商討伐魏對策,但張昭認為先安民心,不可動兵,應該與劉備同盟,孫權聽從。

影視形象[編輯]

動漫[編輯]

評價[編輯]

  • 陳壽:「張昭受遺輔佐,功勳克舉,忠謇方直,動不為己;而以嚴見憚,以高見外,既不處宰相,又不登師保,從容閭巷,養老而已,以此明權之不及策也。」
  • 孫策:「昔管子相齊,一則仲父,二則仲父,而桓公為霸者宗。今子布賢,我能用之,其功名獨不在我乎!」
  • 孫權曾經說:「孤與張公言,不敢妄也。」又曾在爭執時對張昭說:「吳國士人入宮則拜孤,出宮則拜君,孤之敬君,亦為至矣。而數於眾中折孤,孤嘗恐失計。」「孤豈為子布有愛乎?領丞相事煩,而此公性剛,所言不從,怨咎將興,非所以益之也。」「使張公在坐,彼不折則廢,安復自誇乎?」
  • 曹丕:「彼二人皆權股肱心腹也。」
  • 王朗:「張子布,民之望也,北面而相之。」
  • 陳琳:「自仆在河北,與天下隔,此間率少於文章,易為雄伯,故使仆受此過差之譚,非其實也。今景興(王朗)在此,足下與子布在彼,所謂小巫見大巫,神氣盡矣。」
  • 邢貞:「江東將相如此,非久下人者也。」
  • 魚豢典略》:「其人信一時之良干,恨其不於嵩岳等資,而乃播殖於會稽。」
  • 陸機《辨亡論》:「誅叛柔服而江外厎定,飭法修師而威德翕赫,賓禮名賢而張昭為之雄,交御豪俊而周瑜為之傑。彼二君子,皆弘敏而多奇,雅達而聰哲,故同方者以類附,等契者以氣集,而江東蓋多士矣。」「故豪彥尋聲而響臻,志士希光而影騖,異人輻輳,猛士如林。於是張昭為師傅周瑜、陸公(陸遜)、魯肅呂蒙之疇入為腹心,出作股肱。」
  • 陸雲《張二侯頌》:「輔吳將軍文侯,遭季末雲擾,遂避難於東。有吳之興,實為謀主。桓王即世,援建太祖。知命審於將萌,先識鏡於未兆。遂作上將,輔成王業。立朝無不易之方,正色有犯顏之亮,固所謂『謇謇王臣,古之遺直者』也。」「洪族既昌,再惠音徽。於穆二侯,仍世雙飛。堂堂輔吳,抑抑奮威。如龍之躍,如鳳之輝。薄言戾止,在彼紫微。卯金紛若,四海畔換。文侯乃顧,妙世達觀。逝彼塗方,度茲江漢。鴻飛遵海,聿來有亂。遭家不造,殲我明聖。桓後肇揚,侯承末命。皇大烝哉,天保永定。匪侯恤度,宗緒孰正。帝整我旅,外薄四荒。命作惟師,時惟鷹揚。遂登上將,亮彼大皇。底邑胙土,命圭有璋。蹇蹇我侯,明發宿夜。襲彼遺直,興言有謨。聿懷來忠,王室之故。猗歟定侯,祗服清曜。奕奕瓊范,玉潤淑貌。淵謂往藏,朗思來照。曾是徽章,再世被荷。庸勛開國,明道隆家。苾苾其芬,淑問揚和。有蔚其文,如林之華。皇矣帝祚,受言既崇。女子有行,作合儲宮。條延紫極,穎衍皇寧。釁釁定侯,在盈思沖。祗寵戒溢,永懷慎終。重光並曜,播我芳風。」
  • 華譚:「賴先主承運,雄謀天挺,尚內倚慈母仁明之教,外杖子布廷爭之忠,又有諸葛、顧、步、張、朱、陸、全之族,故能鞭笞百越,稱制南州。」
  • 慕容皝:「及權(孫權)據楊越,外杖周(周瑜),內憑顧(顧雍)陸(陸遜),拒魏赤壁,克取襄陽。」
  • 庾闡:「桓桓勇武,堂堂碩佐。運籌則淵回,抱麾則虎步。臨機如公瑾,遺愛如子布。是以朝宗江漢,廓落王祚。」
  • 習鑿齒:「張昭於是乎不臣矣!夫臣人者,三諫不從則奉身而退,身苟不絕,何忿懟之有?且秦穆違諫,卒霸西戎,晉文暫怒,終成大業。遺誓以悔過見錄,狐偃無怨絕之辭,君臣道泰,上下俱榮。今權悔往之非而求昭,後益回慮降心,不遠而復,是其善也。昭為人臣,不度權得道,匡其後失,夙夜匪懈,以延來譽,乃追忿不用,歸罪於君,閉戶拒命,坐待焚滅,豈不悖哉!」
  • 袁宏:「子布佐策,致延譽之美,輟哭止哀,有翼戴之功,神情所涉,豈徒謇諤而已吉哉!然杜門不用,登壇受譏。夫一人之身所照未異,而用舍之間俄有不同,況沉跡溝壑,遇與不遇者乎!」「子布擅名,遭世方擾。撫翼桑梓,息肩江表。王略威夷,吳魏同寶。遂贊宏謨,匡此霸道。桓王之薨,大業未純。把臂託孤,惟賢與親。轟哭止哀,臨難忘身。成此南面,實由老臣。才為世生,世亦須才。得而能任,貴在無猜。」
  • 裴松之:「張昭勸迎曹公,所存豈不遠乎?夫其揚休正色,委質孫氏,誠以厄運初遘,塗炭方始,自策及權,才略足輔,是以盡誠匡弼,以成其業,上籓漢室,下保民物;鼎峙之計,本非其志也。曹公仗順而起,功以義立,冀以清一諸華,拓平荊郢,大定之機,在於此會。若使昭議獲從,則六合為一,豈有兵連禍結,遂為戰國之弊哉!雖無功於孫氏,有大當於天下矣。昔竇融歸漢,與國升降;張魯降魏,賞延於世。況權舉全吳,望風順服,寵靈之厚,其可測量哉!然則昭為人謀,豈不忠且正乎!」
  • 環濟《吳紀》:「忠正有才義。」
  • 朱敬則:「蕭何之鎮靜關中,寇恂之安輯河內,諸葛亮相蜀,張昭輔吳茂宏之經理琅琊,景略之弼諧永固,劉穆之眾務必舉,揚遵彥百度惟貞,蘇綽共濟艱難,高熲同經草昧,雖功有大小,運或長短,咸推股肱之林。悉為忠烈之士。」
  • 李溪:「破虜當時拔俊中,張公杖策過江來。平生容貌矜莊甚,此老威嚴列上台。」
  • 嚴從:「子布剛簡,懷不撓之節,屬桓王創業,首贊經綸,仲謀嗣立,躬自扶翊。古人所謂托六尺之孤者歟?既而忠言屢發,直道不回,折弋獵之娛,沮釣台之樂:斯又王臣蹇蹇,國之元老者哉。夫江東之於天下,猶四體之有一掌耳,權不能恢闡雄量,以求忠讜,而乃輕肆忿毒,厭聞至言,始抽刃於虞翻,終按刀於子布。翻既謫終遐裔,昭亦廢處家僮,故使時望挫傷,元功圯衄。」
  • 蘇軾:「如漢汲黯蕭望之李固吳張昭,唐魏鄭公狄仁傑,皆以身徇義,招之不來,麾之不去。正色而立於朝,則豺狼狐狸,自相吞噬,故能消禍於未形,救危於將亡。」「仆之有張昭,正如備之孔明,左提右挈,以就大事,國中文武之事,盡以委之,而見教殺昭與備,仆豈病狂也哉。」
  • 蕭常:「昭以純剛見憚於孫權,雖不及相,而所立有可稱者。惜夫!委質非其所,君子所不與。不然,其汲黯、蕭望之之流亞歟。」「紘與昭號二張。紘柔克,昭純剛。紘先死,德不亡,昭後死,譽益彰。」
  • 陳亮:「桓王屬大皇於張昭,更以周瑜遺之,後瑜馳驅於顛危之際,昭遂廢不用。何哉?江東雖定而國輕矣。餘論次其行事,使善觀國者有考焉。」
  • 胡三省:「張昭事吳,有古大臣之節。」「張昭輔吳為元臣。」
  • 郝經:「國之將興,必有佐命之臣,以建不拔之基焉。孫氏之有張昭,近之矣。昭以碩儒元老,顧受遺托,忠鯁彊諫,有不可犯之色與不可奪之節,汲黯、蕭望之之流也。雖以嚴見憚,終於疏外,而耆德峻望,殷勤敵國,增重江表,足以揭桓王之美,明大帝之盛業也。使諫行言聽,有吳功烈豈止是哉?其勸權迎操,志存漢室,以王道為度,初不事夫偏霸也,此昭之所以為,昭豈淺淺功利之徒所能識哉?」「中州名流,弛擔江表。逢時啟霸,分辰割曜。把臂挈孤,付託元老。彊直不撓,忠誠矯矯。」「危哉!昭烈防不出數子之彀,操之遣拒袁術也,昱嘉昭皆以為不可遣,毒手莫施幸而颺去,料敵制勝卒使昭烈不得中原尺土。嗚呼!數子何讎漢之深也。當是之時,魏有荀彧、荀攸、賈詡、程昱、郭嘉、董昭、劉曄、蔣濟、司馬懿為之謀,吳有張昭、周瑜、魯肅、呂蒙、陸遜運其籌。」
  • 高啟:「何謂社稷之臣,忠藎孚扵上下,威望加扵內外,敵國聞之而不敢謀,奸宄畏之而不敢發,正色立朝,招之不來而麾之不去,若漢汲黯、吳張昭、唐郭子儀是也。」
  • 乾隆帝:「弟權因之,用賢納諫,周瑜魯肅張昭顧雍陸遜皆被擢用,於是成鼎足之勢,開有吳之基,兵強將勇,敵國畏之。」
  • 王懋竑:「昭以剛直見憚,權稱為張公而不敢字之。……昭之議迎曹乃過為權計,不欲孤注一擲,亦用策『緩步西歸』之言耳。雖為失策,然未至誤大計。權即尊位,不當追仇前語。昭以師傅自居於權,未嘗有所屈降,何至以一語之故遂伏地流汗乎?」
  • 柏楊:「反過來看孫張之間,亦師亦友,火攻土掩的戲劇景觀,充滿真摯和溫馨。」

註釋[編輯]

  1. ^ 《三國志·吳志·孫登傳》
  2. ^ 《三國志·卷五十二·吳書七·張顧諸葛步傳第七》:漢末大亂,徐方士民多避難揚土,昭皆南渡江。孫策創業,命昭為長史、撫軍中郎將,升堂拜母,如比肩之舊,文武之事,一以委昭。昭每得北方士大夫書疏,專歸美於昭,昭欲嘿而不宣則懼有私,宣之則恐非宜,進退不安。策聞之,歡笑曰:「昔管仲相齊,一則仲父,二則仲父,而桓公為霸者宗。今子布賢,我能用之,其功名獨不在我乎!」
  3. ^ 《三國志·卷五十二·吳書七·張顧諸葛步傳第七》:策臨亡,以弟權託昭,昭率羣僚立而輔之。上表漢室,下移屬城,中外將校,各令奉職。權悲感未視事,昭謂權曰:「夫為人後者,貴能負荷先軌,克昌堂構,以成勳業也。方今天下鼎沸,羣盜滿山,孝廉何得寢伏哀慼,肆匹夫之情哉?」乃身自扶權上馬,陳兵而出,然後眾心知有所歸。
  4. ^ 《三國志·卷五十二·吳書七·張顧諸葛步傳第七》裴松之注引《吳書》:是時天下分裂,擅命者眾。孫策蒞事日淺,恩澤未洽,一旦傾隕,士民狼狽,頗有同異。及昭輔權,綏撫百姓,諸侯賓旅寄寓之士,得用自安。權每出征,留昭鎮守,領幕府事。後黃巾賊起,昭討平之。權徵合肥,命昭別討匡琦,又督領諸將,攻破豫章賊率周鳳等於南城。自此希復將帥,常在左右,為謀謨臣。
  5. ^ 《三國志·程黃韓蔣周陳董甘凌徐潘丁傳》:於是歸吳。周瑜、呂蒙皆共薦達,孫權加異,同於舊臣。寧陳計曰:「今漢祚日微,曹操彌憍,終為篡盜。南荊之地。山陵形便,江川流通,誠是國之西勢也。寧已觀劉表,慮既不遠,兒子又劣,非能承業傳基者也。至尊當早規之,不可後操。圖之之計,宜先取黃祖。祖今年老,昏耄已甚,財谷並乏,左右欺弄,務於貨利,侵求吏士,吏士心怨,舟船戰具,頓廢不脩,怠於耕農,軍無法伍。至尊今往,其破可必。一破祖軍,鼓行而西,西據楚關,大勢彌廣,即可漸規巴蜀。」權深納之。張昭時在坐,難曰:「吳下業業,若軍果行,恐必致亂。」寧謂昭曰:「國家以蕭何之任付君,君居守而憂亂,奚以希慕古人乎?」權舉酒屬寧曰:「興霸,今年行討,如此酒矣,決以付卿。卿但當勉建方略,令必克祖,則卿之功,何嫌張長史之言乎。」
  6. ^ 《資治通鑑·卷第六十五·漢紀五十七·孝獻皇帝庚》:是時,曹操遺權書曰:「近者奉辭伐罪,旌麾南指,劉琮束手。今治水軍八十萬眾,方與將軍會獵於吳。」權以示臣下,莫不響震失色。長史張昭等曰:「曹公,豺虎也,挾天子以徵四方,動以朝廷為辭;今日拒之,事更不順。且將軍大勢可以拒操者,長江也;今操得荊州,奄有其地,劉表治水軍,蒙衝鬥艦乃以拮數,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陸俱下,此為長江之險已與我共之矣,而勢力眾寡又不可論。愚謂大計不如迎之。」
  7. ^ 《太平御覽·卷710》引《江表傳》:曹公平荊州,欲伐吳。張昭等皆勸迎曹公,惟周瑜、魯肅陳距北之計。孫權拔刀斫前奏案曰:「諸將復有言迎北軍,與此同也!」
  8. ^ 《資治通鑑·卷第六十五·漢紀五十七·孝獻皇帝庚》:十二月,孫權自將圍合肥,使張昭攻九江之當塗,不克。
  9. ^ 《三國志·卷二·魏書二·文帝紀第二》:秋八月,孫權遣使奉章,並遣于禁等還。丁巳,使太常邢貞持節拜權為大將軍,封吳王,加九錫
  10. ^ 《資治通鑑·卷第六十九》:丁巳,遣太常邢貞奉策即拜孫權為吳王,加九錫。
  11. ^ 《三國志·卷五十二·吳書七·張顧諸葛步傳第七》:魏黃初二年,遣使者邢貞拜權為吳王。貞入門,不下車。昭謂貞曰:「夫禮無不敬,故法無不行。而君敢自尊大,豈以江南寡弱,無方寸之刃故乎!」貞即遽下車。
  12. ^ 《建康實錄·卷一》:冬十一月,魏使邢貞至,冊命權九錫,為吳王。貞入國門猶乘車,軍師張昭怒其無禮,責之曰:「君謂江東無寸刃,可為法耶?何輕慢之甚!」貞遽下車,拜謝群臣。
  13. ^ 《三國志·卷五十五·吳書十·程黃韓蔣周陳董甘凌徐潘丁傳第十》:及權為魏稱藩,魏使邢貞拜權為吳王。權出都亭候貞,貞有驕色,張昭既怒,而盛忿憤。顧謂同列曰:「盛等不能奮身出命,為國家並許、洛,吞巴、蜀,而令吾君與貞盟,不亦辱乎!」因涕泣橫流。貞聞之,謂其旅曰:「江東將相如此,非久下人者也。」
  14. ^ 《資治通鑑·卷第六十九》:刑貞至吳,吳人以為宜稱上將軍,九州伯,不當受魏封,吳王曰:「九州伯,於古未聞也。昔沛公亦受項羽封為漢王,蓋時宜耳,復何損邪!」遂受之。吳王出都亭侯貞,貞入門,不下車。張昭謂貞曰:「夫禮無不敬,法無不行。而君敢自尊大,豈以江南寡弱,無方寸刃故乎!」貞即遽下車。中郎將琅邪徐盛忿憤,顧謂同列曰:「盛等不能奮身出命,為國家並放、洛吞巴、蜀,而令吾君與貞盟,不亦辱乎!」因涕泣橫流。貞聞之,謂其徙曰:「江東將相如此,非久下人者也。」
  15. ^ 《三國志·吳書·張顧諸葛步傳》:權於武昌,臨釣台,飲酒大醉。權使人以水灑羣臣曰:「今日酣飲,惟醉墮台中,乃當止耳。」昭正色不言,出外車中坐。權遣人呼昭還,謂曰:「為共作樂耳,公何為怒乎?」昭對曰:「昔紂為糟丘酒池長夜之飲,當時亦以為樂,不以為惡也。」權默然,有慚色,遂罷酒。
  16. ^ 《三國志·吳書·張顧諸葛步傳》:初,權當置丞相,眾議歸昭。權曰:「方今多事,職統者責重,非所以優之也。」後孫邵卒,百寮復舉昭,權曰:「孤豈為子布有愛乎?領丞相事煩,而此公性剛,所言不從,怨咎將興,非所以益之也。」乃用顧雍。
  17. ^ 《三國志·吳書·張顧諸葛步傳》:權既稱尊號,昭以老病,上還官位及所統領。更拜輔吳將軍,班亞三司,改封婁侯,食邑萬戶。在裏宅無事,乃著春秋左氏傳解及論語注。
  18. ^ 《三國志·吳書·張顧諸葛步傳》:昭每朝見,辭氣壯厲,義形於色,曾以直言逆旨,中不進見。後蜀使來,稱蜀德美,而羣臣莫拒,權嘆曰:「使張公在坐,彼不折則廢,安復自誇乎?」明日,遣中使勞問,因請見昭。
  19. ^ 《三國志·吳書·張顧諸葛步傳》:然卒遣彌、晏往。昭忿言之不用,稱疾不朝。權恨之,土塞其門,昭又於內以土封之。淵果殺彌、晏。權數慰謝昭,昭固不起,權因出過其門呼昭,昭辭疾篤。權燒其門,欲以恐之,昭更閉戶。權使人滅火,住門良久,昭諸子共扶昭起,權載以還宮,深自克責。昭不得已,然後朝會。

延伸閱讀[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三國志·卷52》,出自陳壽三國志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明史卷一百六十四》,出自《明史
維基共享資源閱覽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