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叔倫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戴叔倫(732年—789年),幼公,一字次公[1]潤州金壇南瑤村(今屬江蘇常州市)人[2]唐朝著名詩人。

生平[編輯]

遠祖戴安道。戴於唐代宗廣德初年任秘書省正字[3],大曆元年(766年),在戶部尚書充諸道鹽鐵使劉晏幕下任職,經劉晏表奏,授監察御史銜(在此之前或曾出任新城縣令[1])。大曆四年(769年),奉使督賦荊南,在夔州楊子琳叛亂,參與勸說其歸順朝廷之事[1]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出任東陽縣令,頗有政績[4],第二年赴湖南嗣曹王李皋幕下任職,隨李皋至江西節度使任上,統領府事,授尚書祠部郎中銜[1]

興元元年(784年)出任撫州刺史[5]貞元元年(785年)十一月撰有《賀平賊赦表》[6],授吏部郎中銜,因政績封譙縣男。貞元二年(786)辭官還鄉,四年出任容州刺史兼容管經略使[7],貞元五年六月,卒於任所。[8]戴叔倫墓今位於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金城鎮愚池社區。

文學成就[編輯]

戴詩以描寫農村生活為主,例如《女耕田行》寫婦女從事田間勞動之苦,《邊城曲》寫士兵遠戍之苦;構思新穎,講究韻味,曾自言「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於眉睫之前也。」[9],為後世神韻派先導。《全唐詩》收戴詩304首,但有不少偽作。[10]

另,《新唐書·藝文志》錄有《述藁》10卷,已佚。《全唐文》收錄兩篇文。[1]

家庭[編輯]

戴叔倫之妻為京兆韋氏韋采長女,較早去世,之後娶博陵崔氏崔殷之女為妻,也在他之前死去。有二子,戴郅戴邡[1]

註釋[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傅璇琮. 唐代诗人丛考. 北京: 中華書局. 2003: 375–395. ISBN 7101035965. 
  2. ^ 《新唐書》本傳稱其為潤州金壇人。
  3. ^ 《唐才子傳》襲袁本《郡齋讀書志》之謬,稱「貞元十六年陳權榜進士」,有誤。戴叔倫卒於貞元五年,不可能在貞元十六年中進士。
  4. ^ 權德輿《戴叔倫墓志銘》記載:「其阜人成化也,則東陽一同之人沐旬歲之治。」
  5. ^ 《新唐書》卷143敘倫本傳云:「皋討李希烈,留叔倫領府事,試守撫州刺史……俄即真。期年,詔書褒美。」梁肅《戴公神道碑》「會有詔擇二千石,試守撫州刺史,周月即真。」
  6. ^ 《文苑英華》卷599
  7. ^ 《唐國史補》載:「貞元五年,初置中和節。御製詩,朝臣奉和,詔寫本賜戴叔倫於容州,天下榮之」。
  8. ^ 梁肅《戴叔倫神道碑》記載:「凡歷官十一任,享壽五十八。罷,歲在己巳六月(貞元五年)遭疾,歸全於南海清遠縣。」權德輿《戴叔倫墓志銘》云:「維貞元五年夏四月、容州刺史經略使侍御史誰縣男戴公至部之三月,以疾受代,回車販駱,六月甲申次於清遠峽而莞,春秋五十八」。(《權載之文集》卷二四)
  9. ^ 司空圖:《與極浦書》
  10. ^ 胡震亨《唐音統簽》發現《戴集》混有元代丁鶴年、明代劉崧之偽作(蔣寅:《戴叔倫詩考述》)。另,戴叔倫有《吊暢當》詩云:「萬里江南一布衣,早將佳句動京畿」,按戴叔倫卒於貞元五年,暢當於貞元三年仍任太常博士,後官果州刺史,卒年當晚於戴叔倫,故叔倫不可能預先寫《吊暢當》,而且暢當乃官宦弟子,非詩中描述的江南布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