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釉蛺蝶亞科 (Heliconius) 的蝴蝶是穆氏擬態的經典範例。[1]

擬態Mimicry)在演化生物學裏,指的是一個物種在演化過程中,獲得與另一種成功物種相似的特徵,以混淆另一方(如掠食者)的認知,進而遠離或靠近擬態物種。這種現象在許多動物的行為中很常見,已知從昆蟲魚類兩棲類植物甚至是真菌都有紀錄顯示這些生物已懂得使用擬態。

對於有被掠食威脅的生物來說,一般在掠食者視覺上,當獵物具有與對掠食者有危險或是無用的生物相似的外貌,會使掠食者很難辨識,因此便很容易達成欺瞞的目的;然而若在行為、聲音、氣味或棲息地點上也很類似,成功騙過掠食者的概率就會更高。同樣的,某些掠食者懂得善加利用自己先天上的優勢(如外形),形態與無害的其他生物相似,使獵物察覺不到,因而大幅提升了獵食的成功率。

種類[編輯]

擬態種類族繁不及備載,以下列舉三種擬態:

  1. 貝氏擬態(Batesian mimicry,以英國博物學家亨利·沃爾特·貝茲Henry Walter Bates)命名),於1861年在林奈學會發表論文,說明亞馬遜河的粉蝶會模仿毒蝶屬,保護自己免於被捕食,一個物種擬態模仿另一個成功的物種,顯得有毒或者是無食用價值。但該擬態並不會攻擊掠食者。例如,一種鹿子蛾會擬態成為黃胡蜂,但它並不能螫。但掠食者還是會把它當成黃胡蜂迴避。例如尺蠖形態及行為與樹枝或莖相仿,藉以躲避獵食。
  2. 穆氏擬態(Müllerian mimicry,以德國生物學家弗里茨·穆勒Fritz Mülle)命名),一個物種以鮮艷的體顏等手段警告掠食者其毒性或不可食用性,但警告的生效還是要等掠食者得到教訓才開始,例如掠食者從一次失敗的捕獵中很快認識到獵物有毒。這種擬打擊掠食者。依照此種擬態,蜜蜂會模仿黃蜂,兩者外表相似都能螫。
  3. 進攻性擬態(Aggressive mimicry),擬態成為無害的物種以吸引獵物,如豬籠草偽裝成花朵,吸引昆蟲前往採蜜,藉以獲取養分。

貝氏擬態是好吃的蝴蝶模擬難吃的蝴蝶,而穆氏擬態則是難吃的蝴蝶相互模擬,兩種擬態常會連結,形成「擬態環」,以致好吃與難吃的蝴蝶都有類似的圖案。[2]

圖片[編輯]

註釋[編輯]

  1. ^ Meyer, A. Repeating Patterns of Mimicry. PLoS Biol. 2006, 4 (10): e341. PMC 1617347可免費查閱. PMID 17048984. doi:10.1371/journal.pbio.0040341. 
  2. ^ Russell, Sharman Apt. 蝴蝶熱. 貓頭鷹出版. 2021. ISBN 978-986-262-470-8. 

參閲[編輯]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