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朔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正朔曆法定年定月之基礎。一年的第一個月稱作正月,正月第一天為歲首元旦中國古代曆法陰陽合曆,其月份為朔望月,每個朔望月的第一天為朔日。正朔(正月初一)即正月旦,是「歲之始,時之始,日之始,月之始」,為中國古代曆法每一年的起點。正朔也是「王者歲首」,具王朝統治合法性的意味,因古人傳說夏商周三代易姓而治,新王皆改前朝正朔,作為政權更替的象徵。

政治意義[編輯]

因為計算曆法,確定時間,須要具備天文知識,觀測天文。因此,在上古之時,計算曆法與授時被認為是與上天溝通的重要形式,只有部落領袖和統治者才有權進行。甚至於直到清代,私習天文都被認為是有謀反之意。所以在中國古代,統治者也常通過頒行曆法以強調自己合法。在漢代以前的朝代多會採用不同於前朝的正朔,也就是改正朔。雖然漢朝以後很少改正朔,但改年號與頒曆法仍然是皇帝體現權力的重要手段。舊時曆書稱為皇曆,蓋因曆書必由皇帝所頒。

禮記·大傳》:「立權度量,考文章,改正朔,易服色,殊徽號,異器械,別衣服,此其所得與民變革者也。」孔穎達s:禮記正義/34疏:「改正朔者,正謂年始,朔謂月初,言王者得政,示從我始,改故用新,隨所建也。周子,殷丑,夏寅,是改正也;周夜半,殷雞鳴,夏平旦,是易朔也。」

因為正朔是天子權力象徵,所以在王朝更迭之際,奉何正朔也同時表明了政治取向。例如,孔子在《春秋》中,每年之初必稱「某年春王正月」,《公羊傳》:「春者何?歲之始也。王者孰謂?謂文王也。曷為先言王而後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也就是說,魯尊周文王所定之正朔,以示魯忠於周。而因魯桓公弒君而立,桓公三年至八年,及十一年至十七年,《春秋》只稱「某年春正月」,曰桓無王也。[1]

沿革[編輯]

夏曆一月為(「夏正」);夏曆十二月為歲首;夏曆十一月為歲首;顓頊曆以夏曆十月為歲首;漢太初曆以夏曆一月為歲首。

顓頊曆[編輯]

秦昭王施行顓頊曆,以建亥之月(夏曆十月)為歲首;有說改月,即秦曆四月等於夏曆正月[2];有說不改正月,以建寅之月為正月,四季完全和夏正相同,並以秦曆十月開始一年[3]

太初曆[編輯]

漢武帝正式使用年號,頒佈太初曆,改用夏正以後,後世兩千多年的帝王一般只改年號而不改正朔,只有武則天太平天國等改正朔。很多文獻都稱,今日所用之華夏曆法就是夏曆,現行華夏曆法已有演變,今日之曆法沿用了夏正,而沒有用夏朔。夏以天明為朔,商以雞鳴為朔,周以夜半為朔,體現了計時的進步;因為天明時間受天氣季節影響,雞鳴也不準確,而夜半則可用天文觀測精確確定,自周朝始,華夏一直以夜半為日之分界。現行曆法在太初曆之基礎上完善發展定朔定氣規則,令大小月及閏月之算法稍有不同。

另見[編輯]

延伸閱讀[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皇極典·正朔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
  1. ^ s:春秋穀梁傳註疏/卷01
  2. ^ s:日知錄集釋/04#改月
  3. ^ s:稗編_(四庫全書本)/卷015#周正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