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士彠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武士彠
士彠
信明
封爵壽陽縣公→正二品太原郡公→從一品應國公→周定公→太原郡王→魏忠孝王
出生北周武帝建德六年
577年
逝世唐太宗貞觀九年
635年(57—58歲)
廟號太祖(武周武則天追上)
諡號定公
忠孝王
無上孝明高皇帝(武周武則天追諡)
墓葬昊陵

武士yuē[2](577年—635年),信明,隋末唐初官員,是隨李淵晉陽起兵的功臣,亦是中國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的父親,死後諡號魏忠孝王。

生平[編輯]

武士彠的父親是武華。出身商人世家,喜歡結交。隋朝大業末年。武士彠曾為鷹揚府隊正。李淵屯守汾、晉之地時,曾在其家休憩。後李淵留守太原,引為行軍司鎧參軍

李淵募集兵士,以劉弘基長孫順德統領。這引起了王威高君雅的懷疑。他們私下對武士彠說:「唐公所募兵壯,盡付劉宏基、長孫順德統管,我等不能干預。為何?武士彠知來者不善,便說:「所募新兵,素乏訓練,今委以專人,乃治兵之常法!且唐公為今之勛威,受委重責,恐無曖昧之情。」王威半信半疑,又提出:「弘基等皆背征三衛,罪當死,奈何授之兵?吾且劾系之。(劉宏基、長孫順德都是徵高麗的逃兵,應按律逮問。)」武士彠則回答:「此皆唐公(李淵)客,若爾,必大有嫌。(此二人乃唐公李淵之客,而非唐公族人。),且曾為皇上侍衛,當此用人之際,啟用也不妨,若按治二人,必使唐公不悅,方可堪憂。」所以王威等疑不發。(王威一向畏懼唐公李淵威儀,聽這麼一說,就不敢動了。)當時司兵參軍田德平欲勸王威彈劾李淵募兵的情況,武士彠脅謂說:「討捕兵悉隸唐公,威、君雅無與,徒寄坐耳,何能為?」田德平亦止。(田德平也建議王威查查募兵的狀況,也給武士彠勸止了。事情擺平,武士獲就將王威等人之言告訴李淵,使李淵有了防備,這是大功一件。)武士彠力勸李淵起事,別再猶豫,並假託聽到空中:「有稱唐公為天子者。俱以手捫日月[3]。」武士彠又將自己所撰的兵書獻給李淵,李淵大歡,意以自負。

晉陽起兵開始,武士彠不與謀也。以大將軍府鎧曹參軍從平京師,為庫部郎中[4]光祿大夫、義原郡公。以晉陽起兵有功,可恕一次死罪[4]。武士彠曾說夢見李淵騎馬而登天,李淵笑道:「爾故王威黨也,以能罷系劉弘基等,其意可錄,且嘗禮我,故酬汝以官。今胡迂妄媚我邪?[5]

武德元年(618年),便以二等開國功臣得授金紫光祿大夫(正三品),封太原郡公。武德中,又升工部尚書,判六尚書,賜實封八百戶,面對殊榮,武士彠「固辭不受,前後三讓,方遂所陳[6]」。後加封應國公,世襲國公。

武士彠即使妻兒生病也不請假,兩個兒子病重乃至去世,他也沒有親自去看,只是傷心哀悼。

貞觀元年(627年),利州都督李孝常因謀反被處決[7]。武士彠在此後出任利州都督。貞觀五年(631年)十月己亥,武士彠以利州都督身份與他人上表請求唐太宗封禪,太宗沒有同意[8]。武士彠後又任荊州都督。貞觀九年武士彠逝世,享年五十八歲。後追贈禮部尚書曰定。

子女[編輯]

武士彠家族
 
 
 
 
 
 
 
 
 
 
 
 
 
 
 
 
 
 
高祖父:(追尊)嚴祖成皇帝武克己
 
 
 
 
 
 
 
曾祖父:(追尊)肅祖章敬皇帝武居常
 
 
 
 
 
 
 
 
 
 
 
高祖母:(追尊)成莊皇后裴氏
 
 
 
 
 
 
 
祖父:(追尊)烈祖(渾元)昭安皇帝武儉
 
 
 
 
 
 
 
 
 
 
 
 
 
 
曾祖母:(追尊)章敬皇后劉氏
 
 
 
 
 
 
 
 
 
 
 
父:(追尊)顯祖(立極)文穆皇帝武華
 
 
 
 
 
 
 
 
 
 
 
 
 
 
 
 
 
祖母:(追尊)昭安皇后宋氏
 
 
 
 
 
 
 
 
 
 
 
 
 
 
(追尊)太祖(無上)孝明高皇帝武士彠
 
 
 
 
 
 
 
 
 
 
 
 
 
 
 
 
 
 
 
 
母:(追尊)文穆皇后趙氏
 
 
 
 
 
 
 
 
 
 
 
 
 
 
 
 

起初,他娶相里氏為妻,生子武元慶武元爽。後來再婚娶楊氏,生有三女,長女武順,次女即女皇武則天以及三女郭孝慎夫人武氏。由於兩個兒子在他死後對後母楊氏無禮,武則天便貶謫兩位兄長,並以姊姊韓國夫人武順之子賀蘭敏之為武士彠的後嗣。然而賀蘭敏之也行為不檢,引起武則天反感,流放而死,之後遂召回元爽之子武承嗣做武士彠的繼承人。

武士彠死後,次女武則天入宮。唐高宗永徽中,因為武則天為皇后的緣故,追贈并州都督、司徒、周國公。咸亨中,加贈太尉太子太師、太原郡王,配享唐高祖廟廷,列功臣上。武則天臨朝,又尊為忠孝太皇,建崇先府,置官屬,追王五世。武則天稱帝後,東都洛陽立武氏七廟,追冊為帝,為太祖無上孝明高皇帝。諸妣皆隨帝號曰皇后。武士彠的墓葬尊為的昊陵,昊陵就是攀龍台。先天中,有詔削帝號,仍為太原王,廟遂廢。

名字[編輯]

讀音[編輯]

彠在古漢語中是一個多音字,既可以是yuē也可以是huò,王永平認為武士彠的「彠」字應該讀yuē,理由有二[2]

  • 一:古籍里如《資治通鑑音注》和《太平御覽》中,凡是提到武士彠名字的地方,都注音為「約」,即yuē之音
  • 二:古人起名和字應該是相對應的,「彠」借用「尺度」之意,表示「士之有規矩、有法度」或是「有規矩、有法度之士」,這和他的字「信」是有相對應的意思在裏面的。

避諱[編輯]

由於武士彠的女兒武則天成為皇后,孫處約韋仁約因名字讀音類似武士彠,為避諱,改以字行[2][9][10][11]

陵墓[編輯]

天授元年武則天稱帝,追封武士彠為孝明高皇帝,其墓為昊陵,在今山西省文水縣。武則天母楊氏的墓地稱為順陵

延伸閱讀[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舊唐書·卷58》,出自劉昫舊唐書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新唐書·卷206》,出自《新唐書

參考文獻[編輯]

  1. ^ 實為武則天自抬身價偽造世系,最早出現於李嶠《攀龍台碑》,見黃正建《關於武則天身世的一點猜測》
  2. ^ 2.0 2.1 2.2 樊英峰主編. 《乾陵文化研究 3》. 西安: 三秦出版社. 2007: 177–181. ISBN 7-80736-349-5 (中文(中國大陸)). 
  3. ^ 《攀龍臺碑》
  4. ^ 4.0 4.1 新唐書·卷八十八·列傳第十三》始,高祖論太原首功,詔尚書令秦王、尚書左僕射裴寂、納言劉文靜恕二死......庫部郎中武士彠、驃騎將軍張平高、李思行、李高遷、左屯衛府長史許世緒等十四人恕一死。
  5. ^ 新唐書·卷二百一十九·列傳第一百三十一》◎外戚
  6. ^ 冊府元龜·卷四百六十四◎台省部·謙退第二》唐武士彠,武德中為工部尚書,判六尚書,賜實封八百戶,士彠為性廉儉,期於止足,殊恩雖被,固辭不受,前後三讓,方遂所陳。岑文本為中書侍郎,進位銀青光祿大夫......
  7. ^ 《舊唐書·卷二·本紀第二◎太宗上》貞觀元年......九月......戊申,利州都督義安王孝常、右武衛將軍劉德裕等謀反,伏誅......
  8. ^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九十三·唐紀九》貞觀五年......十二月......己亥,朝集使利州都督武士彠等復上表請封禪,不許......
  9. ^ 《舊唐書·卷八十一·列傳第三十一》:尋避中宮諱,改名茂道。
  10. ^ 《舊唐書·卷八十八·列傳第三十八》:韋思謙,鄭州陽武人也。本名仁約,字思謙,以音類則天父諱,故稱字焉。
  11. ^ 《新唐書·卷一百一十六·列傳第四十一》:韋思謙名仁約,以近武后父諱為嫌,遂以字行。
前任:
父親武周顯祖武華
孝明高皇帝
武周追尊
繼任:
武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