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諾·科伊維斯托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987年,科伊維斯托夫婦在市長(右)的陪同下參觀東德德累斯頓

毛諾·亨里克·科伊維斯托芬蘭語Mauno Henrik Koivisto,1923年11月25日—2017年5月12日[1]),芬蘭政治家

科伊維斯托曾於1982年到1994年任芬蘭總統,並分別於1968年-1970年及1979年-1982年間任芬蘭總理[2]。他是第一位當選總統的芬蘭社會民主黨人。

早期生活[編輯]

科伊維斯托出生於圖爾庫一個信教的工人階級家庭。他年輕時曾經參加過芬蘇之間的續戰。戰後科伊維斯托在圖爾庫港做重體力活。他邊工作邊學習,從只有小學文化的基礎一直讀到完成了社會學博士學位。[3]

從政經歷[編輯]

在從政之前,科伊維斯托擔任赫爾辛基勞工儲蓄銀行的行長。從1966年春季起他開始擔任財政部長,從而成為芬蘭家喻戶曉的人物。他雖然很願意參加經濟政策的討論,並在社民黨內從政,但他卻並不希望成為全職的從政者。

1967年科伊維斯托剛剛被任命為芬蘭中央銀行行長,就突然接到時任芬蘭總統烏爾霍·吉科寧的邀請去出任總理一職。

在1970年春季之前,吉科寧和科伊維斯托的合作一直很順利。但之後卻因北歐經濟共同體英語Nordek(Nordek)的議題而產生意見分歧,科伊維斯托認為芬蘭應該加入北歐經濟共同體。1970年春科伊維斯托回到央行行長的職位,並在此職位上又工作了九年。

1979年春,科伊維斯托重返政壇第一線,並再度成為總理。1981年秋,已擔任芬蘭總統25年之久的吉科寧因病無法繼續總統之職。科伊維斯托在總統大選之前兼任了總統的職位。

在外交政策方面,科伊維斯托延續了他的兩位前任總統巴錫基維和吉科寧的路線,尤其是在對蘇聯的關係上,但亦加強和美國的關係。在國內政策方面,科伊維斯托也希望加強議會制以及議會和政府的作用,並削弱總統的影響力。

在科伊維斯托的第二個任期內(1988-1994)內,他極力推動芬蘭加入歐盟,這是芬蘭獨立以來作出的最重大的外交決策之一。根據當時的憲法規定,只有總統提出動議,政府才能提交加入歐盟的申請。[3]他亦推動政治改革,把總統由選舉人團轉為直選產生。

著作[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Strömberg, Jari. Presidentti Mauno Koivisto on kuollut. Yle. 2017-05-12 [2017-05-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1) (芬蘭語). 
  2. ^ Hallitukset aikajärjestyksessä. Valtioneuvosto. [2016-08-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2) (芬蘭語). 
  3. ^ 3.0 3.1 Hämäläinen, Unto. 一位把芬兰带入欧盟的政治家. finland.fi. [2017-05-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4). 

外部連結[編輯]

前任:
拉斐爾·帕西奧
芬蘭總理
1968年-1970年
繼任:
圖沃·奧拉
前任:
卡萊維·索爾薩
芬蘭總理
1979年-1982年
繼任:
卡萊維·索爾薩
前任:
烏爾霍·吉科寧
芬蘭總統
1982年-1994年
繼任:
馬爾蒂·阿赫蒂薩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