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沙田培英中學

座標22°23′21.4″N 114°11′40.1″E / 22.389278°N 114.194472°E / 22.389278; 114.194472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22°23′21.4″N 114°11′40.1″E / 22.389278°N 114.194472°E / 22.389278; 114.194472

沙田培英中學
Shatin Pui Ying College (SPYC)
沙田培英中學校徽
地址 香港新界沙田禾輋邨豐順街9號
類型政府津貼男女文法中學
宗教背景基督教
創辦日期1978年
學區沙田
校監蒲錦昌牧師
校長朱嘉添先生
副校長王國棟先生
教師人數約70人
年級中一至中六
學生人數約720人
校訓「信、望、愛」[1]
吉祥物
校色白色綠色
校刊沙培家書及Matrix
6個
電話號碼2691 7217
傳真號碼2602 0411
學校網址www.pyc.edu.hk
地圖
沙田培英中學新翼大樓

沙田培英中學(英語:Sha Tin Pui Ying College),是位於香港沙田禾輋邨,於1978年建校[2],與沙田蘇浙公學為鄰,為一間知名的第一組別基督教英文文法中學。全校共25班,包括中四五班、中一至中三及中五至中六各四班。[3]

校政管理

[編輯]
歷任校監[4]
  • 1978年至1984年:汪彼得 牧師
  • 1984年至1986年:李權 牧師
  • 1986年至1992年:黃國熙 先生
  • 1992年至1993年:翁珏光 牧師
  • 1993年至2003年:蘇棉煥 先生
  • 2003年至2007年:吳振智 牧師
  • 2007年至2020年:蘇成溢 牧師
  • 2020年至今:蒲錦昌 牧師
歷任校長[4]
年份 姓名 備註
1978-1996 黃衛華 首任校長
1996-2015 邱藹源 由副校長升任
2015-2023 陳麗芬 由副校長升任
2023- 朱嘉添 香港真光書院副校長

歷史

[編輯]

沙田培英中學的校祖那夏禮牧師來自美國,是美國長老會的傳教士。他在1879年於廣州城西沙基開辦學校。之後「廣州培英」、「台山培英」、「江門培英」及「香港培英」先後成立。[5]

為紀念「培英」創校百周年,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支持開辦該校,作為「培英」的第五間中學。該校原定於1979年9月開課,不過為應教育署的要求,開課日子提早一年至1978年,並借用位於沙田瀝源的浸信會呂明才中學上課,由同系基華小學下午校校長黃衛華先生出任校長。開校首年中只有12班中一和16位教師。直到1979年9月,才搬到沙田禾輋邨連環型校舍[5]

該校的圖書館初時位於該校校舍的3樓,1982年9月才正式啟用,當時藏書量只有3,000多本書。[6] 那時圖書館共分為藏書閣、工作房和自修室3個部分,自修室是有多個用途的特別室,既是老師的會議室,也是流動班用來上課的課室。經過用電腦大量輸入書籍資料後,圖書館在2001年9月開始投入電腦化運作。該校在2005年7月落成新翼大樓,當中包括部分中五的課室、活動室、圖書館及電腦室。

該校在1994年11月成立學生會和在1995年成立家長教師會。該校由1995年9月開始逐年調整班級結構,令學校於1997年9月達到平衡班制,即由中一至中五各級有五班。1996年8月黃衛華校長退休,由邱藹源副校長繼任,也從同年9月起,該校取消了「精英班」制。

2015年9月起,邱藹源校長退休,由陳麗芬副校長繼任,陳得南老師則升任成為副校長。

2019年9月,沙田、大圍和馬鞍山區共有二十多間中學築成至少六條聯校人鏈,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沙田源禾路的五所中學(沙田培英中學、沙田蘇浙公學聖公會曾肇添中學浸信會呂明才中學東華三院馮黃鳳亭中學)的學生校友組成人鏈。[7][8]

2020年8月起,陳得南副校長離任,並到旅港開平商會中學就任校長一職。王國棟老師於2020-21年度升任為副校長,同時麥嘉文老師亦獲委任為助理校長。

2023年9月起,陳麗芬校長退休,由朱嘉添先生擔任新校長一職。

2024年9月起,曾山珊副校長離任。

校園生活

[編輯]

拔尖補底

[編輯]

該校設立多個獎學金和學科獎。該校更設立獨有的翱鷹計劃及飛躍計劃,前者共分四個階段,達標的學生可分別得到銅、銀及金鷹獎章和優點;後者實際是進步獎。

該校替低年級學生開設培苗班及增潤班,為中文、英文及數學科提供一些功課輔導。[9]該校也有推薦學生參加由公眾知名的作家主講的中文寫作坊,而校內的外籍英語老師及資深的英文老師提供了英語拔尖班。該校亦有推薦成績好的學生參加校外的比賽如數學比賽,及校外的資優課程如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開辦的理科課程。

校歌

[編輯]

該校有一首校歌和一首校詩。校歌有三段中文歌詞,而旋律是家傳戶曉的《噢聖誕樹》。而校詩則有三段,以英文為歌詞。

校外比賽

[編輯]

該校學生常參加的比賽有音樂、體育、辯論、朗誦、寫作、數學及其他學術比賽等。最大型的比賽包括恆隆數學獎,當中該校曾在2004年取得優異獎[10],在2006年取得特別嘉許獎[11],在2008年取得優異獎[12],在2010年取得優異獎[13]及在2012年取得優異獎[14]

該校學生曾在2011年參加《聲空奇遇》徵文比賽取得冠軍[15],這項比賽希望藉着一系列的活動宣揚共融訊息,透過文字讓社會大眾了解聽障人士的心聲,勉勵聽障人士活出積極及精彩的人生,為社會大眾與聽障人士創造彼此溝通和了解的機會。

圖書館

[編輯]

沙田培英中學圖書館位於校舍新翼二樓。該館在2005年8月成功搬到學校新翼,新館現時館藏量已有多於3萬2千項供同學借閱。

學生會

[編輯]

該校的學生會在1994年11月成立,每年約在11月進行新一屆的學生會幹事選舉。而該校學生會使用代表制的選舉方法,先由各級級社及行政小組推選16名候選人,再由全體學生選舉選出11名幹事,組成新一屆幹事會。學生會的工作包括與校方配合定立政策、為學生爭取褔利和售賣各種文儀用品,傳統活動包括舉辦敬師日、便服日捐血日、慈善拍賣會、三人籃球賽、七人足球比賽、舊書買賣會及兩年一度的校園祭等。

該會以會長為行政首長,設有外務及內務副主席協助主席處理各項事務。另外,幹事會內設有財政、康樂、文書、學術、體育、福利、總務及宣傳的職位,連同正副主席合共11名幹事。此外,幹事會亦有4位顧問老師負責監察該會的運作。

辯論隊

[編輯]

該校辯論隊於近年大型盃賽中奪得多個獎項:

  • 第廿三屆新界聯校辯論比賽季軍
  • 第七屆《基本法》多面體──全港中學生辯論賽(公民網盃)亞軍
  • 第九屆《基本法》多面體──全港中學生辯論賽(基本法盃)全港總冠軍

曾就讀該校的名人

[編輯]

公共交通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校訓. 沙田培英中學. [2017-09-13]. 
  2. ^ SPYC. www2.pyc.edu.hk. [2021-0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4). 
  3. ^ 班級結構. 沙田培英中學.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2). 
  4. ^ 4.0 4.1 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中學校長會. 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中學特刊. 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中學校長會. 2018: 77 [2024-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7-13. 
  5. ^ 5.0 5.1 校史. 沙田培英中學. [2017-09-13]. 
  6. ^ 圖書館主頁. 沙田培英中學. [2017-09-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7. ^ 《源禾五校人鏈行動》培英X蘇浙X曾肇添X呂明才X馮黃鳳亭. 新唐人新聞. 2019-09-09 [2019-09-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04). 
  8. ^ 【修例風波】全港逾百所中學學生校友築人鏈. 頭條日報. 2019-09-09 [2019-09-09]. 
  9. ^ 沙田培英中學39周年校慶 DSE成績拍得住傳統神校?. 香港經濟日報. 2017-04-24 [2017-09-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17). 
  10. ^ 恆隆數學獎2004優勝隊伍. [2017-09-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13). :參賽學生包括馬喆、林浩文、郭永禧、尹啟聰和葉遜,題目為《連成積不能成方的探究》
  11. ^ 恆隆數學獎2006優勝隊伍. [2017-09-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13). :參賽學生包括文剛法、葉遜、黃子澄、李靈捷和梁家瑋
  12. ^ 恆隆數學獎2008優勝隊伍. [2017-09-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13). 
  13. ^ 恆隆數學獎2010優勝隊伍. [2013-03-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參賽學生包括王浩明、梁敏恆、黃詠宜、許漢嘉和麥天澤
  14. ^ 恆隆數學獎2012優勝隊伍. [2013-03-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28). :參賽學生包括許漢嘉、賴冠恆、曾天泉、蔡健林和楊昌泰
  15. ^ 《聲空奇遇》徵文比賽.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29). :取得冠軍學生為袁敏琪
  16. ^ 容祖兒 Instagram. [2020-09-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14). 
  17. ^ 270個VB實例學API. ISBN 962-142-514-X.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08). 
  18. ^ 張凱娸 Instagram. 

相關條目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