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德華·拉赫曼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愛德華·拉赫曼在第66屆威尼斯電影節

愛德華·拉赫曼(1948年3月31日-),電影攝影師和導演,美國電影攝影師協會成員。主要從事美國獨立電影活動,並擔任陶德·海恩斯(包括2002年的天上人間,且為他贏得了一項奧斯卡金像獎[1] )、尤里西·塞德爾溫·韋德斯史蒂文·索德伯格陶德·海恩斯的攝影導演。 他參與製作了韋納·荷索的 《蘇弗雷火山》 (1977)、《尋找蘇珊》(1985),蘇菲亞·柯波拉的處女作《處女之死》 (1999),勞勃·阿特曼最後一部作品《牧場之家好做伴》(2006)和施德·索朗茲的 《戰爭時期的生活》(2009)。

1989年,拉赫曼聯合導演了選集電影《想像美國》中的一段影片。 2002年,拉赫曼和拉里·克拉克聯合導演了爭議影片《天地無倫》。 [2]2003年拉赫曼和法國電音組合傻朋克合作為其專輯《超時空記憶》製作了一系列視頻。

生活和教育[編輯]

拉赫曼生於莫里斯敦 (新澤西州),父母為愛德華(一電影院物主和經銷商)和羅莎貝爾·拉赫曼[3][4][5] 。他於1965年獲得哈佛大學學士學位,在俄亥俄州立大學攻讀美術學士之前就讀於法國拉伯雷大學。

主要作品[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

  1. ^ The 75th Academy Awards.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 [September 14,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2. ^ Michael Wilmington. 'Imagining America': Four Riffs on a Common Theme. The Los Angeles Times. June 7, 1989 [2016-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9). 
  3. ^ 存档副本. [2016-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28). 
  4. ^ Internet Encyclopedia of Cinematographers: Edward Lachman. [2016-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13). 
  5. ^ 存档副本. [2016-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24). 
  6. ^ Erbland, Kate. How I Shot That: Ed Lachman Overcomes the Usual Challenges to Lens the Audacious 'Wiener-Dog'. Indiewire.com. January 25, 2016 [April 17,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05). 

參見[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