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分類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生物分類學(英語:biotaxonomy)簡稱分類學taxonomy),是關於生物個體的鑑定(identification)、歸類(classification)和命名(nomenclature)的原理和方法的學科;此三要件間有相互依存的關係。生物分類學範圍包括:研究生物類群間的異同程度,闡明生物間的親緣關係、演化過程和發展規律。[1]

要將生物分類,首先要知道生物與非生物的定義,但是我們似乎沒有辦法準確定義,以病毒來說,雖然可在其他生物體內寄生並複製,但在生物體外卻沒有一般生物的特徵如製造或攝取營養,生殖等現象。又如引起瘋牛病朊粒(prion)可以造成感染卻無DNA成分,一直以來,DNA被視為生命遺傳物質,經由與RNA轉錄轉譯過程,形成蛋白質,再進一步形成組成細胞的各個部分,如細胞膜胞器等,而細胞則是我們長久以來所認為組成生命體的最小單位。

生物命名規範[編輯]

關於如何為生物命名的原則有很多國際協議,例如《國際植物命名法規》(International Code of Botanical Nomenclature,簡稱ICBN)、《國際動物命名法規》(International Code of Zoological Nomenclature,簡稱ICZN)以及《國際細菌命名法規英語International Code of Nomenclature of Bacteria》(International Code of Nomenclature of Bacteria,簡稱ICNB)。第四版的生物命名法規(BioCode)草案在2000年出版,它試圖在5個領域標準化命名,但現在還沒有被正式採納。《國際病毒命名和分類法規》(International Code of Virus Classification and Nomenclature,簡稱ICVCN)是屬於生物命名法規的。

生物分界(kingdom)和域(domain)[編輯]

傳統上,生物分為五界(kingdom),

Copeland提出過四界說:

也有人使用三域系統說。這種分類方法是依據細胞是否有以及細胞膜細胞壁的差異。

另有一些不屬於上述所有分類的介於生物和非生物之間的生命形式,即只能寄生於細胞內的病毒,而它們在細胞外並不表現出活躍的生命形式。

卡爾·林奈
1735[2]
恩斯特·海克爾
1866[3]
埃德·查頓英語Édouard Chatton
1925[4]
赫伯特·科普蘭英語Herbert Copeland
1938[5]
羅伯特·魏泰克
1969[6]
卡爾·烏斯 et al.
1990[7]
湯瑪斯·卡弗利爾-史密斯
1998[8]
2 界 3 界 2域系統英語two-empire system 界 (生物) 界 (生物) 三域系統 界 (生物)
(未論述) 原生生物 原核生物 原核生物界 原核生物界 細菌 細菌
古菌
真核生物 原生生物 原生生物 真核生物 原生動物
色藻界
植物 植物 植物 植物 植物
真菌 真菌
動物 動物 動物 動物 動物

分類表[編輯]

生物分類總表[編輯]

這個列表以NCBI Taxonom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上的分類爲基礎[註 1]

生物詳細分類表[編輯]

古菌域[編輯]

包含嗜鹽菌、一些超嗜熱菌嗜酸菌等。

細菌域[編輯]

包含放線菌衣原體支原體立克次體等。

真核生物域[編輯]

植物界[編輯]

包含綠藻輪藻苔蘚植物蕨類植物種子植物等。

真菌/後生動物組[編輯]

真菌/後生動物組除動物界和真菌外,還包含領鞭毛蟲魚醉菌等。

動物界[編輯]

即「後生動物」組。

真菌界[編輯]

包括子囊菌擔子菌接合菌壺菌聚合菌微孢子蟲

其餘真核生物(原生生物和真核藻類[編輯]

真核生物除動物植物真菌三界之外統稱原生生物,爲併系群

註:以上真核生物列表不完全,尚包括有其他一些未歸類原生生物

參見[編輯]

註釋[編輯]

  1. ^ 其它中文維基分類表可能依照其它標準,請注意區別。

參考文獻[編輯]

  1. ^ 中国大百科智慧藏:分类学. [2019-07-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6). 
  2. ^ Linnaeus, C. Systemae Naturae, sive regna tria naturae, systematics proposita per classes, ordines, genera & species. 1735. 
  3. ^ Haeckel, E. Generelle Morphologie der Organismen. Reimer, Berlin. 1866. 
  4. ^ Chatton, É. Pansporella perplexa. Réflexions sur la biologie et la phylogénie des protozoaires. Annales des Sciences Naturelles - Zoologie et Biologie Animale. 1925, 10–VII: 1–84. 
  5. ^ Copeland, H. The kingdoms of organisms. Quarterly Review of Biology. 1938, 13: 383–420. doi:10.1086/394568. 
  6. ^ Whittaker, R. H. New concepts of kingdoms of organisms. Science. January 1969, 163 (3863): 150–60. Bibcode:1969Sci...163..150W. PMID 5762760. doi:10.1126/science.163.3863.150. 
  7. ^ Woese, C.; Kandler, O.; Wheelis, M. Towards a natural system of organisms: proposal for the domains Archaea, Bacteria, and Eucarya..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990, 87 (12): 4576–9. Bibcode:1990PNAS...87.4576W. PMC 54159可免費查閱. PMID 2112744. doi:10.1073/pnas.87.12.4576. 
  8. ^ Cavalier-Smith, T. A revised six-kingdom system of life. Biological Reviews. 1998, 73 (03): 203–66. PMID 9809012. doi:10.1111/j.1469-185X.1998.tb00030.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