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國共產黨提出的一種中國社會主義社會發展階段;也有人解讀為一種「獨立」的社會制度。

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描述,包含在《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中。[1]

理論內容[編輯]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是鄧小平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並非泛指任何國家進入社會主義都會經歷的起始階段,而是特指中國生產力落後、商品經濟不發達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必然要經歷的特定階段。即包含了從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紀中葉社會主義現代化基本實現以及之後的整個歷史階段。根據鄧小平理論,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論斷包括兩層涵義:一是中國已經進入社會主義社會,中國人必須堅持而不能離開社會主義;二是中國的社會主義社會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初級階段,故必須正視而不能超越這個初級階段。[2]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是泛指任何國家進入社會主義都會經歷的起始階段,而是特指我國生產力落後、商品經濟不發達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必然要經歷的特定階段。即從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紀中葉社會主義現代化基本實現的整個歷史階段。
中共十三大報告《沿着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前進》

根據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沿着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特徵有:

  • 擺脫不發達狀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歷史階段;
  • 農業人口占很大比重,轉變為非農業人口佔多數;
  • 自然經濟、半自然經濟占很大比重,轉變為經濟市場化程度較高的歷史階段;
  • 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轉變為科技教育文化比較發達的歷史階段;
  • 貧困人口占很大比重,轉變為全國人民比較富裕的歷史階段;
  • 由地區經濟文化很不平衡,通過有先有後的發展,逐步縮小差距的歷史階段;
  • 是通過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較成熟的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體制和其他方面體制的歷史階段;
  • 是廣大人民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自強不息,銳意進取,艱苦奮鬥,勤儉建國,在建設物質文明的同時努力建設精神文明的歷史階段;
  • 是逐步縮小同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在社會主義基礎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階段。[3]

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是:「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將其擴展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將其擴展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將「現代化國家」改為了「現代化強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鬥。」這條基本路線的核心內容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即「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4]

發展過程[編輯]

思想淵源[編輯]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毛澤東將社會主義分為不發達的社會主義和比較發達的社會主義兩個階段,並從中國的落後現實出發,作出了中國正在並長期處於「不發達的社會主義階段」的判斷。毛澤東認為,「建設強大的社會主義經濟,在中國,五十年不行,會要一百年、或者更多的時間」。毛澤東關於中國處於不發達的社會主義階段的判斷,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思想源頭。

1979年9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葉劍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30周年講話中初步表露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思想:「中國還是個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國家,搞社會主義現代化有一個從初級到高級的過程,中國的社會主義還在幼年時期。」[5]

正式提出[編輯]

理論發展[編輯]

  • 中共十三大前,國務院總理趙紫陽委託、鮑彤組織的中共中央政治體制改革研討小組於1987年1月5日在《人民日報》發表文章〈社會主義的幼駒和資本主義的老馬及其他〉。3月,趙紫陽及中央部份主要領導人討論十三大報告的思路,會後鮑彤為趙紫陽起草了一封給鄧小平的信,建議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作為十三大報告立論的根據,稱可以「有可能把必須避免左右兩種傾向這個大問題說清楚;如能這樣,對統一黨內外認識有好處,對國內外理解我們政策的長期穩定性,也很有好處」。3月25日,鄧小平稱「這個(信中的)設計好」。
  • 1987年10月召開的中共十三大會議中,中共中央總書記趙紫陽在會議第二節,題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和黨的基本路線」中,系統地闡述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提出了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以抗衡左派,如鄧力群、胡喬木等人。[6][7]

暫不提起[編輯]

在中國共產黨原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趙紫陽倒台後,此說法被封存。[5]補充:事實上,「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已經是「鄧小平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大量存在於中國大陸教材中。注意,「鄧小平理論」並非都是鄧小平本人提出。

再受重視[編輯]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江澤民在1997年5月29日在中共中央黨校的報告中,重新提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論,並在中共十五大上再次強調它的重要性,稱它是「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基礎和中共制定路線、方針、政策的根本出發點」。自此,它又重新成為官方意識形態的重要部份。[5]

  • 中共十七大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做了補充:由原來的「富強、民主、文明」改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並指中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8]
  • 中共十九大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做了補充:由十七大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拓展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9]

評論[編輯]

這個理論與科學社會主義理論中反對一切剝削、生產資料歸全社會佔有、實行全面統一的計劃經濟等理論內容產生了矛盾,並且由於與資本主義相類似而被左翼人士批評,被認為是不合格的社會主義。對於社會上的批評,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趙紫陽說:「不合格的社會主義就不是社會主義,就是資本主義,有人說這是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這有什麼?這是規律。」[10]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的中國問題專家莫里斯·邁斯納稱,「趙紫陽強調中國已經是社會主義社會,同時卻要採用資本主義發展的手段去建設社會主義的物質前提,豈非矛盾。」[11]

中國經濟學家崔之元稱,「(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顯然是防禦退守性的,並且具有理論上的不徹底性。如果第三代領導人採取這一提法,就意味着今後還要建立指令性計劃的產品經濟,這仍不能打破理論上的被動局面,不能展示獨立的理論創新的氣魄。[12]

在趙紫陽回憶錄《改革歷程》中,稱「(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它既承認肯定了我們已搞了幾十年的社會主義的歷史,同時由於它是個初級階段,完全可以不受所謂傳統社會主義原則的約束,可以大膽地調整超越歷史的生產關係,從越位的地方退回去,實行適合我國社會經濟水平和生產力發展需要的各種改革政策。」[13]

參考文獻[編輯]

  1.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提出. 新華網. 2003-01-20 [2008-08-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7-26) (中文(簡體)). 
  2. ^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論 (PDF). 東海大學. [2015-02-2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5-02-22). 
  3. ^ 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1987年10月. 
  4. ^ 四項基本原則. 新華網. [2015-0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22). 
  5. ^ 5.0 5.1 5.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评析. Modern China Studies. [2015-0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22) (中文(簡體)). 
  6.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人民網. [2015-0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這個論斷,包括兩層含義。第一,我國社會已經是社會主義社會,我們必須堅持而不能離開社會主義。第二,我國的社會主義還處在初級階段,我們必須從這個實際出發,而不能超越這個階段。在近代中國具體歷史條件下,不承認中國人民可以不經過資本主義充份發展階段而走上社會主義道路,是革命發展問題上的機械論,是右傾錯誤的重要認識根源;以為不經過生產力的巨大發展就可以越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革命發展問題上的空想論,是『左』傾錯誤的重要認識根源。……我國原來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國。……也正因為我們的社會主義是脫胎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生產力水平遠遠落後於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這就決定了我們必須經歷一個很長的初級階段,去實現別的許多國家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實現的工業化和生產的商品化、社會化、現代化。 
  7. ^ 趙紫陽最後的歲月(下). 人民報. [2015-0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23). 鄧力群、胡喬木反對,說你一個特區,又是租界,反正你提甚麼他給你來一個理論反對。那麼我們怎麼辦呢?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就是鄧小平說的不合格的社會主義,趙紫陽延伸了一下,不合格的社會主義就不是社會主義,又延伸了一句,就是資本主義。 
  8. ^ 孙熙国:科学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人民網. [2015-0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23).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奮鬥目標,是黨的基本路線的落腳點,也是全國人民的共同理想和信念追求」。 
  9. ^ 十九大报告在这个方面改了一个字,彰显出什么?. [2022-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5). 
  10. ^ 赵紫阳最后的岁月 完整版. 美國之音. 07.01.2012 [2012-09-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15) (中文(簡體)). 
  11. ^ Maurice Meisner. 邓小平时代. New York. 1996: 337. 
  12. ^ 崔之元. 中共十五大的战略选择. 明鏡月刊. 1997年8月. 
  13. ^ 趙紫陽. 改革历程. 

外部連結[編輯]

參見[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