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杭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新導向自福州上下杭
上下杭
上下杭的一處街景
漢語上下杭

福州市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簡稱上下杭,又稱雙杭,是由福州市台江區上杭路下杭路及其附近街區,故又稱「雙杭」。北宋元祐年間之前,大廟山南麓沿岸有兩個大沙痕供來往船隻裝卸貨物,原名「上航」、「下航」。因「杭」與「航」通,故又稱「上杭」、「下杭」。宋朝後,兩個大沙痕逐漸形成陸地,分別稱「上杭街」、「下杭街」,合稱「上下杭」或「雙杭」已有三四百年的歷史。早期的「雙杭街道」因此得名。本是從小橋頭一直到大廟路之間的兩條平行橫街,早年是福州的商業中心和航運碼頭。近代福建省內多地在上下杭都設有會館和商會。 [1]

歷史[編輯]

後梁開平四年(910年),閩王王審知在此江邊的古新市堤飲餞,為後梁太祖朱溫派來的冊禮副使翁承贊送行。

北宋元祐年間前,轄內大廟山以南儘是閩江水域。《三山志》載:「有江廣三里,揚瀾浩渺,涉者病之」。大廟山南麓,沿岸有兩個大沙痕,可供來往船隻裝卸貨物,成為天然的「碼頭」,原名「上航」、「下航」,古代「杭」與「航」相通,又稱「上杭」、「下杭」。

宋朝以後,兩個大沙痕逐漸形成陸地,分別稱「上杭街」、「下杭街」,合稱「上下杭」或「雙杭」。當時有民謠:「龍船扒出後田口(註:幫洲街道後田),船工運貨上下杭」。附近的潭尾街一帶民居鱗次。[2]

建築[編輯]

上下杭商號建築群
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
所在福州市台江區上下杭街道
分類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時代清—民國
編號8-181
登錄2013年1月
子項
咸康參號舊址、黃恆盛布店舊址、羅氏綢布莊舊址、生順茶棧舊址

會館[編輯]

會館名 位置 說明
古田會館 福州市台江區白馬路同德路交界處
永德會館 福州市台江區田壋社區硋埕里20號
建寧會館 福州市台江區上杭路63號
建郡會館 福州市台江區上杭路128號(原上杭路63號) 建寧府(府治在今建甌市)商幫集資建於嘉慶年間。會館依山而建,佔地約280平方米,由戲台、酒樓、神殿、花園等組成。
南郡會館 福州市台江區下杭路92號 泉州漳州廈門下南籍商幫集資建造
閩清會館 福州市台江區幫洲街道後田新閩街71號
浦城會館 福州市台江區上杭路174~180號 主座又名天后宮,臨街為紅牆,開三個門洞,門額上刻有「天后宮」、「海晏」、「河清」等,主座對面牆角刻有「浦城館祭業」字樣。內有戲台、走馬樓、大殿等。大殿為扛梁廳減柱造,面闊三間,進深五柱,原有藻井。主落南側分別為浦城會館跨院和公置商號,牆角有「浦城館公業」牆界碑。

其它[編輯]

名稱 位置 說明
張真君祖殿 福州市台江區雙杭街道星安橋 建築為清式。正殿奉祀張真君,後殿主祀陳靖姑。張真君祖殿在近代歷史上與雙杭商幫有密切的關係。晚清民國時期,「福州錢業商事研究所」、「南北京果同業公會」、「海運公會」、「雙杭救火會」等組織都曾在張真君祖殿設點辦公。
福州市商會 福州市台江區上杭路48號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福州富商張秋舫羅筱坡李郁齋等首倡組織「福州商務總會」,併集資興建會所。俗稱八角亭,又稱魁星樓。
采峰別墅 福州市台江區上杭路122號 馬來西亞華僑楊鴻斌(1884~1974)1920年建,由大門、坊門、照壁、庭院、主體建築和園林組成,是福州近代別墅建築的優秀代表。是福州保存最為完好的、近代中西合璧民居建築之一。
高氏文昌閣 福州市台江區上杭路134號 建於嘉慶年間,原為高氏書齋,坐北向南,雙層樓房,面闊三間,進深五柱6.5米。
曾氏祠堂 福州市台江區下杭路196號 該地原為王蓮蓮丈夫鄭誠家族所有,後售予清末民國福州第一大紙行老闆曾文乾。曾購房後由其堂弟曾文敏督工建造曾氏祠堂,為福州較有代表性的家祠建築之一,後被攀附為曾鞏後裔祠堂。該曾氏家族,原是從長樂感恩村遷來。
黃培松故居 福州市台江區中平路172號 光緒年間「武狀元黃培松祖居,原為黃培松父親開辦的「泉泰茶行」。
源隆錢莊 福州市台江區隆平路22號 建於民國初期,三層磚木結構。是福州主要出票店(主要業務為發行台伏票等紙鈔,還包括有存放款、票據、利息、匯兌等)之一。
杏花天 福州市台江區狀元弄15號 坐北朝南,前後兩進,大門東開,後門直下星安河。為民國時期中平路著名的聲色場所之一。第二進在2014年被大火燒毀。

參考文獻[編輯]

  1. ^ 福州新聞網. 李琳珊 , 編. 福州上下杭:穿越百年的繁华. 
  2. ^ 第六章 双杭街道. 台江區志. 福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2008-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中文(簡體)). 

座標26°3′22″N 119°18′11″E / 26.05611°N 119.30306°E / 26.05611; 119.3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