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瓦希德王朝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穆瓦希德王朝
الموحدون
1121年—1269年
穆瓦希德王朝國旗
國旗
1180年至1212年間的最大版圖[1]
1180年至1212年間的最大版圖[1]
地位哈里發國
首都丁梅爾英語Tinmel(1121–1147)
馬拉喀什(1147–1269)[2]
常用語言馬格里布阿拉伯語
柏柏爾語
莫扎拉布語
宗教伊斯蘭教
伊本·圖馬特教派)
政府哈里發國
哈里發 
• 1121–1130
伊本·圖馬特
(創立者,頭銜為馬赫迪
• 1130–1163
阿卜杜勒·慕敏
(首位哈里發
• 1266–1269
伊德里斯·瓦西格
(末位哈里發)
歷史 
• 建立
1121年
• 推翻穆拉比特王朝
1147年
1212年
• 向馬林王朝稱臣
1248年
• 終結
1269年
面積
1150年估計[3]2,300,000平方公里
1200年估計[4]2,000,000平方公里
貨幣第納爾[5]
前身
繼承
穆拉比特王朝
馬林王朝
哈夫斯王朝
扎亞尼德王朝
格拉納達酋長國

穆瓦希德王朝(阿拉伯語:المُوَحِّدونal-Muwaḥḥidūn),或稱阿爾摩哈德王朝(西班牙語:Almohades),是北非柏柏爾人建立的伊斯蘭教王朝,存在於12世紀至13世紀。12世紀初,伊斯蘭教神學家伊本·圖馬特創立穆瓦希德教派,反對穆拉比特王朝。1121年其追隨者阿卜杜勒·慕敏哈里發,1147年攻佔馬拉喀什,滅穆拉比特王朝,此後王朝定都於此。12世紀後期王朝達到鼎盛,征服了馬格里布的大部分地區,同時也控制着伊比利亞半島安達盧斯地區[6][7][8]

王朝源自伊本·圖馬特發起的一次宗教改革運動。其教派主張極端的認主獨一思想,強調聖訓聖行,反對穆拉比特王朝時期佔主流的馬立克派法學和其他不符合其教義的習俗。伊本·圖馬特自視為革命性的宗教領袖,自稱為堪稱救世主的馬赫迪。其後繼者也自稱哈里發,意在宣示其在伊斯蘭教內部獨特的宗教權威。穆瓦希德王朝在阿布·雅各布·優素福阿布·優素福·雅各布·曼蘇爾統治時期達到鼎盛,在1172年統一伊比利亞半島的穆斯林領地,成長為穆斯林世界西端的一大強權,率領伊比利亞半島的穆斯林勢力向基督徒反攻[9]。然而王朝軍隊在1212年托洛薩會戰遭到致命失敗,隨後又因繼承爭端陷入分裂和內亂,於1269年為馬林王朝所滅。

名稱[編輯]

「穆瓦希德」是阿拉伯語المُوَحِّدون‎(al-Muwaḥḥidūn)的音譯,意為「認主獨一者[10][11][12]:246,源於伊本·圖馬特所創之極端認主獨一論教派,是追隨者的自稱。西文稱阿爾摩哈德王朝(西班牙語:Almohades)。其君主自封為哈里發,因此穆瓦希德王朝之政權又在西文文獻中稱為阿爾摩哈德哈里發國(英語:Almohad Caliphate)或阿爾摩哈德帝國(西班牙語:Imperio almohade)。

歷史[編輯]

起源與建立[編輯]

穆瓦希德王朝最初源於伊本·圖馬特的傳教運動。伊本·圖馬特是馬斯穆達柏柏爾人,且為伊斯蘭原教旨主義者。他在早年曾在巴格達遊學,接受了安薩里的學說的影響[13][14],還曾在艾什爾里派穆爾太齊賴派門下求學[15],逐漸形成自己的宗教主張,混合了艾什爾里派和蘇菲主義理念[16],可歸屬於扎希麗派。伊本·圖馬特的宗教主張中,最主要的是極端的認主獨一,認為安拉只有一種屬性,其他各種屬性都有多神論嫌疑,與認主獨一相矛盾[16]。他主張宿命論,支持伊斯蘭教法,反對擬人論。伊本·圖馬特反對穆拉比特王朝的馬立克派學說,認為其過度強調後世的法學家共識,無視聖行聖訓,認為馬立克派法學家的法理推斷是不正當的,甚至有淪於異端學說的可能[16]。伊本·圖馬特將馬格里布人的墮落行為歸咎於穆拉比特王朝的統治,例如公開售賣酒類和豬肉等古蘭經禁止的或是他反對的行為。他亦反對宗教藝術。伊本·圖馬特的追隨者自稱「穆瓦希德」(al-Muwwahidun),意為「認主獨一者」。

伊本·圖馬特在1117年至1118年前後返回馬格里布,在貝賈亞一帶遇到了數位其最早的追隨者,其中就有後來繼承其權力的將領阿卜杜勒·慕敏。沿途他不斷指責穆拉比特人的習俗:飲酒、音樂、公開做愛,以及柏柏爾人男人戴面紗、女人反而不戴面紗等。他抵達穆拉比特王朝都城馬拉喀什時,據稱在一座清真寺遇到了君主阿里·本·優素福本人。當有人提醒他阿里就在附近時,他的回答頗為著名:「埃米爾在哪裏?我在這隻看到一群女人!」,是在諷刺其統治階級蒙面,而在伊斯蘭教義傳統上只有女性才配戴面紗[17]。他在馬拉喀什同馬立克派法學家公開辯論,指責其隨意解釋教法,無視聖行聖訓;穆拉比特的埃米爾僅將他處以鞭刑後逐出城外[18]

1120年年底,伊本·圖馬特抵達其故鄉伊吉利茲避難(確切位置不詳)[19]。他立刻前往附近的山洞避難,有意模仿穆罕默德光明山接受啟示的事跡。當地人聽聞其事跡,相信其是落難的聖人[18],他便趁機用柏柏爾語以通俗易懂的形式講述其教義。很多史料都記載他擁有出眾的口才和高超的演講本領。1121年齋月末尾,伊本·圖馬特在一次講演中講述了他的傳教故事,隨後徑直自稱為救世主馬赫迪,等同於向穆拉比特當局宣戰[18]。1122年,他接受欣塔塔英語Hintata部落酋長邀請,離開山洞前往高阿特拉斯山區[20]。1122年,伊本·圖馬特在丁梅爾英語Tinmel建造里巴特堡壘,號召信眾抵抗穆拉比特王朝的統治。馬斯穆達的六支部落加入其麾下[21]。隨後的八年裏,伊本·圖馬特的抗爭主要是在阿特拉斯山區的游擊戰,破壞當地稅收,阻斷馬拉喀什以南的山路和關口,從而隔斷蘇斯河谷地帶和馬拉喀什的聯繫。他們還威脅着馬拉喀什通向德拉河河谷的關隘,因為這裏是跨撒哈拉商隊的必由之路,倘若這裏被阻斷,馬拉喀什和商路的門戶西吉爾馬薩之間的聯繫就會遭到阻礙,馬拉喀什人就不能收到西非的黃金[18][22]

1130年初,伊本·圖馬特決定率眾出擊,向低地的穆拉比特軍隊進攻,遭到慘重失敗。他們最初向阿格馬特進軍,很快擊敗了當地的穆拉比特軍隊,隨後追擊逃兵,一路追到了馬拉喀什。他們在馬拉喀什周邊設立攻城營地,埃米爾阿里徵召援軍應戰。在圍攻持續40天後的1130年5月(一說4月[23]),穆拉比特軍隊決定出擊,打響布海拉戰役(布海拉,al-Buhayra,是馬拉喀什東部的園林名)。伊本·圖馬特的軍隊損失慘重,僅伊本·圖馬特自身所屬的哈爾加部落就有12,000人喪生[24]。伊本·圖馬特在不久後的1130年8月離世[18](一說1128年[25])。阿卜杜勒·慕敏自稱是馬赫迪的繼任者,號稱哈里發,確切時間點不詳[26]

步入繁盛[編輯]

穆瓦希德王朝的擴張

阿卜杜勒·慕敏出生在今屬阿爾及利亞瓦赫蘭地區,屬於澤納塔柏柏爾人的庫米亞(Kumiya)部落[27][28][29]。阿卜杜勒·慕敏先是着手控制整個大阿特拉斯山脈,隨後掌控中阿特拉斯山脈,進入里夫山脈地區,最終攻佔其在特萊姆森以北的故鄉[30]。1145年,阿卜杜勒·慕敏率軍擊敗了穆拉比特軍隊,得以掌控大西洋沿海平原。1147年,阿卜杜勒·慕敏率軍攻陷穆拉比特都城馬拉喀什[30]。慕敏在城中追殺穆拉比特人,30,000人因而喪命[30]。爾後他建都馬拉喀什,以清除異教為由拆毀了城中的宮殿和所有清真寺。他繼續向東進軍,在1151年將國境擴張到今阿爾及利亞的君士坦丁。他遇到一支正向西進發的阿拉伯部落民,將之納入麾下。這批部落隨後一批被派往西班牙展開徵服,另一批留在北非對抗伊本·圖馬特家族的叛亂[30]。1158年至1159年,他征服了今突尼斯的黎波里塔尼亞全境。之後,格拉納達科爾多瓦西維爾也被其軍隊佔領。

穆瓦希德王朝自1146年至1173年間逐漸征服穆拉比特王朝名義上控制的安達盧斯全境。穆瓦希德王朝將安達盧斯的行政中心自科爾多瓦遷至西維爾,並在此建造了吉拉達塔西維爾王宮等大型工程。1163年,阿布·雅各布·優素福即位,在他和隨後的阿布·優素福·雅各布·曼蘇爾二人的統治時期內,穆瓦希德王朝在伊比利亞半島和基督徒的作戰中接連取勝。1170年,優素福進軍伊比利亞半島,攻佔華倫西亞加泰羅尼亞,在當地展開掠奪。翌年,他在西維爾宣告成為安達盧斯的統治者[31]。1191年,曼蘇爾率軍攻佔阿爾布費拉地區的帕德內要塞(Castelo de Paderne),進而控制整個阿爾布費拉地區。其在這一階段的戰事以後續多次勝利告終,最終他帶着3,000名基督徒戰俘返回非洲。然而此後基督徒趁勢再度進攻,攻佔了錫爾維什貝拉貝雅。曼蘇爾聞訊率軍又返回伊比利亞,再度擊敗基督徒的軍隊[32]。1195年7月18日,曼蘇爾在阿拉科斯戰役英語Battle of Alarcos擊敗阿方索八世的30萬大軍,15萬基督徒喪命,斬獲戰利品不計其數[32]

在優素福和曼蘇爾治下,穆瓦希德王朝貿易繁榮,建築藝術、哲學和科學研究發展繁盛,許多著名學者都在馬拉喀什的皇宮任職,如伊本·圖費勒伊本·馬達厄英語Ibn Mada伊本·魯世德等。兩位君王本身也熱衷於宗教神學,延續着伊本·圖馬特的扎希麗派宗教主張[33][34]

內亂[編輯]

阿卜杜拉·阿迪勒統治時期鑄造的第納爾錢幣

1199年,穆罕默德·納西爾即位時,帝國已經流露不穩定的跡象,例如穆拉比特王朝的餘部加尼亞家族英語Banu Ghaniya就曾在伊夫起亞作亂。1211年,納西爾率軍再度入侵伊比利亞半島,迫使基督徒組成十字軍聯盟應戰,還獲得教宗依諾增爵三世資助。聯軍最終在1212年和納西爾的軍隊展開托洛薩會戰,穆斯林軍隊慘敗。穆罕默德·納西爾也在翌年離世,幼子優素福·穆斯坦西爾即位[35]

托洛薩會戰之後,穆瓦希德王朝大傷元氣,帝國由盛轉衰。自優素福·穆斯坦西爾統治時期起,穆瓦希德王朝在特萊姆森、伊夫起亞及安達盧斯的領地已由地方王公自治,君主僅在針對基督徒發動聖戰時越過海峽出征[36]。優素福·穆斯坦西爾即位時年僅10歲[37][18],且未能在成年後展現出較強才能,喜好享樂。1224年初,他在和寵物牛玩耍時意外喪命,年僅21歲[18],並未留下繼承人。獲得馬斯穆達部落領袖支持的大臣伊本·賈米(Abu Sa'id Uthman ibn Jami'i)迅速推舉其伯祖父阿卜杜勒-瓦希德·馬赫盧即位。然而,安達盧斯的王公不滿於這一草率決定,他們擔心作戰經驗豐富而老成的馬赫盧收回其自治特權,而推選安達盧斯總督、穆罕默德·納西爾的兄弟阿卜杜拉·阿迪勒為哈里發,穆瓦希德王朝就此分裂,陷入內亂[18]

穆瓦希德王朝延續着穆拉比特時期北非王朝在安達盧斯地區的統治歷史,西維爾在這一時期取代科爾多瓦成為安達盧斯新的行政中心

1224年9月,阿卜杜拉·阿迪勒和叛軍將阿卜杜勒-瓦希德·馬赫盧推翻,阿卜杜拉·阿迪勒取得權力,但已經難以控制帝國的北非疆土,此前支持阿卜杜勒-瓦希德的馬斯穆達部落轉而支持穆罕默德·納西爾的子嗣葉海亞。安達盧斯地區的部分王公還和基督徒合作,意圖推翻阿卜杜拉·阿迪勒。哈恩總督阿卜杜拉·拜亞西(Abd Allah al-Bayyasi)率追隨者在拜薩山區紮營,號召反對阿卜杜拉·阿迪勒的統治。他和卡斯蒂利亞的費爾南多三世結盟,費爾南多將一支卡斯蒂利亞大軍借給他指揮[18]。1225年,阿卜杜拉·拜亞西率大軍攻佔哈恩、格拉納達科爾多瓦[18]萊昂和葡萄牙軍隊趁勢出擊,萊昂軍隊佔領了卡塞雷斯,葡萄牙軍隊則在1225年末逼近西維爾邊境[18]

葡萄牙軍隊在西維爾城外大肆搶掠,而懦弱的阿卜杜拉·阿迪勒的軍隊已經開往非洲,難以應付。西維爾市民自發組成軍隊和葡萄牙人作戰,然而顯然難以匹敵,上千名西維爾市民喪命,堪稱屠殺,甚至有文獻聲稱是20,000人喪命[18]。另一邊的阿卜杜拉·拜亞西也遭遇厄運,他因支持卡斯蒂利亞軍隊而被科爾多瓦的叛軍殺死[18]。1227年10月4日,阿卜杜拉·阿迪勒在宮殿浴池中被發現身亡,馬斯穆達部推舉葉海亞即位[18]。在西維爾,另一位王族伊德里斯·馬蒙宣佈即位,在卡斯蒂利亞人的支持下挑戰葉海亞的權威,內戰持續[38][39][40]

覆滅[編輯]

1228年,伊德里斯·馬蒙召集軍隊渡過直布羅陀海峽,欲推翻葉海亞。這也標誌着穆瓦希德王朝徹底失去伊比利亞半島的統治權。安達盧斯再度陷入泰法王公自治的局面,基督徒也開啟新一輪的收復失地攻勢。伊德里斯的宗教立場也背棄伊本·圖馬特的學說,令伊夫起亞的哈夫斯王朝轉而和穆瓦希德王朝相敵對。1236年,特萊姆森扎揚王朝獨立。1242年,馬林王朝的軍隊攻佔非斯。馬林王朝成為穆瓦希德王朝的終結者,到1248年,穆瓦希德王朝僅能控制馬拉喀什周邊地區,君主阿布·哈夫斯·奧馬爾·穆爾塔達被迫向馬林王朝稱臣。最終在1269年,馬林王朝攻佔馬拉喀什,末代哈里發伊德里斯·瓦西格被一位奴隸殺死,穆瓦希德王朝成為歷史[41]

宗教[編輯]

哲學家伊本·魯世德接受穆瓦希德王朝宮廷的庇護

英國歷史學家阿米拉·本尼森(Amira Bennison)將穆瓦希德王朝的宗教主張,亦即伊本·圖馬特的主張概括為「一種複雜的伊斯蘭教融合教派,揉合了聖訓學術,扎希麗派沙斐儀派法學安薩里學派的社會行為,以及什葉派伊瑪目馬赫迪的精神概念」[42]:246。這種教派和當時北非佔主導的馬立克派法學的遜尼派信仰形成鮮明對比,它否認馬立克派遵奉的公議共識,認為其不符合聖訓,是後人的自主創造。伊本·圖馬特教派的核心哲學是極端的認主獨一理念,極度強調真主的獨一性,這也是「穆瓦希德」(阿拉伯語:المُوَحِّدون‎)名稱的由來,意即「認主獨一者」[42]:246。伊本·圖馬特將其教派視為和早期伊斯蘭教類似的革命性宗教運動,因此自稱為堪稱救世主的「馬赫迪」[42]:246

在法學層面上,穆瓦希德教派認同扎希麗派的主張[43],亦容許沙斐儀派主張。數代穆瓦希德王朝哈里發本身也熟知扎希麗派信條[44]。所有的穆瓦希德哈里發都對馬立克派學術持較大敵意,在優素福統治期間,首席法官伊本·馬達厄受命查禁一切非扎希麗派的宗教書籍[34];其子曼蘇爾則直接命令伊本·馬達厄將之悉數焚毀[45]。在神學層面上,穆瓦希德教派屬於艾什爾里派。其艾什爾里派信仰和扎希麗派教條融合,令穆瓦希德教派呈現為一種文本主義法學和深奧教義學的複雜融合體[46][47]。亦有學者指出穆瓦希德教派有着穆爾太齊賴派的深刻影響[48]。學者馬德琳·弗萊徹(Madeline Fletcher)則認為,後人如此認為,是因為在伊本·圖馬特弟子整理的其語錄中,有一條關於安拉的屬性的闡述有一定溫和的穆爾太齊賴派特徵;但其由非弟子記載的數條語錄則更凸顯出艾什爾里派的特徵[49]

儘管如此,穆瓦希德王朝依然逐漸拋棄神秘主義,而轉向以更加側重邏輯理智的學術研究方法來闡述其認主學立場,在曼蘇爾之後的時代尤甚。這也為當時的哲學研究和理性主義學術提供了宗教依據。曼蘇爾的父親優素福就曾留用哲學家伊本·圖費勒在宮中任職、視他為知己,顯露出其對哲學的偏好[49][50]。伊本·圖費勒又舉薦伊本·魯世德進入宮廷,由曼蘇爾庇護之。伊本·魯世德強調理性和哲學,和馬立克派有一定分歧,這一點和穆瓦希德教派的立場相似。穆瓦希德王朝陷落後,馬立克派重新成為當地的主流,伊本·魯世德等哲學家的影響力則在猶太人和歐洲人中留存,影響着當時的猶太學者和拉丁學者,如邁蒙尼德托馬斯·阿奎那[50]:261

非穆斯林的地位[編輯]

至1147年,穆瓦希德王朝得以統領馬格里布地區大部和安達盧斯地區[51]。安達盧斯猶太人的地位在穆瓦希德王朝時期發生劇變。在此之前的後伍麥葉王朝,猶太文化在西班牙步入黃金時代。耶魯大學的伊比利亞文學專家馬里亞·羅薩·梅諾卡爾(María Rosa Menocal)稱「寬容是安達盧西亞社會的固有特徵」,猶太人齊米長期居住在哈里發統治下,儘管較穆斯林享受較少權利,但卻遠比在基督教世界的境遇要好[52]。許多其他地區的猶太人都因此移居至安達盧斯。

然而,穆瓦希德王朝並未循例在異教徒社群當中建立「齊米」階層(允許其保留原本信仰、並收取吉茲亞人頭稅)[53][54]:171。阿卜杜勒·慕敏宣佈給予非穆斯林7個月的寬限期,迫使今摩洛哥地區的猶太教和基督教徒皈依[55][53]。皈依者要穿着特殊服裝,表明他們並不被視為虔誠的穆斯林[53];當時便有猶太人拒絕皈依而殉教的記載[55]。基督徒的命運基本是被迫逃離、皈依或是喪命。一些基督徒逃往基督教王國,參與收復失地運動和穆瓦希德王朝相敵對。許多皈依行為僅僅停留在表面,邁蒙尼德曾呼籲猶太人表面皈依,不要殉教,稱:「穆斯林非常清楚,我們的本意和言辭相違,僅是為了逃避統治者的懲罰,通過這種簡單的認罪來令他滿意[53]。」阿伯拉罕·伊本·埃茲拉本人逃離了穆瓦希德王朝的領地,創作了一首關於穆瓦希德王朝摧毀猶太社群的悲歌[56]。許多猶太人逃向基督教歐洲,亦有人逃向更為寬容的穆斯林地區,如邁蒙尼德家族[57]。不過根據當時的記載,在北非仍有不少活躍的猶太商人[55]

1229年至1232年在位的伊德里斯·馬蒙放棄了許多穆瓦希德教派的信條,例如重申伊本·圖馬特的馬赫迪地位,否認齊米階層等。他容許猶太教信仰,還因和卡斯蒂利亞人的盟約而允許在馬拉喀什建造基督教堂。在伊比利亞半島,穆瓦希德王朝的統治於13世紀初崩塌,獨立的泰法王公重新解放了猶太人的信仰[53]

文化[編輯]

文學[編輯]

伊本·圖馬特的著作《崇高召喚》(أعز ما يُطلب‎)的1183年抄本,以馬格里布字體寫成

穆瓦希德王朝試圖壓制穆拉比特時期佔主流的馬立克派學術,曾公開焚燒馬立克派法學典籍《伊瑪目馬立克聖訓集》等名作。官方努力倡導傳播宗教領袖伊本·圖馬特的著作,如《崇高召喚》(أعز ما يُطلب‎)、《駁穆宛塔聖訓集》(محاذي الموطأ‎)、《穆斯林聖訓實錄概略》(تلخيص صحيح مسلم‎)等[58]

文學創作的風氣並未因宗教局勢的轉變而停歇,安達盧斯地區的學術風氣延續着,古典希臘-羅馬的著作和學術研究也有所發展。穆瓦希德時期的著名作家包括伊本·魯世德哈夫薩·賓特·哈吉·魯庫尼亞英語Hafsa bint al-Hajj al-Rukuniyya伊本·圖費勒伊本·蘇爾伊本·阿巴爾英語Ibn al-Abbar伊本·阿米拉英語Ibn Amira等。然而,由於當局廢止了猶太人的齊米地位,大量猶太學者逃向基督徒領地,包括著名的邁蒙尼德。摩洛哥歷史學家穆罕默德·馬努尼(Muhammad al-Manuni)指出,在12世紀阿布·優素福·雅各布·曼蘇爾統治時期,非斯共有400家造紙廠[59]

藝術[編輯]

美國學者喬納森·布盧姆(Jonathan Bloom)指出,馬拉喀什庫圖比亞清真寺宣禮塔的綠白瓷磚是已知摩洛哥澤利吉英語Zellij彩磚藝術最早的例子,年代在12世紀中期[60]:26。今日庫圖比亞清真寺宣禮塔上的裝飾磚是現代重製品,巴迪宮英語El Badi Palace遺址存放着一些原本的彩磚[61]:329。巴迪宮內還收藏有一些卡斯巴清真寺英語Kasbah Mosque (Marrakech)宣禮塔上的彩磚碎片,以及如今塔上已不存在的庫法體文書的裝飾磚碎片。這些彩磚使用了一種源於安達盧斯的稱為干繩法英語Cuerda seca的彩釉上釉技法,也是最早的在建築磚塊上應用干繩法的例子[61]:332

穆瓦希德王朝的官方使用的阿拉伯文書法稱為馬格里布三一體,用於文書、鑄幣等[62]。抄寫員和書法家也開始使用金箔青金岩粉描邊的技法,用於強調[62]

法國史學家亨利·泰拉斯(Henri Terrasse)曾記載過卡魯因清真寺的銅製大吊燈,由穆罕默德·納西爾下令製作,泰拉斯稱讚它是「伊斯蘭世界最大最美麗的吊燈[63][64][61][65]」。

2020年,在西維爾的一家酒吧中出土了一件穆瓦希德時代的浴室裝飾品[66],為繪有凹面六邊形和八重玫瑰花圖案的白色石板,和浴室頂端天花板孔的形狀吻合[66]

建築[編輯]

馬拉喀什庫圖比亞清真寺,建於1147年(阿卜杜勒·慕敏時期)

穆瓦希德王朝和此前的穆拉比特王朝一併被視為摩洛哥建築英語Moroccan architecture摩爾式建築風格的形成時期,開創了許多後世仿效的風格和模式[67][68][54][69]。如今的穆瓦希德建築主要集中在非斯馬拉喀什拉巴特西維爾幾座城市[70]。和此前的時期相比,穆瓦希德王朝早期的建築少有華麗的表面裝飾,而更關注建築的整體形式[67]:228–231。除了繼續融合摩洛哥和安達盧斯兩種藝術傳統外,穆瓦希德建築上出現的不少細節可能也反映了阿爾及利亞伊夫起亞地區的影響。一些穆瓦希德特色的元素,如多瓣拱英語Multifoil arch,就是受到了法蒂瑪王朝建築風格的影響,在阿爾哈費里亞宮有所應用。在穆瓦希德時代,這種形式華麗的拱門更多是出於裝飾目的,與之對比的蹄形拱英語Horseshoe arch則是一種標準的形式[67]:232–234米哈拉布位置的拱形裝飾在穆瓦希德時代也發展出更為複雜華麗的形式,來自當時大型的石門建築,如馬拉喀什的阿格瑙門英語Bab Agnaou,拉巴特烏達亞斯城堡大門、魯瓦門英語Bab er-Rouah,這些建築的門拱以連續的半圓形圖案作為裝飾,向外圍有另外一圈其他圖案的裝飾[67]:243–244[68]。這種風格也在後世延續[67]

穆瓦希德時代的庫圖比亞清真寺丁梅爾清真寺英語Tinmal Mosque被視為後來安達盧斯和摩洛哥風格清真寺的雛形和起源[68][67],不過現存年代最老的穆瓦希德時代清真寺是1142年的塔扎大清真寺英語Great Mosque of Taza,後在馬林王朝時期曾有改建[71]:121。穆瓦希德清真寺的內部是大型的柱式大廳,這也延續了此前時期的風格,不過通往米哈拉布和朝拜牆的過道一般更寬,有着獨特的拱形結構和大規模的裝飾。這種結構繼承自穆拉比特時期,藝術史學家按照過道走向稱為「T形規劃」。「T形規劃」也是後續數百年當地清真寺內部的設計範式[71]。穆瓦希德清真寺的宣禮塔也開創了後世的風格典型,通常是方形地基,兩層杆形建築,上有多瓣拱和網狀裝飾。馬拉喀什的卡斯巴清真寺英語Kasbah Mosque (Marrakech)是這種風格的開創式傑作,影響深遠,在後續的馬林王朝時代有改建[72][67][68]。不過,這一時代最為著名的宣禮塔卻是庫圖比亞清真寺宣禮塔、西維爾吉拉達塔,以及拉巴特的哈桑塔。後兩者都是僅有宣禮塔而沒有清真寺,吉拉達是優素福時期西維爾大清真寺的一部分,哈桑塔則是曼蘇爾時期未建成的巨型清真寺的一部分[67][68][54][71],建造年代分別在1147年、1171年和1191年,其中庫圖比亞宣禮塔在1195年前後重建[72]

穆瓦希德時代亦建有大量邊境防禦工事和堡壘,在科爾多瓦、西維爾、非斯和塔扎都建造了城牆[67]。拉巴特的烏達亞斯城堡是大規模的城堡建築群,歷經多代君主擴建,但最終並未完成[73]。曼蘇爾還在馬拉喀什建造了馬拉喀什城堡英語Kasbah of Marrakesh,是為大規模的王家要塞和宮殿建築群,作為王室居所,入口大門稱為阿格瑙門[54]。1220年至1221年,穆瓦希德王朝在西維爾建起著名的黃金塔,坐落於瓜達爾基維爾河,最初用於防禦,如今是西維爾的地標之一[54]。一般也認為科爾多瓦的卡拉奧拉塔同樣是穆瓦希德時代建造的防禦工事[54]:326

君主列表[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Qantara. [2013-0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11). 
  2. ^ Le Moyen Âge, XIe- XVe siècle, par Michel Kaplan & Patrick Boucheron英語Patrick Boucheron. p.213, Ed. Breal 1994 (ISBN 2-85394-732-7)[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3. ^ Taagepera, Rein. Expansion and Contraction Patterns of Large Polities: Context for Russia.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September 1997, 41 (3): 475–504 [2021-02-17]. JSTOR 2600793. doi:10.1111/0020-8833.0005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19). 
  4. ^ Turchin, Peter; Adams, Jonathan M.; Hall, Thomas D. East-West Orientation of Historical Empires. Journal of World-Systems Research. December 2006, 12 (2): 222. ISSN 1076-156X. doi:10.5195/JWSR.2006.369. 
  5. ^ (法文) P. Buresi, La frontière entre chrétienté et islam dans la péninsule Ibérique, pp.101–102. Ed. Publibook 2004 (ISBN 9782748306446)
  6. ^ Almohads – confederation. [2021-0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23). 
  7. ^ Gerhard Bowering; Patricia Crone; Mahan Mirza; Wadad Kadi; Muhammad Qasim Zaman; Devin J. Stewart. The Princeton Encyclopedia of Islamic Political Thought.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3: 34 [2021-02-21]. ISBN 978-0-691-13484-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15). 
  8. ^ Almohads - Islamic Studies. Oxford Bibliographies. 6 Jan 2020 [11 Feb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4). 
  9. ^ Buresi, Pascal; El Aallaoui, Hicham. Governing the Empire: Provincial Administration in the Almohad Caliphate (1224–1269). Studies in the History and Society of the Maghrib 3. Leiden: Brill. 2012 [2021-02-21]. ISBN 978-90-04-233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4). 
  10. ^ Definition of ALMOHAD. www.merriam-webster.com. [2021-0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1) (英語). 
  11. ^ Almohad definition and meaning | Collins English Dictionary. www.collinsdictionary.com. [2021-0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9) (英語). 
  12. ^ Bennison, Amira K. Almoravid and Almohad Empires.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16: 299–300, 306 [2021-02-21]. ISBN 9780748646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7). 
  13. ^ Cornell, Vincent J. "Understanding is the mother of ability: Responsibility and action in the Doctrine of Ibn Tūmart." Studia Islamica (1987): 71-103.
  14. ^ Julian, p. 93; Ibn Khallikan, p.206;
  15. ^ YAVUZ, A. Ö. (2017) . "The Sectarian Identity of Ibn Tumart." CUMHURIYET ILAHIYAT DERGISI-CUMHURIYET THEOLOGY JOURNAL , vol.21, pp.2069-2101.
  16. ^ 16.0 16.1 16.2 Kojiro Nakamura, "Ibn Mada's Criticism of Arab Grammarians." Orient, v. 10, pp. 89–113. 1974
  17. ^ Messier, R.A. (2010) Almoravids and the Meanings of Jihad Santa Barbara, Calif.: Praeger. P. 141.
  18. ^ 18.00 18.01 18.02 18.03 18.04 18.05 18.06 18.07 18.08 18.09 18.10 18.11 18.12 18.13 Kennedy, Hugh (1996) Muslim Spain and Portugal: A Political History of al-Andalus. London: Addison-Wesley-Longman.
  19. ^ Fromherz, Allen J. (2005) "The Almohad Mecca: locating Igli and the cave of Ibn Tumart", Al-Qantara, ISSN 0211-3589, vol. 26, no1, pp. 175–190.
  20. ^ Fromherz (2005: p. 181)
  21. ^ Julien, Charles-André (1931), Histoire de l'Afrique du Nord, des origines à 1830, 1961 ed., Paris: Payot, p.99.
  22. ^ Messier, 2010: p.153-54)
  23. ^ Messier (2010: p. 151)
  24. ^ Encyclopedia of Islam, p.59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5. ^ Ibn Khaldun, Abderahman. تاريخ ابن خلدون: ديوان المبتدأ و الخبر في تاريخ العرب و البربر و من عاصرهم من ذوي الشأن الأكبر. Volume 6. دار الفكر. 1377: 305–306. 
  26. ^ Messier (2010: p. 153)
  27. ^ ʿAbd al-Muʾmin - Almohad caliph.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021-0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17). 
  28. ^ Lévi-Provençal, Evariste. ʿAbd al- Muʾmin. Bearman, P.; Bianquis, Th.; Bosworth, C.E.; van Donzel, E.; Heinrichs, W.P. (編). Encyclopaedia of Islam I 2nd. Leiden, Netherlands: Brill Publishers: 78. 1986 [1960] [2021-02-21]. ISBN 900408114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18). 
  29. ^ Ibn Khaldun, Abderahman. تاريخ ابن خلدون: ديوان المبتدأ و الخبر في تاريخ العرب و البربر و من عاصرهم من ذوي الشأن الأكبر. Volume 6. دار الفكر. 1377: 166. 
  30. ^ 30.0 30.1 30.2 30.3 'Abd al-Mu'min.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I: A-Ak - Bayes 15th. Chicago, IL: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Inc.: 15–16. 2010. ISBN 978-1-59339-837-8. 
  31. ^ "The History of the Mohammedan Dynasties in Spain," taken from Ahmed Mohammed al-Maqqari's Nafhut Tibb min Ghusn al-Andalus al-Ratib wa Tarikh Lisan ad-Din Ibn al-Khatib. Translated by Pascual de Gayangos y Arce from copies in the British Museum. Pg. 319. London: The Orientalist Translation Fund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Sold by W. H. Allen Ltd and M. Duprat.
  32. ^ 32.0 32.1 Huici Miranda, A. Abū Yūsuf Yaʿḳūb b. Yūsuf b. ʿ Abd al-Muʾmin al-Manṣūr. Bearman, P.; Bianquis, Th.; Bosworth, C.E.; van Donzel, E.; Heinrichs, W.P. (編). Encyclopaedia of Islam I 2nd. Leiden, Netherlands: Brill Publishers: 165. 1986 [1960] [2021-02-21]. ISBN 900408114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33. ^ Shawqi Daif, Introduction to Ibn Mada's Refutation of the Grammarians, pg. 5. Cairo, 1947.
  34. ^ 34.0 34.1 Kees Versteegh, The Arabic Linguistic Tradition, pg. 142. Part of Landmarks in Linguistic Thought series, vol. 3. New York: Routledge, 1997. ISBN 9780415157575
  35. ^ Yusuf II al-Mustansir Billah. [2021-0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24). 
  36. ^ Barton, Simon. A History of Spain.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2009: 63–66. ISBN 978-0-230-20012-8. 
  37. ^ Joseph F. O'Callaghan, A History of Medieval Spain
  38. ^ Janet E Burton, Phillipp R Schofield i Björn K U Weiler, Thirteenth Century England XIV: proceedings of the Aberystwyth and Lampeter Conference, 2011
  39. ^ M. Th. Houtsma, E.J. Brill's First Encyclopaedia of Islam, 1913-1936
  40. ^ Pascal Buresi, Hicham El Aallaoui, Travis Bruce, Governing the empire: provincial administration in the Almohad Caliphate (1224-1269): critical edition, translation, and study of manuscript 4752 of the Hasaniyya Library in Rabat containing 77 taqadim ("appointments")
  41. ^ Julien, Charles-André. Histoire de l'Afrique du Nord, des origines à 1830, Payot, Paris, 1994.
  42. ^ 42.0 42.1 42.2 Bennison, Amira K. The Almoravid and Almohad Empires.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16. 
  43. ^ H. M. Balyuzi, Muḥammad and the Course of Islám, pg. 306. George Ronald, 1976. ISBN 9780853980605
  44. ^ Adang, "The Spread of Zahirism in al-Andalus in the Post-Caliphal Period: The evidence from the biographical dictionaries," pg. 297–346. Taken from Ideas, Images and Methods of Portrayal: Insights into Classical Arabic Literature and Islam. Ed. Sebastian Gunther, Leiden: 2005.
  45. ^ Shawqi Daif, Introduction to Ibn Mada's Refutation of the Grammarians, pg. 6. Cairo, 1947.
  46. ^ Kojiro Nakamura, "Ibn Mada's Criticism of Arab Grammarians." Orient, v. 10, pp. 89–113. 1974
  47. ^ Pascal Buresi and Hicham El Aallaoui, Governing the Empire: Provincial Administration in the Almohad Caliphate 1224–1269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p. 170. Volume 3 of Studies in the History and Society of the Maghrib. Leiden: Brill Publishers, 2012. ISBN 9789004233331
  48. ^ Islam in Global History. Volume One. From the Death of Prophet Muhammed to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Dr. Nazeer Ahmed - Google Books
  49. ^ 49.0 49.1 Fletcher, Madeleine. The Almohad Tawhīd: Theology Which Relies on Logic. Numen. 1991, 38: 110–127. 
  50. ^ 50.0 50.1 Bennison, Amira K. The Almoravid and Almohad Empires.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16. ISBN 9780748646821. 
  51. ^ "Islamic world"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Online. Retrieved September 2, 2007.
  52. ^ María Rosa Menocal, The Ornament of the World: How Muslims, Jews, and Christians created a culture of tolerance in medieval Spai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53. ^ 53.0 53.1 53.2 53.3 53.4 M.J. Viguera, "Almohads". In Encyclopedia of Jews in the Islamic World, Executive Editor Norman A. Stillman. First published online: 2010 First print edition: ISBN 978-90-04-17678-2, 2014
  54. ^ 54.0 54.1 54.2 54.3 54.4 54.5 Bennison, Amira K. The Almoravid and Almohad Empires.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16. 
  55. ^ 55.0 55.1 55.2 Amira K. Bennison and María Ángeles Gallego. "Jewish Trading in Fes On The Eve of the Almohad Conques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MEAH, sección Hebreo 56 (2007), 33–51
  56. ^ Ross Brann, Power in the Portrayal: Representations of Jews and Muslims in Eleventh- and Twelfth-Century Islamic Spai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9, pp. 121–12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57. ^ Frank and Leaman, 2003, pp. 137–138.
  58. ^ Bongianino, Umberto. The Ideological Power of Some Almohad Illuminated Manuscripts (Lecture). Feb 8, 2018 [2021-0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2) (英語). 
  59. ^ Sijelmassi, Mohamed. ذخائر مخطوطات الخزانة الملكية بالمغرب: (Bibliothèque al-Hassania). www.acr-edition.com. 1987 [2021-02-21]. ISBN 978-2-86770-025-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19) (法語). 
  60. ^ Bloom, Jonathan (Jonathan M.), author. The minbar from the Kutubiyya Mosque. 1998 [2021-02-21]. ISBN 978-0-300-20025-6. OCLC 94926687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9). 
  61. ^ 61.0 61.1 61.2 Lintz, Yannick; Déléry, Claire; Tuil Leonetti, Bulle. Le Maroc médiéval: Un empire de l'Afrique à l'Espagne. Paris: Louvre éditions. 2014. ISBN 9782350314907. 
  62. ^ 62.0 62.1 Bongianino, Umberto. The Ideological Power of Some Almohad Illuminated Manuscripts (Lecture). Feb 8, 2018 [2021-0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2) (英語). 
  63. ^ Qantara – الثريا الكبرى لجامع القرويين [The Great Chandelier of the al-Qarawiyiin Mosque]. www.qantara-med.org. [2020-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2). 
  64. ^ Terrasse, Henri. La Mosquée al-Qaraouiyin à Fès; avec une étude de Gaston Deverdun sur les inscriptions historiques de la mosquée. Paris: Librairie C. Klincksieck. 1968. 
  65. ^ i24NEWS. www.i24news.tv. [2020-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8). 
  66. ^ 66.0 66.1 Islamic 12th-century bathhouse uncovered in Seville tapas bar. the Guardian. 2021-02-18 [2021-0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4) (英語). 
  67. ^ 67.0 67.1 67.2 67.3 67.4 67.5 67.6 67.7 67.8 Marçais, Georges. L'architecture musulmane d'Occident. Paris: Arts et métiers graphiques. 1954. 
  68. ^ 68.0 68.1 68.2 68.3 68.4 Salmon, Xavier. Maroc Almoravide et Almohade: Architecture et décors au temps des conquérants, 1055-1269. Paris: LienArt. 2018. 
  69. ^ Basset, Henri; Terrasse, Henri. Sanctuaires et forteresses almohades. Paris: Larose. 1932. 
  70. ^ Le muse, De Agostini, Novara, 1964, Vol. I pp. 152–153
  71. ^ 71.0 71.1 71.2 Bloom, Jonathan M. Architecture of the Islamic West: North Africa and the Iberian Peninsula, 700–1800.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20. 
  72. ^ 72.0 72.1 Deverdun, Gaston. Marrakech: Des origines à 1912. Rabat: Éditions Techniques Nord-Africaines. 1959. 
  73. ^ Bennison, Amira K. The Almoravid and Almohad Empires.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16: 309–10, 322–25. 

書目[編輯]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