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樂小夜曲 (莫札特)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新導向自第13號小夜曲 (莫札特)
Serenade Nr. 13 in G-Dur
胡爾夫岡·阿瑪迪烏斯·莫扎特作品
中文名G大調第13號小夜曲
(附檔為第1樂章)
時間1787年

G大調第13號小夜曲(德語:Serenade Nr. 13 in G-Dur),克氏號525,別稱《一首小夜曲》(Eine kleine Nachtmusik),是胡爾夫岡·阿瑪迪烏斯·莫扎特的著名作品,寫於1787年[註 1]

背景[編輯]

這首小夜曲可能是現代知名度最高的莫札特作品,然而其創作動機與背景迄今仍未屬所知[1]:III

出版[編輯]

安德雷音樂出版社奧芬巴哈,1826/27年

安德雷版本的標題頁將此曲稱為《小夜曲》,可能是現今稱呼的由來,然而在莫札特的手稿上未見此一用法[1]:III。值得一提的是,莫札特的手稿在1860年之後曾經失蹤,在此一時點後所出版的「舊莫札特作品全集」便失去了重要的參考資料[註 2]。手稿後來由學者Manfred Gorke重新發掘,其封面頁手記:「由快板、梅呂哀舞曲與中段、羅曼曲、梅呂哀舞曲與中段,以及終曲(樂章)組成—為二小提琴、中提琴與低音部。」(Eine kleine Nacht Musick, bestehend in einem Allegro, Menuett und Trio. - Romance. Menuett und Trio, und Finale. - 2 Violini, Viola e Vassi.)[1]:III

分析[編輯]

莫札特原先所寫的五個樂章當中,原來的第2樂章不幸散佚,僅四個樂章傳世[註 3]。當時,包括小夜曲、嬉遊曲等曲類,皆是多個樂章的組曲,其組成自由,有一個以上的舞曲樂章亦是常態。考慮此點,K. 525仍屬此類輕鬆、非嚴肅的作品,樂章之間的關聯亦不似交響曲那般強烈。換言之,若將此曲視為四樂章體裁的作品進行詮釋,有違於作曲者的本意。

配器[編輯]

資料顯示,莫札特希望此曲以室樂團的規模演奏,僅四把小提琴(二部各二人)、二把中提琴,以及大提琴、低音提琴各一。在非正式場合,則採弦樂四重奏的形式演奏。

探微[編輯]

第1樂章[編輯]

G大調快板
拍子

這一奏鳴曲結構的樂章具有進行曲一般的風格,開始是四小節號角特徵的引子樂句,呈示部主部主題清新歡暢、情緒飽滿,連續出現顫音,更顯得生機勃勃。副部主題由兩部分構成,第一部分節奏鮮明,旋律流暢優美,以連奏斷奏的音型交替出現,4/4拍子。副部的第二部分是連續反覆的顫音和斷奏,蘊涵着一種自得其樂的情緒。展開部非常短小,主要是本樂章引子樂句、副部主題第二部分顫音和斷奏音型的展開。再現部按奏鳴曲式結構原則,副部主題的調性由屬調轉為主調,其它都基本是呈示部的再現。最後在短小精幹的尾聲中結束這一樂章。

第2樂章[編輯]

浪漫曲,C大調,行板,
拍子

十分優美抒情,其結構具有迴旋曲式的特徵。主部主題淳樸、抒情,曲調寬廣。第1插部旋律富於流動性。第2插部跳弓與連奏形成鮮明對比。第3插部是全曲中唯一小調性的主題,它運用一個回音音型連續不斷地出現於高音部和低音部,相互對比,加強樂曲的戲劇性。

第3樂章[編輯]

G大調,稍快板,
拍子

短小、精緻的小步舞曲複三部曲式結構。舞曲部分由明快有力和抒情流暢兩種富於對比性的旋律段所構成。中間部採屬調,柔和甜美,象是愉快的歌聲,它也是由兩種富於對比的旋律構成。

第4樂章[編輯]

輪旋曲,G大調,快板,
拍子

生動活潑的快板,迴旋奏鳴曲式結構。呈示部包含有兩個主題,它們與第一樂章的單調有着緊密聯繫。主部主題是一首威尼斯流行歌曲[來源請求],它洋溢着青春活力和生命的光輝。副部主題優美生動而玲瓏纖巧,它與第一樂章副部主題的第二部分類似。展開部是以主部主題為基礎的調性變化與發展。再現部的主部和副部是倒置出現的,即副部主題在前,主部主題在後,因此加強了迴旋曲所特有的熱烈氣氛。整個《弦樂小夜曲》在興高采烈的歡快情緒中結束。

衍生作品[編輯]

註釋[編輯]

  1. ^ 莫札特一生共寫有十三首小夜曲,許多人認為這是其中最為明快、優雅及富有魅力的一首。
  2. ^ 「舊全集」指由布賴特科普夫與黑特爾音樂出版社所出版的「舊莫札特全集英語Alte Mozart-Ausgabe」,是音樂史上首次的莫札特作品總整理,其正式名稱為《沃爾夫岡·阿瑪德烏斯·莫札特作品:編纂大全》(Wolfgang Amadeus Mozarts Werke. Kritisch durchgesehene Gesamtausgabe)。關於貝倫賴特出版社所出版的「新全集」,請見莫札特全集
  3. ^ 學者Alfred Einstein認為,作品K. Anh. 136的梅呂哀舞曲樂章可能是散佚樂章的鋼琴改編版本[1]:III

參考資料[編輯]

參照
  1. ^ 1.0 1.1 1.2 1.3 Schmid, Ernst Fritz. Taschenpartitur 19. Kassel: Bärenreiter-Verlag, 1956/64. Vorwort.
樂譜

參見[編輯]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