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週五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耶穌受難節日期
(2020年至2026年)
年份 西方基督教 東方基督教
2020年 4月10日 4月17日
2021年 4月2日 4月30日
2022年 4月15日 4月22日
2023年 4月7日 4月14日
2024年 3月29日 5月3日
2025年 4月18日
2026年 4月3日 4月10日

聖週五(英語:Good FridayHoly FridayGreat FridayGreat and Holy Friday),沈默週五(德語:Stiller Freitag)、耶穌受難節耶穌受難日、天主教稱主受難日,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宗教節日,基督徒用以記念耶穌基督各各他被釘死受難的紀念日。它也被稱為聖週五,大周五。為聖週中的星期五,也是逾越三日慶典的一部份,是復活節之前的星期五。有些人將這個節日等同於猶太教的逾越節,這樣便能確保當晚是與主耶穌被捕的晚上同是月圓之夜。它有時也會被稱為復活節週五Easter Friday),但這可能跟另一個節日(復活節之後的週五)混淆。

根據福音書記載[1],耶穌於公元33年猶太歷尼散月十四日與門徒設立記念儀式,後於上午九時左右被釘,於下午三時左右死去。主耶穌基督惟獨吩咐門徒要記念祂的死亡。

在西方基督教世界中,許多國家都將此日訂為公共節日,其中也包括美國的12個州。

受難時間[編輯]

根據當前曆法推算,耶穌受難是在猶太歷尼散月十四日,按照當前的曆法推算是儒略曆公元33年4月2日星期四─4月3日星期五,格里曆33年3月31日星期四─4月1日星期五。這一天是一個滿月日。[2]

耶穌受難日的宗教禮儀與記念活動[編輯]

在早期的基督教會,只有記念耶穌復活的星期日才是舉行節慶活動的聖日。到了公元4世紀,復活節之前一周的每一天都被定為聖日,其中包括耶穌受難日。許多基督徒都會覺得「Good Friday」(中文難以直譯,故根據發生的事件譯為「耶穌受難日」或「受難日」)這個名稱不太合適。既然是耶穌釘十字架的日子,理應看作是「Bad Friday」。有人相信「Good」一詞從「God」變化而來,本來意思是「God Friday」(神的星期五)。還有人相信「Good」表示由耶穌殉教帶來的拯救對世人是上好的饋贈。然而根據詳細考據,Good 一詞在古代有「神聖」、「聖潔」的意思,現代已經少用,但據此推知 Good Friday 是代表神聖的週五的意思[3]

「受難日」是記念耶穌之「死」。這一天信徒們身穿深色服裝,參加禮拜儀式時言容肅穆。天主教徒在禱告時還要將蠟燭順次熄滅,使教堂暗黑。儀式上要誦讀《舊約·以賽亞書》裏的幾節經文。以賽亞是古代的希伯來先知,他預言了基督受難,天主教會稱這段文字為「受苦僕人」經文。

聖餐禮,是為記念耶穌受難日而舉行的一種儀式。這個儀式是耶穌在和門徒們共進「最後的晚餐」時創立的,當時他已經知道門徒中有人出賣了他。《馬太福音》第26章:「他們吃的時候,耶穌拿起餅來,祝福,就掰開,遞給門徒,說:『你們拿着吃,這是我的身體。』又拿起杯來,祝謝了,遞給他們,說:『你們都喝這個,因為這是我立約的血,為多人流出來,使罪得赦。但我告訴你們:從今以後,我不再喝這葡萄汁,直到我在我父的國里同你們喝新的那日子。』」《新約·哥林多前書》也提到使徒保羅將聖餐禮傳給信徒並闡明其記念意義。天主教徒又把聖餐稱作「聖體」。在領聖餐的儀式上,主禮人對小塊麵餅和小杯葡萄酒(代表耶穌的肉和血)進行祝禱,然後分給正式教徒領食。教徒通過這種象徵性的領食緬懷耶穌基督及其言行。參加聖餐禮是增進並加強信徒與基督之間和信徒相互間的溝通。各教別在領聖餐的細節上有所不同。東正教的聖餐用的是發麵餅,天主教則用無酵餅。大多數新教教派改葡萄酒為葡萄汁。有的教派要求領聖餐的信徒必須受過堅信禮(參見「聖靈降臨日」)。

天主教的儀式上還要奉行崇拜十字架的禮儀。該禮儀最早出現在耶路撒冷。十字架先被遮蓋,隨後逐漸顯露,然後被安放祭壇前,信徒們要對十字架進行跪拜。司祭脫鞋走近十字架,這個過程中要行三次屈膝禮,然後吻十字架。副主祭等也跟着做。據文獻記載,在英格蘭曾有過「爬向十字架」的崇拜儀式。 對耶穌受難日這個節日,天主教、東正教以及基督新教聖公、信義會和其他一些派別都有禮拜儀式。在許多地方,不同教派在這一天聯合舉行禮拜,表示團結合一。

除了聖餐禮、晨禱、晚崇拜之外,受難日的遊行活動在天主教基督徒聚居的社區也很常見。在以色列的耶路撒冷城,教士們舉着十字架領着信徒們重走當年耶穌受難的「苦路」,每到一處都要誦經祈禱。在意大利西西里,特拉帕尼復活節的遊行從耶穌受難日下午就開始了,在哀傷的音樂聲中人們抬着木製的耶穌受難像沿着街道緩緩行進,這樣的遊行要持續24小時。許多地方在這一天還演出受難劇,再現那悲劇性的一幕。

墨西哥的「拜苦路」記念儀式[編輯]

教會在這日擧行受難日崇拜及拜苦路禮儀,讓信徒默想基督為世人所付出的。在墨西哥每年都舉行大約三百個節日記念耶穌的死亡,「拜苦路」是其中一個盛會。每逢拜苦路節日,都有大遊行隊伍,隨行演出耶穌受難的情節。拉丁詞語「苦路」是指「耶穌前往殉難地點的路線」。論到墨西哥拜苦路習俗的由來,墨西哥城伊斯塔帕拉帕區文化展覽館館長說:「1833年,伊斯塔帕拉帕區霍亂流行。當地居民為了制止疫病蔓延,就開始了耶穌受難的表演活動。」

拜苦路當日,人群紛至沓來為要一睹遊行隊伍的演出:有扮演猶太領袖的,有扮演百夫長的,有扮演使徒的,也有跟隨耶穌的婦女,還有馬利亞。一個年輕人扮作耶穌,他早已熟記聖經的經文,能在遊行期間照念如儀。所有表演者都穿戴假髮、鬍子和厚長袍。有些表演者充當「拿撒勒人」,頭戴荊棘冠冕,或光着腳,或穿上涼鞋,走在「耶穌」後邊,模擬耶穌受難的情景。這些「拿撒勒人」有時多達2500人,他們整日抬着十字架,徐徐步上埃斯特雷亞山(或星山),就是用來代表「釘死耶穌」的地方。

街上也佈滿各色攤子,售賣諸如帽子、飲料、印在面頰和手臂的宗教圖案紙、氣球,還有孩子喜歡的糖果,林林總總,應有盡有。節日期間,連機動遊戲也給裝置起來,讓人玩個痛快。

在克雷塔羅城,參加拜苦路的悔改者繫着腳鐐,踉踉蹌蹌地往前走。在塔斯科,參加者把一捆捆共重四五十公斤的荊條放在背上,步行差不多五小時之久。沿路也有人加入遊行,一邊走,一邊鞭笞自己。

參考文獻[編輯]

  1. ^ 路加福音第22章第19, 20節
  2. ^ 參考Theidor v. Oppolzer, Canon der Finsternisse 1887, p.344
  3. ^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http://www.oed.com/view/Entry/79925#eid2855682.  外部連結存在於|website= (幫助)

參見[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