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兆鯤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蔣兆鯤(?—?),瀚槎南溟,一號茗仙江蘇豐縣人。清朝翰林

生平[編輯]

蔣兆鯤之父蔣德璟為拔貢。兆鯤為長子,自幼聰穎,過目成誦。少年進學,年二十三即獲選拔萃科,但鄉試未中,於是進求學,於季芝昌呂賢基門下受教,苦讀十年,終於在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丙午科順天鄉試中式,次年(1847年)聯捷丁未科,選庶吉士。此時其父德璟來京省親,患病不治,於是歸里營葬,守喪三年。服闕後重新入京散館,授翰林院編修,參纂國史及修《宣宗實錄》。

後來,兆鯤被選為東河即用知府,遇缺以道員即補,經年未有閒暇探親。不久,得知其母生病,日夜奔馳數百里,歸鄉探望。不到一個月,其母去世。兆鯤因哀傷過度,得肺痿之疾,三年不愈而卒。著有《求是室詩存》。

光緒《豐縣志》有傳。[1]

參考資料[編輯]

  1. ^ 《豐縣志》卷之九·人物上·頁二十八:「蔣兆鯤,字瀚槎,號南溟,一號茗仙,德璟長子也。性穎異,讀書一過不忘。弱冠入邑庠,年二十三中萃科,鄉試未售,遂負笈入都,受業於先達季公芝昌、呂公賢基之門,膏晷無間者十年。道光丙午應順天鄉試中式。丁未聯捷南宮,與館選。適德璟來京臨省,遘疾不起,遂歸里營葬,泣血盡哀,廬墓三年。服闕,入都散館,授編修。纂國史與修《宣宗實錄》,欽簡東河即用知府。遇缺以道員即補。宣力工次,經年未遑歸省。旋聞母病,即日歸,一日夜馳五百里,抵家,母病已劇,未逾月卒。以哀毀過度,得肺痿疾,三年不瘳,遂捐館。著有《求是室詩存》板藏於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