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元爔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鄒元燨(1915年—1987年),立清,男,浙江平湖人,中國材料學家、冶金專家。

生平[編輯]

1915年11月12日,鄒元燨出生於浙江省平湖縣乍浦鎮[1]

早年先後就讀於稚川中學杭州高級中學,後考入浙江大學化工[1]。畢業後曾在長沙資源委員會下屬的煉銅廠擔任工程師;該所在抗日戰爭時期遷往大後方陪都重慶

1942年,以第一名考取當時民國政府的「林森獎學金」,獲得政府資助留學美國的資格。赴美後就讀於匹茲堡的卡內基工學院(今著名的卡內基梅隆大學),並於1947年獲得冶金學科學博士學位。

1947年6月,回國應聘,任浙江大學化學工程系教授。1949年後,調往上海,在中國科學院實驗館(今中國科學院上海冶金研究所的前身)擔任研究員,從事材料、金屬和半導體領域的研究工作。

1958年,參與創辦上海科學技術大學冶金系,並擔任上海科學技術大學校務委員會委員、冶金系系主任和教授。

1961年至1987年,先後擔任中國科學院上海冶金研究所的副所長、所長、名譽所長。1980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家庭[編輯]

父親鄒宏賓(號窺鏡,以字行)是浙江省現代師範教育的先驅人物,早年於日本早稻田大學畢業,獲得博物學碩士學位。鄒宏賓也是中國同盟會的早期會員,他在日本與陳仲權是好友,故加入同盟會。回國後曾在浙江省會杭州創辦教育講習所,自任所長,也是國立浙江大學教授

參考連結[編輯]

  1. ^ 1.0 1.1 邹元燨(1915--1987)——平湖乡贤. 平湖網. 2010-07-29 [2011-0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16) (中文).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