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彥棻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鄭彥棻
個人資料
性別
出生(1902-02-08)1902年2月8日
 大清廣東省順德縣
逝世1990年6月21日(1990歲—06—21)(88歲)
 中華民國台北市
籍貫廣東省順德縣
國籍 大清(1902年–1911年)
 中華民國(1912年–?年)
 中華民國(?年–1990年)
政黨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學歷
經歷

鄭彥fan1(1902年2月8日—1990年6月21日),廣東省順德縣人,中華民國政治人物,以長於僑務聞名。[1]

生平[編輯]

早年生涯[編輯]

1902年2月8日(農曆正月初一),鄭彥棻生在廣東省順德縣。兄弟二人,鄭彥棻居長。6歲時喪父。9歲時,入私塾讀書。10歲時,轉入北滘鄉立小學學習。1916年,鄭彥棻隨六叔赴香港,在翠英英文學校進修。1917年回到廣東,任廣州《採風報》校對,不久擔任記者。[1]

1918年秋,鄭彥棻以同等學力報考免交學費的國立廣東高等師範學校附屬初級師範學校預科,以第6名的成績獲得錄取。在校期間,鄭彥棻利用暑假外出工作。他還當選該校學生會服務部部長。後來,學生會服務部設立廣州市第一所平民義學,鄭彥棻任主任兼教員。此外,他還歷任學生會貿易部(相當於消費合作社)幹事、總經理、董事長等職務。因經營得法,盈利甚多。

1919年,鄭彥棻考入國立廣東高等師範學校數理化部。在該校內推廣《新青年》、《新教育》、《新思潮》、《浙江潮》等刊物。[1]在校期間,因受教育學教授黃希聲影響,由原本主修數學、輔修化學轉而對教育學感興趣。[2]因在校學習勤奮,品學兼優,獲校長鄒魯賞識。1923年,經鄒魯謝清介紹,鄭彥棻加入中國國民黨。同年,鄭彥棻作為國立廣東高等師範學校學生會評議部部長,參加了廣東全省學生聯合會評議部的工作,並被推選為全國學生聯合會廣東省代表,出席了該會在廣州召開的評議大會。[1]

1924年1月,孫中山開始在國立廣東高等師範學校禮堂講授「三民主義」,鄭彥棻每次都聽講並做筆記。1924年2月6日,孫中山任命鄒魯為國立廣東大學籌備主任,籌備將廣東高等師範學校、廣東公立法科大學、 廣東公立農業專門學校合併為國立廣東大學。同年5月,籌備工作結束,鄒魯成為國立廣東大學校長。 6月,鄭彥棻自國立廣東大學師範學院畢業,被學校派赴日本考察教育。自日本歸來後,鄭彥棻留校任國立廣東大學附屬小學訓導主任、數理科教員兼舍監。[1]

留學法國[編輯]

1925年底,鄭彥棻被保送到法國里昂中法大學學習。接到保送通知後,鄭彥棻便辭去教職,北上辦理出國手續。1926年2月,鄭彥棻一行自上海乘郵輪赴法國,入里昂中法大學,並獲准入里昂花園中學特別班學習法語。同年,鄭彥棻任中國國民黨里昂支部委員,與謝清(後來加入中國共產黨)共同代表里昂支部出席了中國國民黨駐法總支部在巴黎舉行的代表大會,鄭彥棻在會上當選駐法總支部指導委員,負責整理並統一總支部。後來,他又被任命為中國國民黨駐法總支部常務委員,在法國、比利時英國荷蘭德國等國開展反共活動。[1]

1927年暑假,鄭彥棻來到距離里昂不遠的格城,在格城的暑期學校學習發音學。同年秋,他獲准轉學至巴黎,原想入法國國立高等師範學校學習,但該校不收外國學生,故只好入法國國立巴黎大學法學院學習統計學。1929年,鄭彥棻當選中國國民黨駐法總支部出席中國國民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同年3月,抵達南京,出席了中國國民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後,返回法國,兼任《中央日報》駐歐特派員。[1]

1930年,中國國民黨駐法總支部第一屆代表大會舉行,會上鄭彥棻發表宣言,並且表示擁護國民政府及蔣介石。同年,鄭彥棻應國際聯盟宣傳部之邀,赴日內瓦參觀,隨後便在國際聯盟宣傳部任職。不久,任國際聯盟秘書廳秘書,開始正式在國際聯盟工作。[1]

1931年6月,鄭彥棻獲得法國國立巴黎大學統計師學位。1933年,鄭彥棻回國休假,與南海縣的倫蘊珊在廣州新亞大酒店結婚。同年,福建事變發生,中山大學(即原廣東大學)法學院院長郭冠傑離職務,校長鄒魯邀鄭彥棻接任該院院長。但鄭彥棻表示「服務母校,原屬義不容辭,只以此次返國,系休假性質,一切手續,並未交代,如果將來學校一定要我回來,我一定隨時應命!」於是,1934年,鄭彥棻偕新婚妻子返回日內瓦。[1]

歸國任職[編輯]

1935年,鄭彥棻辭去在國際聯盟的工作,回到廣州,出任中山大學法學院院長。任內,他「提倡讀書風氣、擴充圖書設備、延攬績學良師、舉辦特約演講、創置模擬法庭、提高學生程度。」1936年4月,經鄭彥棻建議,設立「鄉村服務實驗區」。同年,兼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特別訓練班教官,講授「國際政治與國際現勢」課程。1937年夏,鄭彥棻辭去中山大學法學院院長職務。[1]

抗日戰爭爆發後,鄭彥棻應宋子文之邀,離開廣州赴上海參加抗戰工作,被任命為全國經濟委員會專門委員,負責研究國際情勢及國際宣傳。日軍佔領上海後,他奉命離開上海至香港。1938年春,國民政府遷至武漢,鄭彥棻奉命赴武漢協助接收民眾團體「國際反侵略運動大會中國分會」。接收後由宋子文擔任會長,鄭彥棻任執行部主任,負責實際事務。1938年7月9日,三民主義青年團武昌成立,鄭彥棻任中央臨時幹事會常務幹事。他還兼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設計委員、中國國民黨中央訓練委員會委員、國民精神總動員會議設計員、國民外交協會常務理事等職。1939年,廣東省第一屆臨時參議會成立,鄭彥棻當選參議員。同時他還擔任中國國民黨重慶市黨部文化運動委員會主任委員。[1]

1940年8月,鄭彥棻調回廣東,任廣東省政府委員兼秘書長,後來又兼任統計長。他倡導「機關學校化」運動,設立「公餘服務團」。同年12月,又任中越文化工作同志會理事。1943年1月,鄭彥棻因公赴重慶,被臨時派為中央訓練團高級班主任秘書。同年3月,出席在重慶舉行的三民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第一屆中央幹事會幹事。三青團一大閉幕之後,舉行了第一次中央幹事、監察聯席會議。會上,鄭彥棻被派為中國國民黨中央團部宣傳處處長,後又兼任文化建設運動委員會主任委員。[1]

1944 年1月,鄭彥棻兼任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幹部學校教員。同年,又出任中央幹部學校研究部教授,講授「省縣行政」課程。1945年5月,鄭彥棻出席中國國民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並當選第六屆中央執行委員。同年8月,調任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副秘書長。[1]

抗日戰爭勝利後,鄭彥棻隨蔣介石巡視北平、南京等地。1946年9月,鄭彥棻出席在廬山舉行的三民主義青年團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後調回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團部任副書記長兼中央幹事會常務幹事。1947年,黨團合併,鄭彥棻任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副秘書長。同年9月舉行的中國國民黨六屆四中全會上,鄭彥棻當選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1]

1946年,鄭彥棻任制憲國民大會代表。1947年,出任國民政府立法院第四屆立法委員。[3]1948年春,鄭彥棻回到廣東參加行憲後第一屆立法委員競選,以僅次於吳鐵城的票數當選為第一屆立法委員。同年5月,參加第一屆立法院第一次會議預備會,任議事規則起草委員會委員。同年12月22日,吳鐵城任孫科內閣行政院副院長兼外交部部長,並辭去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長職務。12月30日,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決議:由鄭彥棻代理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長。[4]:8763[1]

台灣生活[編輯]

1949年4月3日,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長鄭彥棻,日前赴溪口晉謁蔣介石,報告中央黨部遷廣州後黨務推進情形,並請示五中全會召開之有關事宜,今晨離溪口;同日,中國國民黨中常委雷震、前外交部長王世杰亦到溪口謁蔣[4]:8863第二次國共內戰末期,鄭彥棻赴台灣。1950年1月,鄭彥棻與黃少谷陳立夫蔣經國谷正綱等人到台中日月潭商議中國國民黨的改造問題。鄭彥棻後來擔任中國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委員兼第三組主任。[1]

1952年3月,出任行政院政務委員兼行政院僑務委員會委員長。10月21日,鄭彥棻在台北主持召開第一次僑務會議,會議通過成立「華僑聯合救國總會」,10月26日還通過《華僑反共抗俄公約》。 1954年7月,鄭彥棻奉命着手辦理協助越北撤僑工作,鼓勵華僑學生赴台灣升學。這段時期,鄭彥棻主要從事僑務,宣慰僑胞,鼓動華僑反共、反大陸。[1]

1960年,鄭彥棻調任司法行政部部長。任內他提出「合理減輕司法人員的工作負擔問題,改善司法人員生活問題,培養及儲訓法學人才問題,院檢調查局監所設備之現代化問題。」1964年11月,鄭彥棻任中國國民黨第九屆中央委員,並連任九屆一、二、三、四中全會中央常務委員。[1]

1967年冬,鄭彥棻調任總統府副秘書長,1972年升為秘書長。1969年4月,再度當選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1978年5月20日,蔣經國就任中華民國第六任總統,鄭彥棻改任總統府國策顧問,同時擔任光復大陸設計研究委員會委員。1979年,應中國文化大學創辦人張其昀之邀,在三民主義研究所開設「五權憲法專題研究」課程,併兼任博士研究生指導教授。[1]1987年,再被蔣經國聘為總統府資政

晚年,鄭彥棻曾患大腸癌,但他戰勝病魔,並參與防癌知識傳播工作,指出「癌症不可怕,我就是見證!」1988年3月12日,鄭彥棻的妻子倫蘊珊在台北三軍總醫院病逝,鄭彥棻將妻子葬在台北金山鄉中華海景墓園。1988年7月,鄭彥棻出任中國國民黨第十二屆中央評議委員。同年10月,任「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大同盟」第四屆推行委員會諮議委員。[1]

1990年6月21日,鄭彥棻因腦溢血及腎功能衰竭,在台北三軍總醫院病逝,享年88歲。同年7月9日,鄭彥棻被安葬在台北金山鄉中華海景墓園,與妻子同眠。[1]

鄭彥棻逝世後,獲得褒揚令[5]

總統府資政鄭彥棻,志慮忠純,操持嚴謹,早歲親聆 國父演講三民主義,遂畢生闡揚,奉行不懈,嗣以書生從政,勇於任事,在艱彌厲,卓有聲稱,歷經抗戰、戡亂、行憲、至於復興建設、累膺重寄,主僑政,掌法務、令蹟丕顯,洊擢總統府秘書長,參佐機衝,勳猶懋著,比年受聘為資政,從公之餘,猶勤著述,方期讜諭嘉謨,長資匡贊,遽聞溘逝,軫悼良深,應予明令褒揚,以示政府篤念耆勳之至意。

總統 李登輝
行政院長 郝柏村

中華民國七十九年七月六日

著作[編輯]

  • 鄭彥棻,往事憶述,傳記文學出版社
  • 鄭彥棻,鄭彥棻八十,傳記文學出版社
  • 鄭彥棻,思齊集
  • 鄭彥棻,見賢集
  • 鄭彥棻,省政五論
  • 鄭彥棻,認識華僑
  • 鄭彥棻,青年與訓練
  • 鄭彥棻,華僑與開國
  • 鄭彥棻,主義與憲政
  • 鄭彥棻,五權憲法要義
  • 鄭彥棻,苦鬥中的僑教
  • 鄭彥棻,國父遺教講述
  • 鄭彥棻,國父遺教闡微
  • 鄭彥棻,地方自治論文集
  • 鄭彥棻,僑胞的動向與路向
  • 鄭彥棻,鄭彥棻先生文集
  • 鄭彥棻,鄭彥棻先生言論選集
  • 鄭彥棻,無僑教即無僑務的真諦
  • 鄭彥棻,國父的偉大及其思想探微
  • 鄭彥棻,我們對於國際聯盟應有的認識和態度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五十一位中國國民黨中常委的最後結局,中共黨史出版社,2008年,第359-363頁
  2. ^ 凌林煌、尤麗媛,鄭彥棻與中國現代僑務,民國94年1月~7月,打字討論稿
  3. ^ 劉壽林等編,民國職官年表,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4. ^ 4.0 4.1 李新總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編,韓信夫、姜克夫主編,《中華民國史大事記》(全十二卷,共十二冊),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7月
  5. ^ 鄭彥棻先生年譜初稿,傳記文學出版社,1991年,第8頁
政府職務
前任:
葉公超
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委員長
1952年4月16日—1958年7月16日
繼任:
陳清文
前任:
谷鳳翔
中華民國司法行政部部長
1960年6月1日—1967年12月6日
繼任:
查良鑑
前任:
張群
中華民國總統府秘書長
1972年5月29日—1978年5月20日
繼任:
蔣彥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