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哈茲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典範條目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座標43°00′N 41°01′E / 43.000°N 41.017°E / 43.000; 41.017

阿布哈茲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Социалисттә Советтә Республика Аҧсны阿布哈茲語
საბჭოთა სოციალისტური რესპუბლიკა აფხაზეთი格魯吉亞語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 Абхазия俄語
1921年—1931年
阿布哈茲國徽
國徽
國歌:國際歌
1921年阿布哈茲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地圖
1921年阿布哈茲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地圖
首都蘇呼米
常用語言阿布哈茲語格魯吉亞語俄語
政府社會主義共和國
立法機構蘇維埃代表大會
歷史 
• 建立
1921年3月31日
• 終結
1931年2月19日
面積
1926年8,600平方公里
人口
• 1926年
201,016
貨幣盧布
前身
繼承
格魯吉亞民主共和國
阿布哈茲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

阿布哈茲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阿布哈茲語Социалисттә Советтә Республика АҧсныССР Аҧсны格魯吉亞語საბჭოთა სოციალისტური რესპუბლიკა აფხაზეთისსრ აფხაზეთი;俄語: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 АбхазияССР Абхазия)是1921年3月13日至1931年2月19日蘇聯高加索阿布哈茲地區存在的共和國[注 1]。阿布哈茲在1921年紅軍攻佔格魯吉亞後獨立,直到同年12月16日簽署條約,與格魯吉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合併。阿布哈茲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類似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但名義上與格魯吉亞獨立,還像蘇聯加盟共和國一樣有權組建軍隊。阿布哈茲通過與格魯吉亞組成「條約共和國」加入1922年成立的外高加索社會主義聯邦蘇維埃共和國亞美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阿塞拜疆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格魯吉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都是聯邦成員國。阿布哈茲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31年終結,阿布哈茲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取而代之,隸屬格魯吉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阿布哈茲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存在期間一直由人民部長會議主席涅斯托爾·阿波羅諾維奇·拉科巴領導,他對共和國的控制非常徹底,以致外界戲稱該國「拉科巴斯坦」。拉科巴與蘇聯領導人約瑟夫·維薩里奧諾維奇·史太林關係密切,農業集體化一直推遲到阿布哈茲納入格魯吉亞才落實。阿布哈茲是當時的主要煙草生產國,產量超過蘇聯出口總量一半。共和國還生產其他農產品,如茶葉、葡萄酒、柑橘類水果,是蘇聯境內比較富裕的地區。盛行亞熱帶氣候的阿布哈茲還是度假勝地,史太林等蘇聯領導人在當地擁有「達恰」(度假別墅),在此生活的時間很長。

阿布哈茲民族結構多樣,名義上佔主導的阿布哈茲人不足人口總量三成,其他主要民族包括格魯吉亞人、亞美尼亞人、希臘人、俄羅斯人。阿布哈茲人不佔多數,但在蘇聯本土化政策影響下優勢地位顯著,阿布哈茲語得以推行。這些政策推動阿布哈茲民族認同,民族思潮興起。阿布哈茲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是現代史上第一個阿布哈茲地理實體,雖說存在時只有準獨立共和國地位,1931年又降為自治共和國,但阿布哈茲人民沒有忘記它存在。經過20世紀80年代後期的開放政策改革重組,阿布哈茲領導人以阿布哈茲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為先例,呼籲復國並從格魯吉亞獨立。他們恢復《1925年阿布哈茲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憲法》,分離主義者在1992至1993年與格魯吉亞開戰,20世紀80年代末爆發的阿布哈茲-格魯吉亞衝突持續至今。

歷史[編輯]

背景[編輯]

俄羅斯帝國19世紀初吞併阿布哈茲,1864年統治已經穩固[1]。俄羅斯無意維持地方民族結構,把當地納入庫塔伊西省[2]。大規模人口遷移徹底改變阿布哈茲的民族構成,成千上萬阿布哈茲人逐出,明格列爾人取而代之[3][4]。俄羅斯帝國在1917年俄國二月革命瓦解,阿布哈茲地位不明[5]。擺脫俄國統治後當地一度考慮在1917年加入北高加索山區共和國,最後因阿布哈茲與共和國其他地區相隔太遠作罷[6]。1918年2月,阿布哈茲布爾什維克企圖在當地創辦公社,類似俄羅斯當時成立的蘇維埃。舉動失敗後,布爾什維克領導人埃夫雷姆·阿列克謝耶維奇·埃什巴涅斯托爾·阿波羅諾維奇·拉科巴逃亡。[7]此事促使阿布哈茲人民委員會成立並有效控制當地。1918年5月格魯吉亞民主共和國成立,將阿布哈茲視為領土。格魯吉亞一直沒有全面控制當地,放任阿布哈茲人民委員會統治直到1921年布爾什維克入侵。[8]

《1921年格魯吉亞憲法》明確阿布哈茲的地位,第107條規定阿布哈茲(又稱「蘇霍姆區」)享有自治權[9]。《憲法》在1921年2月紅軍入侵格魯吉尼亞後公佈,第107條承諾的自治權從未落實[10]。歷史學家蒂莫西·布勞維爾特認為這是現代史上阿布哈茲首度劃為地理實體,對後世影響深遠[11]

成立[編輯]

1921年2月15日,蘇聯紅軍入侵格魯吉亞,兩天後已至阿布哈茲[12]。埃什巴與拉科巴在紅軍入侵前回到阿布哈茲並組建蘇維埃革命委員會,為建立布爾什維克政府打基礎[13]。首府蘇呼米3月4日陷落,格魯吉亞境內的戰鬥還在繼續。蘇維埃革命委員會沒料到會成為阿布哈茲僅有的權力機構,利用混亂局勢宣佈阿布哈茲為獨立共和國。[14]委員會向莫斯科發電報詢問下一步該怎麼走,提議加入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但高加索局和布爾什維克領導人謝爾戈·康斯坦丁諾維奇·奧爾忠尼啟則反對[15]。1921年3月31日,「根據工人意願,新的阿布哈茲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誕生」[16]。阿布哈茲至此名義上是獨立共和國,根據阿布哈茲與格魯吉亞雙邊的理解,新共和國終將納入新成立的格魯吉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6]。此前阿布哈茲為獨立實體,完全脫離格魯吉亞。格魯吉亞蘇維埃革命委員會是格魯吉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管理機構,1921年5月21日發電報歡迎阿布哈茲加入,建議兩國在第一屆工人大會上解決雙方關係形式問題。[17]

地位[編輯]

1922年格魯吉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疆域(中間綠色部分),阿布哈茲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是左上角的粉紅色部分

阿布哈茲蘇維埃革命委員會掌握權力後不想放棄對阿布哈茲地區的控制權,所以不願安排工人大會決定國家未來的地位。高加索局迫使阿布哈茲蘇維埃革命委員會採取行動,阿布哈茲與格魯吉亞1921年10月開始條約談判。[18]同年12月16日簽署的條約只有兩條:

一、格魯吉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與阿布哈茲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組成政治、軍事、金融經濟聯盟。
二、為實現上述目標,兩國政府宣佈合併以下部委:1、軍事;2、金融;3、人民農業;4、郵電;5、肅反委員會;6、工農檢查院;7、人民司法部;8、海運部

——格魯吉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與阿布哈茲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條約[19]

條約將兩國合為一體,阿布哈茲身為「條約共和國」名義上隸屬格魯吉亞[20]。《1922年格魯吉亞憲法》明確兩國以「特別聯盟條約」結合,強化阿布哈茲在格魯吉亞的特殊地位。《1925年阿布哈茲憲法》宣佈兩國是「在特別條約基礎上」統一。[21]1922年12月13日,阿布哈茲與格魯吉亞加入外高加索社會主義聯邦蘇維埃共和國,其他成員國包括亞美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阿塞拜疆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新聯邦表面上是為經濟目標成立,但觀點尚具爭議,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鞏固蘇聯控制。[22]

阿布哈茲地位基本相當於格魯吉亞境內自治區,但與蘇聯其他自治共和國相比不但自有旗幟(國旗)與盾徽(國徽),還有獨立共和國才能組建的國民軍部隊[23]。根據《1925年憲法》所述,盾徽「以阿布哈茲風景為背景,前方是金色錘子與鐮刀阿布哈茲語題字『阿布哈茲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24]。1926年圖案小幅調整,把原本只有阿布哈茲語的共產主義運動(乃至全蘇聯)格言「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新增格魯吉亞語和俄語[24]。阿布哈茲1925年4月1日頒佈《憲法》,這和國民軍部隊一樣本是獨立共和國才有的權利[25]

阿布哈茲人民和領導人對與格魯吉亞結盟不以為然[11],格魯吉亞方態度類似,覺得這不過是布爾什維克的陰謀,把格魯吉亞對莫斯科當局的敵意轉向阿布哈茲,畢竟格魯吉亞人非常敵視布爾什維克[26]。阿布哈茲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是蘇聯唯一的「條約共和國」,蘇聯與格魯吉亞當局對阿布哈茲的確切地位非常關注,不希望其他地區要求類似地位[27]。為解決問題,蘇聯與格魯吉亞當局決定在1931年2月19日把阿布哈茲降級重組為自治共和國,隸屬格魯吉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外高加索社會主義聯邦蘇維埃共和國成員國身份不變[28]。此舉引發公眾抗議,也是阿布哈茲針對蘇聯當局的首次大規模抗議[29]

政治[編輯]

涅斯托爾·阿波羅諾維奇·拉科巴1921年開始便是阿布哈茲事實上的領導人直到1936年去世,他在阿布哈茲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立上的作用舉足輕重

阿布哈茲蘇維埃革命委員會在主席埃夫雷姆·阿列克謝耶維奇·埃什巴領導下掌控阿布哈茲,直到建立常設機構[17]。1922年2月17日人民委員會議成立並推舉涅斯托爾·阿波羅諾維奇·拉科巴任主席, 拉科巴在1921年布爾什維克掌權後就是阿布哈茲事實上的領導人,1922年擔任主席純屬形式,讓他名義上成為共和國政府首腦[30][31]。俄國革命後他與埃什巴都是阿布哈茲布爾什維克領導人,早在1918年2月和4月就曾兩度試圖奪權。四月奪權失敗後兩人逃離阿布哈茲,直到1921年3月布爾什維克的控制鞏固後返回。埃什巴很快調到其他職位,拉科巴獨享首腦地位。[32]

拉科巴把阿布哈茲當個人封地嚴密控制,外界笑稱阿布哈茲「拉科巴斯坦」,他的共和國最高領袖地位從未受到質疑或挑戰[33]。拉科巴與蘇聯領導人約瑟夫·維薩里奧諾維奇·史太林關係密切,由此取得許多特權,如抵制蘇聯其他地方實施的農業集體化等鎮壓政策、在財政上支持阿布哈茲貴族等[34]

經濟[編輯]

阿布哈茲是蘇聯時期重要的煙草產地,20世紀30年代的煙草出口最高佔蘇聯總量五成二[35]。茶葉、紅酒、柑橘類水果(特別是橘子)產量都很高,令阿布哈茲富裕程度遠超格魯吉亞,在全蘇聯名列前茅[36]。農產品和煙草出口令當地變成「高加索地區飽受戰爭蹂躪後的繁華之島」[37]。伴隨蘇聯整體發展當地建起工廠,但對阿布哈茲的總體經濟實力影響很小[38]

阿布哈茲還是蘇聯精英與普通公民的重要度假勝地。20世紀20年代史太林每年都來度假,克里姆林宮同僚為爭取他的信任趨之若鶩。[39]拉科巴與史太林的關係越來越好,成為後者心腹,有利於保持他在阿布哈茲的統治地位[40]。這種私交在拉科巴以國內沒有富農為由拒絕實施農業集體化政策時最為明顯[41]。史太林親自為拉科巴的政策辯護,聲稱反富農政策沒「考慮阿布哈茲的特殊社會結構與政治現實,犯下把俄羅斯社會工程模式機械移植到阿布哈茲土壤上的錯誤」[42]。1931年阿布哈茲降級自治共和國後才首度實施農業集體化,1936年拉科巴去世後全面落實[43]

阿布哈茲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存在期間採用的官方貨幣一直是蘇聯盧布[44]

人口[編輯]

阿布哈茲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民族眾多。俄羅斯帝國吞併後數十年間,阿布哈茲地區人口結構變化極大。19世紀後半葉,當局驅逐的阿布哈茲人多達十萬,大部分被迫前往鄂圖曼帝國[45]阿布哈茲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立時,名義上佔主導的阿布哈茲人不足人口總量三成。蘇聯在當地實施的本土化政策旨在提升全蘇聯境內的少數民族,促使阿布哈茲人數量回升。1922至1926年,阿布哈茲人增長約八個百分點,格魯尼亞人減少六個百分點。阿布哈茲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存在期間,蘇聯僅在1926年實施人口普查,數據顯示阿布哈茲總人口20萬1,016,其中阿布哈茲人55,918,約佔28%,格魯吉亞人67494,約佔三成六。1926年人口普查表明當地其他主要民族包括亞美尼亞人(25,677,13%)、希臘人(14,045,7%)、俄羅斯人(12,553,6%)。[46][47]

阿布哈茲語使用的文字在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時期調整。根據蘇聯本土化政策,阿布哈茲人在蘇聯不屬「先進」族群,所以更重視他們的民族語言和文化發展。[48]受此類政策影響,阿布哈茲語和蘇聯其他眾多地區語言在1928年拉丁化,偏離原本採用的西里爾字母[49]。阿布哈茲文化發展得到重點照顧,無論推廣還是資助力度都很大[38]。1922年阿布哈茲科學協會為此成立,1925年又創辦阿布哈茲語言和文學學院[50]

阿布哈茲1925年版《憲法》第八條承認阿布哈茲境內民族眾多,要求把阿布哈茲語、格魯吉亞語、俄語都定為官方語言,後來又新增修正案,確保境內所有民族都有權自由發展,並在民族文化或國家機構使用母語[51][52]。大部分人口不懂阿布哈茲語,所以政府主要採用俄語,地方採用當地最流行的語言[53]

影響[編輯]

阿布哈茲「條約共和國」的確切地位始終沒有澄清,歷史學家阿爾塞納·薩帕羅夫認為當時官方也不知道「條約共和國」到底什麼意思[54]。這種地位對阿布哈茲人民意義重大,他們從未忘記民族歷史上曾建立獨立國家,或至少是理論上的獨立國家[55]。20世紀80年代蘇聯推行開放政策改革重組,民間出現阿布哈茲復國聲浪。1989年利克尼集會援引阿布哈茲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為先例,要求蘇聯當局賦予阿布哈茲加盟共和國地位。[56]1990年阿布哈茲宣佈獨立並要求恢復1925年版《憲法》,即阿布哈茲與格魯吉亞可在未來結盟[57]。恢復1925年版《憲法》導致兩國1992至1993年爆發戰爭,阿布哈茲地位爭端四起,阿布哈茲自1992年起就在事實層面從格魯吉亞獨立,20世紀80年代末爆發的阿布哈茲-格魯吉亞衝突持續至今[43]

註釋[編輯]

  1. ^ 阿布哈茲共和國與格魯吉亞就阿布哈茲地區領土存在爭端。1992年7月23日阿布哈茲共和國單方面宣佈獨立,格魯吉亞繼續主張對該國領土擁有主權聯合國193個會員國有七個正式承認阿布哈茲獨立,其中一個後來撤銷承認。

腳註[編輯]

  1. ^ Lak'oba 1998a,第89–101頁.
  2. ^ kartuli sabch'ota entsiklopedia 1985,第504頁.
  3. ^ Lak'oba 1998a,第84頁.
  4. ^ Müller 1998,第220–225頁.
  5. ^ Blauvelt 2007,第206頁.
  6. ^ Saparov 2015,第43頁.
  7. ^ Blauvelt 2012b,第81頁.
  8. ^ Lakoba 1990,第63頁.
  9. ^ Papuashvili 2012,第48頁.
  10. ^ Welt 2012,第214–215頁.
  11. ^ 11.0 11.1 Blauvelt 2014,第26頁.
  12. ^ Suny 1994,第207頁.
  13. ^ Saparov 2015,第48頁.
  14. ^ Hewitt 2013,第39頁.
  15. ^ Saparov 2015,第49頁.
  16. ^ 16.0 16.1 Saparov 2015,第50頁.
  17. ^ 17.0 17.1 Saparov 2015,第51頁.
  18. ^ Saparov 2015,第52頁.
  19. ^ Saparov 2015,第54頁.
  20. ^ Saparov 2015,第55頁.
  21. ^ Saparov 2015,第55, 57頁.
  22. ^ Hewitt 1993,第271頁.
  23. ^ Saparov 2015,第50–56頁.
  24. ^ 24.0 24.1 Saparov 2015,第56頁.
  25. ^ Hewitt 2013,第40頁.
  26. ^ Smith 2013,第344頁.
  27. ^ Saparov 2015,第60頁.
  28. ^ Blauvelt 2007,第212頁.
  29. ^ Lakoba 1995,第99頁.
  30. ^ Bgazhba 1965,第39頁.
  31. ^ Blauvelt 2007,第207頁.
  32. ^ Blauvelt 2014,第24–25頁.
  33. ^ Lakoba 2004,第100–101頁.
  34. ^ Lak'oba 1998b,第71頁.
  35. ^ Suny 1994,第268頁.
  36. ^ Zürcher 2007,第120–121頁.
  37. ^ Rayfield 2004,第95頁.
  38. ^ 38.0 38.1 Anchabadze & Argun 2012,第90頁.
  39. ^ Blauvelt 2007,第202頁.
  40. ^ Scott 2016,第96頁.
  41. ^ Marshall 2010,第239頁.
  42. ^ Rayfield 2004,第30頁.
  43. ^ 43.0 43.1 Derluguian 1998,第266頁.
  44. ^ Blauvelt 2007,第211頁.
  45. ^ Hewitt 2013,第25頁.
  46. ^ Müller 1998,第231頁.
  47. ^ Jones 1988,第617–618頁.
  48. ^ Martin 2001,第23–24頁.
  49. ^ Jones 1988,第617頁.
  50. ^ Blauvelt 2012a,第252頁.
  51. ^ Blauvelt 2012a,第241–242頁.
  52. ^ Saparov 2015,第58–59頁.
  53. ^ Blauvelt 2012a,第240–246頁.
  54. ^ Saparov 2015,第61–62頁.
  55. ^ Saparov 2015,第62頁.
  56. ^ Anchabadze 1998,第132頁.
  57. ^ Cornell 1998,第52頁.

參考文獻[編輯]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