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安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韓安國(?—前127年),字長孺西漢大臣,官至御史大夫。曾為梁孝王幕僚,並且是梁孝王身邊得力謀士。後來深得漢景帝的信任,化解了漢廷中央和梁孝王的關係,漢武帝時,提倡和親匈奴,西漢北部邊疆多年無戰事。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因病去世[1]

生平[編輯]

韓安國是梁成安人,遷居睢陽。韓安國幼學《韓非子》,仕於梁孝王劉武。吳楚七國之亂時(前154年),韓安國為梁將,阻擊吳軍。其後,梁王劉武自己任命國大臣,出入建天子旌旗。兄長漢景帝很不高興。韓安國以梁國使者的身份會見大長公主(景帝的姐姐劉嫖),表明劉武之心、大長公主通過竇太后勸說景帝。韓安國在漢朝朝廷有了大名[2]

後來韓安國觸梁法而下獄。獄吏田甲侮辱韓安國,韓安國說「你不知道死灰復燃嗎?」獄吏田甲說:「我用小便就能澆滅。」後來韓安國被漢使者任命為梁國內史。韓安國對赤身來謝罪的田甲說:「現在可以用尿澆了」,但還是厚待田甲[3]

梁王想成為皇儲,公孫詭、羊勝陰謀暗殺反對此事的大臣袁盎。景帝知道後,遣使者到梁國逮捕公孫詭、羊勝。梁王將公孫詭、羊勝藏匿,韓安國勸說梁王命公孫詭、羊勝自殺。梁國免罪、景帝、皇太后都開始重視韓安國[4][5][6]

梁王劉武死後,子共王即位,韓安國觸法丟官。漢景帝死後,漢武帝即位,武安侯田蚡為太尉。韓安國向田蚡贈500,被任命北地都尉,建元三年(前138年)改任大農令

建元六年(前135年),閩越南越國相攻,漢武帝派遣韓安國和大行王恢招撫,還沒抵達,越人便殺越王而降。同年,田蚡出任丞相,韓安國出任御史大夫。

馬邑之謀[編輯]

在與匈奴和親的問題上,武帝命大臣議論。燕人大行王恢主張攻擊匈奴,韓安國主張和親,大臣多數支持韓安國[7]。武帝於是同意和親。翌年,馬邑聶壹通過大行王恢,向武帝建議誘擊匈奴。武帝同意王恢的意見。衛尉李廣為驍騎將軍,太僕公孫賀為輕車將軍,大行王恢為將屯將軍,太中大夫李息為材官將軍,御史大夫韓安國為護軍將軍,諸將皆屬護軍。匈奴策察知陰謀,沒有上當,王恢被問責,當死罪,王恢只好自殺。

韓安國擅長適應時宜,貪財嗜利。但他所推舉皆廉士,都比他賢明。武帝評價他有宰相之器,元光四年(前131年),丞相田蚡死後,韓安國代行丞相。韓安國因墜車傷足,武帝改命平棘侯薛澤為丞相,韓安國的御史大夫解任。數月後,韓安國康復,改任中尉。元光六年(前129年),改任衛尉

之後,衛青與匈奴激戰,韓安國任材官將軍駐屯漁陽。韓安國捕虜匈奴人,得到匈奴遠去的情報。上疏停止軍屯,專心耕田。匈奴卻在一個月後大舉入侵。武帝大怒,韓安國改駐屯右北平。數月後,元朔二年(前127年),失意嘔血病死[1]

有關成語[編輯]

  • 死灰復燃:韓安國犯法下獄。梁國蒙縣獄吏田甲羞辱韓安國,韓安國說:「死灰難道不能復燃嗎?」田甲說:「復燃我就用小便澆滅。」不久,梁國內史缺員,漢朝廷派使者任命韓安國為梁國內史,從囚犯提升為二千石。田甲逃走了。韓安國說:「田甲不返回崗位,我就滅他全家。」田甲光着後背來謝罪。韓安國笑道:「現在可以尿了,公等值得我報復嗎?」還是善待田甲。

後世紀念[編輯]

汝州市把以梁豐北路更名為安國路,來紀念韓安國本人。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史記·韓長孺列傳》:安國始為御史大夫及護軍,後稍斥疏,下遷;而新幸壯將軍韂青等有功,益貴。安國既疏遠,默默也;將屯又為匈奴所欺,失亡多,甚自愧。幸得罷歸,乃益東徙屯,意忽忽不樂。數月,病歐血死。安國以元朔二年中卒。
  2. ^ 《史記·韓長孺列傳》:御史大夫韓安國者,梁成安人也,後徙睢陽。嘗受韓子﹑雜家說於騶田生所。事梁孝王為中大夫。吳楚反時,孝王使安國及張羽為將,扞吳兵於東界。張羽力戰,安國持重,以故吳不能過梁。吳楚已破,安國、張羽名由此顯。
  3. ^ 《史記·韓長孺列傳》:其後安國坐法抵罪,蒙獄吏田甲辱安國。安國曰:「死灰獨不復然乎?」田甲曰:「然溺之。」居無何,梁內史缺,漢使使者拜安國為梁內史,起徒中為二千石。田甲亡走。安國曰:「甲不就官,我滅而宗。」甲因肉袒謝。安國笑曰: 「可溺矣!公等足與治乎?」卒善遇之。
  4. ^ 《史記·韓長孺列傳》:梁孝王,景帝母弟,竇太后愛之,令得自請置相﹑二千石,出入遊戲,僭於天子。天子聞之,心弗善也。太后知帝不善,乃怒梁使者,弗見,案責王所為。
  5. ^ 《史記·韓長孺列傳》:韓安國為梁使,見大長公主而泣曰:「何梁王為人子之孝,為人臣之忠,太后曾弗省也?夫前日吳﹑楚﹑齊﹑趙七國反時,自關以東皆合從西鄉,惟梁最親為艱難。梁王念太后﹑帝在中,而諸侯擾亂,一言泣數行下,跪送臣等六人,將兵擊卻吳楚,吳楚以故兵不敢西,而卒破亡,梁王之力也。今太后以小節苛禮責望梁王。梁王父兄皆帝王,所見者大,故出稱蹕,入言警,車旗皆帝所賜也,欲以侘鄙縣,驅馳國中,以夸諸侯,令天下盡知太后﹑帝愛之也。今梁使來,輒案責之。梁王恐,日夜涕泣思慕,不知所為。何梁王之為子孝,為臣忠,而太后弗恤也?」
  6. ^ 《史記·韓長孺列傳》:大長公主具以告太后,太后喜曰:「為言之帝。」言之,帝心乃解,而免冠謝太后曰:「兄弟不能相教,乃為太后遺憂。」悉見梁使,厚賜之。其後梁王益親驩。太后﹑長公主更賜安國可直千餘金。名由此顯,結於漢。
  7. ^ 《史記·韓長孺列傳》:其明年,則元光元年,雁門馬邑豪聶翁壹因大行王恢言上曰:「匈奴初和親,親信邊,可誘以利。」陰使聶翁壹為閒,亡入匈奴,謂單于曰:「吾能斬馬邑令丞吏,以城降,財物可盡得。」單于愛信之,以為然,許聶翁壹。聶翁壹乃還,詐斬死罪囚,縣其頭馬邑城,示單于使者為信。曰:「馬邑長吏已死,可急來。」於是單于穿塞將十餘萬騎,入武州塞。當是時,漢伏兵車騎材官二十餘萬,匿馬邑旁谷中。韂尉李廣為驍騎將軍,太僕公孫賀為輕車將軍,大行王恢為將屯將軍,太中大夫李息為材官將軍。御史大夫韓安國為護軍將軍,諸將皆屬護軍。約單于入馬邑而漢兵縱發。王恢﹑李息﹑李廣別從代主擊其輜重。於是單于入漢長城武州塞。未至馬邑百餘里,行掠鹵,徒見畜牧於野,不見一人。單于怪之,攻烽燧,得武州尉史。欲刺問尉史。尉史曰:「漢兵數十萬伏馬邑下。」單于顧謂左右曰:「幾為漢所賣!」乃引兵還。出塞,曰:「吾得尉史,乃天也。」命尉史為「天王」。塞下傳言單于已引去。漢兵追至塞,度弗及,即罷。王恢等兵三萬,聞單于不與漢合,度往擊輜重,必與單于精兵戰,漢兵勢必敗,則以便宜罷兵,皆無功。

延伸閱讀[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史記/卷108》,出自司馬遷史記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漢書·卷052》,出自班固漢書

參考[編輯]

前任:
西漢大農令
前138年—前135年
繼任:
前任:
莊青翟
西漢御史大夫
前135年—前131年
繼任:
張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