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瑪、德紹和貝爾瑙的包豪斯建築及其遺址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威瑪、德紹和貝爾瑙的包豪斯建築及其遺址
世界遺產
德紹包豪斯校舍
官方名稱Bauhaus and its Sites in Weimar, Dessau and Bernau(英語)
位置 德國
標準文化遺產:(ii)(iv)(vi)
參考編碼729
登錄年份1996(第20屆會議
擴展年份2017年(第41屆大會)
威瑪、德紹和貝爾瑙的包豪斯建築及其遺址在德國的位置
威瑪
威瑪
德紹
德紹
貝爾瑙
貝爾瑙

威瑪、德紹和貝爾瑙的包豪斯建築及其遺址德國之一打包申請的世界遺產,內含六處分立的遺產點,皆與美術學校包豪斯有關。此世界遺產登記於1996年,初含四處遺產點,又於2017年另外括入二處遺產點。[1]

包豪斯僅於1919年至1933年間辦行,其間在其處學習的學生不超1250人,於中真正獲頒包豪斯授予的學位而畢業的只有155人。[2][3]雖如此,此校仍使20世紀建築與審美的思想和實踐為之巨變。[1]

威瑪部分[編輯]

威瑪包豪斯校舍[編輯]

一間畫室,位於前威瑪包豪斯校舍主樓,建於1904年至1911年間

包豪斯由華特·葛羅佩斯於1919年創於威瑪,此後一直在其地辦學,直至1925年迫於政治壓力遷往德紹[4]威瑪時期之包豪斯位於二座相鄰建築內,此二座校舍先前分屬兩所藝校,皆為亨利·范·德費爾德設計建造的新藝術風格建築。其建築為:

  • 「范·德費爾德樓」,建於1905年至1906年,為當時之薩克森大公工藝美術學校(德語:Großherzoglich-Sächsische Kunstschule)而造,此校為一職業美術學校。[5]
  • 「主樓」,建於1904至1911年,為當時之薩克森大公美術學校(德語:Großherzoglich Sächsische Hochschule für Bildende Kunst)而造。[1][6]

范·德費爾德樓有修復過的壁飾,由奧斯卡·施萊默創作,原是為1923年之包豪斯展覽會而造。此樓並以其中央樓梯間別出一格的採光為人所知。[5]

主樓於1999年由德國建築師托馬斯·范·登瓦倫丁德語Thomas van den Valentyn恢復原狀。其有一蜿蜒的橢圓狀主樓梯間,體現新藝術風格。葛羅佩斯先前的辦公室則以修復之大小家具物什及地毯重為裝修。[3][6]

威瑪包豪斯閉校後,上述建築為數個承繼的藝術相關教育機構所用。現時之威瑪包豪斯大學歷經兼併、重組及更名,而於1996年成立。其於舊日包豪斯之校址上運作,教授美術、設計及關於技術之課程。[4]

此處史跡於1996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建築作教學設施用,不過威瑪包豪斯大學開放其外部及內部的遊覽。[7]

號角屋[譯名請求][編輯]

威瑪號角屋,1923年建

號角屋是一以混凝土及鋼材建造的民宅,為1923年包豪斯之首次作品展覽會而建,基於包豪斯之畫家及教師喬治·穆赫的設計。其為第一座全以包豪斯設計原則而建的建築,為現代人居提供了顛覆性的典範。[1][8]

為持守包豪斯由實踐經驗學習的教育理念,有職員與學生多人參與工程中。其中有時為學生的馬塞爾·布勞耶,同時有阿爾馬·西德霍夫-布舍爾拉斯洛·莫霍利-納吉。包括燈具在內之一切家具皆於包豪斯之工坊內製作。[8][9]

此處史跡於1996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自2017年8月始此屋為威瑪古典基金會英語Klassik Stiftung Weimar所有。2018年至2019年其對公眾關閉以大修,並於2019年5月18日重新開放。[10][11]

德紹部分[編輯]

德紹包豪斯校舍[編輯]

德紹之包豪斯為20世紀之一標杆性的建築。其由華特·葛羅佩斯設計,僅用一年余即告建成,於1926年12月4日正式啟用。[12]其「被看作包豪斯觀念的一個『建出來的宣言』,在其中功能主義與設計的美學聯合起來形成一個單一的整體」。[13]

此建築由德紹市方面委託,其資助此工程且提供建築用場地。由於包豪斯直至1927年皆無其自辦的建築系,工程之圖紙由葛羅佩斯的建築公司起草,而建築內部的物件則於包豪斯之工坊製作。[14]

葛羅佩斯受要求於此樓中合入二座學校:一則為包豪斯設計學校,一則為一市立職校。[13]建築中含數個互相連接的側翼,作不對稱的分佈,其為:一側翼三層,為工坊而建;一側翼五層,為公寓而建;連接公寓及工坊之部分內設禮堂、舞台並簡餐廳;為職校而建之側翼與前述諸側翼隔道路相望。有一二層之過街樓連接職校與包豪斯諸翼,其中為辦公室及教員室。[15]此建築群之外表以不承重的玻璃幕牆為特色,是為法古斯工廠中所用者之進一步的發展。法古斯工廠建於1911年至1913年,由葛羅佩斯及阿道夫·梅耶設計。[12][14]建築特點如柱網及支撐的托梁可於建築之內得見。[13]

德紹包豪斯校舍之學生膳宿側翼(右)

其為公寓而建的五層之側翼,即「Prellerhaus」,有單間公寓28間,各20平方米,為學生及資淺教員提供膳宿。浴室及廚房設施為公用,並有一共享的天台。公寓中有16間房帶小陽台,其整齊對稱成為此側翼的特色。[3][14]女性居於一層即「女士層」,其間住戶有格特魯德·阿恩特(德語:Gertrud Arndt)、瑪麗安娜·布蘭特(德語:Marianne Brandt)、岡塔·斯托爾策爾(德語:Gunta Stölzl)及 安妮·阿爾伯斯(德語:Anni Albers)。[16]學生共有140人,故其中多數須於德紹內城自尋居所。1930年,時任校長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將一些宿舍改為教室。2006年建築整葺而恢復其原有之佈置。如今此等公寓用於遊客的住宿。[3][17]

出於政治壓迫,德紹包豪斯於1932年關閉,密斯·凡·德羅在柏林建立一座私人注資的包豪斯,惟其未出一載即又關閉。[3]德紹之包豪斯校舍用以教授女性烹飪及紡織,1939年於二次大戰即將爆發之際其又成為培訓納粹軍官的學校。[12]1941年校舍內則容入飛機製造廠容克斯的出版部。[13]1945年學校於一空襲之中損毀。戰後學校又部分得以修復以資教育機構之用,然其修復罔顧建築之完整。[12]直至1972年,東德政府方列其為歷史紀念物。德紹包豪斯於曾在包豪斯學習的建築師康拉德·皮舍爾(德語:Konrad Püschel)領導之下獲得修復。[18]玻璃幕牆、禮堂、舞台及簡餐廳得以重修。[13]1976年12月2日,此建築正式重啟為一科學與文化中心,中有來自包豪斯之物件的收藏,時為校舍首開50年後。有前包豪斯學生18人出席開幕典禮。[19]

德紹包豪斯基金會成立於1994年,旨在研究並保護包豪斯之遺產。此建築於1996年作一遺產點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後經歷大量翻新。此等翻新於2006年結束。[1][14]

建築群之北翼曾為昔日前文提到的市立職校之所在,而其今日為安哈爾特應用技術大學所用,該大學之德紹校區即鄰接包豪斯所處之地。[20][21]德紹包豪斯基金會以其樓餘下部分作管理用途:內有一博物館,一商店及復原之簡餐廳;先前之學生房出為遊客住宿用;建築其餘之處如禮堂則出租用以研討或會議等。[22]

大師居[譯名請求][編輯]

康丁斯基與克利所居之一組半獨立式住宅的街景
於2014年以已毀之校長居所(「葛羅佩斯屋」)之外形建造的構築物

「大師居」(德語:Meisterhäuser,意為「大師住宅」)為一組七座平頂方正之房舍,距德紹包豪斯校舍約600米,由葛羅佩斯為包豪斯的資深職員設計。該組房屋建於1925年至1926年,承德紹市方面委託而造。其建築群中含半獨立式住宅三對,於建築群之盡頭則為一獨立式居所,為校長葛羅佩斯而建。[23]為達尊重其地景觀特色之目的,此組宅第築於一小松林中。[23]建築群中屋宇寬敞,獨立的校長邸有350平方米,其餘各宅亦超250平方米。由於期望兼而為藝術家的教員不論於宅於校皆可同樣工作,此組屋舍皆配有露台及畫室。於各對一組二宅之半獨立住宅中,二所住宅之佈置一般無二,惟其互成直角,故自街視之其並不對稱。[24]

原本的住戶有:居于格羅皮烏斯鄰舍之利奧尼·費寧格家及拉斯洛·莫霍利-納吉家(然費寧格從未任教於德紹包豪斯);居於其相鄰一組之奧斯卡·施萊默家及喬治·穆赫家;居於其最後一組之瓦西里·康丁斯基家及保羅·克利家。[24]葛羅佩斯與莫霍利-納吉全以馬塞爾·布勞耶設計之家具佈置其各自之居所。其後之住戶有漢斯·邁耶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約瑟夫·阿爾伯斯與安妮·阿爾伯斯、因勒克·舍佩爾以及阿爾弗雷德·阿恩特格特魯德·阿恩特等。[23]

自1932年德紹包豪斯閉校時始,此組屋舍即租予其他租客。[23]1945年,迫近二戰結束之時,校長居所及其鄰屋之一翼毀於空襲,此被毀之一翼曾為莫霍利-納吉所居。1948年一尋常之郊區住宅於校長宅之原處建起。餘下之屋有人居住,然經改動,且遭甚多損毀。[12]

大師居於1992年修復,於1996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1][23]2011年,建於校長宅原址上之屋拆除。2014年,為恢復全大師居整體之原韻舊觀,表現校長宅及莫霍利-納吉宅形制之構築於此二毀宅之原址上築就。[25]此二構築由建築公司Bruno Fioretti Marquez設計,其內部佈置則由藝術家奧拉夫·尼古拉設計。[26]構築之內部作展覽空間用,中有此處史跡往事之信息。[3]此等構築及其他屋舍對公眾開放,由德紹包豪斯基金會主理。費寧格宅為庫特·魏爾中心之本部所在,其中心推廣出身德紹之作曲家庫特·魏爾之作品。[23]

1932年密斯·凡·德羅設計之「茶亭德語Trinkhalle (Dessau)」(德語:Trinkhalle)於校長宅處之一角建。是亭實為一小食亭,與一高二米之圍牆合為一體。此亭於戰爭中存留,然於1962年拆除。2014年此茶亭連其圍牆得重建,自2016年又得恢復其對眾販售小食飲料之原有功能。[27]

自2016年至2019年康丁斯基與克利所居之屋於維斯滕羅特基金會德語Wüstenrot Stiftung主導下關閉大修,旨在完全恢復房屋內設,而特着眼於重製原本之配色。[23]此組居所於2019年4月17日重新開放。是次修復耗資150萬歐元,並對原本粉刷之痕跡作細緻的科學分析。於中超過100種顏色得以重構。[28]

外廊公寓[編輯]

「外廊公寓」中之一座

外廊公寓(德語:Laubenganghäuser,意為「有挑廊通道的房屋」)為五棟公寓建築,共提供住房90間,於1930年建於德紹南部。其由包豪斯時任之校長漢斯·邁耶設計。[29][30]

其建築作公屋建造,各住房闊達47平方米(510平方英尺),期望其容量可供多至四口之家居住。此設計遵守邁耶的口號「人民的需求,而不是奢侈的消費」(德語:Volksbedarf statt Luxusbedarf[31]

其設計之一關鍵處在於節省一切材料以減少開支,並規劃內部以令其小空間物盡其用。雖如門把手,亦經設計以使金屬之用量降至最低。挑廊之籌劃非只為供給各間住房以經濟且節省空間的通道,亦有為促進住戶間社會交流的打算。住房皆有中央供暖,且有備水磨石地板並搪瓷浴缸的浴室,得評價為其時公屋中之良好設計。[31]

此等公寓為一住房合作社而建,其社名為「德紹儲蓄與建築協會」(德語:Dessauer Spar- und Baugenossenschaft)。此社1930年初委此任務,而全部五棟公寓樓於當年8月即已完工。建築成本為每戶住房8000國家馬克。合作社期望此等住房價廉,然而亦圖住房之設備完善,還期望其適度地宜人。租金並將受控以使其不過於住戶戶收入的四分之一。[30]

全部五棟公寓樓皆存至今,仍用作公屋。其於1990年代中期按歷史文物保護之準則修整。現時其由德紹住房合作社(德語:Wohnungsgenossenschaft Dessau eG) 所有並管理。[30]其中有一戶住房復原至其本來之設計並向公眾開放。[31]

2017年7月,外廊公寓作為一處遺產點列入世界遺產名錄。[1]

貝爾瑙部分[編輯]

修復的食堂,位於德國貿易聯盟聯合學校之邁耶-維特韋爾樓

柏林附近貝爾瑙德國貿易聯盟聯合學校為一培訓中心之校舍,建於1928年至1930年,由漢斯·邁耶及漢斯·維特韋爾(德語:Hans Wittwer)於包豪斯之學生的協助下設計。其為前德國貿易聯盟而建,含有研討間、一座食堂、為學員及教師而設之膳宿、體育設施及一個圖書館。[32][33]

此建築為包豪斯功能主義建築一教材式的典範,原因非但在於完工之作品,亦在於為設計並完成此工程而用的分析與協作方法。建築群次於德紹包豪斯校舍,而為包豪斯所曾接手之第二大工程。[34][35]

此作經設計與其所在之林木豐茂的斜坡處地相諧,建築史學家溫弗里德·納丁格(德語:Winfried Nerdinger)描述其為「詩意功能主義的傑作」。[34]

學校於1930年5月4日啟用,可供給120名學員之食宿。[36]

建築群歷經多種用途,中含「帝國領導學校」,蓋世太保黨衛軍之精英成員自1933年至二戰結束於中受訓。其於2005年至2007年間修復,自是而由柏林手工業協會(德語:Handwerkskammer Berlin)用作教育中心。2008年建築師布倫內·格塞爾沙夫特·馮·阿希特克登(德語:Brenne Gesellschaft von Architekten)以此修復工作獲頒世界文化遺產基金會/諾爾現代主義獎。[37]

德國貿易聯盟聯合學校於2017年7月作為一處遺產點列入世界遺產名錄。[1]建築群不對公眾開放,不過財團法人貝爾瑙文物古蹟聯合學校(德語:Stiftung Baudenkmal Bundeschule Bernau)以德語經營至此學校之導覽旅遊。[38]

延伸閱讀[編輯]

  • Markgraf, Monika (編). Bauhaus World Heritage Site. 萊比錫: Spector Books. 2017. ISBN 978-3959051545 (英語). 
  • Kern, Ingolf; et al. Bauhaus Travel Book: Weimar Dessau Berlin. 慕尼黑: Prestel. 2017. ISBN 978-3791382531. 

參看[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Bauhaus and its Sites in Weimar, Dessau and Bernau. UNESCO. [2018-12-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6). 
  2. ^ Konrad Püschel:List of Names. Arts in Exile. [2020-1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7).  Retrieved 24 April 2019
  3. ^ 3.0 3.1 3.2 3.3 3.4 3.5 Knorr, Susan; Kern, Ingolf; Welzbacher, Christian. Bauhaus Reisebuch. 波恩: Dumont. 2012. 
  4. ^ 4.0 4.1 History. Bauhaus-Universität Weimar. [2020-1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6).  Retrieved 29 December 2019
  5. ^ 5.0 5.1 Van de Velde Building. Bauhaus-Universität Weimar. [2020-1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1).  Retrieved 29 December 2019
  6. ^ 6.0 6.1 Main Building. Bauhaus-Universität Weimar. [2019-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4). 
  7. ^ Bauhaus Walk. Bauhaus University Weimar. [2018-12-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9). 
  8. ^ 8.0 8.1 Haus am Horn. Klassik Stiftung Weimar. [2020-1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24). 
  9. ^ Alma Siedhoff-Buscher. Bauhaus100. [2018-1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03). 
  10. ^ Haus am Horn. Freundekskreis, Bauhaus University Weimar. [2018-1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4). 
  11. ^ Haus Am Horn ab 18. Mai 2019 wiedereröffnet. Klassik Stifftung Weimar. [2019-05-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7). 
  12. ^ 12.0 12.1 12.2 12.3 12.4 Charrier, Julie, 導演. Architectures - Le Bauhaus de Dessau (Das Bauhaus von Dessau) (YouTube視頻, 共28分鐘). 德法公共電視台/法國文化及通信部/蓬皮杜中心. 2000 [2018-12-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7). 
  13. ^ 13.0 13.1 13.2 13.3 13.4 Markgraf, Monika (編). Bauhaus World Heritage Site. 萊比錫: Spector Books. 2017. ISBN 978-3959051545 (英語). 
  14. ^ 14.0 14.1 14.2 14.3 The Bauhaus building by Walter Gropius (1925-26). Bauhaus Dessau Foundation. [2019-12-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8). . Retrieved 29 December 2019
  15. ^ 吳煥加. 第七讲 包豪斯——现代设计的摇篮. 外国现代建筑二十讲 第2版. 北京: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6-07: 125. ISBN 978-7-108-05656-6. 
  16. ^ Bauhaus Prellerhaus. Architectuul. [2018-12-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7). 
  17. ^ Sleeping at the Bauhaus. Bauhaus Dessau. [2018-12-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5). 
  18. ^ Püschel, Konrad. Wege eines Bauhäuslers. Dessau: Anhaltische Verlagsgesellschaft mbH. 1997. 
  19. ^ Sack, M. Feier ohne Fest: Die DDR erinnert sich an ein Stück deutscher Vergangenheit. Die Zeit. 1976-12-10. 
  20. ^ Bauhaus building in Dessau. Wikiarquitectura. [2018-12-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1). 
  21. ^ Campus. Hochschule Anhalt. [2016-12-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7). 
  22. ^ Service. Bauhaus Dessau Foundation. [2018-12-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9). 
  23. ^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Masters' houses by Walter Gropius (1925–26). Bauhaus Dessau. [2018-12-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7). 
  24. ^ 24.0 24.1 Lorch, Catrin. Gemälde in drei Dimensionen. Süddeutsche Zeitung. 2019-08-08 [2020-1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08). 
  25. ^ New Masters' Houses. Bauahus Dessau. [2018-12-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7). 
  26. ^ Ranke, Lydia (作者, 導演). BauhausWorld: Der Code - 100 Jahre Bauhaus (YouTube視頻, 共42分30秒). Deutsche Welle. 2019 [2019-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7). 
  27. ^ Kiosk, Mies van der Rohe (1932). Bauhaus Dessau. [2018-12-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6). 
  28. ^ Kandinsky und Klee: Saniertes Meisterhaus wiedereröffnet. Zeit Online. 2019-04-17 [2019-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7). 
  29. ^ Laubenganghäuser von Hannes Meyer (1929–30). Bauhaus Dessau. [2018-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9). 
  30. ^ 30.0 30.1 30.2 Laubenganghäuser - UNESCO Welterbestätte Bauhaus. Wohnungsgenossenschaft Dessau. [2018-12-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12). 
  31. ^ 31.0 31.1 31.2 Dr. Helga Huskamp (編). Houses with Balcony Access (視頻, 共7分30秒). Bauhaus Dessau. Talks. 2017 [2018-12-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7). 
  32. ^ Hans Wittwer. Bauhaus100. [2018-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24). 
  33. ^ Bedeutung. Stiftung Baudenkmal Bundesschule Bernau. [2018-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04). 
  34. ^ 34.0 34.1 ADGB trade union school. Architectuul. 2013 [2016-10-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15). 
  35. ^ The "School in the Woods" as a Socio-pedagogical Ideal. Bauhaus100. [2019-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9). 
  36. ^ History. Bauhaus trade union school. [2018-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2). 
  37. ^ World Monuments Fund / Knoll Modernism Prize brochure (pdf) (PDF). 2008 [2016-11-1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7-01-27). 
  38. ^ Führung im UNESCO-Welterbe Bauhaus Denkmal Bundesschule Bernau. [2019-04-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28).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