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民國四大名校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評級標準評為小作品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
|||||||||||||||||||||||||||||||||
---|---|---|---|---|---|---|---|---|---|---|---|---|---|---|---|---|---|---|---|---|---|---|---|---|---|---|---|---|---|---|---|---|---|
|
建議改名
[編輯]應改為「中國四大名校」或「四大名校 (中國)」。--minghong 20:12 2005年3月25日 (UTC)
- 還是民國四大名校合適啊,現在已經沒有公認的幾大名校的說法了玉米^ō^麥兜 14:28 2005年3月26日 (UTC)
這個條目沒什麼意義,建議刪除
- 這個條目需要精通四校校史者一同來完成。我一直打算着。同時我可以負責任的對這位熱心IP編友說:「全國聯考2/3考生作為第一志願的國立中央大學」這只是其中一年的情況!不要信口開河。至於你非要認為大學的先後順序在代表大學的實力的話,那麼實際上在整個抗戰期間,中央大學的實力都沒有達到過第一的位置。既然如此,我們就因為政治意義上的最高學府就把它寫到最前面?而我也再次申明,文中順序「排名不分先後」。至於最後到底要個什麼順序,協商決定吧,那也應該是根據搬遷時間或遷移地點等客觀因素來排。--玉米^ō^麥兜 13:21 2005年8月18日 (UTC)
- 不懂亂開什麼腔?聯考志願統計看過沒有?中央大學最高學府,學科覆蓋最全,有最好的老師,最好的學生,實力不是第一誰第一? --難忍無知胡發言 14:50 2005年12月13日 (UTC)
哈哈,還排名不分先後,不分先後你搞半天在搞什麼?這個條目本來就垃圾,沒有存在的必要。還有,現在的民國,在台灣。
建議刪除條目
[編輯]成立不久的國立武漢大學農學院也合併到了國立中央大學有必要寫進來嗎?中央大學、交通大學等校大局為重,在30年代曾經接受了許多淪陷區來的師生,像山東大學農學院、東北大學建築系等等都到了中央大學。中央大學農學院、建築系的水平是武漢大學農學院、山東大學農學院、東北大學建築系能比的?你現在不是懷着感恩的心理,反倒以為自己為別人做出了多少貢獻,多少有點自知之明。當中央大學教授容易?考中央大學容易?中央大學農學院,也就是原來東南大學的農科,在20年代就和金陵大學農學院齊名了,民國時期全國的農學事業主要是這兩個農學院支撐着。知道嗎?
- 這句話完全只是為了說明4校之間的一些關聯,您非要如此「君子之心」那我沒辦法。--玉米^ō^麥兜 10:27 2005年8月25日 (UTC)
中央大學的實力都沒有達到過第一的位置?「全國聯考2/3考生作為第一志願的國立中央大學」只是其中一年的情況?信口開河。武漢大學、浙江大學能跟交通大學比嗎? 建議刪除條目。
如果不是一年的情況,請您拿出證據來,看看誰在信口開河。「沒有達到過第一的位置」我指的是抗戰期間。--玉米^ō^麥兜 10:06 2005年8月25日 (UTC)
你說只是一年的情況,請問只是哪一年的情況?抗戰期間不是中央大學第一是誰第一?見識短就不要亂寫東西,製造垃圾。不懂就多查查網絡。
本人見識真的不長,網絡搜了半天也沒搜到中央大學是抗戰中的第一呢?希望您能提供一些啊。--玉米^ō^麥兜 11:25 2005年8月25日 (UTC)
交通大學可能比武漢大學出名吧?交通大學,還有金陵大學、燕京大學出的人才,像院士,好像比武漢大學、浙江大學多。還有中山大學、北洋大學,都是民國時候的大學。條目可能存在問題,建議這種有爭議的條目最好不要隨便編造 --wuid
這怎麼是編造呢?你隨便問問活到現在的那些老教授便知。人們要推出四個學校來自然有人的衡量。本條目存在和編寫的意義絕對不在於要像如今的大學排名爭個你死我活。為了紀念抗戰時期中國知識分子的無窮創造力。不知您是否了解過,那段時期的成就非任何時期可比,這也決不是誇張。有個很滑稽的說法叫「發國難財」,就是因為國難把中國知識分子的能量給最大限度的激發出來了。呵呵,所以不能忘記,因為那是空前的,到目前為止也是絕後的。特別是在大學精神已經快死光的今天。希望您能夠理解。--玉米^ō^麥兜 08:12 2005年8月27日 (UTC)
建議刪除條目,有關內容的事實材料可以寫入民國高等教育。--Alexcn 08:00 2005年8月27日 (UTC)
民國從1911-1949,是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幾所大學都有消長,所以實際上排名的先後,關係不大,但四大名校,數一數,有五個,就感覺比較奇怪。我甚至覺得,是不是因該寫一個「民國時期的主要大學」條目,作為此條目的替換,可能更妥當。--farm (talk) 11:50 2005年12月12日 (UTC)
自私的中國人阿,怎麼說你們呢?就見不得別人發財?你們天生就是變態的妒忌心人?醜陋的中國人阿!!!民國五大名校,都說明了來歷「1937年,國立中央大學、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國立武漢大學、國立浙江大學等五所中國頂尖學府在全國進行統一招生考試,簡稱五大名校聯考。此即民國五大名校名稱的來歷」,出處都擺在那裏,你們還一個一個跳出來不承認?你們這些醜陋的中國人,就不會學會欣賞別人的亮點?有本事你也取得點榮譽來讓人欣賞!!!還想刪條目,失去了這些重要的歷史知識百科全書還能成為百科全書嗎?每個行業不要自己最有影響最有個性的事情寫出來,這樣的條目有價值嗎?不知道你們是交通的、北洋的、中山的,還是哪所學校的,良心都給狗咬了。西南聯大、中央大學、武漢大學、浙江大學,公認的四大名校,只有這四所大學才有資格加入全國聯合統一高考大學,你交通、北洋、中山有資格嗎?民國舉足輕重的人物總統候選人胡適在抗戰勝利的的時候還提議中央政府重點建設北京大學、中央大學、清華大學,武漢大學、浙江大學五所學校,你們知道嗎?不知道就不要跳出來亂說。醜陋的日本人書都出來了,看來不出醜陋的中國人樣的書讓你們反省一下無可救藥阿!!!$$$ --Xinanlianda 2005年12月13日 (UTC)
樓上這位太搞笑了。聯合考試就代表沒參加的水平高?建議看看科學家錢學榘(錢學森堂弟)的回憶錄。他以全國第11名的成績考入了浙江大學,可是他的父親卻對他說:「你考取的只是浙江大學,你森哥考取的是交通大學呀!」 此外再看看兩彈一星元勛科學家,清華12人,北大、中央、上海交大、唐山交大各2人,浙大1人,武大0人。再看看1955年的第一批中科院院士,清華三十餘人,北大、中央、交大、金陵,都是十人上下,浙大、復旦、同濟、燕京皆有幾位入選,武大又是0人。 抬高自己沒關係,但不要通過抱大腿、貶低別人的方式,因為這樣只會給你的母校抹黑。
條目正在打算擴寫中。
近年來,不少南京大學的學生到處吹噓中央大學是民國第一,舉出一大堆錯誤的數據。比如部級教授一事。 事實上民國部級教授先後評了476位,北大153,武大134,中央大學107位。這些數據在國民黨黨部都是可查的。中央大學的確不錯,但是從來沒有達到北大,武大的高度。尤其日本人佔領南京後,中央大學西遷,元氣大傷。 不少南京大學學生將日佔區日偽政府治理的偽中央大學培養的人也算做中央大學的歷史,這是認賊作父!希望大家粉飾校史不要過於牽強。 至於交通大學,1937年才升級為國立大學,屬於抗戰爆發後才升級為國立大學的十幾所大學之一,抗戰期間是名副其實的漢奸大學,抗戰後成了收留各大漢奸大學師生的大本營。
可以加上一篇民國教育狀況
[編輯]從部聘教授的分佈來看,四大名校或者五大名校還是可以說成立的。
- 國立中央大學:107
北京大學 153
- 國立浙江大學:不詳
- 國立武漢大學:134
在西南聯合大學當中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各佔4。1939年西北聯合大學分出來的大學也不少(國立西北大學:2,國立西北師範學院:1, 國立西北工學院:2,總計:5 )
民國五大名校外還可以加上一篇民國教育狀況。 Chekian 14:00 2005年12月13日 (UTC)
1945年時國立大學及研究機關比較(《教育部檢報國立專科以上學校教員及國立研究機關科研人員統計總表》)
- 國立中央大學: 教授325人,副教授57人,講師113人,助教259人。
-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教授155人,副教授7人,講師34人,助教177人。
- 國立中央研究院:教授55人,副教授32人,講師45人,助教16人。
- 全國:教授級3298人,副教授級1063人,講師級1647人,助教級1955人。
可以補上剩下的大學的數據 --難忍無知胡發言 14:39 2005年12月13日 (UTC)
- 手頭沒有數據。中央大學、浙江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武漢大學五大學府都是綜合國立大學,還有專門大學、私立大學、教會大學,也可以比較一下。 Chekian 15:14 2005年12月13日 (UTC)
爭議章節
[編輯]有用戶加入如下章節:
另有廣泛觀點認為所謂「民國x大名校」乃其中某校自抬身價之工具。證據之一既為民國時期我國傑出科技人才培養數量。在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中,清華大學畢業生12人,交通大學4人(上海本部2人,唐山分校2人),中央大學2人,北京大學2人,浙江大學1人,武漢大學0人。1955年首批中國科學院院士列表(學部委員),清華大學畢業生33人,北京大學16人,中央大學15人,交通大學12人(唐山分校4人),金陵大學9人,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中山大學、浙江大學各3人,武漢大學0人。
這裏也許科學院院士跟兩彈一星勳章的數據是真實的(雖然沒有來源),但是該兩項數據跟本條目的關係、以及言語表示都不符合維基的方針指引。故移除之。若能給出可信來源證明兩者之關係則可以寫入。--Howchou(留言) 2014年5月30日 (五) 19:11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