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東柏林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東柏林
Ost-Berlin
東德蘇聯佔領區事實上
1949年—1990年
Coat of arms of 東柏林
紋章

東柏林在東德的位置
坐標:52°31′07″N 13°24′16″E / 52.518611111111°N 13.404444444444°E / 52.518611111111; 13.404444444444
國家東德
面積 
• 1989
409平方公里(158平方英里)
人口 
• 1989
1279212
歷史時期冷戰
• 成立
1949年
1990年
前身
繼承
盟軍佔領下的德國
柏林

東柏林在柏林的位置(著有紅色的地方)

東柏林(德語:Ost-Berlin)是對1949至1990年間柏林東部地區的稱呼,亦為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首都,源於1945年蘇軍駐德集群設立的蘇聯佔領區。美國、英國和法國管制區被稱為西柏林。1961年8月13日至1989年11月9日,西柏林與東柏林被柏林圍牆隔開。西方盟國沒有承認東柏林是東德的首都,也沒有承認東德管理東柏林的權力。

概述

[編輯]
柏林的四國佔領區分佈,東柏林為紅色地區
羅莎-普拉茨
新猶太教堂,奧拉寧堡街

隨着1944年9月12日簽署的1944年倫敦議定書,法國,美國,英國和蘇聯決定將戰敗的德國劃分為四個佔領區,並建立一個由四個共同佔領的柏林特別地區。1945年5月,蘇聯成立了一個名為「大柏林地方政府」的城市政府,該政府一直存在到1947年。但是在1948年,城市政府解散了。1949年東德成立後,它立即宣稱東柏林為其首都。

1948年6月,通向西柏林的所有鐵路和公路都被封鎖,不允許東柏林人移民。儘管如此,到1960年,每天有1000多名東德人逃往西柏林。這是由於東德經濟因蘇聯的戰爭賠償與壓制,工業的大規模破壞以及馬歇爾計劃拒絕對社會主義國家進行援助而造成的壓力。1961年8月,東德政府試圖通過將西柏林封閉在柏林圍牆內,阻止人口外流。逃離居民過馬路非常危險,因為武裝士兵受過訓練,可以射擊他們。

東德沒有完全的經濟平等。享有盛譽的公寓和良好的教育等特權也給予了執政黨及其家人。最終,經過多年的騷擾,基督教教堂被允許不受限制地運作。

西方盟國(美國,英國和法國)從未正式承認東德政府管理東柏林的權力。根據整個柏林的佔領地位,正式的盟軍議定書只承認蘇聯在東柏林的權力。例如,美國柏林司令部為希望訪問東柏林的美國軍事和文職人員發佈了詳細指示。實際上,三位西方指揮官經常抗議東德國家人民軍在東柏林的存在,特別是在閱兵之際。儘管如此,三個西方盟國最終於1970年代在東柏林建立了使館,儘管他們從未承認它是東德的首都。條約使用「政府駐地」之類的術語。

1990年10月3日,東柏林的存在正式結束。

當代東柏林

[編輯]

東西德統一以來,德國政府花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來提升東柏林的公共基礎設施水平,以跟上西柏林的發展步伐。

佔領區列表

[編輯]

 蘇聯佔領區

[編輯]

柏林蘇軍佔領區長官

[編輯]
1989年夏,東柏林的馬克斯-恩格斯廣場共和國宮。背景中可以看見柏林電視塔
姓名 [1] 任期
Nikolay Berzarin 1945年5月2日-1945年6月16日
Aleksandr Gorbetov 1945年7月17日-1945年11月19日
Dimitry Smirnov 1945年11月19日-1946年4月1日
Aleksandr Kotikov 1946年4月1日-1950年6月7日
Sergey Dienghin 1950年6月7日-1953年4月
Pavel Dibrova 1953年4月-1956年6月23日
Andrey Chamov 1956年6月28日-1958年2月26日
Matvey Zakharov 1958年2月26日-1961年5月9日
Andrey Soloviev 1961年5月9日-1962年8月22日
Helmut Poppe 1962年8月22日-1971年5月31日
Artur Kunath 1971年6月1日-1978年8月31日
Karl-Heinz Drews 1978年9月1日-1988年12月31日
Wolfgang Dombrowski 1989年1月1日-1990年9月30日
Detlef Wendorf 1990年9月30日-1990年10月2日

東柏林各區列表

[編輯]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Commandants of Berlin Soviet Zone. World Statesmen.org. [2007-06-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5).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