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基督教運動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非基督教運動是中國知識界眾多派別於1922年到1927年間反對基督教的運動。非基督教運動起源於共產主義的影響,迅速受到新文化運動(宗教被視為「賽先生」-「科學」的敵人)的支持。1924年以後,民族主義情緒高漲,掀起反對帝國主義運動,支持者包括繼承中國文化的國民黨、主張共產主義的共產黨,以及主張「凝成國民意識,發揚本國文化」、「內除國賊,外抗強權」的國家主義派[1]中國政府通過此項運動取得了對教會學校的控制權。[2]基督教青年會主導的體育事業在非基督教運動的衝擊下也徹底沒落,中國政府收回體育權[3]

背景[編輯]

在中國過去的政教關係中,宗教的地位低於政府,也就是「宗教在國家之下」。清末簽訂的對外條約中,有保護基督教傳教的條款,使得基督教不受中國官僚與鄉紳的管轄,而獨立於政府的權力。中國的民族主義者因此認為基督教與西方帝國主義是不可分割的,在反帝國主義時也要反基督教。[4]

過程[編輯]

第一階段[編輯]

1922年,世界基督教學生同盟擬定於4月4日,借用北京清華學校召開第十一屆年會。3月9日,上海學生成立「非基督教學生同盟」組織,通電反對這個年會在中國召開,呼籲支持。3月11日,北京學生響應上海的呼籲,成立「非宗教大同盟」,蔡元培等人均予支持。[5]

3月21日,由李石曾陳獨秀李大釗汪精衛朱執信、蔡元培、戴季陶吳稚暉等為數77人的學者名流以該同盟的名義聯署發表宣言通電全國,指出:「我們要為人類社會掃除宗教的毒害。我們深惡痛絕宗教之流毒於人類社會十倍於洪水猛獸。有宗教可無人類,有人類便無宗教。宗教與人類,不能兩立。」[6]

3月31日,北京的五位大學教授周作人錢玄同沈士遠沈兼士馬裕藻發表《信仰自由宣言》,重申信仰自由的精神,反對攻擊基督教。

4月4日至8日,世界基督教學生同盟第十一屆年會在北京清華學校如期召開,受到大批軍警保護。4月4日,李石曾、李大釗、鄧中夏蕭子升等12人在《晨報》上發表《非宗教者宣言》。陳獨秀、李大釗、羅章龍、蕭子升分別發表文章,批判宗教。4月8日,年會閉幕的當天,北京大學舉行非宗教演講大會,有3千多人參加。會上宣讀蔡元培的演說詞,要求教會學校的教育與宗教分離。

5月10日,北京非宗教同盟在北大第三院正式成立。6月,非宗教同盟編輯出版羅章龍編輯的《非宗教論》一書, 該書收集了蔡元培、陳獨秀、李大釗、吳虞、李石曾、蕭子升、周太玄、朱執信、羅章龍等人寫的31篇批判和否定基督教的文章。

第二階段[編輯]

1924年1月,國共合作,在蘇聯支持下,掀起了反對帝國主義和推翻北京政府的「大革命運動」,將非基督教運動視為反對帝國主義文化侵略的一部分。

1924年8月,在國共兩黨支持下,新的「非基督教同盟」在上海成立,共產黨員唐公憲擔任執行委員(主席)。同盟出版《非基督教特刊》。同年12月,該同盟策動了一個「非基督教周」活動。在聖誕節期間,長沙廣州濟南武漢九江上海蘇州徐州杭州紹興寧波等地,反基督教的群眾擁上街頭分隊講演,散發傳單,遊行示威,有些人則教堂和教會學校搗毀設施,圍攻教士

1925年5月30日發生五卅慘案,激起中國反帝運動高潮。教會和教會學校受到了很大衝擊。

1926年,北伐開始,國民革命軍所到之處,發生多起反基督教的事件,教堂、教會學校、教會醫院多被佔用或毀壞。1927年3月24日,國民革命軍攻克南京,部份軍人襲擊英、美領事館,攻擊、劫掠外國傳教士,殺害六位傳教士,其中包括基督教金陵大學副校長文懷恩,史稱「南京事件」。

1927年4月,國共分裂國共內戰代替反帝運動成為焦點。同年12月1日,國民黨領袖蔣中正與基督教美南監理會牧師宋耀如的女兒宋美齡結婚,對國民黨對基督教態度有重大影響。

1927年國民黨建立南京國民政府之後,開展了收回教育權運動,教會學校受嚴重影響。1922年來華傳教士達8,300人,經過非基督教運動之後,1928年降至3,150人。由於教育主權的收回,隨着許多外國傳教士的陸續撤離和外國教會勢力的削弱,武裝衝突事件的發生,蔣介石主導的政府的態度變化,共產黨武裝革命引起長期的內戰導致矛盾和衝突焦點的轉移,在諸多因素的影響下,非基督教運動的風潮逐漸平息下來。

近期研究[編輯]

陶飛亞根據近年俄羅斯解密的歷史檔案記載指出,總部設於莫斯科共產國際,在幕後策劃和推動此運動。其目的是排除基督教教會對中國文化教育的影響,爆發於20世紀20年代的中國非基督教運動,是在俄共(布)與共產國際遠東局、青年國際的直接指導下,由中國共產黨發起並領導,也包括國民黨等組織成員參與的政治鬥爭。俄共及共產國際將不斷發展的基督教及其事業,以及在中國青年中滋長的親美思想,視為中國人走俄國革命道路的障礙。因此,發動非基督教運動旨在打擊西方在華宗教勢力,削弱西方影響,喚起中國青年的民族主義情緒,並且在青年中擴大共產黨的影響。他們通過反對基督教教會實現反帝目標的策略在實踐中獲得一定成效。但基督教在中國社會生活中的地位畢竟與東正教在俄國的情況有很多差別,共產國際代表以俄國革命反宗教鬥爭的經驗,來影響中國的非基督教運動,不免有過左的傾向。而這種傾向直到紅軍長征結束之際才開始被糾正[7]

參考文獻[編輯]

  1. ^ Tatsuro Yamamoto; Sumiko Yamamoto. The Anti-Christian Movement in China, 1922-1927. The Far Eastern Quarterly. 1953-02, 12 (2): 146-147. JSTOR 2941975. doi:10.2307/2941975. 
  2. ^ 楊翠華. 非宗教教育與收回教育權運動(一九二二∼一九三○) (碩士論文).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 1978年. 
  3. ^ 蔡政傑. 非基督教運動(1922-1927)對基督教青年體育事業發展之影響 (PDF). 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 Vol. 第十六卷 no. 第二期. [民國九十二年九月] [2020-06-1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0-06-15). 
  4. ^ 葉仁昌. 第二章 反教運動的發展及其時代背景. 《五四以後的反對基督教運動:中國政教關係的解析》. 台北: 久大出版社. 1992-06. ISBN 9789574101733. 
  5. ^ 石川禎浩. 〈走進「信仰」的年代——1922年反基督教運動初探〉. 《中國近代歷史的表與里》.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5-09-01: 167–190 [2021-06-03]. ISBN 9787301259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3). 
  6. ^ 宋永毅 (編). 文化大革命:历史的真相和集体记忆: ---文革40周年论文集. 典籍出版社. 2020-04-26: 69. GGKEY:HASECQ5446P. 
  7. ^ 陶飛亞, 《近代史研究》, 《中國歷史文物》 (5期), 2003年, (5期): 44–49 [2015-1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8) 

參見[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