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萊梅級小巡洋艦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不萊梅號於1907年
概況
使用者  德意志帝國海軍
前級 瞪羚級小巡洋艦
次級 柯尼斯堡級小巡洋艦
完成數 7
損失數 2
報廢數 5
技術數據
排水量 3797噸
全長 111.10米
全寬 13.30米
吃水 5.53米
動力輸出 9,863匹指示馬力
動力來源
  • 雙軸,兩台三脹蒸汽機
  • 呂貝克號:四軸,兩台帕森斯汽輪機
速度
  • 22節
  • 呂貝克號:22.5節
續航距離
  • 4270海里以12節
  • 呂貝克號:3800海里
乘員 288人
武器裝備
裝甲 甲板:80毫米

不萊梅級小巡洋艦(德語:Bremen-Klasse)是德意志帝國海軍在20世紀初根據《艦隊法》的增項而建造的小巡洋艦船級。它由不萊梅號漢堡號柏林號呂貝克號慕尼黑號萊比錫號但澤號共七艘以德國城市命名的同級艦組成,並為德國海軍奠定了延續至今的命名傳統。作為瞪羚級小巡洋艦的改進版,它們比前級顯著增大,並有更高的速度和更好的裝甲。與瞪羚級一樣,其武器裝備有十門105毫米40倍徑速射炮英語10.5 cm SK L/40 naval gun和兩具450毫米魚雷發射管。

不萊梅級艦隻曾擔任過多種角色,從海外巡洋艦德語Auslandskreuzer到艦隊的偵察巡洋艦英語Scout Cruiser乃至教練船。其中不萊梅號和萊比錫號曾分別被部署至美洲亞洲的駐地,而其它五艘艦則隨同公海艦隊留在德國海域。當第一次世界大戰於1914年8月爆發時,萊比錫號正身處太平洋東亞分艦隊,它參與了11月的科羅內爾海戰,繼而在一個月後的福克蘭群島海戰中沉沒。不萊梅號則於1915年12月遭俄羅斯人敷設的水雷致沉,但其餘五艘艦都在戰爭中倖存了下來。

戰爭結束後,三艘倖存艦隻,呂貝克號、慕尼黑號和但澤號作為戰利艦英語Prize (law)被英國人強佔,並作廢鋼出售。其餘兩艘艦,漢堡號及柏林號則於1920年代繼續以教練巡洋艦職能服役。它們於1930年代中期被改造為宿營船,並在接下來的十年間擔任該角色。至1944年,漢堡號遭英國轟炸機擊沉,繼而拆解報廢;而柏林號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被人為沉入深海,以處置大量化學武器

設計[編輯]

不萊梅級是根據1901-02年度和1903年度的預算案進行開發。早在1898年,第一部《德國艦隊法》便已授權德意志帝國海軍新建三十艘小巡洋艦[1];至1904年,瞪羚級小巡洋艦已經滿足了前十艘的需求。作為瞪羚級的改進版本,不萊梅級加大了尺寸並優化了推進系統,以使航速提高至22節(41公里每小時)。為了適應十台鍋爐的配置,還增設有第三座煙囪,而裝甲甲板也顯著增厚。該船級的四號艦——呂貝克號安裝了蒸汽渦輪機,因此渦輪發動機的質量完全不亞於其它相同的船具。[2]不萊梅級的後續是柯尼斯堡級,它與不萊梅級非常相似,包括裝備有同樣的武器。與不萊梅級一樣,後續船級也有一艘艦(斯德丁號)安裝了蒸汽渦輪機,而其餘艦隻則是安裝了傳統的三脹式蒸汽機[3]

整體特徵[編輯]

不萊梅級艦隻的水線長度為110.60米(362呎10吋),全長則為111.10米(364呎6吋)。它們有13.30米(43呎8吋)的舷寬和5.28至5.68米(17呎4吋至18呎8吋)之間的吃水深度。艦隻的設計排水量為3,278公噸(3,226長噸),滿載排水量則達3,652至3,816公噸(3,594至3,756長噸)。船體採用縱橫鋼框架構造,並分為十二個水密艙室,其中還包含一個占艦隻長度比重為56%的雙層船底英語Double bottom[4]

所有七艘同級艦均為良好的遠洋船具,但有嚴重的易傾性和高達二十度的搖擺性。它們在高速航行時會被打濕,並會略微受到上風舵的影響。儘管如此,這些艦隻的轉向緊湊,並且非常靈活。在急轉舵時,它們的速度最多會下降35%;艦隻的橫向穩心高度則為0.58至0.61米(1呎11吋至2呎0吋)。不萊梅級所需的船員編制為14名軍官和274-287名水兵,但至它們的生涯後期,這些數字分別增加至19人和330人。此外,它們還配備了一些小型艦載艇,其中包括1艘哨艇英語Picket boat、1艘大舢板英語Pinnace (ship's boat)、2艘小汽艇、2艘高低桅帆船和1艘小划艇英語Dinghy[5]

機械裝置[編輯]

除呂貝克號外,不萊梅級艦隻的的推進系統是由兩台三脹式蒸汽機組成。其額定功率設計為9,863匹指示馬力(7,355千瓦特),最高速度為22節(41公里每小時)。呂貝克號改為安裝兩台帕森斯英語Parsons Marine Steam Turbine Company蒸汽輪機,額定功率為11,343匹軸馬力(8,458千瓦特),最高速度達22.5節(41.7公里每小時)。然而,全部七艘同級艦在試航時都超過了這些速度。發動機由十台燃煤船用式水管鍋爐英語water-tube boiler提供動力,它們被匯入艦舯的三座煙囪中。這些艦隻可攜帶860公噸(850長噸)煤,使前三艘艦能夠以12節(22公里每小時)的速度續航4,270海里(7,910公里);呂貝克號效率較低的汽輪機將其巡航半徑限制在了3,800海里(7,000公里);而同級最後三艘艦的航程則更遠,達到4,690海里(8,690公里)。[6]在電力供應方面,不萊梅號漢堡號配備有三台發電機,可產生電壓為110伏特的111千瓦特(149匹馬力)電;其餘艦隻僅兩台發電機,在相同電壓下的額定功率為90千瓦特(120匹馬力)。[5]

武器及裝甲[編輯]

不萊梅號艦上的105毫米炮

不萊梅級艦隻配備有十門單裝105毫米40倍徑速射炮英語10.5 cm SK L/40 naval gun。其中兩門並排佈置在艏艛英語Forecastle前方,六門設於艦舯、每邊各三門,以及兩門並排佈置在艦艉。這些炮支的射程為12,200米(13,300碼)。它們共提供1500發彈藥,其中每炮150發。在職業生涯的後期,不萊梅號及呂貝克號以兩門150毫米45倍徑速射炮英語15 cm SK L/45取代了艦艏和艦艉的四門40倍徑炮,艦舯的六門炮則得到保留。此外,全部七艘艦還配備有兩具450毫米(17.7吋)魚雷管和五枚魚雷,均浸沒舷側的船體內。呂貝克號後期則在甲板上安裝了兩具500毫米(19.7吋)的魚雷發射管和四枚魚雷。[5]

不萊梅級艦隻的裝甲由兩個普通鋼層和一個克虜伯鋼英語Krupp armour層組成。它們受到厚達80毫米(3.1吋)的裝甲甲板保護。50毫米(2.0吋)厚的斜面裝甲也具有一定的垂直防護能力,與貯煤艙相連。司令塔的側面有80毫米(3.1吋)厚、頂面為20毫米(0.79吋)厚。炮支則受到厚度為50毫米的炮擋英語Gun shield保護。[4]

同級艦[編輯]

不萊梅級的七艘同級艦於1902年至1907年間在德國的各家國營及私營船廠建造。[7]

1923年完成現代化改造後的柏林號
艦隻 造船廠 命名來源 架設日期 下水日期 入役日期 結局
不萊梅號 不萊梅威悉船廠 不萊梅 1902年 1903年7月9日 1904年5月19日 1915年12月17日沉沒
漢堡號 斯德丁伏爾鏗船廠 漢堡 1902年 1903年7月25日 1904年3月8日 1956年拆解報廢
柏林號 但澤帝國船廠 柏林 1902年 1903年9月22日 1905年4月4日 1947年自沉
呂貝克號 斯德丁伏爾鏗船廠 呂貝克 1903年 1904年2月26日 1906年4月26日 1923年拆解報廢
慕尼黑號 不萊梅威悉船廠 慕尼黑 1903年 1904年4月30日 1905年1月10日 1920年拆解報廢
萊比錫號 不萊梅威悉船廠 萊比錫 1904年 1905年3月21日 1906年4月20日 1914年12月8日沉沒
但澤號 但澤帝國船廠 但澤 1904年 1905年9月23日 1907年12月1日 1923年拆解報廢

服役歷史[編輯]

不萊梅級艦隻在整個職業生涯中曾擔任各種不同角色。不萊梅號及萊比錫號從1905年至1914年被派往海外服役;前者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不久返回德國,後者則繼續留在了東亞分艦隊。漢堡號、柏林號、呂貝克號和但澤號在入役後即被分配至公海艦隊的偵察部隊。與此同時,慕尼黑號在其戰前的役期中都被用作魚雷試驗艦。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所有七艘同級艦都參與了行動,但只有不萊梅號及萊比錫號在衝突中遇難。[8]

不萊梅號於1912年出訪美國

但澤號於1914年8月參與了黑爾戈蘭灣海戰英語Battle of Heligoland Bight (1914),但並未直接與英國艦隻接觸。然而,它有從沉沒的小巡洋艦阿里阿德涅號中救出倖存者。[9]1914年12月,漢堡號出席了突襲斯卡布羅、哈特爾浦及惠特比英語Raid on Scarborough, Hartlepool and Whitby的行動,期間它曾短暫遭遇英國的輕型部隊,但沒有交戰[10]。慕尼黑號是唯一參加了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爆發的日德蘭海戰的同級艦[11],它在那裏遭到五枚中等口徑炮彈的命中,並中度受損[12]。不萊梅號、呂貝克號和但澤號在戰爭期間主要從事對抗俄羅斯帝國海軍的行動,其中包括1915年的突襲利鮑里加灣海戰英語Battle of the Gulf of Riga,以及1917年的阿爾比恩行動[13][14][15]。不萊梅號於1915年12月不慎觸及了俄國人敷設的水雷,並連同大部分船員一起沉沒[16]。萊比錫號在戰爭爆發時仍身處海外,它參與了1914年底的科羅內爾海戰福克蘭群島海戰。在前次行動期間,它曾與英國輕巡洋艦格拉斯哥號英語HMS Glasgow (1909)交火;而在後次行動中,它則被格拉斯哥號和康沃爾號英語HMS Cornwall (1902)擊沉。[17][18]

柏林號於1916年撤出現役並解除武裝。慕尼黑號於1916年10月遭到英國水雷的嚴重破壞,此後退役作宿營船使用。漢堡號也在戰爭後期擔任宿營船職能,而萊比錫號則於1917年成為教練船。但澤號作為最後的同級艦是於1917年末退出現役。在五艘倖存的艦隻中,柏林號和漢堡號被新組建的威瑪國家海軍作為教練船保留下來。其餘三艘——呂貝克號、慕尼黑號和但澤號,則作為戰利艦英語Prize (law)移交英國,並於1920年代初作廢鋼出售。漢堡號和柏林號作為教練巡洋艦度過了1920年代末和1930年代初,至1930年代中期,它們再一次被改造為浮動的營房。[8]漢堡號於1944年遭英國轟炸機擊沉,後於1949年被打撈上岸並拆解報廢[19]。柏林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倖存了下來,並於戰後為裝載化學武器進行銷毀而自沉斯卡格拉克海峽[8]

註釋[編輯]

  1. ^ Herwig,第42頁.
  2. ^ Gardiner,第259頁.
  3. ^ Gardiner & Gray,第157頁.
  4. ^ 4.0 4.1 Gröner,第102頁.
  5. ^ 5.0 5.1 5.2 Gröner,第103頁.
  6. ^ Gröner,第102–103頁.
  7. ^ Gröner,第102–104頁.
  8. ^ 8.0 8.1 8.2 Gröner,第103–104頁.
  9. ^ Staff Battle on the Seven Seas,第24頁.
  10. ^ Massie,第340–341頁.
  11. ^ Tarrant,第62頁.
  12. ^ Tarrant,第296頁.
  13. ^ Halpern,第191–192頁.
  14. ^ Halpern,第197頁.
  15. ^ Staff Battle for the Baltic Islands,第4頁.
  16. ^ Halpern,第205頁.
  17. ^ Staff Battle on the Seven Seas,第34–37頁.
  18. ^ Staff Battle on the Seven Seas,第74–76頁.
  19. ^ Rohwer,第264頁.

參考資料[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