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果民主共和國歷史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剛果民主共和國地區的歷史悠久,可以追溯至數萬年前。

早期歷史[編輯]

剛果王國

現被稱為剛果民主共和國的地區,在8萬年前即有人類居住。早期的歷史開始於剛果班圖人的遷移浪潮,他們在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500年從西北遷移到盆地地區,期間包括前殖民地時期至推翻殖民者時期。班圖人的遷徙取代了本地土著俾格米人,他們將其文化融合進現代剛果南部地區。班圖人從西非地區學習了農業鐵器的使用方法,以剛果班圖語係為主要方言。

人類隨後從達爾富爾蘇丹科爾多凡地區遷移進入剛果北部,東非人也遷移進入剛果東部,加速了民族的融合。人類遷移使技術從石器時代過渡到鐵器時代。南部和西南部人大部分是狩獵、採集者,幾乎不含金屬技術的使用。金屬工具在這段時間內的發展,徹底改變了農業畜牧業。這導致東部和東南部的狩獵採集者被班圖人取代。10世紀的班圖人完成了最後一次向中部非洲西部的擴張。人口的增長使交易網絡迅速形成,商業交易主要為鹽、鐵和銅。

在公元5世紀,一個氏族社會開始沿烏朋巴湖加丹加盧瓦拉巴河兩岸發展。此文明被稱為烏彭巴,最終演變成盧巴王國(Kingdom of Luba)以及隆達王國(Kingdom of Lunda)。原始的烏彭巴社會演變成盧巴王國的過程是漸進和複雜的。這種轉變不斷進行,發展出幾種與烏彭巴文化不同的社會文化。每一個社會都來源發展自其之前社會文化(與羅馬文化借鑑希臘文化相似)。

公元5世紀的社會演變在卡蘭巴(Kamilamba)周圍地區發展,然後由一些在桑加加丹加周邊的文化所取替。在剛果地區出現的是這些特別豐富的礦石,除了在象牙和其他商品的交易外,開始制定文明並實施鋼鐵、銅技術。烏彭巴因自己對金屬工藝的大量需求建立了一套大型商路(超過1500公里的商業網絡,直到印度洋)。此外,該地區擁有良好的農業條件和豐富的魚類和野味。其強大的經濟和糧食儲備,使該地區變得非常富有。城邦和中央政府建立在酋長制度上,成為普遍接受的政治制度,統治者變得越來越強大,特別是在16世紀。

剛果民主共和國因剛果河而得名。十三世紀末葉以前,該地的土著王朝在剛果拓殖。班圖人於13世紀末14世紀初在這個地區建立剛果王國,領土包括現在的剛果民主共和國、剛果共和國加蓬安哥拉的疆域。15世紀晚期,歐洲人來到這裏開始奴隸貿易。到19世紀早期奴隸貿易結束的時候,這些班圖王國都衰落了。

1482年葡萄牙的航海家狄亞哥最先發現剛果河、並且在河口立碑為誌後,在以後的三世紀中,歐洲人才和剛果開始作初步的接觸;有的人來此傳教,有的人開始在瀕大西洋的河口建立貿易站,用以販賣奴隸和其他物品。但是因為內部蠻荒多阻,深入剛果內部的歐洲人十分稀少。

1816年,英國也對剛果發生興趣,英國海軍派遣杜凱上校,率領裝備精良的探險隊溯河深入探測,終於因為河流湍急、氣候不適,杜凱一行人終告齎志以歿,他們的遺體現在還埋藏在波馬附近的太子島上。

比利時殖民時期[編輯]

公安軍英語Force Publique(Force Publique)士兵於比屬剛果,攝於1918年,在公安軍的巔峰時期,共有420名白人軍官領導19000名士兵

剛果和文明世界的接觸以及有計劃的開發,始於1874年到1877年。英國探險家李文斯頓冒險深入剛果境內,但他將剛果河誤認為是尼羅河的源流。1874年,新聞記者出身的英國探險家史丹利,組織了一支包括342人的大探險隊,才認清楚了剛果河真貌。史丹利先向英國政府報告這塊還沒開發的財富之地,但是沒有得到當時英國政府的資助支持,所以轉向比利時

1876年,比利時國王雷奧波爾特二世布魯塞爾召開國際開發非洲會議,斯丹利在非洲探險和經營的成就,深獲比王的重視,於是就以國際開發名義極力資助斯丹利委託開發,使他重返非洲探險。斯丹利在逗留剛果5年期間,先後在各地建立了22處貿易站,同時在魯巴那河上遊行駛汽船,並且在斯丹利瀑布附近建築鐵路,替比利時國王建立了「剛果獨立區」,並且在1885年成立剛果自治邦。同年獲得在柏林會議中的列強所承認,使比利時國王成為剛果自治邦的主人,1908年就將這個地方正名為「比屬剛果」。

剛果自由邦是一個通過殖民控制的非政府組織,由比利時利奧波德二世國王個人控制。利奧波德是董事長和唯一的股東,他越來越多地在上剛果地區攫取象牙橡膠和礦產在世界市場上銷售(雖然其名義上的目的是為了提升當地人民生活和該地區的發展)。自由邦包括現代剛果民主共和國整個地區,存在於1885年至1908年期間。剛果自由邦最終因對當地人民日益殘酷的虐待和掠奪自然資源而聲名狼藉,導致比利時政府將其廢除,並於1908年接管。

比利時在1908年舉行了有關剛果的會議,儘管比利時最初不同意,但迫於國際壓力(尤其是來自英國),最終接管了比利時國王的剛果自由邦。從此,它被稱為比利時屬剛果殖民地,在比利時政府的統治下直到1960年。

剛果獨立後[編輯]

盧蒙巴

二次世界大戰後,剛果民族意識普遍覺醒,民族運動逐漸醞釀。1960年,由帕特里斯·盧蒙巴領導的剛果民族運動黨(MNC)贏得了議會選舉,盧蒙巴被任命為總理。議會選舉剛果人同盟(ABAKO)的約瑟夫·卡薩武布為總統。其他出現的政黨包括Antoine Gizenga領導的非洲團結黨(PSA),和Albert Delvaux與Laurent Mbariko領導的國家人民黨(PNP)。比屬剛果在1960年6月30日獨立,改名為「剛果共和國」。獨立後不久,加丹加省(由莫伊茲·沖伯領導)和南開賽省針對新領導人開展分裂鬥爭。在獨立後留下的100,000歐洲人大多逃離了這個國家,為剛果人取代歐洲軍事、行政精英鋪平了道路。

剛果獨立後與鄰國同稱剛果共和國,在兩國名稱後括注首都名稱以作區別。[1]1964年8月1日改國名為剛果民主共和國。[2]1971年10月27日改國名為扎伊爾共和國,1997年5月17日,洛朗-德西雷·卡比拉領導的剛果解放民主力量同盟武裝部隊攻佔首都金沙薩,宣佈就任總統,並恢復國名為剛果民主共和國至今。

第二次剛果戰爭從1998年開始,讓這個國家滿目瘡痍,也被稱為「非洲的世界大戰」,因為涉及了9個非洲國家和大約20個武裝勢力。[3]儘管在2003年簽署了和平協定,戰鬥仍在在該國東部地區繼續。在剛果東部,強姦和其他性暴力的發生率被描述為世界上最高的。[4]此次戰爭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全世界最激烈的,1998年以來540萬人死亡。[5][6] 絕大多數死於瘧疾腹瀉肺炎和營養不良。[7]

2001年1月16日,卡比拉遭刺殺身亡。兒子約瑟夫·卡比拉繼任總統。2011年,獲得連任。

外部連結[編輯]

參考[編輯]

  1. ^ 兩國1960年加入聯合國決議案,英語國名分別為The Republic of the Congo (Leopoldville)(Leopoldville為金沙薩舊名利奧波德維爾)和The Republic of the Congo (Brazzaville)。UN admission resolution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 ^ "Zaire: Post-Independent Political Development" Archive.is存檔,存檔日期2012-12-05, Library of Congress
  3. ^ See "Rumblings of war in heart of Afric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by Abraham McLaughlin and Duncan Woodside 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23 June 2004 and "World War Thre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by Chris Bowers My Direct Democracy 24 July 2006
  4. ^ McCrummen, Stephanie. Prevalence of Rape in E.Congo Described as Worst in World. Washington Post. 2007-09-09 [2010-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6). 
  5. ^ Robinson, Simon. The deadliest war in the world. Time.com. 2006-05-28 [2010-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6-17). 
  6. ^ Bavier, Joe. Congo War driven crisis kills 45,000 a month. Reuters. 2008-01-22 [2010-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21). 
  7. ^ Report on the crisi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Full report at IRC Mortality Fact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from the International Rescue Committ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