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廈門同文書院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同文書院(英語:Tung Wen Institute)創設於1898年3月12日,是一所中美合辦的新式學校,也是廈門最早的新式學校。1918年,同文書院成立大學部,被認為是廈門乃至福建第一所現代意義上的大學。1921年,廈門大學創辦,同文書院旋即停辦大學部。1926年秋,同文書院受收回教育權運動影響,改設為同文中學,完全由華人控制。1938年廈門淪陷後,同文中學復闢為同文書院。1942年初,日軍佔領鼓浪嶼公共租界,同文書院自此停辦。[1][2][3]

校史

[編輯]

同文書院的校史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1898—1926年),美國方面大體掌控校務;第二個階段(1926—1938年),學校由華人校董收回自辦,改設為「同文中學」;第三個階段(1938—1942年),學校受戰爭影響遷至鼓浪嶼辦學,美國方面再一次掌控校務。由於當時學校的院長大多由神職人員兼任,所以此時的同文書院也被認為是「事實上教會學校」。[4]

建校初期(1898—1926年)

[編輯]
1908年的同文書院

1897年,時任美國駐廈門領事巴詹聲(Anson Burlingame Johnson)拜會興泉永道道尹楊執中,提出要開辦一所與宗教無關的西式學校,專門介紹西方的科學文化,為中國培育新型人才。這個倡議得到了楊執中的肯定,最終商定這所新式學校的校名為「同文書院」。同文書院成立校董會,巴詹聲擔任董事長、時任廈門海關稅務司穆好士(Walter Noyes Morehouse)擔任副董事長,發起董事則由葉清池(Yap Chong-lok)、陳北學(Tan Jat-chiu)、傅孚伯(Po Hu-peh)、邱華繞(Ku Jiau)、邱振祥(Ku Chin-siong)、陳阿順(Tan Eng-hoat)六位華人紳商組成,他們負責籌集學校經費。巴詹聲旋即商榷校董會組織章程,規定建校後由美國駐廈門領事擔任當然董事長、廈門海關稅務司擔任當然副董事長。[2][5][4]

與當時其他新式學校不同,同文書院並不是教會學校。據《同文書院章程》規定,同文書院「設立之宗旨,專欲啟迪中國青年子弟精通英國語言文字及漢語各科學。所授之教程與美國高等之學校及商務學校功課相同。本書院之設,非為傳教起見。而在院諸生勿得自分畛域,各自相安。」由此可見,同文書院設立的初衷,是為當時的社會培養精通英語的商務人才。[2]

同文書院創立時,巴詹聲租用寮仔後[註 1]的一處民房作為校舍。1898年3月12日,同文書院開始上課,這一天也被視為同文書院的創立日。當時,同文書院每學年的學費為22銀元、寄膳費為3至5銀元,相較於官立學堂每月80的學費要貴很多。所以在同文書院開辦的第一個學期,全校只有41位學生,這些學生多數來自從事外貿行業的家庭,此外還有富家子弟和華僑子弟。[2][5]

校方起初聘用美國人毛爾(Davies Moore)為院長。毛爾任職一年後離任,校方於是聘用美國人顧伯爾(A. C. Cooper)[註 2]為院長。顧伯爾任職一年後辭職回國,校方又於1900年聘用美國人韋茶霽(Charles Jason Weed)[註 3]為院長。[2][5][4]

1900年,日本方面在廈門製造「東本願寺教案」(即廈門事件),並以此為藉口,派兵登陸廈門島。儘管局勢十分緊張,但懸掛星條旗的同文書院照常上課。自此,人們認為在同文書院讀書有安全保障。僅在1901年,同文書院的學生數便驟增至201人。由於學生驟增,校方即將寮仔後北側的鳳凰山闢為新校址[註 4],並在鳳凰山建設14間教室和千人大禮堂,鳳凰山自此被稱為「同文頂」。[2][5]

建校初期,同文書院的教育方式參照了當時美國學校的做法。學校沒有嚴格的分班制度,學生升入高等科後,更是採用「某教師固定於某教室上課,學生自行找教師上課」的方式。學校的學制起初分為五年文法科和七年高等科;設有英語、英語文學名著、英語修辭課、算學、三角、幾何、代數、天文學、物理、化學、政治學概論、萬國歷史、地理、地誌學、商業簿記、商業法律、礦學、打字、身體等課程。上述課程均採用原版英文教材、英語授課,學生可以自由選修這些課程。[2][5]

1904年至1905年,同文書院作為新式學校的代表,其相關展品被廈門海關稅務司選送至世博會上展示。[8]

1911年,同文書院的人數增加至三百人,學生規模位居廈門第一,據《廈門海關十年貿易報告(1902—1911)》所述,同文書院「在本地各校中是學生出勤率最高和最受尊敬的」。同年,參與中國同盟會的同文書院師生呂城都、周連茂、吳錫煌、邱世定等人組成一支170多人的學生軍,赴海澄縣協助當地革命黨進攻縣衙。[9][5]

1912年,海外華僑再次捐款,於學校右側的山腰處捐建可供200多人使用的宿舍樓。同時,同文書院校董葉清池、黃奕住、黃秀烺相繼為學校捐建樓舍。[2]

1918年,同文書院設立大學部,被認為是廈門乃至福建第一所現代意義上的大學[8][10]。同文書院大學部分設文、理兩科,有美國教授7人、中國教授3人。校方自歐美大批進口儀器設備,價值約十萬美元。1921年冬,陳嘉庚創辦廈門大學。校董會以「廈門一小島之地,無需開設兩所大學」為由,旋即停辦大學部。[2]

1921年,當了21年院長的韋茶霽離職回國,鑑於其辦學貢獻,校方授予韋茶霽「名譽院長」的頭銜。韋茶霽離職後,校方聘用美國人吳祿貴(Roy Allgood)[註 5]為院長。1926年秋,同文書院由華人校董收回自辦,改組為「同文中學」。吳祿貴的院長(校長)一職亦由周殿薰擔任。[4]

同文中學時期(1926—1938年)

[編輯]

1920年中期,受收回教育權運動影響,國民政府頒佈法令,限制外國人在華辦學、掌控校務,並明確規定中國境內的民辦學校不能由外國人當校長。同文書院因而在1926年秋由華人校董收回自辦,改組為同文中學。前廈門中學堂監學周殿薰成為同文校史上第一位華人校長,而校董會也改由華人組成。此時的同文中學為完全中學,兼辦小學,並實行「漢英並重」的學制改革,廢除了大體以英語授課的教學方式。在周殿薰的改革下,同文中學成為全閩名校,福建省教育廳廳長程時煃親臨學校指導,並對同文書院的發展表示讚許。[2]

1930年,周殿薰逝世,校董會董事長林爾嘉委任其三子林鼎禮(劍橋大學經濟科碩士)接任校長一職。此時,同文書院的學生人數已經驟增至2000人以上,達到了校史的巔峰。1932年,林鼎禮離職,校董會決定由校董會董事、廈門商會會長、同文書院校友陳瑞清代理校長一職。由於陳瑞清身兼多職,事務繁忙,其便於1936年1月向校董會申請辭去校長一職。陳瑞清辭去校長一職後,校董會聘請前福建省教育廳廳長黃孟奎擔任校長。由於學校的師生和校友對該任命不滿,校董會便聘請陳學伊做校長,結果引爆了學潮。福建省教育廳督學王啟煒到廈門處理學潮。在教育廳的壓力下,王啟煒成為了同文中學的代理校長。後來,王啟煒到省立廈門初級中學當校長,同文中學的校長一職由廈門大學文學院院長徐金聲兼任。[12][2]

建校末期(1938—1942年)

[編輯]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同文中學搬遷至鼓浪嶼公共租界(中學部搬遷至升旗山路,小學部搬遷至鹿耳礁)。1938年廈門淪陷後,同文中學復闢為同文書院。校董事會改組,由時任美國駐廈門正、副領事梅瑞樂英語George Robert Merrell(George R. Merrell)、歐德福(Leland C. Altaffer)擔任正、副董事長,而院長一職則由美國歸正會牧師卜顯理(Henry Poppen)擔任。1940年,卜顯理回國,美國歸正會的女傳教士、毓德女中校長福懿慕(Tena Holkeboer)兼任同文書院院長一職。再後來,福懿慕離任,時任校董會董事、美國歸正會牧師給益恩(E. W. Koeppe)兼任院長一職,但因其體弱事煩,院長一職交由校務總長呂城都(華人校友)負責。[2]

學校搬遷至鼓浪嶼公共租界後,由於廈門淪陷,多所學校停辦,失學的學生和周邊縣區的學生紛紛湧入同文書院就讀,學校的學生數也在戰爭時期驟增至1000餘人。與此同時,同文書院成為廈門境內最早實現男女同校的學校之一。[2]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進駐鼓浪嶼公共租界。1942年初,同文書院被迫停辦。[2]

經費來源

[編輯]

創校初期,同文書院的辦學經費主要來自葉清池、陳北學、傅孚伯、邱華繞、邱振祥、陳阿順六位發起董事。隨着辦學規模的擴大,林爾嘉、葉鶴秋、葉鴻翔、陳元彩、陳瑞清、邱世僑、邱世定、黃奕住黃秀烺、盧安邦、吳頌三等地方紳商先後被同文書院聘為華人校董。1922年同文書院興建新樓舍,建設經費均由華人校董提供。[2][13]

除了地方紳商外,華僑捐資也是辦學經費的重要來源。在同文書院收歸自辦之前,院長韋茶霽、吳祿貴數次前往菲律賓自由邦海峽殖民地荷屬東印度等地募捐。僅菲律賓自由邦,韋茶霽就去了五六次。韋茶霽之所以頻繁前去菲律賓募捐,是因為菲律賓有不少華人精英曾於同文書院就讀。自1905年至1935年,前去菲律賓的同文書院校友就有三千多人。這些校友中有不少人在菲華社會佔有重要地位,且這些校友還可以利用當地的關係網籌款。例如1900年在菲律賓的募捐活動,僅靠校友李清泉英語Dee C. Chuan一人募集,便能籌得20萬菲幣的捐款。[2][13][14]

此外,同文書院的辦學經費還依賴於美國駐廈門領事館的一項規定:凡前往菲律賓的華僑,每張簽證需附加大洋2元,其中一半作為檢驗費,一半拔為同文書院的基金。當時廈門和菲律賓之間的華僑往返流量約為20萬人次一年,故同文書院可以從中獲得相當可觀的籌款。[2][13][14]

同文中學校歌

[編輯]

1928年3月12日,同文中學舉辦校慶。該校校長周殿薰特地為同文中學校歌譜寫歌詞,由音樂老師許振源作曲[15]

望哥石畔瞰蒼溟,
山海足怡情。
層樓傑構,一片讀書聲,
天風捲入海潮鳴。
三十年前荒草地,
迄於今朴芃棫茂莪菁。
中西融合一爐成,
學術闡文明。
德智體群,不悖道並行。
荒嬉必戒勉勤精。
莘莘學子多努力,
好從此成身成學成名。
歐風美雨莫侵凌,
多士即干城。
天下治亂,責豈匹夫輕?
人群進化宜競爭,
好把讀書來救國,
當勿忘民族民權民生
[15]

著名校友

[編輯]

在43年的辦學史中,同文書院共有43屆高中畢業生和47屆初中畢業生。這些畢業生廣泛分佈於華南地區港澳台地區東南亞諸國[4],其中也出了不少人物:

著名教職人員

[編輯]

註釋

[編輯]
  1. ^ 今水仙路、晨光路、同文路至鎮海路口一帶,位於同文頂附近[6]
  2. ^ 曾任廈門海關稽查員
  3. ^ 又譯作武益德[7]、韋特[8]
  4. ^ 校址位於廈門市思明區大連興館巷1號[1]
  5. ^ 又譯作羅伊•奧爾古德[11]

參考來源

[編輯]
  1. ^ 1.0 1.1 福建省圖書館 (編). 福建书院概览. 鷺江出版社. 2017-06: 42–43. ISBN 978-7-5459-1312-5.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廈門社科叢書編輯部. 厦门同文中学史略. 中共廈門市委宣傳部、廈門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編). 同文芬芳 厦门同文中学往事. 廈門大學出版社. 2021-03: 295–313. ISBN 978-7-5615-8073-8. 
  3. ^ 戴懿. 厦门同文顶公园年内有望开工 翻修挖出同文书院界碑. 東南網. 
  4. ^ 4.0 4.1 4.2 4.3 4.4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福建省廈門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 (編). 厦门同文书院麟爪. 厦门文史资料 第4辑. (內部發行). 1983-07: 39–59. OCLC 957491498. 
  5. ^ 5.0 5.1 5.2 5.3 5.4 5.5 洪卜仁 (編). 厦门文史丛书 厦门辛亥风云. 廈門大學出版社. 2016-12: 21–22. ISBN 978-7-5615-6341-0. 
  6. ^ 從廈門文化地標「同文書院」--談「葉清池別墅」. 金門日報. 
  7. ^ 毛禮銳,沈灌群 (編). 中国教育通史第四卷. 山東教育出版社. 2005-06: 365. ISBN 7-5328-0231-0. 
  8. ^ 8.0 8.1 8.2 施智源. 略论近代厦门新式教育的发展——以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世界博览会上的厦门同文书院为例. 鼓浪嶼研究. 2020, (01): 1–15. 
  9. ^ 福建省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 (編). 光复海澄的回忆(吕城都口述). 福建与辛亥革命. 2011-12: 179. 
  10. ^ 厦门史上第一所大学同文书院复办 昨日挂牌. 閩南網. 
  11. ^ (美)保羅·謝瑞茨 (編). 庐山忆旧. 江西高校出版社. 2015-05: 23. ISBN 978-7-5493-3205-2. 
  12. ^ 馆藏涉台文物——黄奕住致姻亲林尔嘉的一封信. 廈門市博物館. 
  13. ^ 13.0 13.1 13.2 华侨捐助的厦门老校名校(上) (清末—1949年). 鷺風報. 2021-07-30. 
  14. ^ 14.0 14.1 郭瑞明, 蔣才培. 同安华侨志. 鷺江出版社. 1992-01: 187. ISBN 7-80533-500-1. 
  15. ^ 15.0 15.1 黃秋葦 (編). 百载学堂乐歌,乡土人文宝箴. 城市记忆 厦门晚报乡土题材作品选. 中國文聯出版社. 2003-12: 149–150. ISBN 7-5059-4273-5. 
  16. ^ 思明區文化體育局、思明區政協研究室 (編). 鼓浪屿名人逸事. 鷺江出版社. 2008-11: 92. ISBN 978-7-80671-981-7. 
  17. ^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海峽導報記者 李學清. 厦门:百年老校“同文书院”将重新“开张”. 東南網. 2013-09-24. 
  18. ^ 廈門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 (編). 厦门市志 民国. 方志出版社. 1999-05: 661. ISBN 7-80122-459-0. 
  19. ^ 中國人民政協會議福建省惠安縣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 黄长水先生生平简介. 惠安文史资料 第6辑. 1989-03: 44. 
  20. ^ 廈門日報. 悲痛!厦门活字典、知名文史学者洪卜仁逝世. 東南網. 2019-05-20. 
  21. ^ 廣州圖書館 (編). 广东历代著者要录. 中山大學出版社. 2019-08: 48. ISBN 978-7-306-06691-6. 
  22. ^ 福建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福建省檔案局;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福建省委員會 (編). 辛亥革命福建英杰图志. 海峽書局. 2011-09: 340. ISBN 978-7-80691-696-4. 
  23. ^ 《貴州科學家傳記叢書》編委會 (編). 贵州科学家传记 第3卷. 貴州人民出版社. 2021-09: 349. ISBN 978-7-221-16704-0. 
  24. ^ 《南安華僑志》編纂委員會 (編). 南安华侨志.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21-01: 301. ISBN 978-7-211-08583-5. 
  25. ^ 何綿山. 闽台佛教亲缘.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10-05: 158. ISBN 978-7-211-06142-6. 
  26. ^ 劉文忠 (編). 京台文化交流研究报告 2018. 九州出版社. 2020-01: 84. ISBN 978-7-5108-8577-8. 
  27. ^ 惠安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編). 第三十七篇第一章. 惠安县志. 方志出版社. 1998-07. ISBN 7-80122-352-7. 
  28. ^ 張友余. 20世纪中国数学史研究. 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 2021-03: 196. ISBN 978-7-5603-9022-2. 
  29. ^ 陳華新. 中华棋坛掌故.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99-04: 228. ISBN 7-5326-0548-5. 
  30. ^ 中共龍巖地委黨史資料徵集研究委員會,龍巖地區民政局 (編). 闽西英烈 第1卷. 1985-10: 43. 
  31. ^ 梅門造 (編). 歌唱家黄源尹的艺术人生. 崑崙出版社. 2002-06: 363. ISBN 7-80040-625-3. 
  32. ^ 蒙少祥. 厦籍华侨激荡革命风云 无私献身不计较名利地位. 東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