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歷史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古埃及文明大約出現在公元前5千年,在約前3100年埃及成為統一的國家,由法老統治,之後的埃及因此也稱為法老埃及。前332年時埃及被古希臘馬其頓王國亞歷山大大帝征服,後被古希臘人托勒密王朝(雖然也自稱「法老」)統治而進入希臘化時代,古埃及時代結束。埃及學家通常把古埃及歷史劃分為前王朝時期早王朝時期古王國時期第一中間期中王國時期第二中間期新王國時期第三中間期古埃及後期等9個時期,其中前王朝時期是埃及統一之前的文明初期,早王朝時期是古埃及法老統治逐漸形成的時期,古、中、新王國時期則是國家統一,法老中央集權的文明繁榮時期,而第一、二、三中間期則是國家分裂,或被外族侵略,法老權力沒落的時期,最後的古埃及後期是埃及受到外族全面侵略和統治,逐漸被其他民族征服的時期。

古埃及時期和王朝[編輯]

古埃及歷史一般被劃分為8或9個時期,即前王朝時期早王朝時期古王國時期第一中間期中王國時期第二中間期新王國時期第三中間期古埃及後期,這是後來埃及學家根據古埃及國家統一、繁榮以及中央政府權力等情況進行的劃分,而不是古埃及人自己的劃分標準。古埃及人對於歷史編年的劃分,並沒有朝代與特定紀年標準的概念,甚至也沒有以統治者在位時期進行紀年的概念(例如兩河流域的紀年方式)。相較之下,古埃及早期的埃及人似乎並不劃分歷史時期,例如巴勒莫石碑(刻有古埃及最初到第五王朝中期的法老列表)列舉法老時並不進行任何劃分。後來埃及人則根據法老的出身地進行劃分,如都林王名表(Turin Kinglist,至少記錄至第二十王朝,但殘缺不全)。現代通用的30或31個埃及王朝則是由托勒密王朝早期古埃及祭祀曼涅托在《埃及史》(希臘文轉寫:Aegyptiaca)一書中提出的,由於《埃及史》原書已經遺失,其劃分王朝的標準現在不清楚。例如埃及第十八王朝第一任法老雅赫摩斯一世是埃及第十七王朝最後一任法老卡摩斯的弟弟,按說應該劃為一個王朝中。而之後的圖特摩斯一世則不是雅赫摩斯一世的後代,卻被同歸入第十八王朝。埃及學家推測曼涅托的劃分標準是部分根據神話傳說、部分根據歷史事實、部分根據已有的劃分進行的,並不完全根據法老家族進行。例如上面的例子可以解釋為雅赫摩斯一世統一埃及,驅逐了外族侵略者,因此開始了一個新的時代(王朝)。在第一王朝和第二王朝的劃分上,曼涅托可能根據神話和宗教標準,使兩個王朝都有9個法老,因為9這一數字在古埃及是神聖的。一些埃及學家試圖拋棄曼涅托的劃分,而重新進行更合理的劃分,但由於約定俗成的因素,大多數著作和學者都還一直沿用這一劃分。因為,這種以法老名稱進行的王者表列,事實容易產生許多的問題。[1][2]

前王朝時期[編輯]

距今9000多年前,人們在尼羅河河谷定居,開始在岸邊建立房屋,並進行農業畜牧業生產活動。[3] 距今7000多年前,埃及人開始使用銅器,為文明的形成奠定了基礎。之後古埃及進入前王朝一期,又稱為阿姆拉特時期私有制階級萌芽。到前王朝二期(即格爾塞時期),埃及私有制和王權確立,在出土的文物中可以找到象徵王權的荷魯斯鷹神的形象。格爾塞時期後期,國家出現,但面積很小,人口不多,隨後國家之間不斷征戰,逐漸統一成為尼羅河上遊河谷地區和尼羅河入海口三角洲地區的上埃及下埃及兩個國家。象形文字也在這個時候出現,並沿用了3500餘年。

公元前3100年左右,傳說上埃及國王美尼斯統一上、下埃及,建立第一王朝,定都孟斐斯(今開羅西郊),成為古埃及第一個法老,古埃及從此開始了王朝時期。此時的埃及已經具備了文明的幾個基本特徵,比如有行政官員、士兵、宗教、文字等。[4]

早王朝時期、古王國時期和第一中間期[編輯]

古埃及統一之後,在很長一段時間是穩定的,這段時間經歷了從第一王朝第六王朝共六個王朝,時間大約為前3100年到前2270年。古埃及歷史學家曼涅托將其稱為「古王國時期」。這是古埃及史上農業、手工業商業建築業等各項事業全面發展的第一個偉大時代。確立了以官僚體制為基礎的、君主獨裁的專制統治,並且出現了金字塔第六王朝以後,王權衰落,法老失去了對國家各地區的控制,國家開始分裂,史稱「第一中間時期」(前2270年-前2060年)。這種分裂形式到十一王朝重新統一。[4]

中王國時期、第二中間期和新王國時期[編輯]

之後埃及進入第二個政治隱定期即中王國時期(前2060年-前1785年)。埃及在十二王朝時遷都伊堡伊(三角洲和河谷交界地),開始使用青銅器。此時期埃及與敘利亞克里特的交往擴大。十三王朝時政權又瓦解,「第二中間時期」開始,此時期埃及第一次遭到外族的侵略,侵略者為駕車作戰的喜克索人,他們佔領了埃及北部的大部分地區,建立了長達100多年的「太陽神不在的統治」(前1720年到前1570年)。埃及人在這期間學習了喜克索人的戰術和武器,十七王朝阿赫摩斯一世於前1570年將喜克索人逐出國境,重新統一埃及,開始了第十八王朝,這之後被稱為新王國時期(前1570年-前1070年)。第十八王朝國力強盛,對外頻繁發動戰爭。十九王朝時埃及與赫梯帝國發生了卡迭石戰役,經過16年之久的戰爭,最後以拉美西斯二世與赫梯王哈圖西利斯二世簽訂和約告終。此時的埃及成為了一個大帝國,統治範圍北起敘利亞,南到尼羅河第四瀑布,橫跨北非西亞

第三中間時期、後期和結束[編輯]

埃及到了二十王朝以後,一系列的奴隸起義導致國力衰竭,開始了跨越5個王朝的第三中間時期(前1070年-前664年),其間的王朝有本土的第二十一王朝,利比亞人的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和努比亞人的二十五王朝。埃及自第二十六王朝進入古埃及後期,最終在前525年被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國所滅,古埃及時代結束了。波斯人在埃及建立了第二十七王朝,埃及二十六王朝後裔反抗波斯人成功,建立了短暫的第二十八、二十九和三十王朝。至前343年再被波斯人征服(第三十一王朝),前332年埃及又被亞歷山大大帝所統治,亞歷山大死後,其部將托勒密一世佔領了埃及,建立了托勒密王朝,也被稱為法老,但當時的埃及已經是徹底在外族人的統治下了。 托勒密王朝最後於克麗奧佩特拉七世去世後被羅馬滅亡。

參見[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古埃及》[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古埃及網(ancient-eqypt.org)(英文)
  2. ^ 《曼涅托》(Manetho)存档副本. [2005-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05-27). ,古埃及網(ancient-eqypt.org)(英文)
  3. ^ 英國博物館,《古埃及·古埃及歷史年表》(Ancient Egypt-A time line of ancient Egyptian history)[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2007年6月26日訪問
  4. ^ 4.0 4.1 斯塔夫里阿諾斯著,吳象嬰、梁赤民譯,《全球通史》,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1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