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臨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咸臨丸
據說是1860年停泊於三藩市的咸臨丸
概觀
艦種3桅蒸汽船
製造廠荷蘭
動工1856年
服役1857年
退役1871年
結局1871年遇颱風沉沒
技術數據
排水量噸(625)
全長49.7米
全寬7.3米
鍋爐煤炭
動力蒸汽機
功率100匹
最高速度6節
武器裝備炮12門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咸臨丸
假名かんりんまる
平文式羅馬字Kanrin Maru

咸臨丸日本幕末時期江戶幕府擁有的一艘初級軍艦。是一艘配備3桅帆的蒸氣船。是繼観光丸外輪船)之後的第二艘裝備有西式螺旋槳的初級軍艦。作為幕府第一艘往返太平洋兩岸的艦船為眾人所知,被幕府用作練習艦,之後參加了戊辰戰爭,因為性能較其他軍艦相比惡劣,擔當運輸任務的咸臨丸差點被新政府軍俘獲。明治政府接收後作為北海道開拓的運輸船使用。舊名(荷蘭語名)、Japan(ヤパン號、ヤッパン號、ヤーパン號)。

「咸臨」一詞取自《易經》,君臣相互之間感情親密之意。

經歷[編輯]

乘坐咸臨丸和波瓦坦號的遣美使節團員,右邊為福澤諭吉
  • 1855年7月 於荷蘭開工。
  • 1857年3月 完成。
8月4日(舊曆) 送往日本,成為長崎海軍講習所的練習艦。
8月19日(舊曆) 由海軍副総裁榎本武揚指揮逃脫品川海面。
8月23日(舊曆) 於銚子海面遭遇暴風雨的榎本艦隊,漂流至下田港
隨同前來救助的蟠龍丸駛入清水港。
9月11日(舊曆) 蟠竜丸先行出航。
咸臨丸由於修理拖延,被新政府軍追上。
被新政府軍艦隊打敗、船員或戰死或被捕獲。
以逆賊處理的船員遺體被清水次郎長安葬於清水市築地町。現在還殘留有山岡鉄舟所作墓志銘的墓地。
  • 1871年
9月19日(舊曆)
運送片倉氏舊臣401名前往北海道小樽途中,北海道木古內町和泉沢沖遭遇暴風雨,在更木岬破船沉沒。
  • 1887年
清水次郎長在清水市興津的清見寺為咸臨丸的船員立了殉難紀念碑。
  • 最近發現了咸臨丸的,同時在航拍中拍到了類似船體的東西。

照片[編輯]

右上角的黑白照片據傳為於1860年(安政7年)於三藩市(桑港)停泊中拍攝的咸臨丸。該照片在1926年(昭和元年)三藩市召開的在美日本人發展史料展覽會上公開發表。但是對咸臨丸進行徹底調查的文倉平次郎指出,這張照片並非咸臨丸,而是1887年(明治20年)拍攝的停泊於同一地點的從英國購入的軍艦筑波

參考資料[編輯]

  • 文倉平次郎『幕末軍艦咸臨丸』上、下(中公文庫、1993年)
ISBN 4122020042、下 ISBN 4122020190
咸臨丸と幕末艦船研究の古典、初刊於1938年。

與咸臨丸相關的歷史著作[編輯]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