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收音機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新導向自国民收音机
VE301W型人民收音機
VE301型人民收音機內部構造
VE301型電路圖

人民收音機(德語:Volksempfänger)是由奧托·格萊欣應納粹德國宣傳部長約瑟夫·戈培爾要求開發的一種廣播收音機。開發人民收音機的目的是讓大眾聽得起廣播。戈培爾發現,收音機的普及非常重要,因為廣播是一種非常好的潛在宣傳媒體

歷史[編輯]

最初的人民收音機 VE-301 [1] 的模型在1933年8月18日柏林國際電子消費品展覽會被提出。一個人民收音機的正常價格是76德國馬克。另一款35馬克的型號,又叫DKE38(有時被大眾俗稱做Goebbels-Schnauze -戈培爾的咆哮),在之後也被生產出來,33年德國工人平均收入每周32馬克。接着又有了類似人民收音機的一系列產品,如Gemeinschaftsempfänger, KdF(力量來自歡樂社團收音機), DKE(Deutscher Kleinempfänger,德國便攜收音機)和其他品牌。

人民收音機缺乏短波,但這並非是故意設計成只能接收本地電台。30年代英國因為有諸多海外殖民地,在同樣使用長、中波調幅廣播外,率先採用短波調幅廣播;中波採用直接接收方式,而長波若天線長度不及半波,都會致接收距離縮短,而短波在直接接收之外還可以通過大氣電離層反射延伸傳送距離;調幅制指發射機頻率固定,以無線電波強度的變化搭載音頻內容。因電離層反射不穩定,同樣會影響到無線電波的強度,在最初的短波電報應用中只需搭載莫爾斯電碼,信號強度的有限變化不會影響到加載內容,但在短波調幅廣播時,電離層引起的信號強度變化會疊加到搭載的音頻內容上,導致接收機音量不穩甚至音頻失真。德國、美國的民用廣播因短波直接接收距離不足,電離層反射接收又不穩定,未重視開發短波頻段資源。

以VE-301為例,VE-301有兩個頻段,分別為接收距離較長的長波150-350KHz和接收距離較近的中波550-1700KHz,實際與英美以及當今的的民用廣播接收設備對應的頻段無甚大差別(美國將長波段保留為警用和軍用,民用廣播主要為中波調幅制,而英國則長、中、短波調幅廣播都有),其中長波段已能在柏林收到英國東海岸發射站的廣播(在VE-301背面有一個4孔地線、天線插口,需要外接長波天線,天線需至少有半個波長才能達到增強信號的諧振效果,亦與當今廣播接收無異)。只不過刻度盤上不標明頻率,而是0-100的數字,後加大了刻度盤顯示區域,在空白處標記了德國各大廣播電台,因此對調至頻段內其它電台包括德國後來增加的電台增加了一點難度。簡單方法是在刻度盤上自行標記,而這在當時又是違法的。儘管如此,用戶憑0-100的刻度還是很容易將接收頻率調至BBC的長、中波電台(BBC在廣播中會反覆自報頻率,只不過頻率無法直接在VE-301刻度盤上找到)。英國廣播公司BBC在1939年9月時只有24台發射機,其中5台是長波或中波,到1945年5月則有121台發射機,德國實際上無法阻止用戶接收BBC,只能採用同頻干擾,而因干擾源位置距離功率等原因效果有限。在二戰末期的宣傳戰中,盟軍的電台甚至可以成功佔用德國電台的頻率進行廣播。

技術特點[編輯]

影響[編輯]

人民收音機因其高效率而被作為宣傳工具。最著名的是希特拉的軍備和戰爭生產部長阿爾伯特·施佩爾在他最後的談話紐倫堡審判中所說的:

而另一方面,因人民收音機在長、中波段與英美通用,亦能喚醒人民獨立思考的能力,即莉莉瑪蓮的傳播。1941年德軍佔領南斯拉夫,德軍在貝爾格萊德開設德軍廣播電台,覆蓋南歐和北非地區。8月18日,電台從一些廢棄的唱片中找到這首德國歌曲播放,不久收到許多前線士兵來信要求重播這首歌曲。貝爾格萊德電台重播了《莉莉瑪蓮》,隨後要求重播的呼聲高漲,遂決定每晚9時55分都定時播放這首歌曲,作為電台當天關機前的終曲。在北非戰場上,英國士兵也從自己的收音機聽到並喜歡上了這首德國歌曲;英、德對壘的軍隊達成默契,因與貝爾格萊德處同一時區,在晚9時55分會不約而同地停止炮擊,在各自的戰線中安靜地將其聽完,然後不一定會繼續向對手炮擊,通常相安無事地渡過一晚,所以德軍電台的終曲也非官方地成為兩軍當日作戰的終曲。此舉亦引起英國將領的不滿,認為士兵收聽敵方廣播,愛上德語歌曲,而拒絕履行自己的職責。後又由北非的英國老兵帶回英國,1942年,英國詩人Tommy Connor為歌曲填寫英文歌詞,於是有了英國版的《我燈光下的莉莉》。由於帝國元帥戈林欣賞拉莉·安德森的演唱,於是這首歌也在德國後方廣為流傳起來,其他地區的德軍電台也播放這首歌曲。

但是英國將領和德國宣傳部長約瑟夫·戈培爾不喜歡這首歌,認為是靡靡之音,瓦解士兵鬥志。1943年德軍在斯大林格勒戰役失敗之後,戈培爾下令在德國禁止播放這首歌。但1943年東線上的蘇聯也推出了蘇聯版《莉莉瑪蓮》。1943年盟軍加拿大部隊唱着這首歌登陸意大利,1944年盟軍也唱着這首歌登陸法國諾曼第,向德國挺進,這首歌又傳遍了法軍,美軍和加拿大部隊,改名為《D-Day Dodgers》。美國為了進行抗德宣傳,還請叛逃到美國的德國女演員瑪蓮娜·迪特里茜錄製了爵士版的《莉莉瑪蓮》,在美軍電台反覆播放。德國被各國廣播的《莉莉瑪蓮》包圍,雖然德國後方有較嚴格的管理,但前線士兵並不理會戈培爾的禁令繼續從國外電台收聽這首歌。

實用接收機[編輯]

在英國與人民收音機相對應的是生產一種被政府批准的標準設計,由製造商使用標準元件從而更加容易修理的實用收音機。 然而,英國設計實用收音機的根本目的在於節約材料和簡化修理而不是挫敗收聽外國頻道的嘗試(這樣收聽官方是勸阻地,但是在英國實際並不禁止)?。

英國的收音機在長、中波段與德國的收音機可以兼容,只是因為英國當時尚為「日不落帝國」仍保有諸多海外殖民地,使用短波頻段是對全球廣播的最簡單的方式,戰爭期間英國軍民在世界各地收聽倫敦BBC發出的直接消息,雖然在印度孟買收聽短波廣播時,因電波已在天地反射多次,即使在氣象良好時音頻已難以聽清(加中繼站只能增強信號,對信號畸變仍會原封不動地放大;作為應對BBC又在海外中立區佈設了諸多分台,在書面記錄倫敦BBC的廣播後將廣播稿整理後再讀一遍,但英聯邦軍民更希望聽到戰時倫敦BBC直接發出的「丘吉爾的演講」和國王的演講)。英國在戰爭中尤其是倫敦轟炸期間,一度也禁止英國國民聽收德國的廣播,一是廣播可以為間諜下達單向的密碼指令,二是敵方會誇大性報道英國在戰場上的失利。隨着戰事發展,德國在英國的間諜機構已為英國情報機構MI5、MI6清除甚至策反,且戰場失利日漸減少,所以後來沒有必要再禁止國民收聽國外頻道,甚至製造出在英的德國間諜仍可通過廣播接收指令的錯覺。

在流行文化中的影響[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VE-301" 是"VE"代表 "Volksempfänger" 而"301" 則表示日期 30/1/1933 - 阿道夫希特拉就職德國總理的那一天的簡寫
  2. ^ Snell, The Nazi Revolution, p. 7

延伸閱讀[編輯]

德語:
  • Ansgar Diller: Der Volksempfänger. Propaganda- und Wirtschaftsfaktor. In: Mitteilungen des Studienkreises Rundfunk und Geschichte 9/1983, S. 140-157
  • Michael P. Hensle: Rundfunkverbrechen. Das Hören von "Feindsendern" im Nationalsozialismus, Metropol: Berlin 2003, ISBN 3-936411-05-0
  • Wolfgang König: Der Volksempfänger und die Radioindustrie. Ein Beitrag zum Verhältnis von Wirtschaft und Politik im Nationalsozialismus. In: Vierteljahreshefte für Sozial- und Wirtschaftsgeschichte 90/2003, S. 269-289
  • Wolfgang König: Mythen um den Volksempfänger. Revisionistische Untersuchungen zur nationalsozialistischen Rundfunkpolitik. In: Technikgeschichte 70/2003, S. 73-102
  • Wolfgang König: Volkswagen, Volksempfänger, Volksgemeinschaft. "Volksprodukte" im Dritten Reich: Vom Scheitern einer nationalsozialistischen Konsumgesellschaft, Ferdinand Schöningh: Paderborn et al. 2004, ISBN 3-506-71733-2
  • Conrad F. Latour: Goebbels' "außerordentliche Rundfunkmaßnahmen" 1939-1942. In: Vierteljahrshefte für Zeitgeschichte 11/1963, S. 418-435.
  • Daniel Mühlenfeld: Joseph Goebbels und die Grundlagen der NS-Rundfunkpolitik. In: Zeitschrift für Geschichtswissenschaft 54/2006, S. 442–467.
  • Uta C. Schmidt: Der Volksempfänger. Tabernakel moderner Massenkultur. In: Inge Marßolek/Adelheid von Saldern (Hg.): Radiozeiten. Herrschaft, Alltag, Gesellschaft (1924-1960), Vlg. f. Berlin-Brandenburg: Potsdam 1999, S. 136-159, ISBN 3-932981-44-8
  • Kilian J. L. Steiner: Ortsempfänger, Volksfernseher und Optaphon. Entwicklung der deutschen Radio- und Fernsehindustrie und das Unternehmen Loewe 1923-1962, Essen: Klartext Vlg. 2005, ISBN 3-89861-492-1

外部連結[編輯]

參見[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