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海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寧海縣
[註 1]、緱
緱城、白嶠、丹邱、桃源、寧川、回浦、廣度里
左上:得力集團總部 左下:白溪水庫大壩 右上:柔石故居(紀念館) 右中:前童古鎮 右下:寧海耍牙
左上得力集團總部

左下白溪水庫大壩
右上柔石故居(紀念館)
右中前童古鎮

右下:寧海耍牙
寧海縣的地理位置
寧海縣的地理位置
寧波市的地理位置
寧波市的地理位置
坐標:29°17′58″N 121°25′36″E / 29.29942°N 121.42662°E / 29.29942; 121.42662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隸屬行政區浙江省寧波市
設立西晉太康元年(280年)
政府駐地躍龍街道
下級行政區
18
政府
 • 縣委書記楊勇
 • 縣長林堅
面積
 • 總計1,861.20 平方公里(718.61 平方英里)
 • 建成區36.4 平方公里(14.1 平方英里)
人口(2017年末常住人口)
 • 總計68.2萬人
 • 密度369人/平方公里(960人/平方英里)
 • 城區人口20.0萬人[註 2]
 • 戶籍人口(2,021年)63.2萬人
語言
 • 母語方言吳語太湖片甬江小片
吳語台州片
時區北京時間UTC+8
郵政編碼315600
電話區號574
車輛號牌B
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
行政區劃代碼330226
本地生產總值(2016)¥465.36億
人均¥68341[註 3]
毗鄰奉化區象山縣三門縣天台縣新昌縣
網站寧海縣人民政府

寧海縣浙江省寧波市管轄的一個縣,位於浙江省東部沿海,象山港三門灣之間,天台山四明山交匯之處。北鄰奉化區,東接象山縣,南交台州市三門縣,西靠紹興市新昌縣、台州市天台縣。2019年末,土地總面積1,861.20平方公里,其中陸域面積1,737.98平方公里,佔93.4%;海塗面積123.22平方公里,佔6.6%。陸域面積中,水域[註 4]面積164.46平方公里,水域率為9.5%[1][2]。縣人民政府駐躍龍街道縣前街18號。

通常認為,寧海縣建縣於西晉太康元年(280年),至清末歷屬臨海郡、海州(台州)、台州路台州府。民國初屬會稽道,其後歸屬屢次變動,徘徊於寧波專區台州專區之間,直至1958年末寧海和象山合併期間劃歸寧波專區,後隸屬於寧波市至今。建縣1700餘年來,出現了方孝孺、王錫桐、柔石、潘天壽等名人。

工業是全縣經濟的主體,有模具、文具、汽車零部件、燈具、五金機械、電子電器等特色優勢產業,以及金融服務、軟件和信息服務、現代物流、生產中介服務等四大生產性服務業。擁有國華發電、得力集團、東方日升等寧波市百強企業。另外,旅遊業也是全縣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寧海縣是《徐霞客遊記》開篇地,並以此舉辦了多屆徐霞客開游節,且成功推動5月19日(徐霞出遊之日)成為中國旅遊日。境內前童古鎮、伍山石窟、寧海森林溫泉等4A級旅遊景區,其中前童古鎮還被評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

縣名[編輯]

通常認為,寧海建縣於西晉太康元年(280年),關於縣名的由來,相傳有將軍率兵沿海南下,一路上波濤洶湧,至三門灣一帶卻風平浪靜,遂名此地曰寧海。[註 5]萬曆郡縣釋名·浙江編》:「邑以瀕海,名寧海者猶寧波之謂。」《重修浙江通志稿》則指名稱取「海疆安寧之意」。[3]

除了正式的縣名,寧海別名眾多。南宋縣令李知微《縣學新泉記》:「寧川,海邦也。」縣人王藝《後梁宣帝祠碑》:「余宦遊寧川,寧川地廣,山連括蒼,水通閩中,得無名山大川,神靈聖跡者乎?」元朝縣丞黃溍有詩《初到寧海》云:「桃源名更美,何處有神仙?」清末《寧海縣歌》:「丹邱白嶠古名區,西接天台東尾閭;一帶文明回浦水,千秋靈氣出名儒。」其中的白嶠、丹邱、桃源、寧川、回浦等都是寧海的別名。另外,寧海還有別名gau1城,關於它的來源,則眾說紛紜,尚無定論。

歷史沿革[編輯]

春秋時期,今寧海縣境為越國地。戰國中後期,越國被楚國擊潰,縣境為楚國地。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施行郡縣制,縣境北部屬會稽郡鄞縣,南部則屬閩中郡西漢始元二年(前85),會稽郡下設回浦縣,縣境分屬鄞縣、回浦兩縣。東漢建武初年,回浦縣更名為章安縣。漢朝覆滅後,縣境入孫吳版圖。太元二年(252),析章安縣置臨海縣,縣境分屬鄞縣、臨海兩縣。太平二年(257),分會稽郡置臨海郡,臨海縣屬之,縣境分屬兩郡。[3]

西晉太康元年(280年),西晉滅吳,縣境入西晉版圖。析鄞縣800戶和臨海縣北部200戶,合併設立寧海縣,治所白嶠,屬臨海郡。開皇九年(589年),廢除寧海縣,併入臨海縣,相繼屬處州擴州永嘉郡武德四年(621年),於臨海縣置海州。復置寧海縣,治所海游(今三門縣海遊街道),屬海州。武德五年(622年),海州改為台州。武德七年(624年),又廢,併入章安縣。武周永昌元年(689年),復置寧海縣,治所廣度里(今躍龍街道),屬台州。神龍二年(706年),縣東大片區域歸屬至新建的象山縣天寶元年(742年),台州改為臨海郡。乾元元年(759年),臨海郡復為台州。五代時,屬於吳越國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入宋版圖。至元十四年(1277年),台州改為台州路。兩代,均屬台州府[3]

民國初,廢除府建制,直屬於浙江省。三年(1914年),以清時寧紹台道政區置會稽道,設道尹行政公署,駐鄞縣。寧海屬之。十六年(1927年),廢除道建制,又直屬於浙江省。二十一年(1932年)10月,浙江省啟用行政督察區(下簡稱為「區」)建制,設專員公署。第七區專署駐鄞縣,寧海屬之。二十三年(1933年),第七區改為第五區。二十四年(1935年),寧海改屬第七區(專署駐臨海)。二十七年(1938年),第五區改為第六區,寧海改屬之。二十九年(1940年)7月,南部海游等17個鄉鎮劃入新建的三門縣。三十二年(1941年)4月20日,日軍攻佔寧波,區專署最終遷駐寧海。三十四年(1945年)9月15日,寧波收復,區專署遷回鄞縣。三十六年至三十七年(1947年至1948年),全省陸續簡併為6個區。寧海屬第五區(專署駐臨海)。三十七年(1948年),第五區改為第六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隸屬於台州專區。1952年10月,改屬寧波專區。1957年9月,又隸屬於台州專區。1958年10月,撤銷寧海縣,併入象山縣,政府駐地先為原寧海縣之瀝洋[註 6],後移至原寧海縣之城關,屬台州專區。1959年1月,台州專區撤銷,象山縣劃至寧波專區。1959年12月,西墊深甽兩個公社劃入奉化縣。1961年10月,復建寧海縣,象山縣回治原境,皆屬寧波專區。1961年12月,西墊公社、深甽公社回屬寧海縣。1970年,寧波專區改為寧波地區。1983年5月,沙柳公社改屬三門縣。1983年7月,寧波地市合併,實行市管縣體制,寧海縣歸屬寧波市[3]2021年末,全縣轄4個街道、11個鎮和3個鄉,32個社區居委會和337個行政村。

行政與區劃[編輯]

主要領導[編輯]

寧海縣四大機構現任領導人
機構
中國共產黨
寧海縣委員會

書記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寧海縣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
主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寧海縣人民政府

代縣長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寧海縣委員會

主席
姓名 林堅 徐真民 騰安達 尤玲娟
民族 漢族 漢族 漢族 漢族
籍貫 浙江省寧波市 浙江省寧海縣 浙江省寧波市 浙江省寧海縣
出生日期 1969年4月(54—55歲) 1969年1月(55歲) 1975年7月(48歲) 1961年8月(62歲)
就任日期 2019年5月 2016年3月 2019年10月 2017年3月


區劃[編輯]

1992年5月至6月,開展撤區擴鎮並鄉工作。撤銷長街、力洋、一市、岔路、黃壇、深甽、橋頭胡等7個區公所,將22個鄉併入臨近的11個鎮,6個鄉合併組建了兩個新鎮,4個鄉合併組建了兩個新鄉,還有兩個鄉保持不變。

2001年2月,撤銷梅林鎮和橋頭胡鎮,併入城關鎮。兩年後,2003年10月,旋即撤銷城關鎮,分設躍龍、桃源、梅林、橋頭胡四個街道。2004年8月,撤銷明港鎮,以胡陳港水庫為界,以西併入力洋鎮,以東併入長街鎮。撤銷雙峰鄉,併入黃壇鎮。自此,全縣轄4個街道、11個和3個,至今未有變動。它們是:躍龍街道桃源街道梅林街道橋頭胡街道長街鎮力洋鎮一市鎮岔路鎮前童鎮桑洲鎮黃壇鎮大佳何鎮強蛟鎮西店鎮深甽鎮胡陳鄉茶院鄉越溪鄉。其中西店鎮作為衛星城市試點,被賦予部分縣級經濟社會管理權限。[4][5]

寧海縣行政區劃圖
區劃代碼 區劃名稱 陸域面積

(平方千米)

戶籍人口

(萬人)

政府地址[6] 郵政編碼 社區數 行政村數
330226001 躍龍街道 117.35 10.95 人民大道75號 315699 15 27
330226002 桃源街道 65.19 4.34 科二路189號 315615 10 15
330226003 梅林街道 72.79 2.64 梅深路20號 315609 2 23
330226004 橋頭胡街道 53.43 2.34 橋井中路148號 315611 1 18
330226101 長街鎮 190.33 7.40 長岳中路49號 315601 1 42
330226102 力洋鎮 120.30 3.81 力洋東路15號 315602 2 18
330226104 一市鎮 86.18 2.28 茂林路 315604 1 21
330226105 岔路鎮 107.34 2.90 霞客路27號 315606 1 21
330226106 前童鎮 66.19 2.58 中大街1號 315636 1 17
330226107 桑洲鎮 61.76 2.46 鎮前街1號 315607 1 23
330226108 黃壇鎮 185.45 2.91 車站西路128號 315608 0 30
330226109 大佳何鎮 66.93 1.98 大何西路6號 315621 1 9
330226110 強蛟鎮 30.00 1.73 峽山村 315612 2 8
330226111 西店鎮 80.68 4.68 振興南路158號 315613 1 22
330226112 深甽鎮 174.58 3.45 環城南路86號 315614 1 22
330226200 胡陳鄉 91.21 2.25 胡東新村 315632 1 18
330226201 茶院鄉 76.25 2.64 茶院村 315622 1 14
330226202 越溪鄉 64.16 1.99 越興路1號 315605 0 15

地理環境[編輯]

縣境[編輯]

寧海建縣時,轄境大致相當於今天的寧海縣以及象山縣、三門縣之大部。此後縣境範圍經歷了兩次大幅度縮小,一是唐神龍二年(706年),東部大片區域劃歸新建的象山縣;二是民國29年(1940年)南部17個鄉鎮劃歸新建的三門縣。1949年1月,新昌縣飛地劃歸寧海。1951年12月,天台縣澄深村劃歸寧海。1957年12月,柴溪、蔣家岙、萬金山三村劃歸象山縣。1959年12月,西墊、深甽兩個公社劃歸奉化縣,至1961年12月劃回。1983年5月,沙柳公社劃歸三門縣。

1997年4月,寧海縣勘界工作啟動,花費兩年時間,勘定了與相鄰4縣(新昌、天台、三門、象山)和1市(奉化)的陸地界線,明確了縣境範圍。寧海縣位於東經121°09′30″至121°49′01″,北緯29°05'36″到29°31'29″之間,縣境四至:

  • 最東點:長街鎮隔洋塘村以東大塘港水庫,即東經121°49′01″,北緯29°16′07″,界象山縣。
  • 最南點:桑洲鎮慕胡山,即東經121°17′13″,北緯29°05'36″,界三門縣。
  • 最西點:黃壇鎮望海尖,即東經121°09'30",北緯29°15'01",界天台縣。
  • 最北點:西店鎮龍王堂崗,即東經121°23'24″,北緯29°31'29",界奉化區。

地形地貌[編輯]

雁蒼山

寧海縣地勢總體較高,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呈現「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格局。平坦地主要分佈在縣域北部、中部顏宮河流域、西南白溪沿岸、東南沿海圍墾區。山地可分為低山和丘陵兩類。其中丘陵主要分佈力洋中部、茶院、長街西北部、越溪、一市、桑洲北部、岔路西部、躍龍街道城郊、黃壇東部、深甽西北部、西店、梅林西部與東北部、強蛟、橋頭胡東部;低山主要分佈在深甽、黃壇中西部、躍龍街道西北部、岔路西南部、桑洲南部、胡陳、大佳何。水域面積79.18平方千米,河流主要有白溪、中堡溪、鳧溪。黃壇鎮西北部蟹背尖,海拔956.5米,為全縣最高峰,同時也是寧海和新昌的界山。

自然資源[編輯]

土地[編輯]

寧海縣2009年土地利用結構圖

據2009年第二次土地調查,寧海縣共有土地183786.18公頃(275.68萬畝)。其中:農用地143871.18公頃(215.81萬畝),佔78.28%;建設用地15021.02公頃(22.53萬畝),佔8.17%;未利用地24893.98公頃(37.34萬畝),佔13.55%。

農用地中,耕地、園地和林地佔93.39%,體現了農業生產的重要地位。耕地30754.15公頃(46.13萬畝),按其利用類型可分為水田和旱地兩類。全縣過半的耕地分佈在坡度不超過2度的平原地區,還有極少量耕地分佈在海拔50—500米的丘陵地區,坡度大於25度的山地和梯田上。園地9892.66公頃,絕大多數為果園和茶園,主要分佈在一市鎮、力洋鎮、長街鎮和越溪鄉等東南沿海地區。林地93710.80公頃,是面積最大的土地利用類型,超過了全縣土地總面積的一半,占農用地的65.14%,主要分佈在西部和中部山區,以深甽鎮、黃壇鎮為最。

建設用地中,城鎮村和工礦用地、交通運輸用地(除農村道路外)佔83.92%,體現出城區集鎮建設、工業和交通運輸業取得了較大的發展。

未利用地中,沿海灘涂佔66.70%,分佈在各沿海地區,以長街鎮、越溪鄉、西店鎮為最,說明此三地有很大的填海造地空間。

寧海縣2009-2017年部分土地利用類型面積匯總表
年份 土地總面積 農用地 其中 建設用地 其中 未利用地 其中
耕地 園地 林地 城鎮村及工礦用地 交通運輸用地

(不含農村道路)

沿海灘涂
2009年 1837.86 1438.71 307.54 98.93 937.11 150.21 108.91 17.16 248.94 166.05
2010年 1837.86 1445.26 317.15 96.80 936.57 153.29 111.03 18.11 239.31 156.92
2011年 1837.86 1447.56 322.29 95.34 935.30 157.10 114.43 18.53 233.20 151.10
2012年 1837.86 1445.52 321.71 94.14 935.14 159.40 116.47 18.78 232.94 151.09
2013年 1836.51 1442.50 321.67 91.99 933.88 163.11 119.50 19.13 230.90 149.50
2014年 1836.51 1449.90 330.37 91.12 933.49 166.60 121.88 19.81 220.00 139.14
2015年 1836.51 1453.14 334.94 90.43 932.94 170.96 123.45 22.40 212.41 132.07
2016年 1836.51 1451.99 334.91 90.06 932.49 174.92 126.86 22.73 209.60 129.46
2017年 1836.52 1454.70 338.97 89.36 931.92 176.79 128.11 23.19 205.03 125.22


土壤[編輯]

據1984年第二次土壤普查,全縣共有土壤1566.15平方千米,分為6個土類,13個亞類,35個土屬,72個土種。

土類 亞類 面積(公頃) 構成比(%)
紅壤 紅壤 8893.09 5.68
黃紅壤 36025.77 23.00
侵蝕型紅壤 46453.30 29.66
黃壤 黃壤 7122.91 4.55
侵蝕型黃壤 8990.90 5.74
岩性土 鈣質紫色土 448.21 0.29
潮土 潮土 1910.75 1.22
鈣質潮土 7087.12 4.53
岩土 潮土化岩土 3043.35 1.94
水稻土 滲育型水稻土 5405.13 3.45
瀦育型水稻土 31113.31 19.87
潛育型水稻土 89.31 0.06
鹽漬型水稻土 31.72 0.02
合計 156614.89 100.00


人口[編輯]

2021年末,全縣戶籍人口63.1萬人。[7]

2018年末,全縣共有戶籍人口633256人,其中城鎮人口253029人,鄉村人口380227人,城鎮化率40.0%。[8]

經濟[編輯]

2018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03.64億元,財政總收入100.07億元[9]

交通[編輯]

公路[編輯]

鐵路[編輯]

甬台溫鐵路過境,設寧海站

旅遊[編輯]

  • 寧海森林溫泉大道[11]
    • 長壽村河洪村
    • 寧海森林溫泉省級旅遊度假區
    • 國家綠道
    • 歷史文化名村龍宮村
  • 十里紅妝民俗文化
  • 強蛟半島漁家風情主題文旅線
  • 汶溪翠谷
  • 前童古鎮
  • 伍山石窟
  • 東海雲頂
  • 許家山石頭村
  • 梁皇山

名人[編輯]

註釋[編輯]

  1.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shortname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2. ^ 該數字是四個街道的戶籍人口之和。
  3. ^ 按常住人口計算。
  4. ^ 包括河流水面、湖泊水面、水庫水面和坑塘水面。
  5. ^ 寧海建縣之初,縣境包括除了包括今寧海縣外,還包括今象山縣三門縣之大部,因此那時三門灣完全在寧海轄境內。
  6. ^ 1962年更為現名「力洋」,下文「西墊」亦同時更為現名「西店」。

參考文獻[編輯]

  1. ^ 宁海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 www.ninghai.gov.cn. [2022-1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08). 
  2. ^ 宁海县2019年度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 情况专项报告. www.ninghai.gov.cn. [2022-11-08]. 
  3. ^ 3.0 3.1 3.2 3.3 宁海县志.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3: 3. ISBN 7213009028. 
  4. ^ 新体制助推发展 卫星城星光闪耀·宁波日报. daily.cnnb.com.cn. [2018-0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05). 
  5. ^ 2023年宁海县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2023-06-30 (中文(中國大陸)). 
  6. ^ 中國寧海. 宁海县人民政府 政府机构. www.nh.gov.cn. [2018-0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03). 
  7. ^ 宁海县人民政府 地区概况 区划人口. ninghai.gov.cn. [2023-0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26). 
  8. ^ 宁海县人民政府 行政区划. www.ninghai.gov.cn. [2019-08-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31). 
  9. ^ 宁海县人民政府 统计公报 2018年宁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www.ninghai.gov.cn. [2019-08-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31). 
  10. ^ 宁波首条海底隧道将于2024年9月底通车. www.ninghai.gov.cn. [2023-0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26). 
  11. ^ 宁海深化文旅融合 拥抱山海美城. ct.zj.gov.cn. [2023-0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26). 

外部連結[編輯]

當地網站

地圖及衛星照片

參見[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