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尼克·德雷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尼克·德雷克
Nick Drake
1969年的尼克·德雷克
歌手
出生
Nicholas Rodney Drake

(1948-06-19)1948年6月19日[1]
逝世1974年11月25日(1974歲—11—25)(26歲)[2]
音樂類型民謠民謠搖滾[3]
演奏樂器人聲,結他,鋼琴,單簧管,薩克斯
活躍年代1967年–1974年
唱片公司小島唱片
網站brytermusic.com

尼克·羅德尼·德雷克(英語:Nicholas Rodney Drake,1948年6月19日—1974年11月25日)是一位英國創作歌手,他在生前沒能獲得大眾範圍的知名度,一生中三張專輯首次發行時銷量都沒有超過5000張[4]。德雷克不願意接受媒體採訪,亦不願做現場演出,這是其未能取得商業成功的重要原因。德雷克一生沒有現場演出的錄像,只留下了照片[5]。他一生飽受抑鬱症困擾,最終於26歲時去世,死因被確認為自殺。在他去世後,其作品贏得了越來越高的評價,1979年的回顧專輯《Fruit Tree》的發行開啟了對德雷克作品的重新評價。到了90年代,他已經被認為是「註定浪漫」的音樂家的代表[6] 。截止2014年,他的專輯在美國和英國的總銷量已經超過240萬張[7]

歌唱事業

[編輯]

Five Leaves Left(1969年)

[編輯]

德雷克在1968年晚些時候錄製了他的首張專輯《Five Leaves Left》,由喬·博伊德(Joe Boyd)擔任製作人。他不得不放棄講座,乘火車前往倫敦的Sound Techniques錄音室進行錄製。受到約翰·西蒙(John Simon)在1967年製作的萊納德·科恩(Leonard Cohen)的專輯《里奧納德·科恩的歌曲》(Songs of Leonard Cohen)的啟發,博伊德希望以類似的親密溫馨的風格錄製德雷克的聲音,「沒有閃閃發光的流行混響」[8]。他希望專輯內包括類似於西蒙的弦樂編曲,「而不會過於壓抑……或聽起來像芝士」[8]。博伊德聘請了來自倫敦民謠搖滾音樂人好友提供援助,包括Fairport Convention的結他手理查德·湯普森(Richard Thompson)和Pentangle低音結他手丹尼·湯普森(Danny Thompson)(無關係)[9]

最初的錄製並不順利:會議不規律且匆忙,在Fairport Convention製作他們的Unhalfbricking專輯的閒暇時間進行。專輯的走向出現了爭議:博伊德提倡喬治·馬丁(George Martin)的使用錄音室作為樂器的方法,而德雷克則更喜歡更自然的聲音。丹尼指出,在試音中,德雷克看起來「緊張而焦躁」,並注意到了博伊德的一些落空的嘗試[10]。兩人都不滿意編曲師理查德·安東尼·休森(Richard Anthony Hewson)的貢獻,覺得它對德雷克的歌曲來說太過主流[11]。德雷克建議他的大學朋友羅伯特·柯比(Robert Kirby)替代他。儘管博伊德對僱傭一個沒有經驗的自學音樂的學生持懷疑態度,但他被德雷克的過分自信打動,同意進行嘗試[12]。柯比之前曾為德雷克的歌曲提供了一些編曲[13]。雖然柯比為專輯提供了大多數編曲,但其最重要的作品「River Man」,契合了弗雷德里克·戴留斯(Frederick Delius)的風格,由資深作曲家哈里·羅伯遜(Harry Robertson)編曲[14]

後期的製作困難使發行日期又推遲了幾個月,並且專輯的銷售與反響不佳[15]。7月,Melody Maker描述Five Leaves Left為「詩意的」和「有趣的」,但NME在10月寫道,「沒有足夠的多樣性使其有趣」[16]。除了約翰·皮爾(John Peel)和鮑勃·哈里斯(Bob Harris)等較前衛的BBC電台 DJ 的節目之外,這張專輯幾乎沒有收錄在電台的播放列表中。德雷克對封面設計不滿意,因為歌曲被錯序打印下來,錄製版本中省略的詩句也被複製出來[17]。在一次採訪中,他的姐姐加布麗埃爾(Gabrielle)說:「他非常保密。我知道他在錄製一張專輯,但我不知道它的完成情況,直到他走進我的房間,對我說:『你在這兒』。他把這張專輯扔到床上,轉身走了!」[13]

Bryter Layter (1971年)

[編輯]

1971年,德雷克在劍橋大學畢業前九個月結束了他的學習,並於1969年末搬到了倫敦。他的父親記得「給他寫了很長的信,指出離開劍橋的缺點……學位是一份保障,如果你獲得了學位,至少你有東西依靠;他對此的回應是,保障是他最不想要的東西[18]。」德雷克在倫敦的頭幾個月里漂泊於各地,偶爾會住在他妹妹的肯辛頓公寓,但通常是睡在朋友的沙發和地板上[19]。最終,為了讓德雷克的生活變得更加穩定並有個電話,博伊德安排並支付了一個位於 Camden 的 Belsize Park 地下室公寓。[20]

1969年8月5日,德雷克為BBC的約翰·皮爾秀(John Peel show)錄製了五首歌曲(「Cello Song」、「Three Hours」、「River Man」、「Time of No Reply」和「Bryter Layter」的早期版本),其中有三首在次日播出。一個月後,9月24日,他在倫敦的皇家節日音樂廳(Royal Festival Hall)為Fairport Convention做開場表演,隨後在伯明翰和赫爾的民謠俱樂部進行演出。據民謠歌手米高·查普曼(Michael Chapman)說,觀眾並不喜歡德雷克,想要聽「有副歌的歌曲」。查普曼說:「他們完全沒有理解。整個晚上他一句話都沒說。看起來真的很痛苦。我不知道觀眾期望着什麼,我的意思是,他們肯定知道在尼克·德雷克的演出中是不會有海上民謠和合唱的。」[21]

這次經歷加深了德雷克決定退出現場表演的決心;他偶爾參加的演唱會往往短暫且尷尬,參加人數很少。德雷克似乎不願意表演,很少與觀眾交流。由於他的許多歌曲都以不同的和弦演奏,他經常在演奏之間暫停調弦[22]。雖然上張專輯吸引了很少的關注,但博伊德急欲建立起這種勢頭。德雷克的第二張專輯《Bryter Layter[23]》(1971年)由博伊德製作,約翰·伍德擔任工程師,引入了更加歡快,更有爵士感覺的聲音[24][25]。德雷克對自己首張專輯銷量不佳感到失望,希望能擺脫田園風格的聲音,並同意了博伊德提出的加入貝斯和鼓的音軌的建議。「我想讓這張專輯聽起來更像流行音樂,」博伊德後來說。「我認為它更商業。[26]」像前作一樣,這張專輯還有Fairport Convention的音樂家參與,還有約翰·凱爾在兩首歌中的貢獻:「北方天空」(Northern Sky)和「飛」(Fly)。特雷弗·丹指出,雖然「北方天空」的部分內容聽起來更具凱爾的特點,但這首歌是德雷克最接近商業成功的發行作品[27]。凱爾在這一時期服用海洛英[28],他的老朋友布萊恩·威爾斯懷疑德雷克也在服用[29]

《Bryter Layter》在商業上遇冷,而評論家們對這張專輯同樣褒貶不一;Record Mirror稱讚德雷克是「出色的結他手——清澈,有着完美的節奏,伴隨着柔和,優美的編曲」,但Melody Maker將這張專輯描述為「民謠和雞尾酒爵士的尷尬混合[30]」。在發行後不久,博伊德將Witchseason出售給小島唱片公司(Island Records),並搬到洛杉磯與華納兄弟合作開發電影配樂。他的導師的失蹤,加上專輯的銷售不佳,使德雷克陷入了更深的抑鬱。他對倫敦的態度改變了:他不喜歡獨自生活,在1970年初的一系列音樂會上表現得明顯緊張和不自在。六月,德雷克在薩里郡的尤爾技術學院進行了他最後一次現場表演之一。當晚也表演的拉爾夫·麥克特爾(Ralph McTell)回憶說:「尼克很寡言。在那場特別的演出中他非常害羞。他做了第一次調整,但是一定發生了一些糟糕的事情。他在唱《Fruit Tree》的時候中途離開了。」[31]

1971年,德雷克的家人說服他去倫敦聖托馬斯醫院看精神病醫生。醫生開了抗抑鬱藥,但他對於服藥感到不舒服和尷尬,並試圖向朋友隱瞞[32]。他擔心藥物的副作用,擔心會與他經常使用的大麻發生反應[33]。小島唱片公司敦促德雷克通過採訪,電台錄音和現場表演來促進《Bryter Layter》的銷售。此時德雷克正在吸食柯比形容的「難以置信的大量」的大麻[34],並表現出「精神病的第一個跡象」,他拒絕了。《Bryter Layter》的反響令德雷克失望,他變得內向,與家人和朋友疏遠。他很少離開自己的公寓,只是偶爾參加音樂會或去買毒品[35]。根據攝影師Keith Morris的說法,到1971年,德雷克已經成為一個「駝背,衣衫襤褸的人,恍惚地凝視……無視一隻拉布拉多犬的示好,或者呆呆地望着漢普斯特德希斯公園(Hampstead Heath)」。他的姐姐回憶道:「這是一段非常糟糕的時光。他曾經對我說,從這個時候開始一切都開始出錯,我認為那就是出事的開始。[35]

參考資料

[編輯]
  1. ^ Dann (2006), p. 61.
  2. ^ Dann (2006), p. 140.
  3. ^ Unterberger, Ritchie. Nick Drake review. Allmusic. [2021-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12).  Retrieved on 7 May 2011.
  4. ^ A BBC article by Mark Moxon from 14 January 2002 stat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he album only sold 15,000 copies, which was enough to please the record company, but nothing like the success Nick was hoping for."
  5. ^ Berkvens, Jeroen, A Skin Too Few: The Days of Nick Drake, Luijten Macrander Productions, 2000.
  6. ^ Dann (2006), 201.
  7. ^ Hall, James. Nick Drake: 'He knew he was good'. The Daily Telegraph. London, England: Telegraph Media Group. 24 November 2014 [23 Novem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13).  參數|newspaper=與模板{{cite web}}不匹配(建議改用{{cite news}}|website=) (幫助)
  8. ^ 8.0 8.1 Boyd (2006), p. 192.
  9. ^ Rosen, Dave. Five Leaves Left, Ink Blot Magazine. Retrieved 2 March 2014.
  10. ^ Dann (2006), pp. 59–60.
  11. ^ Dann (2006), p. 60.
  12. ^ Boyd (2006), p. 194.
  13. ^ 13.0 13.1 Paphides, Peter. "Stranger to the world"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Guardian.co.uk, 25 April 2004; retrieved 1 February 2007.
  14. ^ Jones, Chris. Review of Nick Drake's Five Leaves Left. BBC News. 2007 [2022-12-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22). 
  15. ^ Dann (2006), p. 133.
  16. ^ Humphries (1997), pp. 101–02.
  17. ^ Dann (2006), p. 134.
  18. ^ Berkvens, Jeroen, A Skin Too Few: The Days of Nick Drake (video documentary). Roxie Releasing, 2000.
  19. ^ Humphries (1997), pp. 107–08.
  20. ^ Dann (2006), p. 141.
  21. ^ "Nick Drake—Chronolog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Retrieved 11 November 2006.
  22. ^ Sandall, Robert. "Brighter Very Much Later" Archive.is存檔,存檔日期2013-07-22, The_Daily_Telegraph|The Daily Telegraph, 20 May 2004; retrieved 31 December 2021.
  23. ^ Drake, Gabrielle, Nick Drake: Remembered For A While, Little, Brown and Co., 2014.
  24. ^ Unterberger, Richie. Nick Drake profile, AllMusic.com; retrieved 22 August 2006.
  25. ^ Holden, Stephen. "Pop and Jazz Guide". New York Times, 22 August 1986.
  26. ^ Dann (2006), p. 142.
  27. ^ Dann (2006), p. 242.
  28. ^ Cale (1999), p. 128.
  29. ^ Hunt, Rupert. "Nick Drake—Life and Music in Quot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Nickdrake.com; retrieved 2 September 2006.
  30. ^ Sandall, Robert. "Brighter Very Much Later" Archive.is存檔,存檔日期2013-07-22, The Daily Telegraph, 20 May 2004; retrieved 31 December 2021.
  31. ^ Macaulay, Stephen. "Nick Drake—Bartleby the Musicia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gloriousnoise.com; accessed 1 November 2016. His discomfort grew sufficiently for him to unexpectedly leave the tour, after only a couple of scheduled dates. Glorious Noise, 2 October 2006; retrieved 2 February 2007.
  32. ^ Humphries (1997), p. 166.
  33. ^ Dann (2006), p. 166.
  34. ^ Kirby, Robert. Quoted in Dann (2006), p. 157.
  35. ^ 35.0 35.1 Dann (2006), p.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