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禮之年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巡禮之年(法語:Années de pèlerinage)又譯為旅遊歲月,編號 S.160,S.161,S.163,由三組鋼琴獨奏組曲組成的一套專輯,由李斯特·費倫茨(Franz Liszt)作曲。一般被認為是李斯特最傑出的作品,為李斯特音樂風格的集大成之作。第三組曲被認為特別能夠代表李斯特的晚期風格。

分析[編輯]

第一年:瑞士[編輯]

第一年:瑞士(Première année: Suisse),編號S.160,於1855年首次出版。其中的作品都是在1848年至1854年間創作。

《瑞士》描述與瑪麗(Marie d'Agoult)旅居日內瓦,在阿爾卑斯山地區,幸福恬靜的生活背景下的山間景色,這組小品約作於1835- 1836年間。 《瑞士》共9曲:

1.威廉·退爾禮拜堂(Chapelle de Guillaume Tell),威廉·退爾是14世紀瑞士獨立運動的傳說性英雄,在席勒的戲劇中為知名人物。這是李斯特參觀威廉·退爾禮拜堂的體會,後半段為活潑的快板。

2.華倫城之湖(An lac de Wallenstadt),就如平靜的湖面,表現像湖水波浪一樣的單調節奏,好幾次反復平靜的旋律。

3.田園(Pastorale),二段形式,單純而樸實。

4.泉水邊(An bord d'une Source),小快板主題裝飾而成的自由變奏曲。

5.狂風暴雨(Orage),取自拜倫的傑作《夏爾德·哈洛爾德巡禮》(Child Harold's Pilgrimage)第三集中對瑞士狂風暴雨描寫的意境。

6.歐伯曼之谷(Valee d'Obermann),《歐伯曼》是塞納庫爾(Etienne Pivert de Senancour, 1770-1846)創作的書信體作品,記錄了無神論兼禁慾主義者的作者20年代內心世界,曾與歌德的《維特》一起挑起19世紀前半葉歐洲的自殺風潮。這首小曲描述歐伯曼內心「我盼望什麼?我是什麼人?在自然裏能尋找到什麼?」

7.牧歌(Eglogue),來自瑞士山間《牧牛之歌》的情緒。

8.思鄉病(Le mal du Pays),表現歐伯曼在巴黎對田園生活的鄉愁,他曾對朋友們說:「我唯一死而無憾的葬身之地是阿爾卑斯山。」

9.《日內瓦之鐘》(Les cloches de Geneve),1835年12月18日,瑪麗為李斯特生下一個女兒,李斯特第一次當父親,在平靜的湖面蕩漾的祈禱的鐘聲中,他為女兒布蘭迪的幸福而禱告。

在瑞士這個組曲中的曲目,除了狂風暴雨與牧歌這兩首曲子之外,其餘曲目(編號1,2,3,4,6,8,9)皆出自於先前的作品《旅人集》(Album d'un voyageur)。

第二年:意大利[編輯]

第二集《意大利》(Deuxième année: Italie)表現的是意大利的藝術作品中所產生的感覺;

《意大利》作於1838-1839年,另有補遺《威尼斯與拿波里》3曲,作於1869年。1837年,李斯特帶瑪麗與長女布蘭迪到意大利,在米蘭逗留一段後,在科摩湖畔的貝爾拉喬過年,瑪麗在這裏生下了科西瑪。然後又經威尼斯、羅馬、拿波里而回維也納,這一集描寫的是對在意大利接觸到的,文藝復興時代巨匠們創作的「充滿至善至美的藝術性和被十分統一的」作品印象。

《意大利》共7曲:

1.婚禮(Sposalizio),描寫對羅馬教皇大廳拉斐爾的壁畫名作《婚禮》的印象。

2.沉思的人(Il Pensieroso),對梅迪契家族墓碑上,米開朗基羅所刻的「黎明」與「黃昏」兩座沉思默想的人的印象。

3.羅沙的小調(Canzonetta del Salvator Rosa),羅沙(Rosa, 1615-1667),17世紀意大利的著名畫家、詩人,羅沙亡命時所作小調,表現的是「我經常變換我的住處,但是我的希望沒有變,我經常保持同一的我。」

4—6,對彼特拉克(Francesco Petrarca, 1304-1374)的十四行詩的印象。 從彼特拉克的代表作《抒情詩集》(Canzoniere)中選出3首詩,以鋼琴表現。

4.47號,彼特拉克的詩原意為:「到我去世仍一直愛我的你,當你的芳名從我的嘴裏迸發出來時,在對我來說是屬於我的一切的你的名字上,請賜予惠贈。你的芳名永不磨滅,我的思念也將永恆不逝。」

5.104號,詩原意為:「即使亂了平靜的心情,又極端地厭惡自己,我仍然在向人求助。能夠救我的,我的愛人呵,只有你一人而已。」

6.123號,詩原意為:「看到了天使一樣的她,我就覺得人生就像夢幻。在萬籟俱寂的我的周周,竊竊細語的,只有傳來溫柔傳言的微風而已。」

7.但丁讀後感(Apres une lecture du Dante),奏鳴曲,標題取自雨果作於1836年的詩集《內在的聲音》(Les Voix interieures),內容當然是李斯特自己讀但丁的《神曲》第一部《地獄篇》的印象,表達但丁所描述的「悲嘆、據傲、淫亂、憎惡、飢餓」的地獄景象。

補遺:威尼斯與拿波里[編輯]

第二集補遺部分為《威尼斯與拿波里》(Venezia a Napoli),作於1869年,共3曲:

1.划船女郎(Gondoliera),根據佩魯奇尼(Peruchini)的短歌《小船上的金髮女郎》的旋律。

2.《小曲》(Canzone),根據羅西尼歌劇《奧賽羅》中划船時唱的小曲《孤獨的悲嘆》的旋律。

3.塔蘭泰拉舞曲 (Tarantella),其中段的優美旋律乃科特勞(Guillame Louis Cottrau, 1797-1847)的歌曲旋律。

第三年(Troisième année)[編輯]

第三集是自由選擇題材。作於1877年左右,

共包括7曲:

1.感恩(Angelus),為女兒科西瑪與彪羅所生的丹尼爾而作。

2—3.艾斯特莊園的綠莊(Aux cypres de la Villa d'Este)。

4.艾斯特莊園的水的嬉戲(Les jeux d'eaux Villa d'Este)。

這3首作品,都是李斯特與卡羅琳為在教皇手下就任教職而入僧籍,在艾斯特定居的產物。

5.悲歌(Sunt lacrymae rerum),這一首作於1872年,獻與彪羅。

6.葬禮進行曲(Marche funebre),是本曲集創作最早的作品,作於1867年,為紀念墨西哥國王馬克西姆一世 的逝世而作。

7.淨心(Sursum Corda),作於1867年。

參見[編輯]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