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和中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孫中山與中國留學生在比利時合影,約1905年。前排左起:魏宸組,孫中山,胡秉柯;後排左起:史青朱和中

朱和中(1880年—1940年),原名大順,字子英湖北建始花坪人。中國民主革命家,中華民國政治人物。[1][2]

生平[編輯]

朱和中早年在五陽書院念書,十五歲府試奪魁,被選入湖北武備學堂。他與呂大森張榮楣等人組建了樂群印刷社,翻印《警世鐘》、《猛回頭》、《黃帝魂》等書刊。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他被派公費赴歐洲留學,先入德國陸軍步兵學校,後轉到柏林兵工大學。1904年,孫中山美國英國,朱和中曾匯給孫中山1200馬克接濟。1904年12月,孫中山到比利時布魯塞爾,朱和中作為留德學生代表趕到布魯塞爾,和留比學生代表賀之才李蕃昌共同到碼頭迎接孫中山,其餘二十多名同學在車站歡迎孫中山。當天晚上孫中山會晤了包括朱和中在內的留學生們,朱和中提出了「更換新軍士兵頭腦,開通士子知識至為重要」的想法,並提議創建「比京結盟」。孫中山還書寫誓詞,留學生們進行了宣誓,並且在胡秉柯寓所合影。[1][2]

朱和中回到柏林後,和同學賓步程薛仙洲劉家銓等組織了「柏林同盟」,入盟者二十餘人。朱和中致信邀請孫中山到德國主持結盟儀式。誓詞為:[1][2]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矢信矢忠,有始有卒,如有渝此,任眾處罰。

孫中山在柏林住在朱和中寓所,前後停留了12天,和孫中山談話的留學生有周澤春錢匯東劉家銓陳康時馬德潤張久維等。王發科王相楚等人竊取盟書向清國駐法國公使孫寶琦自首後,朱和中向孫中山聲稱:「此乃個人行為,其餘諸同志,仍矢志於革命。」[1][2]

宣統三年(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後,孫中山電令旅德的革命黨人阻止清政府在德國購買的軍火運回中國。當時朱和中從柏林兵工大學畢業,遂同德國的禮和、捷成兩行交涉,使軍火由革命黨方面的民軍接收。1912年1月中旬,朱和中到達南京,此後歷任參謀總部第二局局長、參謀總部高級參謀。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遷到北京後,朱和中任總統府高級顧問。[1][2]

護法戰爭爆發後,朱和中到廣東護法軍政府秘書、廳長和機要秘書等職務。1921年11月15日,朱和中向孫中山密陳十二項建設意見。孫中山策劃中德俄聯盟,並派朱和中到德國進行活動。1924年,朱和中任廣東兵工廠廠長,後隨孫中山赴北京。1925年,孫中山在北京逝世,朱和中參與了治喪活動,負責翻譯國外唁電。1926年到1928年,朱和中曾兩次奉派考察歐洲蘇聯。他是第1屆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立法委員,此後又連任第2、3、4屆立法委員職務。[1][2]

抗日戰爭爆發後,南京國民政府遷往重慶。朱和中回到家鄉建始花坪。1940年春,朱和中應國民政府邀請到重慶。1940年3月,朱和中因中風重慶北碚病逝。[1][2]

參考文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