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法屬馬達加斯加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馬達加斯加殖民地及屬地
Colonie de Madagascar et dépendances
1897年—1958年
國歌:馬賽曲  
馬達加斯加屬地在1945年的範圍
馬達加斯加屬地在1945年的範圍
地位法國殖民地
首都塔那那利佛
常用語言法語 · 馬拉加西語 · 科摩羅語 · 阿拉伯語
宗教
基督教 · 伊斯蘭教 · 傳統信仰
政府殖民地
(1897–1946)
海外屬地
(1946–1958)
總督 
• 1897–1905
Joseph Gallieni
• 1946–1948
Jules Marcel de Coppet
高級專員 
• 1948–1950
Pierre Gabriel de Chevigné
• 1953–1958
André Soucadaux
總理 
• 1957–1958
菲利貝爾·齊拉納納
歷史時期新帝國主義
• 建立
1897年2月28日
• 自治
1958年10月14日
面積
1936年597,126平方公里
1950年594,890平方公里
人口
• 1936年
3900000
• 1950年
4182000
貨幣法國法郎
(1897–1925)
馬拉加西法郎
(1925–1945)
Madagascar-Comores CFA franc
(1945–1958)
ISO 3166碼MG
前身
繼承
馬達加斯加王國
馬拉加斯保護國
法屬科摩羅
法屬印度洋諸島
馬拉加斯共和國
法屬科摩羅
法屬南部和南極領地
今屬於 馬達加斯加
 科摩羅
 法國

馬達加斯加殖民地及屬地(法語:Colonie de Madagascar et dépendances),通稱法屬馬達加斯加,是一個存在於1897年至1958年間,位於東南非洲的法國殖民地

科摩羅群島1946年從該屬地分出,後脫離法國獨立。

1958年10月14日,馬拉加斯共和國英語Malagasy Republic宣告成立,是法蘭西共同體中的自治國。1959年憲法通過結束了臨時政府時期,1960年6月26日,馬爾加什共和國完全獨立[1]。而法國將印度洋諸島分割的行為不被馬達加斯加承認,1979年聯合國大會決議要求法國歸還[2][3],但法國仍然管理這些無人島至今。

背景

[編輯]

馬達加斯加島在伊默里納王國統治時期維持獨立,是英法爭奪勢力範圍的焦點之一。1862年5月,英國外相第一代羅素伯爵約翰·羅素照會國王拉達馬二世英語Radama II,要求他遠離外國干預。1882年,法國入侵馬達加斯加,佔領了島嶼的北部和西部地區;1883年,法馬兩國爆發戰爭英語Franco-Hova Wars,戰事經年累日,同時英國意圖遏制法國在馬達加斯加島的擴張[4]

1885年12月17日,馬達加斯加女王臘納瓦洛娜三世同法國簽署停戰條約,同意令馬達加斯加成為法國保護國,並向法國賠償1,000萬法郎[5]。接受法國保護的女王及其伊默里納王室並不願成為附庸[6],繼續反抗法軍管治,但遭遇失敗,於1895年9月投降[6]。伊默里納王室遭到廢黜,馬達加斯加於是正式成為法國的殖民地[5][6]

殖民統治

[編輯]

法國廢黜當地君主並建立殖民統治後,立即着手平息當地的叛軍。法軍的平叛活動持續了十五年之久,期間有10萬馬達加斯加人喪命[7]

進入殖民統治期後,馬達加斯加出現各種出口作物的種植園[8]。1896年,法國政府宣佈廢除馬達加斯加的奴隸制,50萬奴隸得到解放,但不少奴隸繼續以傭人身份留在奴隸主家中[9]。首都塔那那利佛鋪就寬闊的林蔭大道,還建成多處人群聚集場所[10],伊默里納王宮闢為博物館[11]。殖民當局投資教育,規定6至13歲兒童需強制入學,主要學習法語和實踐技能,同時在全島設立許多學校,特別是在梅里納人之前尚未到達的農村和沿海地區[12]。殖民當局亦保留伊默里納王國時期以勞動形式繳納稅款的習俗,以此方式僱傭勞工修建主要沿海城鎮到塔那那利佛之間的鐵路和公路[13]

20世紀30年代,納粹德國曾構想馬達加斯加計劃,計劃把歐洲的猶太人都驅逐到這座島上[14]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本土淪陷,英軍入侵貝當政權管治的馬達加斯加島,展開馬達加斯加戰役[15]。同時,殖民當局亦因法國淪陷而失去威信,難以抑制當地的獨立運動,最終在1947年爆發了馬達加斯加起義英語Malagasy Uprising[16]

法國於1956年根據海外改革法案對機構進行重整,馬達加斯加也從此和平地走向獨立[17]。1958年10月14日,馬爾加什共和國宣告成立,是法蘭西共同體中的自治國。1959年憲法通過結束了臨時政府時期,1960年6月26日,馬爾加什共和國完全獨立[1]

民族主義運動

[編輯]

馬達加斯加的民族主義運動最初興起於當地的梅里納人知識分子階層中間。一位名為拉韋洛朱安納(Ravelojoana)的新教牧師受到日本明治維新鼓舞,領導最初的民族主義運動。1913年,以拉韋洛朱安納為首的本地精英成立了一個名為鐵石網英語Vy Vato Sakelika的秘密組織,密謀發動反法革命;這組織在1916年遭到當局鎮壓取締[18],但殖民當局最終作出讓步,同意馬達加斯加人進入政府任職。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馬達加斯加人參與法軍作戰[19],另一面促使民族主義繼續抬頭。在整個20世紀20年代,民族主義運動的重點是要求殖民當局展開勞工改革,及立法提升馬達加斯加人的政治和公民地位,而非謀求國家獨立。阿納托爾·法朗士領導馬達加斯加法蘭西聯盟黨要求殖民當局承認馬達加斯加人的法蘭西公民地位,以回報當地人的戰時貢獻。一些馬達加斯加老兵受到法國左翼思想影響,轉向支持去殖民化和民族獨立。例如,退伍士兵讓·拉賴蒙戈英語Jean Ralaimongo,於1924年返回馬達加斯加島投身勞工運動[7]。1924年,殖民當局做出首次讓步,宣佈成立兩支經濟財政代表團,一支由法國移民組成,另一支由24名地方名人會議英語Council of Notables選舉的本地人士組成。兩支代表團從未會面,亦未真正參與當局決策。同時,殖民當局為大公司授予礦業和林業專營權,並允許強制勞動;忠於殖民當局的本地領袖亦被授予土地[20]

20世紀30年代,反殖民運動勢頭強勁,當地人組織起地下工會和共產黨。第二次世界大戰法國淪陷後,維希政權將這些組織紛紛取締[7]。二戰結束後,法國政府同意促進殖民地自治運動。1945年秋季,全島移民和原住民團體分別選舉出兩位參與巴黎第四共和制憲會議的代表,約瑟夫·拉塞塔(Joseph Raseta)和約瑟夫·拉沃亞漢吉(Joseph Ravoahangy)。二人都認同1941年大西洋憲章和1944年布拉柴維爾會議傳達的民族自決理念。拉塞塔、拉沃亞漢吉,和一名長居巴黎的作家雅克·拉貝馬南賈拉英語Jacques Rabemananjara三人建立黨派,名為馬達加斯加復興民主運動英語Mouvement démocratique de la rénovation malgache(MDRM),成為1946年時最重要的本地政黨。該黨曾有30萬黨員,來自全島的各個階級和族群,但高層人士以梅里納人新教徒為主[21]

法蘭西第四共和國的1946年憲法規定,馬達加斯加成為法蘭西聯盟之下的海外領地,馬達加斯加人獲得與法蘭西公民平等的地位。但由於這與兩位代表拉塞塔和拉沃亞漢吉的獨立理念衝突,他們決定投棄權票。馬達加斯加被分為數個省份,各自成立地區議會;塔那那利佛成立國民代表大會,MDRM大獲全勝而取得絕對多數席位。儘管如此,當地社會問題依然突出,食物短缺,黑市泛濫,族群對立,強制征工,退伍的馬達加斯加軍人待遇不如法國本土軍人,更有士兵因戰時經歷而轉向極端政治等等。

1947年3月29日,馬達加斯加起義英語Malagasy Uprising爆發,全島三分之一的地區受到影響,但起義者仍不敵法國援軍,傷亡者在11,000人至80,000人之間。起義平息後,當局展開酷刑、強制重組和草率處決,不少村莊燒成灰燼。法軍亦展開心理威懾行動,將被捕的起義嫌疑人從空中朝村民丟下。起義領導人的身份一直沒能最終確認。MDRM黨沒有大規模參與起義,但仍被法國政府取締。法國軍事法庭對叛亂的軍事領導人作出審判,並處決了其中的20人。根據報告,起義後當局作出約5,000至6,000項定罪,刑罰從短期監禁到死刑不等;9萬馬達加斯加人在起義中喪命[22]

1956年,法國當時的左派政府推行《海外領地根本法》,承諾繼續擴大殖民地自治,實行殖民地議會普遍選舉。政府依法在各地議會和國民代表大會設立執法委員會,同時解散了分隔移民和原住民的選舉團。然而,由於梅里納人新教徒和信仰天主教的海岸人(côtiers,主要是奴隸後裔)之間存在衝突,普選制令雙方對立更為嚴重。梅里納人長期掌握本地原住民社會的主導權,是精英階層;但普選制令奴隸後裔獲得多數力量。MDRM黨解散後,產生了新的兩黨對抗局面,分別是馬達加斯加和科摩羅社會民主黨,由一名北方齊米赫蒂人英語Tsimihety知識分子菲利貝爾·齊拉納納領導,主張自治,以馬哈贊加為基地,合併了許多海岸人黨派;馬達加斯加獨立大會黨則支持獨立,主張集體耕作國有化、去法國化、不結盟及退出法郎區,主要活躍於塔那那利佛和安齊拉納納,代表梅里納人新教徒的立場,領導者是里夏爾·安德里亞曼賈托英語Richard Andriamanjato

領土沿革

[編輯]
1948年馬達加斯加行政區劃
法屬馬達加斯加領土沿革
實體 面積(km²) 先前實體 加入 脫離 後續實體
馬達加斯加 587,040 馬爾加什保護國英語Malagasy Protectorate 1897年2月28日 1960年6月26日 馬爾加什共和國
馬約特 374 馬約特及領地 1912年7月25日 1946年10月27日 科摩羅領地
昂儒昂島 424
大科摩羅島 1,148
莫愛利島 290
格洛里厄斯群島(包括蓋澤爾礁英語Banc du Geyser 7 1960年4月1日 法屬留尼汪
印度礁 0.2 直屬殖民地 1897年10月
歐羅巴島 30
新胡安島 4.4
阿黛利地 432,000 1924年11月21日 1955年8月6日 法屬南部和南極領地
阿姆斯特丹島 58
克羅澤群島 352
凱爾蓋朗群島 7,215
聖保羅島 8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Pryor, Frederic L.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poverty, equity, and growth: Malawi and Madagascar.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1990: 209–210 [2014-05-09]. ISBN 978-0-19-520823-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22). 
  2. ^ United Nations Resolution 34/91 [Question of the Islands of Gloriesus, Juan de Nova, Europa and Bassas da India]. United Nations. 1979-12-12 [2020-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6). 
  3. ^ United Nations Resolution 35/123 [Question of the Islands of Gloriesus, Juan de Nova, Europa and Bassas da India]. United Nations. 1980-12-11 [2020-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5). 
  4. ^ Mutibwa, Phares M. Britain's 'Abandonment' of Madagascar: The Anglo-French Convention of August 1890. Transafrican Journal of History. 1973, 3 (1/2): 96–111 [2022-01-24]. JSTOR 2452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24). 
  5. ^ 5.0 5.1 In Madagascar, People Remember One of the Deadliest French Colonial Wars in History. globalvoices.org. 2017-04-09 [2022-0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16). 
  6. ^ 6.0 6.1 6.2 The Little-Known Story of Madagascar's Last Queen, Ranavalona III. Smithsonian Magazine. 2020-12-08 [2022-0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16). 
  7. ^ 7.0 7.1 7.2 1947, un massacre colonial français à Madagascar. 2017-03-28 [2022-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01). 
  8. ^ Campbell, Gwyn. An economic history of Imperial Madagascar, 1750–1895: the rise and fall of an island empire.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107 [2014-05-09]. ISBN 0-521-83935-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1). 
  9. ^ Shillington, Kevin (2005). Encyclopedia of African history. New York: CRC Press, p. 878
  10. ^ Fournet-Guérin, Catherine. Vivre à Tananarive: géographie du changement dans la capitale malgache. Antananarivo, Madagascar: Karthala Editions. 2007: 45–54 [2014-05-09]. ISBN 978-2-84586-869-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6). 
  11. ^ Frémigacci, Jean. Le Rova de Tananarive: Destruction d'un lieu saint ou constitution d'une référence identitaire?. Chrétien, Jean-Pierre (編). Histoire d'Afrique. Paris: Editions Karthala. 1999: 421-444. ISBN 978-2-86537-904-0. 
  12. ^ Gallieni, Joseph-Simon. Neuf ans à Madagascar. Paris: Librairie Hachette. 1908: 341–343 [2014-05-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08). 
  13. ^ Reinsch, Paul Samuel. Colonial Administration. New York: Macmillan. 1905: 377 [2014-05-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08). 
  14. ^ Browning, Christopher R. The Origins of the Final Solution. Jerusalem: Martyrs' and Heroes' Remembrance Authority. 2004: 81–89 [2014-05-09]. ISBN 3-540-63293-X.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3). 
  15. ^ Kennedy, David.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World War II companion.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2007: 511-512. ISBN 978-0-7432-5219-5. 
  16. ^ Lehoullier, Sara. Madagascar: Travel Companion. New York: Other Places Publishing. 2010: 107 [2014-05-09]. ISBN 978-0-9822619-5-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08). 
  17. ^ Kitchen, Helen A. The Educated African: a Country-by-Country Survey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in Africa. Washington, D.C.: Praeger. 1962: 256. 
  18. ^ Boahen, Adu. General History of Africa VII: Africa Under Colonial Domination. Paris: UNESCO. 1990. ISBN 9780852550977. 
  19. ^ Bureau of African Affairs. Background Note: Madagascar. U.S. Department of State. 2011-05-03 [2014-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24). 
  20. ^ Madagascar: Colonialism as the historical root cause of deforestation. Madagascar: Colonialism as the historical root cause of deforestation. World Rainforest Movement. [2022-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21). 
  21. ^ Africa awaits closure of French colonial crimes. aa.com.tr. 2020-12-07 [2022-0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16). 
  22. ^ Bitter reminders of colonialism remain as Madagascar celebrates 60 years of independence. France 24. 2020-06-26 [202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