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泰赫普爾西克里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法泰赫普爾西克里
View of the modern Fatehpur Sikri
View of the modern Fatehpur Sikri
法泰赫普爾西克里在印度的位置
法泰赫普爾西克里
坐標:27°05′28″N 77°39′40″E / 27.091°N 77.661°E / 27.091; 77.661座標27°05′28″N 77°39′40″E / 27.091°N 77.661°E / 27.091; 77.661
國家印度
北方邦
DistrictAgra
人口
 • 總計32,905人
時區ISTUTC+5:30
官方名稱Fatehpur Sikri(英文)
Fatehpur Sikri(法文)
標準 ii, iii, iv
登錄年份1986(第10屆會議

法泰赫普爾西克里(Fatehpur Sikri)是印度北方邦阿格拉縣的一個小鎮。這個城市於1569年由蒙兀兒皇帝阿克巴建立,1571年被立為蒙兀兒帝國的首都,至1582年被荒廢。當阿克巴的軍隊攻佔了奇陶爾加爾母虎堡後,阿克巴為了紀念蘇非主義聖賢薩利姆·奇什蒂,決定遷都至距阿格拉23英里(37公里)的地方。在那裏,他開始了歷時15年的城市規劃和建設,這座城市有皇家宮殿、內室、法院、清真寺、私人住所和其他實用性建築。他將這座城市命名為法泰哈巴德,來自起源于波斯的阿拉伯單詞Fateh,意為「勝利」。後被稱作法泰赫普爾西克里。相傳阿克巴和他最著名的九大臣子都是在法泰赫普爾西克里誕生的。法泰赫普爾西克里也是印度蒙兀兒建築保存最為完好的地方。

歷史[編輯]

當代歷史學家認為,阿巴克對法泰赫普爾西克里的建築有極大的興趣,並極有可能決定了那裏的建築形式。為了復興因他的祖先帖木兒時期盛行的波斯宮廷禮儀,阿巴克設計了一個波斯風格的建築群。但是保留了一些印度傳統建築的裝飾。同時,法泰赫普爾西克里城市周邊極高的的砂石量決定了其建築多由砂岩築成。皇宮建築群由獨立的裝飾性建築錯落有致的排列在一塊平地上,這種建築的排布起源於阿拉伯和中亞的帳篷營地。整體而言,法泰赫普爾西克里的歷史遺蹟展示了阿巴克在建築方面的天分,他巧妙地運用多樣的地理條件,形成了他獨特的建築佈局風格。

1585年,皇宮建築群剛完成不久,就因為提供城市水源的河水乾涸,和其接近拉傑普塔納(一直處於戰爭狀態)兩個原因而廢棄了。而後首都遷至拉合爾,這樣阿克巴在帝國的不太穩定的部分有一個基地。1598年,他搬回了阿格拉,同時把重點轉向了德干高原。事實上,除了1601年的一小段時間,他再沒回這個城市。後來,在蒙兀兒帝國的歷史上,這個城市被蒙兀兒皇帝穆罕默德·沙(1719年-1748年在位)佔據了一小段時間。他的攝政王Sayyid Hussain Ali Khan Barha(賽義德兄弟之一)於1720年在這裏被謀殺。在馬拉地帝國征服德里後,這塊區域被其佔據,後交給英國軍隊。英國軍隊將其加固後用作指揮中心和營房。恢復工作在喬治·寇松的指導下展開。

由於宮殿區域在幾個世紀內幾乎一直被使用,所以綿延將近兩英里的皇宮建築群收到了較好的保護。建築群的三側仍有最開始建的五英里長的城牆環繞。然而,除了一直被使用的皇宮建築群和壯麗的清真寺,城市的其他部分都被破壞了。除了在納卡爾汗附近的巴剎遺蹟,城市的舊址是十分貧瘠的。新城鎮坐落在建築群的西端,在1865年到1904年間是一個自治鎮,而後建立了市鎮委員會,在1901年人口規模達到7147人。很長一段時間它仍以石匠和石雕聞名,而在阿巴克時期它以絲織品為名。西克里村莊仍在其附近。

基於印度考古調查研究院(ASI)於1999年-2000年期間在Chabeli Tila的一項挖掘,高級阿格拉記者Bhanu Pratap Singh聲稱這些考古碎片,雕像都指向一個有着一千多年歷史的「失落的文化和宗教遺蹟」。「發掘出了上百尊耆那教的雕像,其中包括一個刻有日期的寺廟的奠基石。這些石像是有着一千多年歷史的巴格阿迪·納、巴格里舍巴·納巴關笩駄摩那。」耆那教領導人聲稱。歷史學家Sugam Anand認為這裏有人居住過的證據,在阿巴克建立他的都城之前就有廟宇和經濟中心。山脊上的空地被阿巴克用來建築他的都城[1][2][3]。靠近Nagari村莊的地方有一個400平方米的石堆,距16世紀的堡壘500米處有一個砂石建的私室被發現,裏面放滿了耆那教神蒂爾丹嘉拉[4]教被砍下頭破碎的神像。

巴布爾把這裏叫做Shukri("感謝"),他很喜歡這裏因為這裏有蒙兀兒軍隊需要的充足的水源。[5]安妮特·貝弗里奇在翻譯「巴布爾回憶錄」時指出巴布爾把 "Sikri"讀成了"Shukri"。[6]在他的回憶錄里,巴布爾寫道,在打敗了拉納·桑海後,他在市郊建了一個花園,命名為「勝利花園」。格巴丹·貝古姆Humayun-Nama 寫道,在這個花園裏,他建了一個用來休息和寫作的八邊形的亭子。他也在附近的湖中央建了一個平台,在距希雷恩·邁納爾一公里的石頭懸崖底部有一個寶利。這可能是他勝利的紀念碑最開始建造的地方。[5]

建築[編輯]

General Plan of Fatehpur Sikri City in 1917

法泰赫普爾西克里坐落在長 3公里(1.9英里),寬1 km(0.62 mi)的石壁上。宮殿的三面有6 km(3.7 mi) 的城牆,第四面是一條河。所有的建築材料都來自當地採石場的紅石。在綿延5英里(8.0公里)的堡壘的牆沿途有幾個城門,分別是Delhi Gate, the Lal Gate, the Agra Gate and Birbal's Gate, Chandanpal Gate, the Gwalior Gate, the Tehra Gate, the Chor Gate and the Ajmeri Gate。這個宮殿為女王設計了冬宮和夏宮。

勝利之門,高達54米,是法泰赫普爾西克里建築群的入口
賈瑪清真寺
Tomb of Salim Chishti(left) tomb in Jama Masjid courtyard, Fatehpur Sikri
Panch Mahal, Fatehpur Sikri
Hiran Minar Fatehpur Sikri

一些宗教和世俗的重要建築:

  • 勝利之門(Buland Darwaza): 建在南牆,外高55米(180英尺),內部逐漸過渡到更為人性的規模。大門是在建成五年後,於1576-1577年間加的。以一個拱頂結構用來紀念阿克巴在古吉拉特邦的戰爭勝利。拱廊上刻了兩句話,其中一個句是「爾薩,瑪麗亞姆的兒子說:世界是一座橋,走過去,不要在上面建房子。希求一個時辰的人也希求着永恆,世界漫長,決不止一個時辰,把這一個時辰用來祈禱吧,因為剩下的時日仍不可期。」
    中央的柱廊由三個拱形入口構成,最大的一個在中間,在當地被稱為馬蹄門,來自於在大木門上釘馬掌以求好運的習俗。 建築外面,巨大的樓梯左邊有一口深井。
  • 賈瑪清真寺 (法泰赫普爾西克里):賈瑪清真寺是集會性清真寺,也是建築群中第一個建造的建築。它的銘文上寫着其完成於AH 979(西元1571-72)年。有一個巨大的門通向其庭院,Buland Darwaza則是五年後建的。賈瑪清真寺是根據印度的清真寺傳統建的。在建築外有一排chhatri式的亭子。七個海灣每個都有三個米哈拉布,最中間的被一個穹頂覆蓋,又白色大理石鑲嵌出規則的幾何圖案。
  • 薩利姆·奇什蒂之墳: 由白色大理石包裹的蘇非主義聖人薩利姆·奇什蒂(1478-1572)之墓,在賈瑪清真寺的庭院內。庭院中央圍繞薩利姆·奇什蒂的棺材有一圈一層的建築,棺材由華美的木頭製作,表面鑲嵌着珍珠母裝飾。建築周圍環繞一圈小道,刻有錯綜複雜的幾何設計的石頭通向南邊的一個入口。這個墳墓的設計收到15世紀早期胡茶辣國陵墓的影響。其另一亮點是用漢白玉蛇形支架以支持傾斜的屋檐周圍的護欄。墳墓左邊是Islam Khan I(謝赫巴德魯丁·奇斯蒂的兒子和謝赫薩利姆·奇什蒂的孫子)的墳。此人在賈漢吉爾統治時期成為一位將軍。這個墳墓頂端有個穹頂。周圍有36個小的chattri風格的亭子,有一些小的墳,是謝赫薩利姆·奇斯蒂的無名的所有男性後裔。

人口[編輯]

法塔赫布爾西格里的人口數量為28,757。男性佔比53%,女性佔比47%。法塔赫布爾西格里平均基本文化普及率為46%,低於全國平均值74%;男性文化普及率為57%,女性文化普及率為34%。59%的人小於6歲。

行政管理[編輯]

法塔赫布爾西格里是阿格拉縣15個總部之一,有52個行政區。

法塔赫布爾西格里是人民院選區之一,印度議會下議院,有5個Vidhan Sabha(議會):

交通[編輯]

法塔赫布爾西格里距離阿格爾39公里(24英里)。最近的機場是阿格拉機場,距法塔赫布爾西格里40公里(25英里)。最近的火車站是法塔赫布爾西格里火車站,距市中心1公里(0.62英里)。與阿格拉及周圍城鎮由公路相連,有公共汽車,旅行大巴,和出租車。

畫廊[編輯]

參見[編輯]

註釋[編輯]

  1. ^ Fatehpur Sikri, that Mughal emperor Akbar established as his capital and is now a World Heritage site, was once a "flourishing trade and Jain pilgrimage centre", a new book says., 印度時報, 17 July 2013 [2017-09-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2) 
  2. ^ Fatehpur Sikri was once a Jain pilgrimage centre: Book, Zee News, 27 February 2013 [2017-09-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3) 
  3. ^ Fatehpur Sikri was once a Jain pilgrimage centre, The Free Press Journal, 28 February 2013 
  4. ^ Excavation at Akbar's fort at Fatehpur Sikri reveals flourishing Jain and Hindu habitation, 今日印度, 28 February 2000 [2017-09-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09) 
  5. ^ 5.0 5.1 Catherine Ella Blanshard Asher. Architecture of Mughal India, Part 1, Volum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22 [2017-09-02]. ISBN 978052126728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8). 
  6. ^ Annette Susannah Beveridge. Babur-nama: (Memoirs of Babur). Sang-e-Meel Publications,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02: 851. ISBN 9789693512939. 

延伸閱讀[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