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援
![]() | 本條目的語調或風格可能不適合百科全書的寫作方式。(2015年4月27日) |
歷史[編輯]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國民革命軍與日軍作戰時,便已出現類似美援的租借法案。1948年第二次國共內戰期間,中華民國政府在首都南京市成立了行政院美援運用委員會,美國則在上海成立美國經濟合作總署中國分署(Economic Co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Mission to China)。1948年12月30日,行政院美援運用委員會台灣辦事處成立;1949年國民政府播遷台灣之後,美援運用委員會也隨之遷往台灣,並且由陳誠擔任主任委員,同年停止援助[1],直到韓戰爆發才繼續。美援計劃由中華民國與美國聘請美國懷特工程顧問公司(J. G. White Engineering Co.)擔任審查,懷特公司並派出經理狄寶賽(V.S. De Beausset)於1949年來臺擔任負責人[2][3]。
從1951年到1965年,中華民國大約每年自華府得到大約一億美元的貸款;1951年,因中國共產黨勢力擴張引發韓戰,在這背景下第一批的美援物資運往台灣。1954年,中華民國與美國簽定《中美共同防禦條約》[3]。美援的內容除包括民生物資與戰略物資之外,也包括基礎建設所需的物資,例如建築道路、橋樑、堤壩、電廠及天然資源的開發等[3],台中縣(今台中市)德基水庫便是美援貸款之下的產品。另外,美方除實質上的物資援助中華民國之外,各種技術合作與開發亦廣泛的進行,同時,華府亦鼓勵台灣的大學與美國境內的大學進行學術合作與人才交流,更以實際資金來協助中華民國的大學興建校舍。另外,戰後美國對中華民國傾注的大量貸款,解決了當時中華民國外匯資金不足的發展問題。
1957年,美援由原本的贈與性質改為贈與及貸款並行;贈與性質的援助款由主持援外事項的國際合作總署主管,而生產性的經濟開發計劃則由美國設立的開發貸款基金貸款[3]。1959年,美國對中華民國的金援逐漸減少。1962年後,美國認為臺灣的經濟開發程度已高、不再適用防衛資助,美援方式大部分改為貸款;以貸款後的第十一年起,分三十年無息償還[3]。1965年7月,華府停止對中華民國的援助貸款。中華民國自從1951年到1965年總計15年間接受美國的經濟支援達14.8億美元[4],還有冷戰時期美國對中華民國的軍事援助約42.2億美元(大多是二戰裁減下的船艦及新開發待驗證的噴射機)。2004年1月,中華民國積欠美方的貸款已全部清償完畢。
項目[編輯]
美援的項目非常龐雜,包括電力、交通、肥料、水泥、製糖、造紙等,政府機關及公營事業皆是受援單位,其中交通運輸被列為優先發展的項目──包括鐵道、公路、港口、民航的修築與改善,以及電訊的擴等等[3]。此外美援亦提供民營工業的小型貸款,教育計劃及師資訓練、人員進修計劃等[3]。在美援時期,基礎建設工程中平均有74%的總投資額來自於美援,為美援投資項目中所佔比例最高者[3]。
基礎建設
以基礎建設開發為例,台電是美援重點資助的機關,其中位於大甲溪的天輪發電廠是台電第一座獲得美援的大手筆資助之工程,台電公司於1948年成立天冷工程處,1950年動工興建,並獲得美援支援工程費用及運輸設備及鋼管,工程於1952年9月21日竣工。第二座美援發電廠是位於台灣東部立霧溪畔的立霧發電廠,由台電設立霧工程處,獲得美國經濟合作總署撥款資助,於1951年修復原來的發電廠,1954年6月21日第二部機組完工。其他美援的建設項目包括:霧社水庫、龍澗發電廠、南部火力發電廠、西螺大橋、中橫公路、麥帥公路、石門水庫、民生社區、中興新村、光復新村等[3]。美援更以實際資金來協助臺灣的大學興建校舍,包括東海大學、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館[5]、臺灣師範大學樂群堂、臺灣大學圖書館、國立臺灣大學農業陳列館等[6]。
效果[編輯]
1950年代的台灣相當貧窮且處於風雨飄搖之中,美援的到來堪稱是及時雨和救命丹,對台灣社會經濟的發展發揮了舉足輕重的影響[4]。美援直接增加當時的物資供給,平抑物價上漲的潛在壓力,促進了臺灣的整體經濟成長,控制臺灣二戰後的通貨膨脹,減緩了外匯短缺的困境,並且促進中華民國政府的穩定與再一次的資本形成[4];另外,依照當時中華民國政府的財力,很難迅速重建或擴張有關電力、通訊、道路、港口、水利灌溉等經濟發展的基礎建設,而美援在整個50年代電力固定資本形成毛額中佔了一半,在交通運輸固定資本形成毛額中也佔了4成,對基礎工程建設貢獻很大[4]。
總體而言,由於美援的支持,得以推動以民營中小企業為主的進口替代工業,促進產業轉型,隨着美援使台灣對美國的依賴加重。同時對美國而言也像是投資手段,利用美援培養台灣作為美國的支持者,且台灣在日後經濟起飛富裕,美國便停止國防武器上的援助,改以軍購形式提供,台灣開始以重金向美國購買各式武器,至此美國政府得到豐厚的回報,稱得上是一項非常成功的長期投資。
運用爭議[編輯]
當時以美援成立了「美援運用委員會」,其人員薪資均來自美援,已高於一般公務員,但該會秘書長王蓬等人卻濫權違法曲意徇私、擅定特殊待遇及私自折支美金與港幣等外幣圖利自肥而遭監察院懲戒。[7][8][9][10]《自由中國》亦於1957年的社論〈美援運用問題〉對當時政府運用美援之浪費提出批判。[11]
國民黨政府在內戰失利後,據傳美國政府認為國民黨政府對美援上下其手,導致美援的資金運作遭到嚴重虧空,當美國國會和聯邦調查局稱發現國民黨大老孔祥熙、宋子文家族的洗錢行為時,美國政府對此十分不滿。美國作家默爾·米勒有一次採訪美國總統杜魯門,杜魯門就氣得大罵說:「他們(國民黨)都是賊,個個都他媽的是賊……他們從我們給蔣送去的10億美元中偷去7.5億美元。他們偷了這筆錢,而且將這筆錢投資在巴西的聖保羅,以及就在這裏,紐約的房地產。」[12],但英國學者Freda Utley在其著作《The China Story》中寫到:
The Facts About "Aid to China" (關於中國金援的真相)--Freda Utley 《The China Story》1951
末段提及雖然大多數的說法是杜魯門總統金援國民政府10億美元,但是實際上到位的金額僅2.25億元,遠不及3億元,蔣介石不可能從2.25億元中偷走7.5億元,與美國作家默爾·米勒出版名人訪談《Plain Speaking》引用杜魯門援助金額該部分的說法有所出入。
近年來中國學者的研究認為,有一部分關於美援挪用的指控至今沒有或無法提出實質證據,比如宋子文去世時非固定財產只有100多萬美元,加上20年間大為升值的房產,也就七八百萬美元不過百萬美金級別,跟美國政壇跟媒體所指控的數億美金存款和所謂世界首富相差太大,也有美國學者表示找不到宋子文的貪污證據[13][14][15][16][17],而孔祥熙移民美國後,美國總統杜魯門下令美國聯邦調查局開始調查孔家、宋家在美國的財產,並對孔祥熙實施秘密監視,但最後結果也不了了之。
諺語[編輯]
- 「美國出打馬膠,台灣出土腳」(美國出柏油,台灣出土地),說明美援對戰後台灣重建交通建設的貢獻[18]。
參考文獻[編輯]
- ^ 38年帶來黃金 隔年已花光 - 焦點 -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8-04-17].
- ^ 林炳炎. 保衛大台灣的美援(1949~1957). 臺北市: 三民書局. 2004. ISBN 9574120430.
-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互助營造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營造業百年史. 臺北市: 遠流出版. 2012年: 136頁. ISBN 9789573269854.
- ^ 4.0 4.1 4.2 4.3 美援與台灣的發展. 教育部歷史文化學習網. [2014-01-07] (中文(台灣)).
- ^ 傅朝卿. 戰後初期現代主義建築 (PDF). 傅朝卿教授建築與文化資產資訊網. 2005年 [2014-01-06] (中文(台灣)).
- ^ 鍾瀚樞. 一九五0年代台灣的美援教育計畫. 臺中市: 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2005年.
- ^ 新聞辭典/中美基金, 自由時報, 2010-09-17
- ^ 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526號解釋, 2001.06.01
- ^ 監察院公報171期988頁, 1957
- ^ 監察院公報171期989頁, 1957
- ^ 李筱峰, 雷震與台灣民主運動, 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 ^ Merle Miller. 《Plain Speaking: An Oral Biography of Harry S. Truman》. Berkley Publishing Corporation. 1974-02-04.
- ^ 揭秘:「世界首富」宋子文留下了多少遺產. [2016-09-03].
在紐約遺產法庭關於宋子文遺產分割執行書中,我們看到了那次調查的結果:宋子文的非固定財產只有100多萬美元,加上20年間大為升值的房產,也就七八百萬美元(一說其財產總值為10485729.47美元)。這樣的財產在遍地富豪的紐約簡直不值一提。
- ^ 宋子文晚年的美國生活. [2016-09-03].
中國大陸最權威的宋子文研究專家吳景平接受筆者採訪時說:「在宋子文所處的那個時代,不要說全球範圍,即便在中國,宋子文也談不上是最富有的人。」他強調,現在的宋子文檔案,經有關方面核實,在1940年左右宋子文的財產為200萬美元,到1971年宋子文去世時,加上房產等變賣他的總資產達800萬美元,扣除200多萬美元稅款後,宋子文留給夫人張樂怡的遺產為500多萬美金。
- ^ 出處為羊城晚報. 專家:未發現宋子文貪污材料 巨富只是傳說. 新華網. 2016-09-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6).
坊間傳言,宋子文一度大發國難財,財產有7000萬美元之巨,是「民國首富」。對此,吳景平教授指出,宋子文逝世後留給妻子的遺產、根據美國的公證資料只有500萬美元。「蔣介石的情報機構對官員都有監視,學界暫未發現有宋子文貪污情報的材料;蔣介石不喜歡宋子文,對宋的指責也只是不聽話、狂妄自大,但沒貪污這一條。」
- ^ 朱強. 檔案裏的宋子文. 南方週末. [2016-09-03].
南方週末:《宋家王朝》披露,宋子文的資產多達數億美元,他的檔案中對此有沒有記錄或特別說明?吳景平:宋子文檔案對此有非常清楚的統計與記載。宋用鋼筆親筆書寫了他自己名下的資產是多少,包括哪一項債券值多少錢等等;他的妻子張樂怡則分開記錄。我印象中,他去世時檔案中的記載其總資產為七八百萬美元,包括房產,絕不是什麼億萬富翁。
- ^ 疑案 宋子文貪污了嗎 ?. 2011-05-17.
那現在所有的檔案幾乎都公開了,沒有任何一個學者,能夠找到宋子文貪污的證據。我記得2006年一次國際會議中,有一位美國學者叫DonaldJordan就講,他非常認真地在找宋子文貪污的證據,找不到。他說他希望學者提出證據,但是到今天都沒有人提出來。
- ^ 《從台灣諺語看台灣歷史》,戴寶村、王峙萍著,台北:玉山社,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