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湖 (昆明)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翠湖
位置中華人民共和國雲南省昆明市
座標25°3′1.51″N 102°42′8.20″E / 25.0504194°N 102.7022778°E / 25.0504194; 102.7022778座標25°3′1.51″N 102°42′8.20″E / 25.0504194°N 102.7022778°E / 25.0504194; 102.7022778
所在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表面積14.56公頃
平均深度1.22米
最大深度2.40米
水體體積18.28萬立方米
地圖

翠湖是位於雲南省昆明市中心城區的一個湖泊,圍繞其建設有翠湖公園,被譽為鑲嵌在昆明城的綠寶石。湖泊北鄰圓通山,東接五華山,水體面積約15公頃,海拔1890米,因其八面水翠,四季竹翠,春夏柳翠,故稱「翠湖」。元朝以前,滇池水位較高,翠湖還屬於昆明城外的小湖灣,多稻田、菜園、蓮池,故稱「荷花池」或「菜海子」。因東北面有九股泉,匯流成池,又名「九龍池」。後滇池水位下降,逐漸形成獨立湖泊。1918年在此建立了昆明第一個自來水廠。20世紀60、70年代因開挖地下水,翠湖一度乾涸。1987年開始抽取盤龍江水回灌,1997年又取昆明市第四污水處理廠之水入湖,恢復水域[1][2]

翠湖內部建有多個景點,為昆明市內居民與遊客熱衷到訪的公園之一,自1985年以來,每年冬天有成千上萬隻北方飛來的紅嘴鷗抵達該湖,「翠湖觀鷗」也逐步發展為熱門的旅遊項目[3]。2016年10月,翠湖被評選為全國3A級景區[4],並於2020年4月與雲南陸軍講武堂聯合申報成為4A級景區[5]

歷史變遷[編輯]

據地理測算,古滇池水域面積曾達到1260平方千米,蓄水量840億立方米,佔據現今昆明城區大部及周邊平地[6]。經數千年間湖水水位下降與人類改造,至元代時滇池湖岸線已大體退至今翠湖周邊各街道位置,此時已逐漸形成翠湖灣。至洪武十五年(1382年),官兵在五華山、圓通山一帶修築城牆,遂將翠湖灣改造為人工湖並包入城中,以增強軍事堡壘功能,至此,翠湖已初見雛形[7]。明初的翠湖水域遼闊,為官兵駐紮的重要軍事設施,其周邊共駐有西海子屯3個,南海子屯2個,利用湖邊荒地屯田,守衛雲南府城。而沐英更是模仿周亞夫,在翠湖西北岸遍植綠柳,練兵習武,沐馬備戰,「柳營洗馬」傳為一段佳話[2]。至明朝末年,滇池水域已逐漸遠離昆明西城牆,翠湖也逐漸萎縮,周邊人家開始開墾荒地,種植蔬菜、稻米等,人稱「菜海」[1]

清初,吳三桂開藩雲南,再次將翠湖劃為禁地,在其內部大興土木,並填平過半湖面營造洪化府。此後,隨着清朝管理體系的完善與歷代地方官員的努力治理,翠湖污泥淤積的情況有所緩解。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雲南巡撫王繼文引盤龍江水入城補充翠湖水源並灌溉周邊農田[8],十年後,他又在湖中央建起湖心亭,成為翠湖園林化的開端。嘉慶元年(1796年),工部右侍郎蔣予蒲等官紳動員各地商賈士人捐資出力,夯實並擴大了湖心島。此後一百餘年間,堤壩、石橋等基礎設施紛紛拔地而起,蓮華禪院、觀魚樓、放生池、水月軒等樓閣景觀也在地方官員的資助下逐次完工[1]

1917年,時任雲南督軍兼省長的唐繼堯效仿白居易蘇東坡杭州西湖構築白蘇二堤的雅舉,築起一橫貫東西的唐公堤,與雲貴總督阮元於1834年所築阮公堤共同奠定了現代翠湖的基本形態[2]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於1952年、1955年、1962年三次動員群眾清理翠湖淤泥,並建起西南島,通過九曲橋連接環湖道路,基本建成現在的翠湖公園[1]

水域利用與治理[編輯]

2022年翠湖水域狀況

翠湖作為原先滇池的一部分,其水域狀況與滇池水系密切相關。歷朝歷代地方政府都對關乎昆明興衰的滇池開展過浩大的水利工程,而翠湖水域也在這一過程中持續變化。自宋代初步開發至清代逐漸成熟,直至近現代城市化進程的快速推進,隨着人口的不斷增加,對翠湖水域的治理也日趨緊迫[9]。1910年,滇越鐵路開通運營,昆明與外埠交往日益增加,使得外國機器進入昆明成為可能。1912年,石龍壩水電站建成投產,各機組陸續向昆明供電,解決了自來水運營的先決條件。1915年,在一些開明紳士的倡議下,唐繼堯贊同修建自來水廠,並先後籌集資金20餘萬銀元,委託當地商行前往越南境內水廠考察學習,最終選定法商海防機構建設公司負責昆明水廠建設工程。水廠於1916年9月在翠湖九龍池畔動工,雖中途因資金鍊斷裂導致工程停滯,最終在各方努力下還是於1918年5月2日正式送水,日供水量1034立方米[10]。直至1959年松華壩水庫投產,昆明市供水都主要依靠九龍池泉眼[11]

1976年5月,九龍池停止出水,翠湖逐漸乾涸,伴隨有周邊地面下陷等情況。經調查,1982年時昆明市共建有176口深層地下水井,與6個泉水口日均共產水10.3萬立方米,而在翠湖6平方公里水源地內,就有33處采排地下水工程,日均采水33600立方米。嚴重的過量開採造成地下水水位下降,最終導致乾涸[12]

此後一段時間,有關部門鼓勵群眾前往湖床活動,並輔以工程技術手段夯實湖底。1982年,根據《昆明市地下水管理辦法》,翠湖周邊機井被陸續關停。1986年,油管橋抽水站建設完成,由盤龍江通過2000米長的管道引水回灌翠湖。但此後一段時間,由於盤龍江水質惡化外加翠湖無法置換水源,翠湖水體富營養化。1997年,補水方案改為使用污水處理廠中水輸入,並多次抽乾重新置換,水質已有較大提升[1]。21世紀以來,由於翠湖周邊建設,地下水與中水補給已難以滿足翠湖水體置換需要,2018年3月,五華區政府正式啟動翠湖盤龍江補水工程,跨越圓通山直接供給清水,該項目已於2021年完工[13],並於7月1日正式通水,每天可供水32000立方米,為原先系統的4倍[14]

公園景點[編輯]

翠湖公園南門

翠湖公園由水月軒、海心亭、九龍池、觀魚樓、蓮華禪院、西南島、竹林島、金魚島等景點組成,各島嶼間則由阮堤、唐堤及多座橋樑溝通。其中,西南島上建有聶耳雕像及其主題紀念廣場,竹林島上則建有自來水博物館[15]。公園每年會舉辦多場大型活動,包括自2002年起每年6-8月舉辦的荷花[16]、農曆五月初五的賽龍舟、每年1-2月的鬱金香展等[17]

清朝學者陳榮昌曾提出「春樹曉鷹、秋窗夜月、精舍書聲、酒樓燈影、柳營洗馬、蓮寺觀魚、綠楊息陰、翠荷聽雨」的「翠湖八景」之說,但世事變遷,其中的部分現已無從尋找[18]。2018年6月底,洗馬河水系恢復及帶狀公園建設完工,「柳營洗馬」的場景得以重現[19],2020年1月,該景點正式移交翠湖公園管理[20]。此外,根據晚清時期經正書院歷史風貌打造的文化配套設施也於2022年4月25日提出批前公示,未來將於翠湖北門附近開工建設[21]

翠湖周邊文化氛圍濃厚,展覽場所與歷史古蹟眾多。它的西岸長期為軍事重地,現為雲南陸軍講武堂舊址展覽館,北岸則為文化教育勝地,坐落着雲南大學等學府,東岸和南岸則分佈有眾多寺廟、會館、祠堂,形成了以翠湖為中心的歷史街區。2010年以來,隨着朱德舊居盧漢公館等建築先後翻修以及雲南起義紀念館雲南解放紀念館的籌建,逐漸形成了包括翠湖-講武堂、西南聯大圓通寺昆明文廟等在內的城市歷史公園[22]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政協昆明市五華區《翠湖史話》編輯委員會. 桂雲劍等 , 編. 五华史话丛书 翠湖史话 第1版. 昆明: 雲南大學出版社. 2011.12. ISBN 978-7-5482-0767-2. 
  2. ^ 2.0 2.1 2.2 陳一然. 浅谈昆明翠湖的发展历史. 青年與社會 (昆明). 2019-03-15, (08): 254. ISSN 1006-9682. 
  3. ^ 鄧振. 以档案的视角对昆明红嘴鸥的探讨. 蘭台內外 (長春). 2020-09-21, (13): 47–48. ISSN 1007-4163. 
  4. ^ 貓恩泊. 翠湖·讲武堂“+A”迎终评!昆明或再添一个国家4A级景区. 開屏新聞網. 2019-12-10 [2022-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2). 
  5. ^ 陳燕. 【昆明】翠湖·讲武堂景区加A 游览体验“翻倍”. 雲南省文化和旅遊廳. 2020-04-14 [2022-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2). 
  6. ^ 董學榮. 滇池治理思想变迁与时代转换. 昆明學院學報 (昆明). 2014-06-18, (1): 79–84. ISSN 1674-5639. 
  7. ^ 胡淑. 人水争地——滇池水域变迁的主要历史动因. 昆明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昆明). 2007-08-13, 29 (2): 76–78. ISSN 1674-5639. 
  8. ^ 趙爾巽等. 清史稿·列传·卷四十三. 古詩文網. 1927 [2022-07-11]. 
  9. ^ 佘凱瓊. 滇池流域历代水利开发与城市经济建设探析. 安徽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2-04-08, 22 (1): 22–25. ISSN 1671-6221. 
  10. ^ 朱淨宇. 老昆明|“拷贝”来的昆明自来水厂?. 騰訊新聞-昆明規劃建設. 2021-11-05 [2022-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2). 
  11. ^ 昆水集團. 透过数据看昆水70年发展之变化. 昆明自來水集團有限公司官網. [2022-07-12]. 
  12. ^ 昆明市水利志編撰委員會. 昆明市水利志. 昆明: 雲南人民出版社. 1997.11. ISBN 7-222-02164-7. 
  13. ^ 羅宗偉. 五华区区长李亮:盘龙江清水即将流入翠湖补水 (PDF). 春城晚報 (昆明: 雲南日報報業集團). 2021-06-02: A03 [2022-07-11]. [失效連結]
  14. ^ 楊質高. 清水入翠湖 一天3.2万立方米 (PDF). 春城晚報 (昆明: 雲南日報報業集團). 2021-07-02: A15 [2022-07-11]. [失效連結]
  15. ^ 翠湖公园景区景点. 翠湖·講武堂景區官網. [2022-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25). 
  16. ^ 荷花节. 翠湖·講武堂景區官網. [2022-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1). 
  17. ^ 翠湖公园郁金香花展. 翠湖·講武堂景區官網. [2022-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9). 
  18. ^ 左學佳. 翠湖公园开展 历史文化片区专项整治 挖掘历史文化 重现翠湖八景 (PDF). 春城晚報 (昆明: 雲南日報報業集團). 2021-11-18: A04 [2022-07-11]. [失效連結]
  19. ^ 宋金艷,高偉. 翠湖洗马河公园月底就要开放啦!将重现“柳营洗马”历史场景. 春城晚報客戶端 (雲南日報報業集團). 2018-06-20 [2022-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2). 
  20. ^ 左學佳. 洗马河带状公园 美了美了 (PDF). 春城晚報 (昆明: 雲南日報報業集團). 2021-08-27: A07 [2022-07-11]. [失效連結]
  21. ^ 張勇. 历史风貌再现!昆明翠湖八景之一“经正书院”即将亮相. 春城晚報-開屏新聞網. 2022-04-28 [2022-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2). 
  22. ^ 李夢瑤. 翠湖历史街区步道:创造全新昆明记忆. 昆明市人民政府入門網站. 2022-03-11 [2022-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