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鑽挖機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瑞士聯邦聖哥達基線隧道開挖的全斷面隧道鑽挖機。
全斷面隧道鑽挖機的正面照片。
杭州地鐵建設中使用的軟土隧道盾構機

全斷面隧道鑽挖機(英語:tunnel boring machine,縮寫TBM)也稱隧道潛盾機盾構機俗稱小約翰大約翰香港舊譯「隧道盾」),是一種專門用來開鑿隧道的大型機具。該機具有一次開挖完成隧道的特色,從開挖、推進、撐開全由該機具完成,開挖速度是傳統鑽爆工法的5倍。然而該機具完全無法模組化,只能依照開挖隧道的直徑訂作,因此購買價格不菲。

歷史[編輯]

全斷面隧道鑽挖機於1853年誕生,設計者為Charles Wilson,首用於美國麻省西部的胡薩克隧道的挖掘上,在頁岩中邊掘進邊支護隧道壁。但該台鑽挖機僅僅前進10呎便告損毀,後該隧道改採傳統人工挖掘方式,延遲至1875年始告竣工[1]。全斷面隧道鑽挖機的首起使用成功案例為美國南達科他州奧阿希大壩英語Oahe Dam,於1952年投入使用,並在1962年竣工[2]。然而隧道鑽挖機的打響名號,仍遲至1988年起的英法海底隧道建設工程。

全斷面隧道鑽挖機的分類[編輯]

全斷面隧道鑽挖機可分為:

岩石隧道鑽挖機[編輯]

  • 開敞式(open-type TBM),也稱支撐式TBM或撐靴式TBM。特點是適應硬岩地層,沒有盾構,使用支撐靴(gripper)和前後支撐交替撐緊洞壁上以承受TBM向前掘進的巨大反作用力與反扭矩,並可以調整掘進方向。 如果遇到局部不穩定岩層,開敞式TBM可以使用輔助設備打錨杆、加鋼絲網、噴混凝土、加圈樑等方法加固,以保持洞壁穩定。當遇到局部特軟弱圍岩或破碎帶,開敞式TBM使用自帶的超前鑽及灌漿設備,預先固結掘進前方的一段圍岩,待圍岩強度自穩後再安全掘進。永久性的洞壁襯砌待全線貫通後再集中進行。在西康鐵路秦嶺隧道施工、天生橋二級水電站引水隧道施工
  • 護盾硬岩TBM(shielded hard rock TBM)用於破碎岩層,在TBM後方混凝土襯砌支撐不穩定的洞壁。又可分為:
    • 雙護盾TBM(double shield TBM)具有兩種模式:在穩定岩層用支撐靴穩定TBM掘進;在不穩定岩層、破碎岩層,用TBM之後的洞壁作為支撐來穩定TBM;若岩層過於堅硬,可輔以地面預鑽及鑽爆工序,使岩層破碎,從而讓TBM更易通過。
    • 單護盾TBM(single shield TBM)用於破碎岩層,依靠混凝土洞壁來支撐穩定TBM

軟土隧道鑽挖機[編輯]

  • 開敞式(open-face)軟岩鑽挖機,用於穩定且少水的地層。掘進出的隧道土質洞壁在短期內保持直立穩定,不需要襯砌支護。
  • 封閉式(closed-face)或壓力平衡式軟岩鑽挖機
    • 土壓平衡式(earth pressure balanced)TBM 由刀盤切割土層,切削下來的土進入土倉(也叫開挖艙)並與工作面的水土壓力保持平衡。土倉內的螺旋輸送機出土量與刀盤的推進量取得平衡,進行連續出土工作。土壓的穩定依靠刀盤切削速度、推進力和螺旋輸送機的轉速聯合協調進行。
    • 泥水平衡式(slurry pressure balanced)TBM用於水壓很大、地下水豐富的土層掘進(如過江、跨海隧道等)。在刀盤後部為泥水室,裏面的泥水與工作面的壓力保持平衡,以保證開挖面泥土地層穩定。從泥水室取出的泥水要水-土分離,分離出的水用於泥水室與工作面加壓;分離出的土裝車運出隧道。

特殊的隧道鑽挖機[編輯]

大直徑超小轉彎硬岩隧道鑽挖機:2021年5月在中鐵裝備天津公司下線的「撫寧號」硬岩隧道鑽挖機,開挖直徑9.53米,設計轉彎半徑90米,整機總長85米,總重1700噸。該機用於河北省秦皇島市撫寧抽水蓄能電站進廠交通洞和通風兼安全洞的施工建設,該工程線路全長2226.7米,最小轉彎半徑90米,最大設計縱坡9.02%。

參與的重要工程[編輯]

相關條目[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Hooac Tunnel Historical Notes. North Adams Public Library. [2015-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21) (英語). 
  2. ^ Just Keep Digging: A Brief History of Tunnels. Popular Mechanics. [2015-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9) (英語). 
  3. ^ D.威利斯、程方權. TBM的发展历程. 水利水電快報: 24-26. doi:10.3969/j.issn.1006-0081.2013.11.010. 
  4. ^ 香港前地鐵公司製作施工紀錄片《地鐵》第二部分
  5. ^ 走近科学 洞穿秦岭(下). cctv on youtube. [2017-09-22] (中文).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