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臺灣教育專案/興大數位台灣與文化/Draft:李欣倫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李欣倫
出生 (1978-09-21) 1978年9月21日45歲)
 中華民國桃園市中壢區
職業作家教師
國籍 中華民國
教育程度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學士

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

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
體裁論述、散文
代表作《以我為器》
獎項聯合報文學獎散文獎

時報文學獎

全國學生文學獎

李欣倫(1978年9月21日-)生於中壢臺灣文學家,曾任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副教授、國立中央大學助理教授、中原大學助理教授。
《藥罐子》作為中醫師的女兒,從小與藥材為伍,也培養了對漢藥的興趣,並透過藥草與生活的連結,記錄了童年的回憶。
《有病》因為失戀而到印度旅行以治癒心靈,藉由剖析自我,道出了屬於他的愛情觀。
《此身》以「身體」為主題,並結合佛教的觀點,展現了在過去十年吃素的體悟及對於生老病死的省思。
《以我為器》描寫身為一位母親,從出嫁、懷孕、生產到養育等所經歷的酸甜苦辣

生平與經歷[編輯]

  •  西元1978年出生於桃園中壢,父親是中醫師
  •  因為父親的關係,從小處在各種藥材的環境,也產生對藥材的興趣,特別喜歡碰觸草藥的凹凸稜角,喜愛烤黃耆的味道[1]
  •  在小學的時候受《賣火柴的小女孩》的影響,夢想以賣藥草維生。[1]
  •  2002年秋天,出版第一本散文集《藥罐子》,以中醫師的女兒角度來看,寫出許多對於生活的脈象的觀察。
  •  2003年,完成了碩士的學業,也完成碩士論文《戰後台灣疾病書寫研究》,同時也結束了一段戀情,之後去印度旅行三個月,當一個不用思考太多的生物,進行一場簡單的自助旅行,就像一個苦行的修道者,洗滌心靈,滲透愛情的道理。
  •  在一開始的印度旅行中,吃素將近十年,新作《此身》與身體經驗結合,內容包括素食、跑步、騎單車與旅行,這些微小的動作造就了今日的模樣,正如她所說:「身體不是我們看見的這麼表面。文學領域的身體,最淺的是情慾或感官,再深的有宗教和哲學,我想瞭解有沒有更深的可能性。」[2]
  •  2004年,思考一些與愛情、疾病以及身體有關的課題,並試着重新出發,接受身體與情感的再教育。

創作風格[編輯]

  李欣倫從小就受到身為中醫師的父親影響,對於藥草學極感興趣並有深入研究,也因此在往後的作品中時常提到關於中醫的知識與童年穿梭在藥房的回憶。
  而作為治療文學的先驅,他的作品內容大多與「身體」有關,他曾表示:「一開始是因為碩士論文研究台灣疾病書寫,讀許多身體論述的書,但近年對身體感受逐漸從紙上轉向真實體驗,也才開始意識這是一個豐富而吸引我繼續討論的主題。」[3]無論是自己、他人,甚至世界的身體,結合了佛教的苦痛觀點,透過冥想與反思,李欣倫展現了對於生命與生死的體悟。
  在經歷過懷孕與生產後,他以女性特有的細膩與溫柔,道出身為母親所經歷的疲憊及幸福,文字間充滿了精緻潔淨之感,作家周芬伶曾評論:「她對身體的描寫更文雅細緻,『雅潔』是文體的特點,文字不再精雕細琢,只有在重點處才放射文字的利芒。」[4]


作品[編輯]

  • 《藥罐子》聯合文學出版社,台北市,2002年8月
  • 《有病》聯合文學出版社,台北市,2004年4月
  • 《戰後台灣疾病書寫研究》,碩士論文,大安出版社,台北市,2004年11月
  • 《重來》聯合文學出版社,台北市,2009年1月
  • 《此身》木馬文化出版社,2014年1月
  • 《以我為器》木馬文化出版社,2017年8月
  • 金瓶梅》之身體感知與性別辯證:一個漢字閱讀觀點的建構,學生書局出版社,2014年9月

獎項[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