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茶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宋茶,指的是中国两大对于茶极为重视的朝代()中宋代的茶,包括宋代茶的盛行原因,特色,及其对宋代社会及经济所带来的影响,另外还会提及宋朝吐蕃茶马贸易及宋茶对于日本茶道的影响。

茶业[编辑]

茶器[编辑]

食茶法[编辑]

宋代舍弃了唐代将茶末放在充满水的茶釜中的煎煮茶法,而开始改用点茶法。点即充注之意,将末茶放在茶盏再用沸水滴注,并以茶筅搅拌,使茶、水融合,等到茶汤呈现乳白色就可品饮。因宋代制茶相异于唐代与明代,以茶筅击打出的茶汤汤花均匀细致,可比拟现代咖啡上的奶泡。若以茶汤汤花均匀细致可以紧黏茶盏,为点茶的最高境界,称为“咬盏”。[1]

饮茶风俗[编辑]

斗茶[编辑]

斗茶举办于每年春季新茶制成后,由各个茶人各自冲煮再互相评比优劣。有多人参与或两人捉对厮杀,以三战两胜为规则,并用相差几水做为辨别优劣的术语,举办的时候还会吟诵跟茶有关的茶令来增添乐趣。斗茶于唐代已出现,称为“茗战”,但宋代更为盛行,所讲究者也变得繁多。

斗茶是由茶、水、茶具来分辨优劣,茶的制程分为采茶、拣茶、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干燥),每个步骤都有其依循的标准。水则以清洁为要,宋徽宗则主张用山泉水井水。宋代茶具用茶盏,盏是一种广口、小圈足的碗,茶盏以黑为贵,因为比较能凸显茶色,其中斗茶喜欢用福建建安所产的建窑黑釉盏

虽然水及茶盏很重要,但宋代斗茶主要还是评断茶叶品质的优劣,以汤色和水痕为主要评断标准。汤色就是茶汤的颜色,以纯为极品,其下依序为昏红,汤花的颜色也依此为标准,另外水痕是以出现的晚为胜利[2]

分茶[编辑]

又称“汤戏”、“茶百戏”、“水丹青”,由宋代点茶法变化而来,利用茶匙徽宗后改用茶筅)弄茶汤使其产生图案、文字,根据点茶者技术或手法的不同,汤花、水纹会变化成鸟兽、云雾等各种图案。《荈茗录》之中记载有位名叫福全的人技艺高超,可在茶汤上变化出一首绝句,此种技艺在宋代士大夫之间十分流行。

而后因泡茶方法也由点茶法变为泡茶法,分茶也不再流行。[3]

茶馆的兴盛[编辑]

在宋代称为“茶肆”、“茶坊”、“茶楼”等等,主要是给人喝茶或从事一些娱乐的场所,源于唐代,但在宋朝时是最为兴盛的时期,去茶馆消费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活动之一,在汴京,只要是人潮聚集的地方就会有茶馆开设,而且因为宋朝商店可以营业到夜晚,此时茶坊人潮更是络绎不绝,到了南宋,临安的茶坊相比于汴京更讲究排场,数量和形式也增加许多,以前在汴京只有熟食店会挂名画,吸引人潮上门,临安则是连茶坊都开始挂名画,难怪人潮会聚集,所以临安几乎处处都有茶坊,甚至乡村也不意外,茶馆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还有的相当气派,像鄂州南草市茶店就有两层楼的店面,另外还有的是流动的茶摊、茶担以及提瓶卖茶人,他们分布在城市、乡村的各个角落,茶摊会在夜市出现,方便游客品茶,提瓶卖茶的人则出现在巷弄,有人遇到吉凶之事会向他们点茶分送邻居以传递消息,或是送茶以乞求金钱,称为“龊茶”,宋代茶坊的兴盛也可在一些卖酒或食物的店家可见到,这些店通常都会卖茶,可说是以茶来吸引顾客上门的手法,而宋代的茶馆也有其特色,茶馆通常会雇用精通茶艺的“茶博士”来经营,是一种专业化的技术人员,也会分为各种类型,供市民子弟学习乐器及聚会的“量卖茶楼”,职业介绍所性质的“市头”,有表演的歌妓和陪坐侍客妓女的“水茶坊”、“花茶坊”,还有读书人聚集的“大街车儿茶肆”,但其实没有硬性规定,但这也算是品牌形象的确立,另外茶坊会依据时令不同而推出不同的产品,例如冬月就会卖七宝擂茶,还有一些茶坊会举办艺术文化活动,会雇用乐妓,是吸引人的主要手段,或是变成教唱的场所,有一些则是有说书人在茶坊里说书。[4]1

盛行原因[编辑]

经济[编辑]

宋代江南地区经济发达,茶产业已经在四川、两浙地区有深厚的基础,宋朝还在这些地区设了6个榷场和13个山场来专门管理,产量是江西最多,而福建地区则是产的茶量少但品质优良,另外宋朝的商业也十分发达,饮食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为了应付人的基本生存需求所产生的行为,而是成为商品进而纳入经济体系之中,许多因饮食而产生的商品贩卖应运而生,如:茶、及相对使用的器具等,另外由于宋代不像唐代有坊市制度,使得商品的贩卖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由于是散布在城市各处,并没有时间限制,居住在城里的人们也可更容易接触市场,消费几率也会增加,所以茶这种属于生活消遣的商品也大为兴盛,宋朝的茶税收入也比唐代高出许多。[5]

茶的药用价值[编辑]

唐宋时期医学发达,对茶的医药用途多有研究,《唐本草》记载“茶昧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 、轻身、明目”,宋代人们为了养生,会把中药饮子加入茶中,就产生了花果茶,又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影响,会加入盐、奶酪一起饮用,宋又有茶、互补的观念,形成所谓饮茶留客,饮汤送客,是宋代独特的社交方式,可知道茶的药用价值在宋代的影响之大,不仅开发了许多新的饮用方式,更深入了宋朝人的日常待客礼仪之中。[6]

文人的喜爱[编辑]

唐宋的文人有三个特色,分别是重视修身、天人合一和富有创造性,三家都强调修身,到了宋朝,饮茶也被归类于修身的方法之一,借由品茗来调剂身心,南宋黄裳在《演山集》卷46《茶法》提到“茶之为物,祛积也灵,寤昏也清,宾客相见。以行爱慕之情者也……其特适人之情也,礼之所在焉。”,表示茶在宋代文人眼中已经成为礼的一部分,而宋代在饮茶方面尚求原味,与道家所强调的“求真尚朴”不谋而合,借由接触物质的本质,来达到天人合一的状态,另外宋代文人的创造性也运用在撰写茶书方面,光是宋代的茶书就有20种,里面大多讲述饮茶方法,使关于茶的知识可以传递给更多人知道,间接造成茶在宋代广为流行。[7]

饮食的贵族化[编辑]

宋代有别于唐代的粗犷豪放,社会气氛趋向于温和,使得饮食产生变化,转变为精致、细腻的饮食风格,品项的选择也十分众多,茶在宋朝就达到近100种,工序趋于复杂,饮茶方式也变得多元,加上贵族的奢侈风气使得宋代茶的价格飞涨,宋徽宗时甚至到达一饼四十千,反应了宋代具有精致、奢侈、新奇等饮食贵族化特征,而为了追求良好的口感,制茶、冲茶的规矩也跟着增多,造成在宋朝贵族中喝茶是件非常流行的事。[8]

宋代茶政[编辑]

禁榷[编辑]

古时称专卖为“禁榷”,古代国家都会对生活重要物资例如:盐、酒、茶实施专卖,以获得利润来支撑财政,宋初茶叶全面专卖,茶农(园户)要以茶做为租税上缴官府,剩下的也由官府以“本钱”统一收购,再由官府派人送到榷货务或官茶场,商人如果要买的话就要缴纳金、给官方机构获得领茶证(交引)到六务(榷货务)和十三场(官茶场)领取茶叶贩卖,虽然这样可以让政府断市场,取得全部的利益,但行政流程的普遍低落,茶叶在运送、保存之间的损害,及官府额外的本钱、运费、仓储费等成本支出,造成官府一定的负担。[9]

入中[编辑]

又称“折中”,是从北宋雍熙年间开始施行的制度,由商人负责输送边区戍卫军队的粮草,官府在依照距离远近给其丰厚的价钱,并给予“交引”,“交引”可至京师领取缗钱或至江、淮领取盐和茶,而茶的获利较丰,所以商人都运粮至西北,取茶于江淮,后来西北对西夏战事频繁,粮草需求变多,官府就采取“加抬”、“虚估”的手段,也就是官府所定粮草价格远超过当地市场价格甚至实际价格,使商人在扣除成本后仍可以取得丰厚利润,这使大量商人投入运粮草,造成官府发行过多茶引,但拥有的茶叶不够兑换,过多茶引在市面上流通,让茶引大幅度贬值,没有商人愿意入中,入中法就无法执行了。[10]

贴射、现钱[编辑]

仁宗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李咨建议改用“贴射法”,官府不再给园户本钱,而是只收取茶租再加上利息,如果园户缴的茶租不够则由商人贴补,开放园户和商人自行交易,避免虚估的产生,也让商人有更大的经营自由但商人要有官方发放的许可才能贩卖,剩下的归于官场,但这样造成好的茶都被商人挑走,官场所有的都是坏茶,园户也因为多贫困付不出茶租,更有商人私售的情形发生;榷货务和入中则采用“现钱法”,也就是商人不用“交引”,直接用现钱去购买官茶来卖,而官府再把这些现钱给边区去购买所需要的粮草,但这处理起来事务繁琐,所费时间增多,造成茶在过程中会有耗损。[11]

茶通商法[编辑]

由于官府禁榷产生了不少弊端,例如:效率低下、品质不佳、损耗严重等,造成开始有人主张废禁榷改行通商,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叶清臣提出一套通商法,主张官府放弃经营,但还是出现茶的商税比其他商品高及规定“以口定赋”,也就是不喝茶也要缴茶税等不合理状况,范仲淹也有提出过通商法,主张废禁榷和向官员确实收取商税,但这两人的通商法都没有实施,到了嘉祐年间,有何鬲王嘉麟沈立等人先后上书请求实施通商法,在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二月仁宗下令行通商法,将原本官府茶税收入均摊于园户成为“租钱”,园户缴了“租钱”就可自由买卖茶叶,商人则是商人可以自由贩卖竞争,但要缴商税,如此使得茶叶品质提高,价格合理,商人大量买卖,政府收的商税多,也跟着获得一笔收入,并去除了之前禁榷所设立的机构,节省大量开支,但通商法也带来不少坏处,政府所收到的茶税只比之前增加了一点,而且少了茶来应付入中,导致官府要用现钱来支付,但现钱不便运输,这些对于统治者不变的因素就导致了之后的改革。[12]

蔡京茶法改革[编辑]

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茶法规定商人要到官茶场买引,如果是买一定数量就拿金、帛或粮草买短引,如果是包下整个官场的茶就买长引,方便商人们依据自己的需求来向官方购买,直接在官场买卖也可让官府省下运输的成本,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则是废除了官府收购的制度,允许商人直接与园户交易,但要向官府购买长、短引和笼篰,长引可往他路,期限一年,而短引只限本路,期限一季,笼篰则是统一由官府制造的茶叶度量衡才可与园户交易,再给官府查验输息,最后才能贩卖,这套制度简化了官府的榷茶程序,只需贩卖茶引和笼篰并监督商人就可,还能确保政府有一定的收入,政和二年,蔡京再次改革,此次改革因为有合同底簿来让合同场及京师茶务来勘验及回收茶引,所以又称“合同场法”,仍分长短引,由太府寺印制,都茶务发卖,笼篰则由“出茶地分委通判”找工匠制造,商人首先要到都茶务买长短两引,然后可直接与园户交易,但官府为了避免私茶,都会将园户设籍登记,没有登记就不能买卖,商人买好茶后盛装进笼篰到所在州县的“市易税务”秤重并填上姓名、重量等基本资料,到了贩卖地,当地官员会再一次秤重,如果有多的就要在买引才能贩卖,优点是比直接专卖要付出的成本还要低,坏处则是过度要求商人付钱,虽政府可获得高利,但也产生与民争利得质疑。[13]

南宋茶法[编辑]

南宋茶法大多依循政和二年的改革,但相较起来更为严格,增加了在入山买茶时要有分司入山公据及筒袋印纸关防,出山时要有“出山由子”,商人从园户所在到贩卖地途中,长引在经过州时要勘查,短引则是经过县时要勘验,而且茶和引要相随,商人也要在引上记录所卖茶数直到茶卖完,卖完之后要将茶引及笼篰限时缴回,地方官员还要监督销毁,避免用旧的茶引及笼篰再行贩卖,但这增加了商人贩茶的成本,宋朝廷还把卖茶所得到的茶引数量当作评考官员的标准,造成有官商勾结逼百姓买茶或直接把茶引卖给百姓等不法行为发生。[14]

茶马互市[编辑]

宋代是处于一个周遭有许多不同种族所建立的国家的时期,所以为了维持统治者的地位及与周遭的良好关系,所以就开始与周遭国家实行朝贡贸易,虽说是贸易,但其实比较是一种政治、外交活动,其中又以贡马贸易最为兴盛,因为马在军事、交通上都有一定功用,但这样以比朝贡物更高价的物品作为回礼,其实造成宋朝财政不小负担,所以宋朝就开始实施茶马互市,因为茶在宋代的年产量为5300万斤以上,远远超过了国内对茶的需求量,是个很是合作贸易的物品,再加上西北的游牧民族也十分喜欢喝茶,正好符合茶马互市的良好条件,所以宋朝就在以前实施马市的原州渭州秦州等地进行茶马互市,熙宁年间,宋朝收复了熙州河州洮州岷州等州,设立熙和路管理,为了获取战马及安抚境内藏族,所以把茶马互市扩大举办至该地,为了应付逐渐壮大的茶马贸易,熙宁7年(公元1074年)在成都设立榷茶司,秦州设立买马司,但之后有人认为应该要合为一体才比较方便,就把两司合并为都大提举茶马司,而经营茶马互市的方式有针对茶主要产地四川以官价收购茶叶,把茶叶运到熙秦地区出售来换马,或是利用四川到熙和路之间的水路,招募沿途居民及厢兵来运送茶叶,还有一个方法是商人在产茶地向官府缴纳茶价和税之后获得茶引,再依据茶引把茶运到西北地区卖给官府,另外为了严禁运私茶出境或私下买卖,规定西北游牧民族只能在官场买茶,违者没收货物并依法处置,监督不周的官员也会受到一定的处罚。到了南宋,西北多处茶马互市据点被游牧民族占据,只剩下西和州宕昌寨买马场及峰贴峡买马场,茶马互市的重点因此开始转向西南地区。[15]

对日本的影响[编辑]

唐代径山在兴建了径山寺,以产品质良好的茶著名,并会以茶来招待前来参拜的宾客,久而久之形成了一套待客的礼仪,称之为“茶宴”,宋代有日本荣西禅师到中国学习禅学,并把宋代的“茶宴”、“斗茶”、“点茶法”等文化带回日本,还写了《吃茶养生记》上下两本,是日本最早的茶学著作,对日本饮茶的发展有深远影响,荣西因此被日本人称为“茶祖”,而荣西又把从中国带回的茶树种子送给明惠上人,明惠上人把它种出的茶称为“本茶”,并移植到日本各地,其中栽种在京都宇治的茶树就成为日后名气响亮的宇治茶,1241年日本仁治二年),僧人员尔把径山茶的种子种在静冈,并采取径山茶的作法,称为“本山茶”,也奠定静冈茶产业的基础,1259年(南宋开庆元年、日本正嘉三年)南浦绍明径山寺等地学习佛经,并将“茶道具”、“茶台子”等传入日本,宋代的制茶方式及饮茶方法都先后传入日本,到了今天还深深影响着日本的茶道,像是高级抹茶的制作方式还大致依循宋代的加工方式,而且日本对茶的要求也是相同于宋代的忠于原味、原色,日本抹茶的点茶法也是承袭宋代将散茶直接研磨成粉的方式,抹茶的“抹”通“末”是上等茶粉的意思,宋代并没有规定点茶时的姿势,但传入日本后受到禅堂礼法武士礼法的影响才转变成有固定的规矩,日本的茶具也受宋代影响,例如日本现在使用的茶筅在宋代也有使用,国宝级的天目茶碗,则是宋代时僧人到浙江的天目寺修行,而将那里日常使用的茶碗带回日本,所以日本的茶叶品种、制茶、喝茶及茶具的使用都受到宋代的影响。[16]

虽然如此,观察日本抹茶茶道时,要避免陷入中华文明本位主义,认为日本的抹茶茶道就是宋代的原样,而忽视了数百年间日本的独创和改良加工。

参考资料[编辑]

  1. ^ 汤智君. 宋代鬥茶藝術文化初探. 联合大学学报. 2013, 10 (1): 51、61. 
  2. ^ 汤智君. 宋代鬥茶文化藝術初探. 联合大学学报. 2013, 10 (1): 52、57-58、60-61. 
  3. ^ 汤智君. 宋代鬥茶藝術文化初探. 联合大学学报. 2013, 10 (1): 62. 
  4. ^ 刘清荣. 宋代茶館述論. 中洲学刊. 2006, (153): 189-191. 
  5. ^ 李飞. 唐宋茶道大行之原因分析. 四川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5 (3): 61-62. 
  6. ^ 李飞. 唐宋茶道大行之原因分析.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5 (3): 62-63. 
  7. ^ 李飞. 唐宋茶道大行之原因分析.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5 (3): 63-64. 
  8. ^ 李飞. 唐宋茶道大行之原因分析.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5 (3): 64. 
  9. ^ 王子龙、郑志强. 宋代茶葉專賣制度及其演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9, (63): 16. 
  10. ^ 王子龙、郑志强. 宋代茶葉專賣制度及其演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9, (63): 16-17. 
  11. ^ 王子龙、郑志强. 宋代茶葉專賣制度及其演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9, (63): 17. 
  12. ^ 王子龙、郑志强. 宋代茶葉專賣管理制度及其演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9, (63): 17-18. 
  13. ^ 王子龙、郑志强. 宋代茶葉專賣管理制度及其演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9, (63): 19. 
  14. ^ 王子龙、郑志强. 宋代茶葉專賣管理制度及其演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9, (63): 19-20. 
  15. ^ 何双全、谢晓燕. 唐、宋時期甘肅茶馬互市與茶馬古道. 丝绸之路. 2010, (187): 7-8. 
  16. ^ 乐素娜. 論日本茶道與宋代鬥茶之淵源. 茶叶期刊. 2010, 36 (4): 25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