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大戏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客家大戏
表记
客家语汉字 客家大戲
客语白话字 Hak-kâ thai-hi
义民庙中元节祭典是客家大戏经常上演的地点与时机

客家大戏客家语拼音方案四县腔:hagˋ gaˊ tai hi ;客家语拼音方案海陆腔:hag gaˋ tai+ hiˇ ),又称“改良采茶戏“采茶大戏”,改良自中国大陆传入的“客家三脚采茶戏”,在台湾后受不同剧种与历史脉络发展成为大戏形式,为台湾特有的戏曲剧种。

客家大戏随着历史有着不同的演出形态,如落地扫、内台戏、野台戏(外台戏),及转型后的文化场演出,随着传播媒介兴起,客家大戏先后进入电台、电视与剧场演出,因地制宜发展出多样的表演形态。

客家大戏的演出是以“台湾客话四县腔”来发音,唱腔曲调以采茶戏原有的〈平板〉、〈山歌子〉等曲调为基础,吸收其他剧种的唱腔曲调,发展成特有的音乐形态。

历史沿革[编辑]

清代传入[编辑]

客家大戏是在客家三脚采茶戏的基础上发展,客家三脚茶戏于清代随客家移民传入台湾,据研究台湾最早的三脚采茶戏艺人应是何阿文,依据何阿文后代所提供的户籍资料及其活跃年代可推知,最迟在清朝光绪年间,三脚采茶戏已在台湾出现[1],逐渐在客家聚落流行,在清末时达到鼎盛[2][3]

日治时期[编辑]

日治初期,三脚采茶戏受到台湾商业剧场兴起,与中国大陆戏班来台演出的影响,吸收来自其他剧种,如乱弹戏四平戏京剧的表演内容,尝试模仿其他剧种形式改造三脚采茶戏,逐步发展成演出人数众多,讲究舞台演出的大戏形式,进入商业剧场进行售票演出[2][4]

日治后期,因政府提倡皇民化运动,在1942年于皇民奉公会设立“台湾演剧协会”,将台湾剧团纳人管理,台湾传统戏曲演出受到极大的限制,许多演员纷纷转行,有些剧团为求生存改以“皇民化剧”、“新剧”、“改良剧”形式演出,虽配合政府规定演出,私底下躲避日本警察查缉,仍演出传统剧目,但有许多剧团因皇民化政策解散。[3]

战后时期[编辑]

1945年后,客家戏班重新复苏,重新进入内台演出,据研究当时活跃于内台的戏班约有数十班,戏班为培训演员,雇佣乱弹戏、四平戏、京剧的演员进入戏班,教授新进演员身段与演出方式,其中京剧演员占大多数,因此吸收京剧演出特色,再加上揉合各剧种的相互观摩、新兴的电光娱乐效果,成就变化、弹性与包容性极强的客家大戏。[4][5]

演出盛况直到1960年代左右,电影娱乐进入戏院,逐渐取代戏院内的戏剧演出。从剧院撤出的演员转往外台戏、广播电台卖药团发展,但乱弹戏、四平戏的生存空间,受到往外台发展的客家戏班挤压生存空间,原有在庙会酬神演出的机会,逐渐被客家大戏民间职业剧班所取代。[1][4][6]

1980年代起,政府针对无形文化资产进行调查研究,并补助民间戏班进行人才培育,举办文化公演活动,如“台北艺术季—客家民俗艺术之夜”邀请三脚采茶戏于国父纪念馆演出。于1987年郑荣兴召集客家大戏班“德泰戏剧团”演员班底、陈家八音班的乐师阵容,以“郑荣兴剧团”之名演出《王淮义买阿爸》,同场活动亦有“小月娥歌剧团”参演,此后客家大戏亦多次参与文化活动演出。[1][7]

2021年台湾戏曲专科学校(现国立台湾戏曲学院)设立客家戏科,以正规教育的体制培训客家戏演员,并于2003年客家电视台开播后,策划客家大戏节目,吸引戏班投入演出。[1]

表演型态[编辑]

三脚采茶戏[编辑]

三脚采茶戏的编制多为二人到三人不等,演员须扮演,剧目以文戏为主,表演以唱念居多,少有身段,演出中团员演出外,也须兼任文武场乐手,被称为“三脚戏”、“三脚采茶”、“三脚采茶戏”,演出组合也常以“三脚班”称之。[8]

三脚采茶戏演出因地制宜,形式简单,表演方式不搭舞台,采即席演出。早期演出多于农暇时,演员为业余演出,多数会依附于庙会活动,以“落地扫”形式进行表演,或是跟着阵头边走边演。[9]

内台客家戏[编辑]

为了吸引更多观众,三脚采茶戏在进入内台后,发展出“相褒戏”的小戏型态,由于相褒戏源自采茶时男女的山歌唱答类似车鼓小戏,所以又被称为“挽茶车鼓”。在完全商业导向的内台时期,采茶戏、歌仔戏、乱弹戏、四平戏、京戏什么剧种都演,称为“胡掺斗”。[4][9]

外台客家戏[编辑]

1950年代,由于各地戏院播放电影的比例逐渐提高以及电视的出现,於戏院演出内台戏的客家大戏剧团失去活动空间,客家戏艺人逐渐转往以庙会酬神戏为主的外台发展,并学习扮仙戏,以应付民间庙会需求。[9]

广播客家戏[编辑]

1960年代,有一批客家采茶大戏艺人转入电台,跟几个以客家语群为主要消费地区的药厂与电台合作,或自行组织表演人员,制作采茶大戏广播节目。同时为促销药品,药厂商人除在广播节目空档之中插播广告,也让所有的表演成员到各处演出兼促销药品。此种卖药手段透过广播事先向听众宣传当晚的演出地点,而为了鼓励表演者,药商在卖药活动中,除了提供演戏酬劳外,当晚所卖出的药品,表演者还可抽成,几位知名的客家采茶戏艺人都曾先后投入卖药行列。[9]

电视客家戏[编辑]

客家采茶大戏于1970年进入电视,由“金龙歌剧团”投资“台视”制作历史故事的客家戏曲节目《龙虎竞孝》,由临时组织的“合众电视剧团”演出,黄天敏任戏剧指导,“大中华歌剧团”老板何礼辉担任编剧,演员有黄秀满(小生余文龙)、刘雪惠(江丞相千金)、徐玉妹(苦旦)、谢凤梅(副小生)等人参与演出。[10] 于1972 年,中视推出一档四集的采茶戏节目《恶无善终》,由新竹湖口人张庭训领导的“中原电视歌剧团”演出,该戏根据白圭志小说改编。张庭训召集“小美园”的演员班底,以及戏班乐师、民谣伴奏乐师组成的演出团队。原本预计如电视歌仔戏一般,分段录制戏出,以一场戏八百元的酬劳邀集艺人参与,后来录了几集后,因故未能播出,采茶戏在 1970 年代进入电视台之路即告结束。[10]

客家戏再次以电视节目型态出现,要到2003年客家电视台正式开播后,当年度即制作“客家传统戏曲”节目,此后每年约有两档新戏,每档期由数个戏班轮流演出,每日播放半小时,五日播完一出戏,每出戏的长度约二个半小时,相当于一本外台戏的长度。新戏全数播完之后,再将旧戏重播一次,隔年再录制新戏。播放时间大致分为两个时段:下午六点半至七点,以及八点档两个时段。[11]

剧场客家戏[编辑]

1980年代,本土意识逐渐抬头,民间及政府纷纷开始重视维护传承传统戏曲,客家采茶大戏慢慢复苏,为开拓表演市场让更多观众接受客家戏曲,从野台进入剧院、文化场,演出形式也开始进行调整。在舞台表演部分,吸收西方剧场的观念,在音乐上增添丰富性,在整个表演结构上建立编、导、演的制度,使得客家采茶大戏能够在大型剧场演出,延伸表演领域。[9]

文化场客家戏[编辑]

随着政府文教单位对传统艺术的重视,或是民间庙宇的文化转型,外台戏的演出逐渐出现由“宗教”活动转变为“艺文”性质的“公演场”、“文化场”外台客家戏,具有文化推广的功能。这类演出在戏台尺寸的规模、灯光音响的配置、布景道具的陈设以及字幕投影等硬件设备,相较于原生态的庙会演出都更为宽广齐全,演出规模与品质也相对盛大讲究。制作流程则比照“现代剧场客家戏”,有编导演、文武场及舞美等专业编制与技术分工。此类“文化场”、“公演场”的外台客家戏演出,呈现庙会外台与室内剧场的双重特质,以传承传统戏剧的使命及互动开放的观演空间为号召,往往吸引众多民众观赏。[9]

表演特征[编辑]

音乐曲调[编辑]

客家采茶大戏音乐曲调,可分为“客家系统”与“非客家系统”两类,演出中以“客家系统”的〈平板〉(采茶调)为主要曲调,〈山歌子〉为次要曲调,其余的“九腔十八调”则为点缀性的唱腔曲调。[12]

客家系统曲调[编辑]

属于客家系统的曲调有〈平板〉、〈山歌子〉、〈老山歌〉、〈小调〉及〈什念仔〉等,其中〈平板〉是最重要且最频繁使用的曲调,除了〈小调〉外,一般曲调可依剧情需要即兴唱词,演出中〈平板〉与〈山歌子〉会根据角色情绪变化做变化,使一个固定的曲调能唱出不同的情绪,演出的曲调种类如下:

  1. 〈平板〉:为客家采茶大戏运用最普遍的曲调,任何角色行当皆可使用,最频繁使用此曲调的角色为苦旦。[12]
  2. 〈老山歌〉:多是丑角或非主角的角色使用,〈老山歌〉曲调旋律节奏自由,能够表现轻松自在的情绪与气氛[12]
  3. 〈山歌子〉:多是丑角、旦角角色,如员外、老婆子、少女等角色使用。其曲调为三音编制,旋律特色跳跃,经常在欢愉、快乐、喜悦的心情与气氛下使用[12]
  4. 〈小调〉:多用于丑角角色,有固定的歌词旋律,据研究,客家小调约有二、三十首,每首曲子各有不同韵味与主题。[12]
  5. 〈什念仔〉:唱腔介于说、唱之间,常用于“公堂戏”上,歌词以奉劝世人行善尽孝或叙述人生道理为主,又称“劝世文”。

非客家系统曲调[编辑]

非客家系统的曲调,来自于乱弹戏四平戏京剧歌仔戏等剧种,据研究原因有三种:客家采茶大戏演员部分来自于乱弹班、四平班或京剧班,保留原有习得曲调与唱腔;在采茶戏转变为大戏时,乱弹戏、四平戏与京戏的演出剧目取材,演出中保留原剧目的曲调与唱腔;在客家采茶大戏兴起前,原有流行的剧种为乱弹戏与四平戏,深受欢众的喜爱,继而延用续唱。以下略述外来剧种之唱腔种类。[12]

  1. 乱弹戏:乱弹曲调分为“福路”与“西皮”两派,客家采茶大戏只吸收福路系统的曲调,较常用的有〈平板〉、〈二焕〉(也称〈流水〉)、〈紧中慢〉、〈慢中紧〉、〈紧板〉、〈四空门〉等。[12]
  2. 四平戏:四平戏与客家人关系十分密切,艺人多称其为“本地的”,或因其曲调唱腔系统称为“西路”,运用的曲调有〈原板〉、〈快板〉、〈慢板〉等。[12]
  3. 京剧:艺人多称其为“外江”或“西路”,常运用的曲调有〈西皮原板〉、〈二六〉、〈刀子〉等。[12]
  4. 歌仔戏:因大戏有机会到闽南村庄演出,所演出剧种多为歌仔戏,加上电视歌仔戏流行的影响,演员也运用歌仔戏曲调演唱,常用的曲调有〈七字调〉、〈都马调〉、〈紧叠仔〉、〈更鼓反〉、〈文明调〉、〈留书调〉等。[12]

客家采茶大戏的演出曲调,仍是〈平板〉、〈山歌子〉为主体,只有在外台演出的“日戏”使用较多乱弹、四平、京剧以及歌仔曲调,演出中会考量剧中人物与剧情使用非客家系统曲调,如饰演历史人物或是发疯、情绪不稳的角色行当,或表现激昂愤怒的情境。[12]

乐器[编辑]

客家采茶大戏乐器分为“文场”和“武场”,文场乐器以胖胡(大椰胡)和二弦(壳仔弦)为主,胖胡不仅是客家戏曲的重要乐器,也是客家八音的伴奏乐器;二弦在其他乐种称为“小椰胡”,属高音拉弦乐器,此乐器也常在客家八音内担任重要的伴奏乐器;武场乐器有通鼓(堂鼓)、鑇仔(小铙、小钹)、小锣(碗锣)、大锣(本地锣)、夹塞(竹板)与敲仔(梆子)。小锣(碗锣)是客家戏曲与八音乐队中不可缺少的乐器。

现今客家戏曲文场乐器还加入许多传统乐器,如三弦、阮咸、秦琴等弹拨乐器以及笛、笙等吹管乐器[3]在外台(野台)演出时(尤其是酬神戏),文场多用电子琴来伴奏,部分剧团会搭配唢呐伴奏。[12]

角色行当[编辑]

客家采茶大戏的行当划分与其他中国传统戏剧大体相同,有生、旦、丑、净。[9]其中“丑行”在客家戏曲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是客家戏曲各行当中最能发挥客家的口语特色的角色。民间戏班对于丑角的分行也与其他剧种有所不同,有精丑、憨丑、文明丑、武丑、颠丑、老时丑等[13],是剧中的灵魂人物,剧情发展都维系在丑角身上;而由女性扮演的“三八仔”一角,如同丑角作用,主要在剧中演唱客家小调。[13]

参见[编辑]

参考[编辑]

  1. ^ 1.0 1.1 1.2 1.3 苏秀婷. 客家戲. 台湾大百科. 2000-01-18 [2023-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1). 
  2. ^ 2.0 2.1 郑荣兴. 台灣客家採茶戲概說 (PDF). 台大开放式课程. [2023-09-0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2-21). 
  3. ^ 3.0 3.1 3.2 郑荣兴:《台湾客家戏之研究》,台北:国家,2016年。
  4. ^ 4.0 4.1 4.2 4.3 王瑷玲. 客家戲曲簡介. 客家委员会-客家云. 2017-01-24 [2023-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1). 
  5. ^ 苏秀婷:《台湾客家改良戏之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2005年。
  6.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23-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0). 
  7. ^ 国际化,双语编排,文化整合,全球华人的杂志, 台湾光华杂志 Taiwan Panorama |. 客家本色,起班囉 復興客家大戲──鄭榮興. 台湾光华杂志 Taiwan Panorama | 国际化,双语编排,文化整合,全球华人的杂志. [2023-09-01] (中文(台湾)). 
  8. ^ 傳藝online-採茶山歌變客家大戲. magazine.ncfta.gov.tw. [2023-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1). 
  9. ^ 9.0 9.1 9.2 9.3 9.4 9.5 9.6 邱慧龄:《茶山曲未央:台湾客家戏》,商周编辑顾问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10. ^ 10.0 10.1 徐亚湘:《母女同行—阿玉旦、黄秀满的客家戏曲人生》, 桃园:桃园县政府文化局,2011。
  11. ^ 客家電視台. 客家电视台. [2023-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6) (中文(台湾)). 
  12. ^ 12.00 12.01 12.02 12.03 12.04 12.05 12.06 12.07 12.08 12.09 12.10 12.11 刘美枝:〈第五章 采茶戏音乐〉,《苗栗县客家戏曲发展史·论述搞》。苗栗:苗栗县文化中心,1999年。
  13. ^ 13.0 13.1 苏, 秀婷. 客家戲丑行之學藝歷程與口語藝術─以「憨丑」張有財為考察對象. 戏曲学报 (国立台湾戏曲学院). 2015-03-01, (12): 75-100 –通过华艺线上图书馆https://www.airitilibrar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