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效益分析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成本效益分析(英语:cost-benefit analysis,简称CBA)是一种评估替代方案优缺点的系统方法,用于确定提供实现收益的最佳方法同时保持节约的选项。例如,在交易、活动和功能性业务需求中。[1] CBA 可用于比较完成或潜在的行动过程。还根据决策、项目或政策的成本估计(或评估)价值。它通常用于商业交易、商业或政策决策(特别是公共政策)和项目投资。例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在制定法规或取消法规之前必须进行成本收益分析。[2]

CBA 有两个主要应用:[3]

  1. 确定一项投资(或决策)是否合理,确定其收益是否超过成本,以及超过金额之估计。
  2. 为比较投资(或决策)提供基础,将每个选项的总预期成本与其总预期收益进行比较。

CBA 中的收益和成本以货币形式表示,并根据货币随时间变化的价值进行调整;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收益和成本的流动都以其净现值表示在一个共同的基础上,无论它们是否发生在不同的时间。其他相关技术包括成本效用分析、风险收益分析(英语:Risk–benefit analysis)、经济影响分析(英语:Economic impact analysis,缩写作EIA)、财政影响分析和社会投资回报 (英语:Social return on investment,缩写作SROI) 分析。

组织经常使用成本效益分析来评估给定政策的可取性。它是对收益和成本的预期平衡的分析,包括对任何替代方案和现状的说明。相对于其他替代方案,CBA 有助于预测一项政策的收益是否超过其成本(以及超过多少)。这允许根据成本收益比对替代政策进行排序。[4] 一般来说,准确的成本收益分析从功利主义的角度确定了增加福利的选择。假设 CBA 准确,通过实施成本效益比最低的替代方案来改变现状可以提高帕累托效率[5] 尽管 CBA 可以提供最佳替代方案的明智估计,但很难对所有当前和未来的成本和收益进行完美评估;经济效率社会福利方面的完美没有得到保证。[6]

成本收益分析的价值取决于个别成本和收益估计的准确性。比较研究表明,这样的估计通常是有缺陷的,阻碍了帕累托和卡尔多-希克斯效率的提高。[7] 利益团体可能会试图在分析中包括(或排除)重大成本以影响其结果。[8]

成本效益分析过程示例[编辑]

运用经济学概念来做成本效益分析的过程大致如下[9]

  1. 搜集相关数据,例如这间公司手头上的财政资源和每一个方案的成本等[10];
  2. 按照数据同经济学理论(以及别的相关的知识),列出每一个方案的优点和缺点;
  3. 按照数据同经济学理论(以及别的相关的知识),估计每一个优点会造成的得益和每一个缺点会造成的损失,得益和损失要用某些数位量度,在实际应用上,得失大多是用钱来量度的;
  4. 按照汇整后的资讯,估计每一个方案的投资报酬率 ( return on investment;ROI,指纯利和成本所成的比例);
  5. 选择对自己最有利(投资报酬率最高)的方案。

举个简单的例子说明:现在有一间工厂的老板,他在想要不要购买机器人回来协助生产(方案 ) 。按照他对机器人学和工业生产等领域的知识,他知道每部机器人可以生产相当于5个人类工人的成品,并且依此作出以下的分析(搜集数据,再按照数据和相关知识,估算每个方案的得失):如这间工厂目前有20个工人,每个工人的工资是20,000元一个月,所以每个月这间工厂需要花费400,000元用于雇用工人,而如果不考虑通货膨胀或者工资上涨等现象的话,这间工厂在未来10年要使用大约48,000,000元来雇用工人(方案1的得失);相比之下, 如果这间工厂要全面自动化,就要买4部机器人,买一部机器人要花1,000,000元,这个价钱包括了维修的费用,而且用机器人的话,这间工厂要请个机器人专家帮忙,而机器人专家每个月的工资是50,000元,请他请足10年就要花6,000,000元,所以把这间工厂全面自动化的成本= 4,000,000元+ 6,000,000元= 10,000,000元(方案2的得失)。假如全面自动化和用工人所得的营业额一样的话,对一个老板来说,他会比较有诱因选择全面自动化(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方案)[11]

参考文献[编辑]

  1. ^ David, Rodreck; Ngulube, Patrick; Dube, Adock. A cost–benefit analysis of document management strategies used at a financial institution in Zimbabwe: A case study. SA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6 July 2013, 15 (2). doi:10.4102/sajim.v15i2.540可免费查阅. 
  2. ^ Hirst, Scott. The Case for Investor Ordering. The Harvard Law School Program on Corporate Governance Discussion Paper. 2018-07-01,. No. 2017-13 [2021-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7). 
  3. ^ [1]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October 16, 2008,.
  4. ^ Cellini, Stephanie Riegg; Kee, James Edwin. Cost-Effectiveness and Cost–Benefit Analysis (PDF). [2012-09-2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05-26). 
  5. ^ Archived copy (PDF). [2012-09-2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11-02). 
  6. ^ Weimer, D.; Vining, A. Policy Analysis: Concepts and Practice需要免费注册 Fourth. Upper Saddle River, NJ: Pearson Prentice Hall. 2005. ISBN 978-0-13-183001-1. 
  7. ^ Pamela, Misuraca. The Effectiveness of a Costs and Benefits Analysis in Making Federal Government Decisions: A Literature Review (PDF). The MITRE Corporation. 2014 [2021-12-1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4-16). 
  8. ^ Huesemann, Michael H., and Joyce A. Huesemann (2011). Technofix: Why Technology Won’t Save Us or the Environmen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hapter 8, “The Positive Biases of Technology Assessments and Cost Benefit Analyses”, New Society Publishers, Gabriola Island,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ISBN 0865717044, 464 pp.
  9. ^ Quah, E.,& Haldane,J.B. S. (2007)。即Cost-benefit analysis。Routledge.
  10. ^ Ngulube,P.,2011,'Cost analysis and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records throughout their life cycle',South Africa Archives Journal,44,1–21.
  11. ^ Market Business New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What is economic analysis? Definition and examp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