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自主正教会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会徽

乌克兰自主正教会乌克兰语Українська автокефальна православна церква)是乌克兰曾经存在过的、未受其他正教会承认的东正教教会之一。1917年俄罗斯帝国因二月革命灭亡后,乌克兰随之宣告独立。受到这一变化的影响,乌克兰的正教会就有了脱离莫斯科牧首圣统的企图。最后终于在1921年时在未经其他牧首同意的情况下自行祝圣了基辅都主教,宣告成立自己的圣统制。之后因为乌克兰几次主权易手,这一教会曾经二度被当局禁止与打压,在1990年重建,并只由一位都主教管理。[1]2018年,与基辅宗主教圣统乌克兰正教会和一部分莫斯科宗主教圣统乌克兰正教会统合成新的“乌克兰正教会”。

历史[编辑]

当基辅及诺夫哥罗德的弗拉基米尔大公改宗正教会后,正教会就大幅的在斯拉夫语地区发展。基辅也成了早期俄罗斯地区基督宗教的中心,“基辅及全罗斯的都主教”成为俄罗斯地区教会的领袖,并从属于君士坦丁宗主教的圣统。1238年受到蒙古人入侵的影响,大量人口流往莫斯科,导致政治中心的转移,基辅都主教的教座也迁到了莫斯科,但是依然保留基辅这个头衔。然而,1441年时以西铎都主教因为支持了佛罗伦斯大公会议中对东西教会合并的决议而遭到俄罗斯驱逐,最后流亡罗马并获罗马教宗的庇护。之后俄罗斯正教会在1448年改选了约拿主教担任领袖,并改用“莫斯科都主教”这个头衔。之后在1589年时获得了君士坦丁普世牧首的同意后,成立了莫斯科牧首圣统。至于乌克兰地区则一度被信奉罗马天主教的波兰占领,并在1596年签下了《布列斯特合并宣言》使得原先的基辅都主教管辖区改宗天主教。直到1620年耶路撒冷牧首费奥凡到基辅祝圣了几位东正教的主教,才重建了正教会的都主教教区,[2]1686年由于俄罗斯帝国吞并乌克兰的情势。基辅都主教区就此由君士坦丁宗主教圣统转移到莫斯科宗主教的管辖下。[3]

1917年俄罗斯帝国因为二月革命瓦解,乌克兰独立[4],乌克兰的正教会也出现了打算脱离莫斯科牧首管理的声音,最后在1920年,部分神职人员和信徒宣告了乌克兰自主正教会的成立。并选出了一位积极推行乌克兰正教会自主多年的神父瓦西里·拉普奇斯基(乌克兰语Василь Липківський)为首任自主教会都主教,由于这一任命没有主教的参与,因此此举被视为违反正教会的规范。使得自主教会不受普世正教会的承认。[5]

1922年,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赢得乌克兰内战并通过签署《苏联成立条约》加入苏联。[6]随后在1930年,斯大林治下的苏联政府取缔和打压了被认为具有乌克兰民族主义色彩的乌克兰自主正教会,于是自主教会被迫解散。二战期间,乌克兰一度在1942年遭到德军占领,而自主教会也趁机恢复活动,但1943年苏联夺回乌克兰后,自主教会又遭到了打压,并有部分主教在流亡海外期间受邀加入并带领加拿大乌克兰礼正教会[7]直到1990年,才正式在乌克兰复会。[1]


参考文献[编辑]

  1. ^ 1.0 1.1 安德烈. 烏克蘭的東西分裂與教會合一 - 分析教會在反政府示威中的角色. 2014年2月26日. 辅仁媒体. [2015年12月2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6月29日). 
  2. ^ 乌克兰东正教分裂的根灌原探析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5-11-14.,劳华夏
  3. ^ 大卫·班特利·哈特. 基督教的故事. 好读出版社. ISBN 9789861782713. 
  4. ^ 动乱中的乌克兰 Ukraine:A State of Chao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公共电视
  5. ^ Mytrofan Yavdas. Ukrainian Autocephalous Orthodox Church, Regional Church Assembly of Ukrainian Autocephalous Orthodox Church (Council Ruled) in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Munich, 1956
  6. ^ 苏联联邦制度之下的乌克兰、俄罗斯关系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6-03-04.,张显超,国家政策论坛,2003年4月
  7. ^ 加拿大乌克兰礼正教会简史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加拿大乌克兰礼正教会官网,(英文)